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现代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7786499 上传时间:2019-09-06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回族自治区现代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现代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现代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现代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现代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夏回族自治区现代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回族自治区现代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资料(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宁夏回族自治区现代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十三五”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决胜阶段。为切实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业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根据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自治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和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特编制本规划。第一章 发展形势一、“十二五”发展成就“十二五”以来,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始终把“三农”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克服复杂多变经济形势和严重自然灾害影响,农业生产连年丰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民生活显著提升,农

2、村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完成了稳增长、促增收、惠民生和保生态的目标任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就,有力保障了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一)农业农村经济实力增强。2015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483.02亿元,比2010年增加177.1亿元,年均增长5.2%(不变价)。完成增加值251.68亿元,比2010年增加91.3亿元,年均增长5.3%(不变价)。农林牧渔副产值结构由2010年的63.82.926.82.63.9调整为64.42.425.43.3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19元,年均增长12.2%,增幅连续7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实现了“十连快”。(二)粮食生产连创新高。大力实施粮

3、食高产创建工程,全面推进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粮食总产自2012年突破370万吨大关,2015年达到372.6万吨,5年年均总产371.5万吨,比“十一五”年均增加39.4万吨,实现“十二连丰”。粮食人均占有量达到576公斤,居全国第5位,西北地区之首。(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在统筹抓好13个特色优势产业基础上,进一步聚焦发展重点,坚定不移走特色产业、高品质、高端市场、高效益的“一特三高”发展路子;围绕重点产业,细化扶持政策,紧盯关键环节,建立“两组一会”(行政指导组、技术服务组、产业协会)推进机制,整合项目资金,着力补齐短板,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产业规模均保持两位数增长。2015年,全区畜

4、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比例达到53%,比2010年提高10个百分点。奶牛存栏量58.5万头,增长35.3%;肉牛饲养量250万头,增长32.1%;肉羊饲养量1700万只,增长30.7%;人均牛奶和牛羊肉占有量分别居全国第2位和第3位。瓜菜面积307.5万亩,增长13.3%;枸杞面积90万亩,增长28.6%;葡萄面积60万亩,增长58.7%;适水产业面积77.4万亩,总产增长40.8%。特色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6.3%,比2010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四)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培育自治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89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9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

5、462家;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50家;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0%,比2010年增长了6个百分点;培育各类农业商标、品牌300多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21个。初步构建起了连通城乡、辐射区内外的农产品营销网络。(五)科技支撑能力提升。创新“两组一会”推动机制,推进农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装备推广应用步伐,全区小麦、玉米、水稻分别实现新一轮更新换代,粮食、奶牛、肉牛、滩羊、枸杞良种化率分别达到89%、100%、90%、93%和90%;鼓励农技人员创办、领办经营服务组织,农业科技入户率达到80%,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加快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农业机械

6、化综合作业水平达到69。(六)农产品质量保障有力。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和检验检测体系,积极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蔬菜监测合格率达到97%,畜禽产品监测合格率达到99%,水产品监测合格率达到99.1%,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高出国家控制指标3.6个百分点,有效保证了“舌尖上的安全”,利通区和永宁县被认定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加强质量认证和品牌培育,全区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911个,绿色食品205个,有机食品49个,地理标志农产品52个,“三品一标”产品种植面积占全区种植总面积的78%。(七)生态保护成效明显。坚持禁牧封育不动摇,全面落实草原生态奖补政策,

7、草原补播改良730万亩,荒漠化面积减少165万亩,草原植被覆盖度达到52%。组织实施了六个百万亩生态林建设工程和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工程,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685万亩,林地保有量增加到2701万亩;治理沙化土地2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2.63%。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5547平方公里,全区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46%。绿化美化城乡环境,建成22个美丽乡镇和44个美丽中心村生态示范点。(八)农业基础条件持续改善。实施一批农田水利工程、国土集中整治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大力推进节水型农业发展,开展银北百万亩盐碱地改良,建设高标准农田269万亩,新增耕地47万亩、灌溉面积55万亩,发展高效节水农

8、业172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48。(九)农村改革全面推进。率先在全国开展全省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1607万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序推进,流转土地面积达到291.4万亩,占承包耕地总面积26.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4726家,家庭农场发展到1791家,带动全区53%的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等取得突破,积极探索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永久退出、“两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和“两证(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证和农民房屋所有权证)合一”等试点工

