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2 0 2 3 山东枣庄 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出 师 表(节选)诸葛亮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乙)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蒙的一项是()A.先帝不以臣卑鄙B.由是康激,遂许先帝以驱驰C.非尊怛无以明志D.险躁则不能治性2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那目的一组是()A.受任于败军之际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B.还于旧都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D.此臣所以报先帝耐忠陛下之职分也耐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3.下列句子停顿有送的一项是()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B.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D.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4.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思项的一项是()A.甲文是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呈给后主的表文,乙文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家书B.甲文追述了三段往事:先帝三顾茅庐,自己临危受命,北上兴复汉室C.乙文中诸葛亮告诫儿子,成才须谨记三个条件:立志、学习、惜时D.甲文情辞恳切,感人肺腑;乙文在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望5.翻译下列句子,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答案】1.C 2.A 3.D 4.B 5.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中出名解析】1.本题考查古今异义A.句意: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卑鄙:身份卑微,见识短浅卑鄙”的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因 此“卑鄙”的古义和今义不同;B.句意:我因此十分感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感激:感动感激”的今义:深深的感谢,引申指激动因 此“感激”的古义和今义不同;C.句意: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淡泊”的今义:内心恬淡,不追名逐利因 此“淡泊”的古义和今义一致;D.句意: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险:轻薄险”的今义:险要;危险因 此“险”的古义和今义不同;故选Co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两 个“之”都是助词,的;B.动 词,到/介 词,比;C.介词,把/连词,因此;D.连词,表并列,和/连词,表转折,去 卜故选Ao3.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作答时可结合语法结构来分析D.“淫慢”和“险躁”是主语,其后应断开,“则”起到承接上文引出下文的作用,“不能励精”是充当谓语成分,不能断开,“不能治性”也是充当谓语成分,不能断开,正确的断句因是: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故选D o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B.”北上兴复汉室”不是追忆的往事,而是诸葛亮向刘禅表明的决心,即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故选B5.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翻译时应注意如下重点字词的意思:布衣:麻布衣服,借指平民百姓躬耕:亲自耕种苟:苟且全:保全闻达:显达,有名望参考译文】(甲)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只怕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实现,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乙)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2022 黑龙江 统考中考真题)【古文阅读】【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选 自 诫子书)【乙】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目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保勿营华屋,勿谋良田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节选自 朱子家训)6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非学无以广才(2)宜未雨而绸缪7 .翻译下列句子1)年与时驰,意与日去2)施惠无念,受恩莫忘8.甲乙两文中都谈到的美德是什么?在生活中你是如何做的?【答案】6.增长 应当 7.(1)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丧失)2)帮助别人不要记在心里,受他人的恩惠不能忘记8.节俭第二问示例:生活中我会节约用水,少用一次性物品,吃饭时会做到光盘解析】6.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注意结合语境1)句意: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广,增长2)句意:应当在没下雨的时候,先把房子修补完善。
宜,应当7 .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时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本题重点词:(1)年:年纪驰:逝去意:意志去:消失2)惠:恩惠念:记在心里8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甲 文“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提出生活要节俭;乙 文“自奉必须俭约”要求生活必须节俭;生活中节俭的事例有很多,比如生活中节约用水用电,吃饭吃干净不浪费等参考译文】【乙】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一顿粥或一顿饭,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即使是半根丝、半条线,我们也要常想着这些物资的生产是很艰难的凡事要先准备,应当在没下雨的时候,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自己生活供给上必须节约,聚会在一起吃饭切勿流连忘返餐具质朴而干净,虽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食品节约而精美,虽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山珍海味不要营造华丽的房屋,不要图买良好的田园帮助别人不要记在心里,受他人的恩惠不能忘记无论做什么事,当留有余地;得意以后,就要知足,不应该再进一步他人有了喜庆的事情,不可有妒忌之心;他人有了祸患,不可有幸灾乐祸之心做了好事,而想他人看见,就不是真正的善人。
做了坏事,而怕他人知道,就是真的恶人三)(2023 湖北黄冈 统考二模)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田子 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 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致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 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选自韩婴 韩诗外传)【注释】田子:指齐国田稷子归休:休假回家镒(y i):古代重量单位一锁合二十两馆:房舍,这里指家造朝:上朝9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1)非宁静无以皇远()(2)非学无以广才()(3)王嬖其母()(4)即畲田子罪()1 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孝子本事亲也水陆草木石花B.非志无以成学以金赐其母C.奉基母基如土石何D.不入于馆乃取一葫芦置于地1 1 .用“/”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为 人 臣 不 忠 是 为 人 子 不 孝 也 子 其 去 之1 2.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2)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1 3.注重对子女的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甲】文中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学习、惜时三个条件;【乙】文中田子的母亲告诫儿子 o【答案】9.达到 增长 认为贤惠 放弃 1 0.D 1 1.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 1 2.(1)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2)像这个样子当官,不是我所希望的1 3.淡泊 为官不贪、忠于国家才能真正尽孝【解析】9.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翻译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1)句意:不恬静寡欲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致:达到;(2)句意: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广:增长;(3)句意:君王认为他母亲很贤惠贤:认为贤惠;(4)句意:于是就赦免了田子的罪舍:放弃1 0.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注意结合语境确定词义A.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B.介词,用来/介词,把;C.代词,他的/用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可译为“又”;D.都是介词,“在”的意思;故选D o1 1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
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本句句意为:作为国家的臣子不忠诚,也就是当儿子的不孝顺你把这东西拿走为人臣不忠”做主语,“是为人子不孝也”作谓语,两者之间断开,“子其去之”是一个单独的短句,在其前要断开一处,故断句为: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1 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册 h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1)重点词:淫慢:放纵懒散;励精:振奋精神;险躁:急躁冒险;治性:修养性情(2)重点词:如此:像这个样子;非:不是;欲:希望1 3.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第空:结合甲文中诸葛亮认为“非淡泊无以明志”,意思就是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可见诸葛亮教育孩子要淡泊名利以明确志向第空:乙文中田子的母亲认为“其子之事亲也,尽力致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可知,意思是不应该得到的东西,不要拿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