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微生物检验第十六章球菌

san****019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58MB
约67页
文档ID:83670054
微生物检验第十六章球菌_第1页
1/67

第十六节 球菌,生物学形态,知识要点,球菌是一种呈球形或近似球形的细菌,对人类有致病性的球菌主要引起化脓性炎症,故又称化脓性球菌 革兰阳性球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和肠球菌等,革兰阴性球菌有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和布兰汉菌等葡萄球菌是无芽胞细菌中抵抗力最强的细菌 淋病奈瑟菌是性传播疾病最常见的病原菌,形态与脑膜炎奈瑟菌相似 脑膜炎奈瑟菌营养要求高 0ptochin敏感试验、胆汁溶茵试验与菊糖发酵试验可用于甲型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的鉴别学习目标,掌握病原性球菌的生物学性状及鉴定 熟悉病原性球菌的致病性及临床意义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葡萄球菌属细菌因堆积成葡萄串状而得名,为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和动物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多数为腐生或寄生菌少数人可携带致病性葡萄球菌,医务人员的带菌率可高达70%,而且多为耐药性菌株,是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染源可引起皮肤、黏膜及多种组织器官的化脓性炎症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与染色葡萄球菌呈球形或略呈椭圆形,直径0.5~1.5微米,无鞭毛、无芽胞,呈单个、成双或葡萄串状的革兰阳性球菌衰老、死亡和被吞噬后常呈阴性 2.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葡萄球菌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易生长,需氧或兼性厌氧。

在液体培养基中均匀混浊生长,最适pH为7.4多数菌株耐盐性强,接种至琼脂平板过夜培养后可形成直径2mm左右,呈金黄色、白色、柠檬色等不透明、凸起、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的菌落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上的菌落周围有明显的透明溶血环葡萄球菌的生化活性强,能分解多种糖类、蛋白质和氨基酸,角虫酶阳性生物学特性,SPA,capsule,teichoic acid,peptidoglycan,,,,,荚膜多糖: 有利于细菌粘附,多糖抗原: 存在于细胞壁的磷壁酸 有群特异性3.抗原构造与分类 (1)抗原构造: 葡萄球菌经水解后,用沉淀法分析可得到2种抗原 1)蛋白质抗原:主要为葡萄球菌A蛋白(SPA),存在于细胞壁表面,90%以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此抗原,但含量有差异,是具有种、属特异性的完全抗原2)多糖类抗原:为半抗原,存在于细胞壁上,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一种重要抗原,具有型特异性SPA的作用有①抗吞噬作用:SPA与吞噬细胞争夺抗体的Fc段,从而降低抗体的调理作用②细菌检测:SPA与IgGl、IgG2和IgG4的Fc段结合后IgG的Fab段仍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从而建立了协同凝集试验 ,该试验已广泛用于多种细菌抗原的检测。

③促分裂:SPA对T、B细胞是良好的丝裂原根据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第9版,葡萄球菌属分为32个种及亚种传统的分型方法有①根据产生的色素不同将葡萄球菌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3种;②按凝固酶产生与否分为凝固酶阴性与凝固酶阳性的葡萄球菌两大类③按噬菌体分型法将葡萄球菌分为5群26型其他还有分子生物学方法,如质粒图谱分析和染色体DNA的脉冲电泳分型法等2)分类,4.抵抗力,葡萄球菌抵抗力强,为无芽胞菌中抵抗力最强的一种在干燥脓汁中能生存数月,湿热80℃,30~60min才被杀死在50g/L苯酚、0.1%氯化汞中10~15min死亡但对甲紫敏感,1:100000~200000稀释的甲紫溶液即可抑制其生长,故常用2%~4%的甲紫治疗皮肤黏膜的感染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磺胺、金霉素、红霉素和庆大霉素较敏感,但近年来耐药菌株逐年增多,对青霉素耐药菌株达90%以上二)致病性,1.致病物质 (1)凝固酶: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游离凝固酶(freecoagulase)和结合凝固酶(boundcoagulase)两种,前者分泌至菌体外,被血浆中的协同因子(cofactor)激活为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导致血浆凝固。

