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配方法第二课时[共10页]

哈****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27MB
约10页
文档ID:219554262
配方法第二课时[共10页]_第1页
1/10

2 015 年玉林市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大赛参赛稿件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21.2.1 《配方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设计者:庞 媛 单位:博白县博白镇第三初级中学教材分析: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它的解法的一个重要内容, 它是前面知识的深化与总结 教材以探究方程 x2+ 6x+4=0 讨论配方法,在讨论过程中首先用这个方程与 (x+3) 2=5进行对比, 使将方程一边配成完全平方形式成为对比的结果 于是出现后面的 “移项”、“方程两边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方程一边写成完全平方形式” 等具体做法 当二次项系数是1时,“方程两边加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是配方的关键做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观察、 分析、归纳的能力,以及推理论证能力 教学中, 对配方法及化归思想应充分重视, 应引导学生理解这种方法的道理,结合道理去记忆配方的具体步骤学情分析 :1、本班级学生成绩参差不齐,总的来说基础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的主动性不够,教学中应给予充分思考的时间,谨防填鸭式教学2、本班级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气氛,成立了互助小组,可以充分发挥合作的优势,兼顾效率和平衡。

3、本班为自己从初一一直带上来的班级,平时对学生比较了解,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可以兼顾不同能力的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目标:1能说出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知道“配方法” 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方法会用配方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通过配方法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重点:会用配方法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2、难点:把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后, 两边加上的常数是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教学与学法:首先通过回顾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目的是为配方法打下基础 根据完全平方式的特点, 把握好要把一个二次项为1的二次三项式变成一个完全平方式, 关键是常数项是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其次是探讨配方法的过程,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因此在教学中对比方程的不同,主要以启发学生进行探究的形式展开, 让学生能够体会和联想到完全平方式, 从而对配方法的完全理解 在探究的过程中, 着重引导学生就配方规律, 配方的形式要求配方后的分类处理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使学生对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学时以学生发现为主, 教师适时适量点拨补充为辅,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教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教案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时安排 :1 个课时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1、填上适当的数,使下列各式成立,并总结其中的规律1)x2+ 6x+ =(x+3) 2 (2)x2-12x+ =(x- )2(3) x2- 25 x + =(x- )2 (4)a 2+2ab+ =2(a+ )22、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 x2+4x+4=6【设计意图: 通过利用完全平方知识填空,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为引入新课做准备】 二、自主学习:自学课本P 6—P9 思考下列问题:1、仔细观察教材问题 2,所列出的方程 x2+6x+4=0 利用直接开平方法能解吗?2、怎样解方程 x2+6x+4=0 ?看教材框图,能理解框图中的每一步吗?(同学之间可以交流、师生间也可交流 )3、讨论:在框图中第二步为什么方程两边加 9?加其它数行吗?4、什么叫配方法?配方法的目的是什么?5、配方的关键是什么?交流与点拨:重点在第 2 个问题,可以互相交流框图中的每一步,实际也是第 3个问题的讨论, 教师这时对框图中重点步骤作讲解, 特别是两边加 9 是配6方的关键,使之配成完全平方式注意 9= ( 2)2,而 6 是方程一次项系数。

所以得出配方是方程两边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从而配成完全平方式6、自学课本 P7.思考下列问题:(1)看例题中的配方是不是两边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2)方程(2)、(3)的二次项系数与方程( 1)的二次项系数有什么区别?为了便于配方应怎样处理?(3)方程(3)为什么没有实数解?3(4)请你总结一下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交流与点拨: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1)将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并把二次项系数化成 1;(方程两边都除以二次项系数)(2)移项,使方程左边只含有二次项和一次项,右边为常数项3)配方,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4)原方程变为 (x+k) 2=a 的形式5)如果右边是非负数,就可用直接开平方法求取方程的解设计意图 :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探索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过程,教师只做学生的引路人要解决问题,就需要合作交流,这样既引起学生学习的高潮,又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典型例题:例(教材 P7)解下列方程:(1)x 2-8x+1=0 (2)2x 2+1=3x解: 解:(3) 3x 2-6x+4=0解:移项,得3x2-6x=-4二次项系数化 1,得4x2-2x= - 3配方,得 4x2-2x+1 2= - 3 1(x-1 )2= - 3+1 2因为实数的平方不会是负数,所以x取任何实数时, (x-1 )2 都是非4负数,上式都不成立,即原方程无实数根。

