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新探究大一轮检测:第12讲罗马法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9774833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新探究大一轮检测:第12讲罗马法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新探究大一轮检测:第12讲罗马法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新探究大一轮检测:第12讲罗马法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新探究大一轮检测:第12讲罗马法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新探究大一轮检测:第12讲罗马法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新探究大一轮检测:第12讲罗马法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新探究大一轮检测:第12讲罗马法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广州模拟)学者们普遍认为,在罗马法历史上有两件大事:一是在公元前304年,弗拉维乌斯将有关诉讼的材料公布于众,使罗马人第一次了解到法律诉讼的文字程式;二是公元前254年,第一位平民祭司长提贝鲁斯克伦卡尼乌斯第一次公开地讲授罗马法,向公众提供咨询意见。据此可知在这两件大事发生前()A平民无法得到法律保护B法律知识垄断在少数人手中C罗马法处于习惯法阶段D法律对个人生活的影响较小解析:选B。由材料“弗拉维乌斯将有关诉讼的材料公布于众,使罗马人第一次了解到法律诉讼的文字程式”“提贝鲁斯克伦卡尼乌斯第一次公开地讲授罗马法,向公众提供咨询意见”可知,在这两件事发

2、生之前法律知识由少数人掌控,故B项正确。2(2019衡阳高三联考)十二铜表法规定:“假如流经公共土地的溪水涧或道使私人领地遭受损失,则(私人领地的)所有者可提出赔偿损失的起诉。”据此可知当时的罗马()A社会矛盾比较尖锐B公有财产受到法律保护C土地占有形式多样D倡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解析:选C。据材料可知法律调节的是公共土地与私人土地之间的关系,并不能体现社会矛盾,故A项误;据材料“(私人领地的)所有者可提出赔偿损失的起诉”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私有财产受到保护,故B项错误;材料“公共土地”“私人领地”的信息说明土地占有形式多样,故C项正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公民守法平等和司法平等,不是材料中的公私

3、关系,故D项错误。3(2019聊城模拟)十二铜表法规定:“以文字诽谤他人,或公然歌唱侮辱他人的歌词的,处死刑。”这说明,古代罗马()A推行严酷刑罚B限制言论自由C维护人身名誉D保护私有财产解析:选C。根据题目中“以文字诽谤他人,或公然歌唱侮辱他人的歌词的,处死刑”得出罗马法维护人身名誉,故C项正确。4(2019重庆模拟)十二铜表法规定:让自己的牲畜在他人田中吃食,应负赔偿责任;不法砍伐他人树木的,每棵处以25阿斯的罚金。这表明早期的罗马法()A源自传统习惯法B个案经验式的特点C法律条文细密完备D力图维护平民利益解析:选B。材料中罗马法的两条具体条文,不能体现罗马法与传统习惯法的渊源关系,故A项

4、错误;由材料中罗马法两条具体条文可知,罗马法具有个案经验式的特点,故B项正确;材料仅呈示罗马法两条具体条文,不能反映法律条文细密完备,故C项错误;材料中两条法律条文旨在维护私有财产,并不是专门针对平民,故D项错误。5(2019安徽省高中十校联盟高三摸底)十二铜表法禁止在城内埋葬尸体,其第10表第1条辞曰:“不得在市区内埋葬或焚化死者。”材料表明十二铜表法()A保留了一些野蛮的习惯法B具有环境保护意识C注重调整公民之间的关系D限制了贵族的权力解析:选B。题目中十二铜表法禁止在城内埋葬尸体,“不得在市区内埋葬或焚化死者”,表明十二铜表法具有环境保护意识,防止环境的污染,故B项正确。6(2019湖南

