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N电报,,电报组成,AFTN电报由报头行、缓急标志、收电地址、发电地址、签发时间、电文、电报结束部分组成,缓急标志,第一等级 遇险报 AFTN. SS 第二等级 特级报 AFTN. DD 第三等级 加急报 AFTN. FF 第四等级 急报 AFTN. GG 第五等级 快报 AFTN. JJ 第六等级 平报 AFTN. LL,各等级电报的使用范围,⑴ 遇险报:用于遇险业务和紧急业务(安全受到威胁而发出的报告)而拍发的电报; ⑵ 特级报:用于AFTN格式的涉及飞行安全的十分紧急的指示报告和特选天气报告; ⑶ 加急报:用于AFTN格式的起飞报、管制移交电报和与在空中运行的航空器有关信息的报文; ⑷ 急报:用于飞行动态、飞行计划、管制部门急需的指示和报告,各类气象电报,一级航行通告,涉及航空运输的十分紧急的指示和报告; ⑸ 快报:用于与保证飞行、生产运输、紧急旅客订座等有关的电报; ⑹ 平报:用于有关业务部门交发的符合电报拍发规定的业务电报收发电地址,由8个字母组成,前4个字母为四字地名代码,,第五与第六个字母为部门代码,第七和第八为填充符号,其表示方法为: 1 2 3 4 5 6 7 8 Z B A A Z P ZX,填充符号的填写方法,当部门代码以Z开头,则第七与第八个字母为ZX 当部门代码以Y开头,则第七与第八个字母为YX 以其它字母开头的部门代码其填写为XX 当给未分配部门代码的单位发报时,则为YYYX, 如ZBTJYYYX,然后在电文开始处以单独一行注明具体收电地址 收电单位最多为七家。
发电地址与收电地址组成相同,签发时间,由6位数字组成,前两位为日期,后4位为小时和分钟 表示为DDHHMM 一律为UTC时间,电文的要求,空中交通服务电报使用世界协调时(UTC),精确到分钟,用连续4位数字表示前两位表示小时,后两位表示分钟,电文结构,电报报文由几个选定的数据编组按顺序构成,不得随意缺省,每个数据编组则由按顺序排列的数据项目或一个单项数据构成,,电报报文用一个正括号“(”表示空中交通服务报文数据的开始除第一编组外,在每一个编组的开始,用半字线“-”表示这一编组的开始每个编组中的不同数据项,使用一左斜线“/”分隔用一个反括号“)”表示空中交通服务报文数据的结束,数据规定,高度层数据有如下四种表示方法: a.“F”后跟随3位数,表示以100英尺为单位的飞行高度层,如飞行高度层33000英尺,以“F330”表示;,,“S” 后跟随4位数,表示以10米为单位的飞行高度层,如飞行高度层11400米,以“S1140”表示;,,“A”后随3位数,表示以100英尺为单位的海拔高度,如海拔高度4500英尺,以“A045”表示,,“M”后随4位数,表示以10米为单位的海拔高度,如海拔高度8400米,以“M0840”表示,位置及航路数据有如下规定,a.用2至7个字符表示应飞的空中交通服务航路的代号; b.用2至5个字符表示指定给航路上某一点的代号; c.用11个字符表示经纬度,第1、2位数表示纬度度数,第3、4位数表示纬度分数,第5位“N”表示“北”或“S”表示“南”,第6、7、8位数表示经度度数,第9、10位数表示经度分数,第11位数“E”表示“东”或“W”表示“西”,如3804N04001W;,,d.经纬度也可以用7个字符表示,第1、2位数表示纬度度数,第3位“N”表示“北”或“S”表示“南”,第4、5、6位数表示经度度数,第7位数“E”表示“东”或“W”表示“西”,如38N054E; e.由2或3个字母代表某一导航设备的编码代号,后随6位数字,前3位数字表示该点相对导航设备的磁方位度数,后3位数字表示距导航设备的海里数,为了达到所要求的位数,可在数据前加“0”,例如距全向信标台“FOJ”40NM,磁方位180°的一点应以“FOJ180040”表示。
