谈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及质量保证 摘要:近几年,各个媒体端频频见到水体污染事件,由水污染所引发的各种疾病逐渐递增,水污染形式愈发严峻环境监测数据作为环保工作的根底与前提,只有提高监测质量,方能为后续工作奠定根底而水环境监测存在随机变化显著、对象成分复杂、浓度宽泛,且时空特性较强的特点,易受到生活生产、空间环境等影响因此,为保证水环境监测质量,那么应当做好过程控制工作,为水环境检测结果可比性、准确性、完整性提供保障 关键词: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保证 1水环境监测必要性 水作为生命繁衍、发育的根本条件,对人类开展而言意义重大近几年,随着经济开展城市化进程也随之加快,居民用水、农业用水及工业用水量增长迅速,加上众多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源源不断地排入到湖泊中,造成了严重的水体污染,加剧了我国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环境监管部门面对该现象,加大了治理水污染的投入,此过程中由于需要有大量水体质量数据作为治理依据,使各地区水环境监测工作量不断增加在水环境监测中,可通过取样分析的方式,检测水体内化学需氧量、溶解氧、有机氮含量、无机氮、五日生化需氧量等数据,将规范指标与检测指标比照,明确水体污染程度,以便于安顿专业人员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因此,水环境监测属于恢复无污染水体、保证环境健康的重要根底工作 2水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措施 2.1监测布点 在水环境监测中,需结合污染物性质与对象情况,根据不同水温要素、污染物排放、水体功能集污染源等,按照技术标准布设点位,争取通过最少测点获得最正确数据,选择测定应当保证其具备可行性与代表性 2.2样品采集 为保证样品代表性与准确性,人员需明确任务要求,掌握使用器具办法、样品保留条件等检查样品与试剂空白瓶,由于影片奶瓶易电务测项,需根据比例抽查空白测试,防止造成污染〔1〕在采集工作中,那么应当根据要求确定采样时间、频次等如:?建设工程竣工环境爱护验收技术指南》中,对于建设工程稳定排放污染物,生产周期明确,采集样品通常为2~3个周期,每周期3次;而未能稳定排放污染物,生产周期不明确,那么需要废水采样每天4次,不少于两天;省级区域交接断面、饮用水源地每月采样至少一次;国控水系、湖泊、水库、河流等每两个月采样一次,每年采样共6次,分别在小潮与大潮期间实施,分别测定退潮、涨潮水样通过适当将采样频次增加的方式,动态掌握排放污染物情况〔2〕采样办法分为连续水样、周期水样、混合水样及瞬时水样等采样前需使用水样低档样品瓶与采样器,而石油类、五日生化需氧量等那么无须润洗。
采样中需注意防止容器、采样器及固定剂出现交叉污染,根据要求完成顺序采样及样品分装,必要时可过滤沉降增添固定剂如:在?地表水环境质量规范》〔GB3838—2008〕中,水体内铁、锰、锌、铜、铅为可溶态,现场应用0.45µm微孔滤膜甲酸保留 2.3样品保留运输 〔1〕保留样品办法包含冷冻保留、冷藏、保留剂添加等在添加保留及方面包含生物抑制剂、pH值调节剂、复原剂及氧化剂,应确保足量不过量,现场确认调解pH值,采取纯化固定剂,防止添加错误固定剂,做好防护措施,免交叉污染〔2〕在技术标准中,对于水样保留技术及条件均提出相应要求,既有重复内容也有一定差别,主要是由于保留水样的容器材质、时间等均取决于样品性质与组分,应结合实际情况确定配套分析办法〔3〕当完成水样采集后,需立即将其送回实验室,在有效期内做好实验分析工作并且,运输中应当确保样品稳定性,以免出现丧失、损坏或玷污情况,样品如假设出现损坏或异常,那么需要如实记录,尽快处理,重新采样,控制好样品接收、核查等环节 2.4样品分析 〔1〕分析样品结果可比性、精确性、完整性等收到分析办法、仪器性能、人员素质及实际质量等方面影响因此,应当安顿人员选择熟悉工程进行监测分析,减少实验误差。
〔2〕在选择分析办法中,包含办法检出限、准确度、操作便捷性、是否通过计量认证、检测本钱等因此,在选择中应当首先制定国家、行业规范,红石国际国外规范等,其次那么根据情况选择办法检出限有保障、准确度与精确度较高的办法〔3〕在过程控制中,规范曲线可叙述所测仪器响应值与待测物质浓度函数关系,受到试剂批号、环境温度等影响,不可长期应用,与不可互相借用通常情况下,样品测定与规范曲线同时进行如:在总磷测定浊度至色度补偿,样品批测产生高浓度值后价差污染等,确定结果是否产生偏移样品分析选择空白样品测定、加标回收率测定、平行样测定、标样测定等做好准确度与精密度检批次样品通常平行样测定率需超过10%,质控样、规范样品及家标样测定率需在10%~20%之间 3水环境监测的质量保障措施 3.1建立质控体系 实验室内建立组织领导机构与质量控制体系属于质量控制的前提根底在发展质量控制中,为保障其贯彻落实,那么应当构建质量控制体系,可根据?程序文件》、?质量手册》等方式,以文件模式完善质控体系,保证在监测工作发展中做到有据可依,成为工作人员的操作守那么,要求全体人员必须懂得质量目标并且,还应当构建相应组织领导机构,为确保质量体系有效实施,那么应当从上至下进行落实,建立组织领导机构,以最高领导者决策为依据,高度重视监测质量控制,根据人员能力及潜力明确其职能,划分各个部门职责,保证每个人员均能肩负起关键、根底的工作,加强部门协调合作,互助共赢,共同完成质控目标。