5、师大附中高三月考)罗马法将所有权的各种权能均做了透彻规定,唯独没有提出所有权的定义。有些法学家甚至认为“一切定义,在法学上都是危险的”。材料说明罗马法()A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C更加注重实际而不专尚理论D忽略了对财产所有权的规定解析:选C。根据“一切定义,在法学上都是危险的”可知,有些法学家认为对事物下定义容易出现问题,他们注重的是各种权能,这体现了罗马法更加注重实际而不专尚理论,故C项正确。7(2019山西名校期中)十二铜表法把作为辅助法的诉讼程序法排在前面,作为主体法的人法和物法则排在后面;后来出现的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则与此相反。此变化反映出罗马()A阶级矛盾逐

6、渐消除B思想启蒙运动出现C社会商品经济发展D法律规定长期不变解析:选C。“罗马阶级矛盾逐渐消失”不符合史实,阶级社会中阶级矛盾始终存在,故A项错误;启蒙思想运动出现在17、18世纪,故B项错误;作为主体法的人法和物法由排在后面到排在前面,表明人法和物法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这是由于商品经济发展,故C项正确;法律规定要随着时代发展变化而变化,故D项错误。8(2019荆州高三质检)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以意大利为发源地,西欧各国先后出现了研究罗马法的热潮,史称罗马法复兴。罗马法复兴的根本原因是()A人文主义思想的推动B推进城市自治运动的需要C自然法理念的普世价值D对工商业者私有财产的保护解析:选

7、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随着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工商业者要求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最终导致了罗马法的复兴,故D项正确。9. (2019资阳高三诊断性考试)罗马法规定,某人未经同意将尸体埋在别人的土地上,虽然侵犯了土地所有人的权利,但因为死者属于低级的神,所以不经大祭司或皇帝发布挖掘令,土地所有人不得擅自将尸体掘走。材料表明古罗马()A宗教凌驾于罗马法之上B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C财产所有权是受限制的D顽强维护中央集权制度解析:选C。根据题目中“虽然侵犯了土地所有人的权利土地所有人不得擅自将尸体掘走”得出古罗马财产所有权是受限制的,故C项正确。10(2019德州高三期

8、中)古代罗马法规定,奴隶必须无条件服从主人,对逃亡的奴隶严加惩治。但又规定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论处。这反映出罗马法旨在()A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宣扬天赋人权C维护社会秩序稳定D调和阶级矛盾解析:选C。罗马从社会性质而言是奴隶社会,并未实现人人平等,“奴隶必须无条件服从主人,对逃亡的奴隶严加惩治”也不是平等的表现,故A项错误;天赋人权是近代启蒙思想,且材料中奴隶并不存在权利,故B项错误;材料中“但”前后形成对比的陈述,前者肯定奴隶主对奴隶的控制和奴役;后者强调限制奴隶主滥杀奴隶,其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稳定秩序,维护统治,故C项正确;通过规定一定程度可以缓和矛盾,但是其

9、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故D项错误。11(2019乌鲁木齐模拟)19世纪英国法学者亨利梅因在古代史一书中写道:“罗马人不爱万民法,正像他不爱外国人一样,因为万民法是从这些外国的制度中来的,并且是为了外国人的利益而制定的。”这表明万民法适用于()A罗马境内公民和非公民B罗马共和国的女性公民C罗马共和国的男性公民D罗马帝国内的非自由民解析:选A。材料反映的万民法维护了外国人即罗马帝国境内的罗马公民外的自由民的利益,故A项正确;万民法是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各民族的法律,故B、C项错误;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内的自由民,非自由民奴隶不是适用对象,故D项错误。12(2019扬州高三期中)罗马的司法一般由高级行政

10、官吏兼理,这些官吏多半不懂法律,所以罗马法学家的意见很受重视。逐渐地,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的解答意见与国家立法别无二致。这说明()A法学家的意见具有法律效力B罗马法由法学家制订C法学家的意见凌驾于法律之上D罗马官吏无法行使司法权解析:选A。“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的解答意见与国家立法别无二致”说明法学家的意见具有法律效力,故A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2019昆明一中高三双基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塞罗(公元前106前43年),古罗马著名的法学家。其“自然法”思想对西方罗马法系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他认为自然定律是最高的理性。这种理性在人类心智中的凝化和充分发展就体现为法律。正义的源头就是