9、作,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更具活力。完成集体林权制度基础改革,全面完成1444.7万亩集体林地确权,确权率达到100%,启动集体林权流转试点和国有林场改革试点。探索建立多元化水利投融资体制,农业用水有偿转让走在全国前列,水权水价改革列入全国试点。农科院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农垦、供销社改革取得重要成效。(十)农村扶贫开发成效显著。全面实施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集中物力、财力、人力,以整村搬迁等多种形式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推行整村定期销号脱贫精准扶贫机制,中南部9个贫困县(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193元提高到6818元,连续三年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101.5万人

10、下降到58.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5.6%下降到14.5%。二、机遇与挑战(一)机遇。从国家宏观层面来看,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有能力为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多支撑;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改革红利加速释放,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一带一路”、新型城镇化、生态建设和农村扶贫开发等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形成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技术突破,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互联网+”等新业态快速发展,加快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必将引领农业农村持续发展。从宁夏区域层面来看,习近平总书记来宁视察时的重要讲话,为宁夏在新

11、的起点上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描绘了新蓝图,带来了宝贵机遇,为特色产业及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宁夏成为我国首个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有利于加强我区同阿拉伯国家及世界穆斯林地区的经贸文化交流与合作;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构筑了对外开放新通道,中阿博览会会址永久落户银川,有利于我区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快速发展;推进“四个宁夏”建设成为全区上下共识。此外,国内外产业加速转移带来经济发展新机遇,宁夏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热土,农产品初级生产、精深加工、营销流通等领域将会吸引更多工商资本投资。(二)挑战。总体上看,随着国内外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我区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生产方式由传统

12、小农生产向社会化大生产加快转变的新阶段,农村改革已经进入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历史新时期。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挑战。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农业基础条件仍然薄弱,且全区农田2/3仍是中低产田;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高耗水作物比重较大,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4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各地“占补平衡”同量不同质,耕地质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农药、化肥使用效率在35%以下,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不高,农业面源污染比较严重。全区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仅占29.8%;养殖规模化水平仅为53%。随着农村青

13、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新农村建设缺人力问题日趋突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更加迫切。主要农产品效益不高。“十二五”以来,我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成本年均增长超过10%;全区玉米、马铃薯、小麦亩均纯收益均比2010年下降了10%以上。牛肉、羊肉和牛奶等成本高于国际市场50%。玉米等价格走低,中澳、中新自贸协定生效履行,养殖业和葡萄酒等产业遭受较大冲击,保增产保增收的空间越来越小。人民群众对农产品多样化的需求和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保供给保安全的压力增大。一二三产业融合不紧密。从种养结构看,畜牧业在整个农业中的比重较全国平均水平低10个百

14、分点,农业区域比较优势还未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发挥不够。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看,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产业链条融合不紧密。农产品加工严重滞后,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仅为1.61,远低于全国2.21的水平,且从流通到加工缺少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大品牌、大龙头带动,部分特色优质农产品缺乏稳定的高端目标市场。农业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在农业“引进来”方面,大多数企业规模比较小,科技含量比较低;在农业“走出去”方面,由于我区农业规模小,农产品总量少,市场规模竞争力不强,我区农产品出口仅4700批次,销售额仅为4.64亿美元,其中供港蔬菜、枸杞、羊绒、饲料添加剂占了一半以上,而优质粮食、清真牛羊肉、大宗

15、瓜菜等和农民增收直接相关的农产品出口仅占10.8%,到境外投资的宁夏企业还不足10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艰巨。从农民收入总体水平来看,我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203元;山川之间差距超过4000元,城乡收入差距在2.7倍以上;中南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18元,与全区平均水平9119元相比还差2301元;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村仍有800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全区农业总人口的17.4%。从农民收入构成来看,工资性收入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力,占总收入39.6%,但增速逐年放缓,较“十一五”期间的平均增速20.6%下降了6.8个百分点;家庭经营性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主要来源,占

16、总收入42.1%,但较“十一五”末下降8.8个百分点;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但所占份额较小,两项之和仅占总收入18.3%。第二章 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坚持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聚焦优质粮食和草畜、蔬菜、枸杞、葡萄“1+4”特色产业,向精耕细作、精深加工、精准扶持发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拓宽农业功能,加大产业扶贫,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着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全面提升“一特三高”现代农业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