3.2重视根底环节水环境监测要求 人员严格操作设备,波及样品采集、保留、配置规范液、规范曲线、空白对照及仪器校准等工作,此类工作应当系统、高校的完成,以保证监测数据满足国家需求,提高数据准确性具体而言,可从下列方面出发〔1〕严格根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保证实验室操作环境合乎规范,包含通风、湿度及温度等,人员也应当具备相应资格证书〔2〕实验室仪器需合乎国家规范,少局部仪器操作办法不具体,那么科根据实验室情况及行业情况,编制系统性操作指导手册,标准操作流程,将应用设备准确性提高,尽可能降低检测结果失误概率并且,严格执行?计量法》,定期检定仪器设备,合格后使用而非强制检定器具,那么自省检定,或是选择计量检定机构检定,此过程中做好校验维护工作,如分光光度计波长确定、比色皿成套性、天平灵敏度、pH计示值误差等做好调解工作〔3〕试验用水、试剂等,无论是购置还是使用,为保证其效能纯度,需保证其处于有效期内合理应用,以免出现浪费或损害工作人员人身平安的问题 3.3提高人员素质 在水环境监测中,人员作为工作执行者,人员素质对环境监测质量上下具有决定性影响,需加强对人员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关注。
对于特殊岗位及关键岗位人员,应当培训合格前方可上岗,关注人员培训教育,且对关键岗位人员实施资格考核认证,结合相应的绩效奖励制度,可全面促进监测人员综合素质及业务能力的提高,推动管理体系实现有序运行实验室在配制人员时,应当充沛考量,保证其资格、能力等与检测工程需求相符,并通过继续教育、交流会、进修等方式,实时更新人员技能,使其接受新知识,适应岗位要求同时,还应当确定不同岗位权责等,最大限度提高人员工作发明性与积极性,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提高水环境监测质量日常管理中,领导者也应当加强对人员的引导,使其明确认识到水环境监测工作重要性,能够自觉以更加科学、积极的态度面对工作,促进工作综合质量的提升 3.4样品测试及保存有效数字 〔1〕实验室与指控试验比照应保证合乎要求,通过分析办法、空白测试等,提高质控精准性由于国家对此方面质控程序有所缺乏,实验室可结合行业要求与自身定位,制定质控办法如,采取分光光度法校准曲线定量,那么需要对校准曲线关联关系与截距进行校验,保证气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与同步与样品检测进行;应用碘量法进行水质检测,那么需要选择规范试验溶液两份以上;质量法监测分析,那么称量误差不可超过0.0005g,确保获得最正确结果数据。
〔2〕实验数据记录应当保证及时可靠,量器与设备均在相应范围内使用,保证数值可靠性,且能够追溯源头国家环境爱护?水和废水监测分析办法》中明确规定有效数字建立办法现场采样时,记录水温单位为℃;溶解氧单位mg/L,小数点保存两位;透明度单位m,小数点保存一位检测中如假设应用分光光度法,那么数据测定保存小数点后三位;质量法单位为mg/L,保存小数点后两位;碘量法保存小数点后两位检测结果如假设比如法检测限低,那么人员可结合1/2检测限计算 3.5事后质量控制与自我检查 〔1〕水环境监测工作与水污染治理效果及监测数据权威性息息相关所以,工作人员应当将质量控制落实到整体水环境监测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在强化过程控制的根底上,加强事后质量控制工作在总结分析〔2〕各级主管与工作人员需要对监测过程实施全面总结分析,寻找漏洞与弊端,及时修正处理,落实质量检测体系〔3〕监测机构需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相结合,做好监测过程的内部审核工作,以审核时限自我提高与完善,为水环境监测质量提供保障 4总结 综上所述,水环境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每日生活、生产均要消耗大量水资源而水环境监测作为了解水质的重要办法,以科学办法分析地区水环境,根据结果制定开发利用或治理计划,可保障环境实现可持续开展。
因此,应当从质控体系、人员、根底环节、样品测试、数据及自我检查等方面出发,提高水环境监测质量,为后续水环境爱护及治理工作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容卓璇.环境监测如何提高水污染监测质量.清洗世界,2020(9):62~63. 【2】毛和英.水环境监测的质控路径分析.环境与开展,2020(9):151+154. 【3】张红高,谈逸铖,杨迪.建设流域水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研究.环境与开展,2020(9):163+1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