后者结合于菌体表面不释放,能与纤维蛋白原结合,使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而引起细菌凝固,故又称凝聚因子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均为阳性,凝固酶试验是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重要标志2)葡萄球菌溶素:致病性葡萄球菌能产生多种葡萄球菌溶素(staphylolysin)葡萄球菌溶素是损伤细胞膜的毒素,按其抗原性不同分为a、G、7、艿4种,对人致病的主要是a溶素3)杀白细胞素:杀白细胞素是一种可溶性物质,能破坏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具有抵抗宿主细胞的吞噬、增强侵袭力的作用4)肠毒素:30%~50%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肠毒素(enterotoxin),已知有A、B、Cl、C2、C3、D、E、G和H等9个血清型,均能引起食物中毒肠毒素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100℃30min不被破坏食物被产毒株葡萄球菌污染,在合适温度下,经8~10h,即可产生大量的肠毒素食用含有肠毒素的食物,可发生急性胃肠炎,称为食物中毒,其发病率占食物中毒的首位5)剥脱毒素:剥脱毒素(exfoliatin)又称表皮溶解毒素,主要由噬菌体Ⅱ群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可引起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剥脱性皮炎),多见于新生儿及免疫功能低下者6)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一1: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一1由噬菌体工群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可引起机体发热、多个器官系统的功能紊乱或毒性休克综合征。

2.所致疾病,(1)侵袭性疾病:主要引起局部或全身化脓性炎症 ①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如毛囊炎、疖、痈等,其特点是病灶局限,且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脓汁黄而黏稠 ②全身性感染:如败血症、脓毒血症等 ③内脏器官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脓胸、中耳炎、心包炎等2)毒素性疾病: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外毒素引起有食物中毒、假膜性肠炎、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和毒性休克综合征等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天然免疫力当机体皮肤黏膜损伤或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才易引起感染病后能获得一定免疫力,但作用不强、且不持久,可再次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三)微生物学检验,1.标本采集 根据葡萄球菌感染所致的疾病不同,可采集脓汁、渗出液、血液、尿液、粪便、痰液以及脑脊液等2.检验方法,(3)鉴定,1)血浆凝固酶试验 2)甘露醇发酵试验 3)耐热核酸酶试验 4)肠毒素测定 5)SPA的检测,第二节 链球菌属,链球菌属链球菌属细菌种类繁多,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及动物肠道和健康人鼻咽部,大多数不致病,是化脓性球菌中的常见细菌,为链状或个别种成双排列的革兰阳性球菌 链球菌引起人类的疾病主要有各种化脓性炎症、猩红热、新生儿败血症、细菌性心内膜炎、风湿热以及肾小球肾炎等超敏反应性疾病。

第二节 链球菌属,一、链球菌 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 球形,链状排列,革兰染色阳性(G+),第二节 链球菌属,2.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高:血平板或含血清培养基 液体培养为沉淀生长 血平板呈灰白色表面光滑小菌落,不同菌株溶血不一 第二节 链球菌属,3、生化反应 触酶阴性 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 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汁溶解 (鉴别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与肺炎链球菌),第二节 链球菌属,4、抗原构造 (1)蛋白质抗原:或称表面抗原具型特异性,有M、T、R、S4种,位于C抗原外层 (2)多糖抗原:或称C抗原为群特异性抗原,位于细胞壁 (3)核蛋白抗原:或称P抗原无特异性,为各种链球菌所共有,并与葡萄球菌有交叉第二节 链球菌属,5、分类链球菌的分类 (1) 按产生溶血与否及溶血现象分类 ①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②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③丙型链球菌 (2)根据抗原结构分类 按链球菌细胞壁中多糖抗原不同,可分为A、B、C、D等20个群第二节 链球菌属,(二)致病性 1.致病物质 A群链球菌有较强的侵袭力,可产生多种外毒素和胞外酶 (1)链球菌溶血素(streptolysin):有溶解红细胞、破坏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作用。

