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最后一课课件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864395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最后一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最后一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最后一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最后一课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最后一课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最后一课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最后一课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后一课,都德(法),作者简介: 都德,法国十九 世纪下半叶小说家。 最后一课是 他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作者,走近小说,1、概念:小说是和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文学的基本形式之一。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2、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3、刻画人物的方法: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走近小说,4、情节:是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分为:(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5、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河流等)、社会环境(指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风俗

2、)。,6、小说分类:按篇幅长短分: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微型小说)。,你会了吗?,踱来踱去 赚 懊悔,惩罚 祈 祷,du,o,chng,诧异,婉转,ch,wn,q do,gng,哽,zhun,郝 叟,ho su,课文内容: 最后一课和平日上课的情景有什么不同?试从文中找出依据并完成表格。,气氛,平日上课,最后一课,学生,老师,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上课前,开课桌啦,关课桌啦,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静一点,静一点 ”平时,我迟到,会遭到韩麦尔先生的责骂。平时老师穿戴一般。,一切偏安安静静地,整个教室都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气氛。,上

3、课前,学生们已经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韩麦尔先生踱来踱去,胳膊底下挾着那怕人的铁戒尺。今天迟到,韩麦尔先生却温和地叫我快坐好。 老师穿打戴(和平时不一样),比较,阅读文章感知内容把握小说情节,1、一读课文,圈点勾画生字生词、揭示“最后一课”的语句,明确小说的主要任务,并用精炼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2、二读课文,圈点勾画故事情节发展脉络,理清文章思路。,一、(16)开端 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的所见所闻 所感. 二、(723)发展。 三、(2429)高潮和结局。 写韩麦尔先生悲愤地宣布“最后一课”的结束,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这是小说的主体。,上课,下课,上学路上,聚焦小

4、说环境描写,从作品中探寻时代背景: 请大家从文中圈点勾画出能反映时代特征的语句,仔细品读,了解时代背景。,背景:,1870年7月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法国发动的。法国皇帝拿破伦三世为阻止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故发动了这场战争。但不到两个月,法军大败。普军长驱直入,侵占巴黎,法国政府执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赔偿50亿法郎,并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地区割让给普鲁士。普政府不准这两个地方继续学法语。这篇小说写的就是韩麦尔先生给学生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布置作业: 1、请以韩麦尔先生的口吻、以第一人称为叙事角度改写这篇小说。 2、对“最后一课”,小说两个主要任务

5、各有怎样的认识和感受?阅读小说,谈谈你的理解。,第2课时,学习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 2、体会一些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和不易理解的情节、细节;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分析人物形象,本文着重写了哪两个人物形象?,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你认为小弗郎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试结合人物的心理活动来分析)?,在每一个部分找出描写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我想就别上学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怕提问,贪玩,不爱学习,上学路上,“这些景象”指什么?觉得“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说明了什么?,指“画眉在树林正在操练”。说明了小弗郎士的幼稚。,上课,疑惑、诧异,难受、懊悔 、成熟,放学,悲愤、

6、懂事,“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中的“高大”指什么?,指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形象在小弗郎士心中显得崇高、伟大。,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上,思想感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从贪玩,不爱学习 爱学习、热爱法语;,从怕老师 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在最后一课上,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韩麦尔先生爱国思想的教育、以及爱国精神的感染和爱国行为影响。更是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兰西人民民族感情的无情伤害促进了他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小结,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对小弗郎士的描写重点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了小弗郎士情感变化的波澜起伏,从幼稚、贪玩疑惑、诧异难受

7、、懊悔悲愤、懂事,充满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感情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主题,使文章更真切感人。,你认为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试结合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来分析) ?,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毕生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留恋,对祖国故土一往深情的热爱。,外貌描写: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神态描写:“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的眼睛里带走似的。”,1、韩麦尔先生说:“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连用了两个“最后”,他们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韩麦尔什么样的心情?,对老师来说,“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对学生来说

8、“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最后一课本身就是抗议普鲁士统治者奴役法国人民的爱国举动。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着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语言,2、 “我们必须把它牢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的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的含义。,“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含义是: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败普鲁士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课文结尾极为精彩,写粉笔字本不是吃力的事情,韩麦尔为什么“使出全身的力量 ”?怎样理解他最后的表现?,明确:“使出全身力量”是因为倾注了

9、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感情。 韩麦尔的举止和表情一方面表现他对祖国必胜的信念,另一方面表现他面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动作描写,那么在“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感情有怎样的起伏变化?,一开始,他用“柔和又严肃”的语调说话。“柔和”表明他对祖国、同胞、学生的满腔深情;“严肃”说明亡国的悲痛。当课上小弗郎士背不出书来的时候,他不责备学生,而是陷入了痛苦的思索,“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用带着内疚的心情勇敢真诚地作自我批评,痛心地检查自己的过错,表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厚的爱国热情。接着,又深情地赞美了祖国的语言,赞美了祖国。当学生专心书写的时候,他又陷入了沉思,体味着深沉

10、的亡国之痛。当“最后一课”结束时,他尽情地吐露了自己的悲愤。,“深情、悲痛思索、内疚沉思、悲愤”是韩麦尔先生感情的变化,从中蕴含着他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无比的痛恨。,小结,质疑解惑,1、文中几次写到韩麦尔先生是“可怜”的人 ?请找出句子,说说每一次“可怜”的含义。 2、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并分析其作用。,1、文中几次写到韩麦尔先生是“可怜”的人 ?请找出句子,说说每一次“可怜”的含义?,明确:15段:身为法语教师的寒麦尔先生即将被迫永远离开课堂,离开自己的 学生离开自己的教育事业,因此小弗朗士情不自禁的把韩麦尔先生说成是可怜的人; 20段:因为韩麦尔先生是这样热爱祖国的语言,想把自己的知识全

11、部教给学生,今后却不能够了;22段:第三次说韩麦尔先生是“可怜的人”,是因为韩麦尔先生虽然对这服务、生活了40年的校园、家园无限依恋和热爱,现在却不得不离开,这是多么痛苦的事。,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环境,心理活动,外貌 语言 动作 神态,中心思想:,这篇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亡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写作特色:,1、用第一人称叙写,有利于对小弗朗士心理活动进行描述,写出了思想感情上的极大变化; 2、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来表达人物思想感情; 3、通过环境描写,衬托人物的思想

12、转变,暗示了时代背景;,根据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试说说作为中学生应该以什么实际行动来表达出爱国之情呢?,拓展延伸,爱国,这篇小说告诉我们:热爱祖国就应该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认真学好祖国语言正是热爱祖国的一种具体表现。不要把热爱祖国只停留在口头上,应脚踏实地积极主动地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同时也要分秒必争地认真学好一切科学知识。为祖国的明天更美好而奋斗。,反馈测评,1、本文的体裁是,作者,国作家。 2、小说的线索是,按、来安排。 3、写一段热情洋溢的文字,赞美我们的汉语。,最后一课 怎忍看最后一眼 那一眼里全是眷恋 静静的是课堂 不平静的是心中的波澜 战争的音讯令人厌倦 多少双眼睛把和平企盼 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 童年在瞬间长成成年 最后一课 是一顿难忘的最后晚餐,诗朗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