报类代号,PLN飞行预报 COR修订飞行预报 ABS取消重复与非重复性飞行预报 FPL领航计划报 CHG修订领航计划报 CNL取消领航计划报,,DEP起飞报 ARR降落报 DLA延误报 RTN返航报 ALN备降报 CPL现行飞行变更报 EST预计飞越报 CDN管制协调报 ACD管制协调接受报,编组内容,编组3 电报类别、编号和参考数据 用3个字母表示报类代号,电报号码,1~4个字母表示发报的空中交通服务单位,后随斜线“/”,后随1~4个字母表示收报的空中交通服务单位,后随3位数字,表示所发电报的顺序号,参考数据,1~4个字母后随斜线“/”,后随1~4个字母,后随3位数字,表示对⑵项回复的顺序号 说明:编组3一般只包括数据项“⑴”,只有当两个相互通信的单位使用计算机对电报进行处理时才使用数据项“⑵”和数据项“⑶”,,例1 (FPL 例2 (CPL B/A052A/B002,编组5 紧急情况说明,⑴ 危险等级 不明阶段:用INCERFA表示 告警阶段:用ALERFA表示 遇险阶段:用DETRESFA表示,,⑵ 电报签发者 用8个字母表示,前4个字母是国际民航组织分配的地名代码,后4个字母的前3个字母是发报的空中交通服务单位代码,最后1位为X或空中交通服务单位中的部门代码。
⑶ 紧急情况的性质 根据需要加上明语短文,以便说明紧急情况的性质,各词之间用自然间隔隔开 例1 -ALERFA/ZBAAZRZX/REPORT OVERDUE,编组7 航空器识别标志和SSR模式及编码,⑴ 航空器识别标志 填写不超过8个字符,当该航空器任务性质为补班飞行时,最后1个字符用英文26个字母中的1个表示 ① 航空器注册标志(如B2553、N2567GA): 当航空器用无线联络时,将以此识别标志为唯一的呼号(如OOTEK),或在前面加上航空器经营部门的国际民航组织无线发电代号(如SABENA、AIRFORCE1); ②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分配给航空器运营人的三字代号后随航空器运行时的编号构成航空器此次飞行任务的识别标志如:KLM511、JTR25,,⑵ SSR模式 字母A表示有关“⑶”的SSR模式,,⑶ SSR编码 4位数字表示由空中交通服务部门指定给航空器的SSR编码,并按“⑵”所示模式拍发 说明:在有关不使用二次监视雷达的区域内飞行的电报中,或当SSR编码情报未知或对接受单位无多大意义时,此编组只含有⑴项 例1 –BAW003 例2 –SAS912/A3031,编组8 飞行规则及种类,⑴ 飞行规则 一个字母表示如下: I 表示仪表飞行规则 V 表示目视飞行规则 Y 表示先仪表飞行规则 Z 表示先目视飞行规则 说明:用字母Y或Z时,改变飞行规则的航路点应按编组15的要求填写,,⑵ 飞行种类:用一个字母表示如下: S 定期的航空运输飞行 N 非定期的航空运输飞行,包括客货包机飞行 E 表示急救飞行 B 表示专机飞行 G 表示通用航空飞行 J 表示加班飞行 M 表示军用运输飞行 Q 表示补班飞行 X 表示其他飞行,包括熟练飞行、校验飞行、训练飞行、调机飞行、试飞飞行等 例1 IS 例2 VG,编组9 航空器数目、机型和尾流等级,⑴ 航空器架数(如多于一架) 此单项仅用于编队飞行中,用2位数字来表示航空器架数,,⑵ 航空器机型 用2~4个字符,按国际民航组织文件8643号《航空器机型代码》规定填写,如无指定的代号或在飞行中有多种机型时,则填写“ZZZZ”。