分 “O” 和 “S” 两种对红细胞、白细胞、心肌有毒性临床抗“O” 试验检测的是“O” 溶血素抗体 (2)致热外毒素(pyrogenicexotoxin):又称红疹毒素或猩红热毒素,是人类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 (3)M蛋白:具有抗吞噬作用第二节 链球菌属,2.所致疾病 (1)化脓性感染:如丹毒、痈、脓疱疮、 淋巴管炎、脑膜炎及产褥热等 (2)中毒性疾病:由致热外毒素引起的猩红热 (3)超敏反应性疾病:主要有风湿热和急性肾小球肾炎第二节 链球菌属,(三)微生物学检验 检验方法 ①杆菌肽(bacitracin)敏感试验 ②Optochin试验 ③胆盐溶菌试验 ④血清学分类鉴定 ⑤抗链“O”试验,第二节 链球菌属,二、肺炎链球菌肺炎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 双球菌,革兰染色阳性 矛头状:平面相对 ,尖面相背 有厚荚膜 无芽胞 无鞭毛,第二节 链球菌属,荧光染色,扫描电镜,第二节 链球菌属,2.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高,在含有葡萄糖、血清或腹水的培养基中才能生长兼性厌氧 液体培养初期浑浊生长,后因自溶酶变澄清,第二节 链球菌属,3、生化反应 分解葡萄糖,乳糖,菊糖 胆汁溶菌:加入胆汁或10%去氧胆酸钠,37℃, 5 ~10min,激活本菌的自溶酶,出现溶菌现象,第二节 链球菌属,4、抗原结构与分型 (1)荚膜多糖抗原:亦称型特异性抗原,存在于肺炎链球菌的荚膜中,能溶于水 (2)菌体种特异性抗原:亦称菌体多糖抗原,存在于肺炎链球菌细胞壁,为各型菌株所共有。

(3)M蛋白:为型特异抗原,与A群链球菌M蛋白类似,但抗原性不同 5、抵抗力 肺炎链球菌抵抗力不强,加热56℃、10min死亡,第二节 链球菌属,(二)致病性 1.致病物质 肺炎链球菌的致病力主要依靠其荚膜的抗吞噬作用 蛋白黏附素、脂磷壁酸及肺炎链球菌溶素,第二节 链球菌属,2.所致疾病 大叶性肺炎:肺炎球菌主要引起人类大叶性肺炎 还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化脓性胸膜炎、鼻窦炎,中耳炎及化脓性脑膜炎等,第二节 链球菌属,(三)微生物学检验,直接涂片镜检:,分离培养:,与甲链鉴别,菊糖分解试验 胆汁溶菌试验 Optochin敏感试验 动物试验,G+有荚膜的双球菌,第三节 肠球菌属,是人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常见于腹部和盆腔感染所分离出的混合菌丛中,在分类上属于链球菌科 在引起医院感染的革兰阳性球菌中,肠球菌仅次于葡萄球菌属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 肠球菌为革兰阳性球菌,直径0.6~2.0微米,呈单个、成双或短链状排列琼脂平板上生长的细菌呈球杆状,液体培养基中呈卵圆形、链状排列无芽胞,无荚膜,个别肠球菌有稀疏鞭毛2.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 肠球菌为需氧及兼性厌氧菌对营养要求较高 在含有血清的培养基上生长较好。

接种血平板37℃过夜,可形成灰白色、不透明、表面光滑、直径为0.5~1.0mm的圆形菌落 肠球菌能分解多种糖类产酸触酶阴性,多数具有吡咯烷酮芳基酰胺酶,能水解毗略烷酮-β-萘基酰胺(PYR)3.分类 肠球菌在Lancefield血清学分类上属于D群目前将肠球菌属分为18种细菌 4.抵抗力 肠球菌抵抗力较弱,但对大多数常用的抗菌药物呈天然耐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对其无效,,(二)致病性 最常见于尿路感染 肠球菌引起的菌血症常发生于有严重基础疾患的老年人、长期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疗的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三)微生物学检验 1.标本采集 根据病种不同,可采集尿液、血液及脓性分泌物等 2.检验方法肠球菌检验程序 ( 1)直接镜检:可见单个、成双或短链状排列的卵圆形革兰阳性球菌 (2)分离培养:可用血平板或用选择性培养基,如叠氮钠胆汁七叶苷琼脂进行分离培养 (3)鉴定方法1)PYR试验:是一种快速筛选鉴定试验肠球菌琼脂(胆盐-七叶苷-叠氮,第四节 奈瑟茵属和布兰汉菌属奈瑟菌属(Neisseria),是一群革兰阴性双球菌 共同特点:是菌体成双排列,如咖啡豆状,无鞭毛,无芽胞,有菌毛需氧,氧化酶和触 酶阳性 奈瑟菌属包括脑膜炎奈瑟菌(N.rneningitidis)、淋病奈瑟菌(N.gonorrhoeae)、干燥奈瑟菌(N.sic。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