教师要选择例题书写解题过程, 通过例题的学习让学生仔细体会用配方法解方程的一般步骤 )【 设计意图 :通过例题讲解,学生对配方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四、巩固练习:1、教材P9 习 1(做在课本上,学生口答)2、解下列方程:(1)x2+10x+10=0 (2)x2-2x- 4 7 =0 (3)3x2+6x-8=0解: 解: 解:(4)4x2-8x-3=0 (5)x2+6x-9=4x-11 (6)x(x+4)=6x+12解: 解: 解:(第二题分三组完成,学生板演,教师点评 )【 设计意图 :检查学生解题思路是否清晰, 解题格式是否规范, 会不会用配方法解不同的一元二次方程】 五、总结反思:(针对学习目标)1、理解配方法解方程的含义2、掌握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并注意每一步的易错点3、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题思想: “降次”由二次降为一次设计意图 :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六、达标检测:51、将二次三项式 2 6x 7x 进行配方,正确的结果应为( )(A)( 3)2 2 x 2 (C) (x 3)2 2 (D) ( 3) 2x (B) ( 3) 2 2x2、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时,配方有错误的是( )A、x2-2x-99=0 化为(x-1) 2 =100 B、x2+8x+9=0 化为(x+4) 2=257C、2x2-7x+4=0 化为 (x- 481 D 、3x)2 = 162-4x-2=0 化为(x- 3 2= 92 ) 103 、 把 一 元 二 次 方 程 3 2 2x 3 0 x 化 成 3(x m) n 的 形 式2是 。

4、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1)x2-6x= 14 (2)2x2-3x- 4= 0解: 解:(3)2x2-10x+52=0 (4)(2008 济宁)2x2+1=3x解: 解:【 设计意图 :由浅入深,深入浅出,让学生动笔尝试,再自主探究,这样既内化了内容,又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 七、拓展创新:2 x q 可以 配方成 ( )2 7 1 、已知方程 x 6 0x2 x q 可以配方成下列的( )6 2x (B) ( )2 9p x p2(A)( ) 5(C) (x 2) 2 9 (D) ( 2)2 5p x p2、不论 x、y 为什么实数,代数式 x2+y 2+2x+4y+7 有最大值或最小值吗?如果有,说明最值时相应 x、y 的值63、试用配方法证明:代数式 3x2-12x+17 的值不小于5证明: 3x2-12x+5=3 (x2-4x)+17=3 (x2-2x+ 22-22)+17=3(x 2-2x+ 22)-12+17=3(x- 2)2+ 5因为(x- 2)2≥ 0,所以 3(x- 2)2+ 5≥ 5即代数式 3x2-12x+17 的值不小于5设计意图:通过练习的层层递进,化解了学习上的难度,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 。

八、布置作业教材 p17 2,3【设计意图:巩固新知,知识升华】 板书设计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x 2-8x+1=0 (2)2x 2+1=3x (3) 3x 2-6x+4=0解:移项,得: 解:移项,得: 2x2-3x=-1 解:移项,得:x2-8x=-1 3x2-6x=-4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配方,得x2 -32x=-12把二次项系数化为x2-8x+4 2=-1+4 2(x -4) 2=151,得配方 ,得3 3 1 3 x2-2x=-x-x+() = 2+() 22 4 2 443由此可得x-4= 15 ,x1=4+ 15 ,x2=4- 15 3116(x-)2 =4由此可得 x-x1=1, x2=3412=14配方,得43x2-2x+1 2=-+1 213(x-1) 2=-此方程无实数根配方法的步骤: ①移项; ②二次项系数化为1; ③配方; ④变为(x+n )2=p 的形式;⑤直接开平方求取方程的解配方的实质:最终转化为( x+n )2=p 的形式。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