如使用字母ZZZZ,航空器机型应填写在“其他情报”编组(见编组18),,⑶ 尾流等级 一个字母表示航空器的最大允许起飞重量: H 重型(大于等于136吨) M 中型(大于7吨小于136吨) L 轻型(小于等于7吨) 例1 -B737/M 例2 -ZZZZ/L 例3 -B747/H 例4 -Y5/L,编组10 机载设备,⑴ 无线电通信、导航及进近设备填写下例一个字母: N 表示所飞航路没有无线电通信、导航、进近设备或设备不工作 S 表示当所飞航路具有标准的通信、导航、进近设备工作时① 用下列一个或多个字母,表示通信、导航和进近设备:,,A (没有分配) M 奥米卡 B (没有分配) O 全向信标接收机 C 罗兰C P (没有定义) D 测距仪 Q (没有定义) E (没有定义) R 必备导航性能型别② F 自动方向定位仪 T 塔康 G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U 特高频无线 H 高频、无线 V 甚高频无线 I 惯性导航 W 待由空管部门确定 J(数据链)③ X 待由空管部门确定 K(微波着陆系统) Y 待由空管部门确定 L 仪表着陆系统 Z 其他所载设备,说明,① 除非有关的空中交通服务当局规定了其他设备的组合,甚高频无线、自动方向定位仪、全向信标接收机及仪表着陆系统都应作为标准机载设备。
② 填入字母R,表示一架航空器符合航段、航路和/或有关区域规定的必备导航性能型别当使用字母Z时,所载设备应在编组18中注明,并视情况冠以COM(通信设备)和/或NAV(导航设备) ③ 当使用字母J时,应在编组18中注明所载设备冠以DAT(数据链设备),并视情况随一个或多个字母,监视设备,用一个或两个字母来说明所载监视设备: N 没有应答机 A A模式应答机,(4位数—4096个编码) C A模式应答机,(4位数—4096个编码)和C模式应答机 X S模式应答机,没有航空器识别标志和气压高度发射信号 P S模式应答机,具有气压高度,但没有识别标志信号 I S模式应答机,具有识别标志信号,但无气压高度信号 S S模式应答机,具有气压高度和识别标志发射信号 D 具有自动相关监视能力 例1 -S/A 例2 -SCHJ/CD 例3 -SAJ/SD,编组13 起飞机场和时间,起飞机场 起飞机场名称使用国际民航组织规定的四字地名代码,如果该机场无四字地名代码,则用ZZZZ①表示如果飞行计划数据在空中已被申报,则用AFIL②表示,说明,① 如果使用ZZZZ,在编组18中填入起飞机场英文全称。
② 如果使用AFIL,在编组18中填入可得到该项数据的空中交通服务单位⑵ 时间表示 用4位数字表示如下: 在起飞前所发的FPL、DLA、PLN、CHG、COR报中填入起飞机场的预计撤轮档时间;在“DEP”报中,填入实际起飞时间,在“CPL”中,填入航空器申报的第一个航路点预计或实际飞越时间 例1 -ZBAA0730 例2 -AFIL1625,编组14 预计飞越边界数据,⑴ 边界点 边界点(此边界点可以是一个靠进FIR边界的协议点,而并非必须固定在此物理点上)可以由以下方式表示: 用2~5个字符表示导航设备名称或地理名称、地理坐标、简写地理坐标,或距某一指定点(例如VOR)的方位和距离数据组合,,⑵ 飞越边界点的时间 用4位数字表示飞越边界点的预计时间,,⑶ 许可的高度层 F 后随3位数字,表示高度层,单位100英尺, 或 S 后随4位数字,表示高度层,单位10米, 或 A 后随3位数字,表示海拔,单位100英尺, 或 M 后随4位数字,表示海拔高度,单位10米, 如果航空器处于平飞状态,飞越边界点表示许可高度如果航空器在边界点处于上升或下降状态,表示正在朝许可高度层飞行 说明:如果航空器过管制边界点处于上升或下降状态时,应继续填写“⑷”、“⑸”,,⑷ 补充飞越数据 表示航空器飞越边界点时所在的高度或高度层。
⑸ 飞越条件 用一个字母表示如下: A 表示航空器过边界点时的高度在“⑷”中所述高度层或其上; B 表示航空器过边界点时的高度在“⑷”中所述高度层或其下例1 -LN/1746F160 例2 -CLN/1831F240F180A 例3 -5420N05000W/0417F290 例4 -LNX/1205F160F200B 例5 -ZD126028/0653F130,编组15 航路,⑴ 巡航速度或马赫数 飞行中第一个或整个巡航航段的真空速,按下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