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历史学业考试模拟试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969246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中考历史学业考试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年中考历史学业考试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年中考历史学业考试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7年中考历史学业考试模拟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7年中考历史学业考试模拟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中考历史学业考试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中考历史学业考试模拟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历史试题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卷两部分,共4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学校、姓名、考试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的相应位置。2答第I卷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务必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4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修改。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卷(选择题 共15分)第卷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

2、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图片中反映商朝时期成就的是( ) A司母戊鼎 B地动仪 C赵州桥 D指南针2正在收看汉字听写大赛的肖强妈妈问肖强:“隶书、金文、小篆、甲骨文四种字体最先和最后出现的是哪两种?”其正确的回答应是( )A甲骨文、金文B金文、篆书 C甲骨文、隶书D金文、隶书3.据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业,大量阅读朝廷史官记载,还到各处实地探访考察,搜集遗闻,最终写成了不朽名著史记。由此可见司马迁( )A侧重史书记载 B注重史料考证来源:学科网C注重史学文学价值 D秉承朝廷旨意著史来源:Z.xx4.历史遗迹能够让我们回味历史,读懂历史。圆明园遗迹反映的是( ) A第一次鸦

3、片战争的耻辱 B英法联军的暴行C沙俄侵华的罪证 D八国联军侵华的罪行5.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A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B结束了专制独裁统治C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D改变了近代社会性质6.“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的历史功绩。其中与“星火燎原”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遵义会议 B中共“一大”的召开C中共“七大”的召开 D南昌起义 7.针对日本侵华和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史实,我们的教科书中“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

4、,这一变化与下列哪一事件关系密切( ) A九一八事变 B. 卢沟桥抗战 C.西安事变 D.台儿庄大捷8.解放战争时期,民间流传的一首歌唱到:“好比一把剑,直插在蒋介石的心里面。”歌里唱的“一把剑”是指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开辟的( )A.中原解放区 B.陕甘宁解放区 C.大别山根据地 D.中央革命根据地9.人民日报的一位老编辑动情地说:“39年前我参与编辑的这张报纸,把改革开放的春雷送到了共和国希望的田野上。”这张报纸应是( )A粮食高产 B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C毛主席会见尼克松 D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10.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政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它践行了( )

5、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一国两制”构想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1.观察下图,这一文物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记载的内容是A.伊利亚特 B.一千零一夜C.圣经D.汉谟拉比法典 12.2015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向印度总理莫迪赠送中文和印地语的大唐西域记等礼品,莫迪回赠了释迦牟尼舍利罐的复制品等。上述内容涉及的古代宗教是(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13.1963年马丁路德金在一次演说中提到“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黑人奴隶面前”这位“伟大的美国人”是 A华盛顿 B林

6、肯 C罗斯福 D尼克松14.1726年,伏尔泰曾评价牛顿是最伟大的人,因为“他用真理的力量统治我们的头脑,而不是用武力奴役我们”。牛顿用的“真理”是A启蒙思想 B进化论 C经典力学 D相对论15.结盟是战争的序幕,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属于同盟国的是( )A德国、俄国、意大利 B英国、法国、俄国C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D英国、奥匈帝国、法国第卷(非选择题 共35分)16.(10分)南京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奋进求索。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是中国近代

7、史的起点,你认为这样说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分)(2)在南京成立的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名称是什么?(2分)(3)1927年4月,“宁汉合流”后的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哪些人的利益?(2分)(4) 请你列举南京“见证近代中国饱受劫难”的一个典型历史事件。(2分)(5)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反动统治宣告覆灭的标志是什么? (2分)17.(11分)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961年,英国蒙哥马利元帅访问中国,同毛泽东交谈,他问道:“中国强大起来了会不会对外侵略呢”?毛泽东说:“不会的,谁要向外侵略,就会被打回去”。材料二 “亚洲各国要推动全亚洲团结、合作、发展,亚信峰会在凝聚

8、亚洲共识等方面具有广阔前景。中方接过亚信峰会接力棒,是维护和平的又一实际举措” 习近平主席 材料三 钓鱼岛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美方支持日本对钓鱼岛拥有行政管理权,反对中方单方面改变钓鱼岛现状。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1)请列举中国近代史上侵略者被中国人民彻底“打回去”的历史事件,并说明我们能打败侵略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2)毛泽东和习近平的讲话共同体现了我国怎样的外交政策?(1分)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3分)(3)结合奥巴马和习近平的讲话,分析当今世界和平问题的产生根源和解决途径。(4分)18.(14分)19世纪60年代,中俄两国都进行了积极探索。

9、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关于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具有人身自由,包括有权离开土地,有权拥有财产,有权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立约等活动;地主不能买卖或交换农奴,不能禁止农奴结婚,也不能干涉农奴的家庭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但授与农奴的份地,在法律上仍是地主的财产,农奴只有“永久使用”权。材料二:当时一位俄国官员在谈到农奴制度废除后农民的变化时说道:“解放了的农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材料三: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

10、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1)根据材料一回答:1861年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哪些条件?(3分)(2)你是否赞成材料二的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3分)(3)依据材料三总结洋务运动兴起的具体原因?为实现“自强”“求富”,洋务派进行了一系列实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洋务派进行了哪些有益探索?(4分)(4)同一时期,中国的近邻日本也进行了一次大的改革,史称什么?(2分)(5)请概括指出俄国1861年改革和中国洋务运动在推动历史进步方面的共同作用。(2分)由于考前忙于复习

11、,基本不会花时间了解有关信息,等高考结束后,又不知如何了解到有效信息。所以,无论考前还是考后,家长在报考学校这一环节付出精力较多,也愿意出资获取信息帮助孩子多了解高校信息5 初三历史试题 第 页 共4页初三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第卷(选择题 共15分) 15:A C B B A 610:D A C D B 1115:D A B C C第卷(非选择题 共35分)16.(10分)(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在此签订,(1分)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2)中华民国(2分)(3)大地主大资产阶级(2分)(4)南京大屠杀(2分)(5)南京解放(2分)17(11分)(1)

12、抗日战争。(1分)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或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2分)(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分)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3分)(3)奥巴马的言论说明了世界和平问题的根源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分)习近平的主张体现了解决世界和平问题的途径:促进国际合作、壮大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2分)18.(14分)(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农奴获得份地时支付的巨额赎金,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急需的资本;农民对份地具有永久使用权,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材料和国内市场。(3分)(2)观点:赞成。理由: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了自由,农奴还获得了土地;观点:反对。理由:俄国1861年改革是在维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的,农奴的政治权利没有根本性改变,农民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被束缚在土地上,被解放的农民要付出高额赎金,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导致了农民的贫困。(3分)(说明:只表明观点未说明理由或说明理由错误的,不得分;若有第三种观点“不完全正确”,理由说明能结合上述两种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