11、法律若是真正的法,就不会在罗马一个样而在雅典另一个样;或者明日之法与今日之法有所不同。如果正义原则的立足点是公民的决议、国王的敕令和法官的判决,那么在民众投票下,正义将会被认可为抢劫、通奸和伪造遗嘱。后来,基督教神学受其影响巨大。 摘编自(爱尔兰)凯利西方法律思想简史 材料二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年),西汉广川郡(今河北枣强县)人。他是西汉时代最重要的政治法学家,其“以礼入法”思想对中华法系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他据此的相关断狱案例在两汉的司法实践中被经常引用。例如:甲没有儿子,拣了个弃婴,作为养子乙。乙长大后杀了人,甲把乙藏起来。按照当时法律,藏匿犯人要受重刑。但春秋上提倡父子一方犯罪后

12、可以互相隐藏。董仲舒认为他们是父子关系,所以甲不能判罪。后来,唐律明确规定了父子相互隐匿不属犯罪。 摘编自马勇帝国设计师:董仲舒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塞罗与董仲舒的法制观念。(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背景及历史价值。解析:(1)西塞罗的法制观念,据材料一“自然法思想”“自然定律是最高的理性”“正义的源头就是法律”分析;董仲舒的法制观念,据材料二“其以礼入法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2)第一小问背景,西塞罗法制观念产生的背景主要从当时的政治和思想方面进行多角度分析;董仲舒法制观念产生的背景也要从政治和思想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价值,据材料一“基督教神

13、学受其影响巨大”及材料二“后来,唐律明确规定了父子相互隐匿不属犯罪”结合所学可得出。答案:(1)西塞罗的法制观念:自然法精神;以法治国;自然法是最高原则;法即正义。董仲舒的法制观念:以礼入法;以法治国;强调等级。(2)背景:西塞罗的法制观念罗马的扩张;人文主义及斯多亚学派的影响。董仲舒的法制观念汉朝大一统的形势;儒学本身的发展;对周秦历史的反思。价值:对古代国家治理影响大;影响了宗教的变迁;法的精神影响深远。14(2019湖南省长郡中学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治民无常

14、,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韩非子 材料二事实上存在着一种符合自然的,适用于一切人的、永恒不变的、真正的法正确的理性。这个法通过自然的命令鼓励人们履行他们的责任,又通过自己的禁令制止人们为非作歹。用人为法(人定法)来削弱它,在道义上永远是不正当的;限制它发挥作用,也是不允许的;使它全部无效,更是完全不可能的。元老也好,人民也好,都不能解除我们服从这一律法的责任。它不会在罗马立下一条规矩,在雅典定下另一条。它更不会今天立下一条规矩,明天另立一条。西塞罗(古罗马法学家)(1)比较材料一、二,

15、概括指出韩非子与西塞罗的法律思想有何不同,并分析两者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两者法律思想的实践效果及启示。解析:(1)第一小问不同,根据材料一“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可知,韩非子强调法律的权威,严刑峻法是统治的一种有效手段,根据材料二“存在着一种符合自然的,适用于一切人的、永恒不变的、真正的法正确的理性”“用人为法(人定法)来削弱它,在道义上永远是不正当的”可知,西塞罗强调自然的原则,认为自然法具有永恒的意义;第二小问背景,联系韩非子和西塞罗各自所处的时代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进行叙述即可。(2)第一小问效果,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法家思想在秦朝的作用,从对秦朝建立的作用和秦朝灭亡的原因方面展开分析即可,罗马法则从其在欧洲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社会作用和历史影响来叙述;第二小问启示,联系所学知识,法家的迅速消亡和罗马法的万古流传说明法治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趋势,法律应当有公平正义,联系中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