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和输入性传染病的发现和识别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5434988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192 大小:420.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发和输入性传染病的发现和识别_第1页
第1页 / 共192页
新发和输入性传染病的发现和识别_第2页
第2页 / 共192页
新发和输入性传染病的发现和识别_第3页
第3页 / 共192页
新发和输入性传染病的发现和识别_第4页
第4页 / 共192页
新发和输入性传染病的发现和识别_第5页
第5页 / 共1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发和输入性传染病的发现和识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发和输入性传染病的发现和识别(1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发和输入性传染病 的发现和识别,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莫世华 二六年,一、全球传染病爆发的严重威胁,面对传染病的威胁,要高度重视、加强培 训、提高防治能力。 WHO总干事1996年世界卫生报告: “我们正处于一场传染性疾病全球危机 的边缘,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免受其害,也没有哪 一个国家可以对此高枕无忧”。 WHO1997年世 界卫生日的主题为: “全球警惕,采取行为防范新发现的传染病”。,(一)某些传染病暴发的经济影响 香港1997年禽流感屠宰家禽 美国九十年代大肠杆菌O157:H7食品召回销毁 秘鲁1991霍乱海产品出口障碍 坦桑尼亚1998霍乱直接损失3600万美元 马来西亚1999尼

2、巴(Nipah)病毒脑炎生猪屠宰 印度1995肺鼠疫直接损失17亿美元 日本2002年疯牛病直接损失70亿美元 英国19901998年疯牛病直接损失超过90亿美元,1988年上海甲肝发病30万人 1986-1988年新疆南部戊肝发病119280人 1999年苏皖毗邻五县O157:H7暴发流行死亡177人 2002-2003年的SARS 2005年四川的猪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中毒性休克综合征,也给我国造成巨大的损失。 2003年以来至今发生的人H5N1禽流感已对全球造成严重的威胁。,(二)造成传染病危机的社会与自然原因 1.经济全球化趋势,人员交往频繁,物资交 流大幅度增长,交通发达,旅游业发展,使

3、 世界变小了,传染病的传播更为迅速。 如全球国际航线旅客从1950年100万人次/ 年,至2000年达到1300万人次/年。同期农产 品货物贸易也增长了五倍。,2.经济发展都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人 口拥向城市,尤其是在城市城乡结合部和小 城镇由于供水、排污、住房及有关公共卫生 设施严重超负荷,环境污染严重,自净作用 缺失,犹如人体“肠梗阻”,容易造成传染病传 播与暴发。如近几年我省甲型副伤寒流行的 一些地方,其主要原因大多是由于浅层地下 水与海涂养殖场污染所致。,3.人类活动扩展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变。开 垦荒地,砍伐森林,修筑水坝、林区旅游和大量使 用化学剂、燃料污染环境造成气候变暖、灾害增

4、多, 促使病原生物和媒介的变异,造成传染病发生地的 移动,以及增加了人们接触某些野生动物的机会, 使一些原来在动物间传播的病原侵袭人类。如艾滋 病、SARS就是如此。,4.农副产品生产和食品加工的规模化和销 售供应的商品化,如果其中某种食品被污染, 其涉及面和受感染人群的范围,可远远超出 过去一家一户或某一局部地区的食源性传染 病的传播扩散的范围。,5.人口老龄化,因器官移殖,免疫抑制剂使用和 侵袭性操作大量应用及抗生素滥用,免疫受损人群 和医院内感染也不断增加。 6.人们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变化。如空调的普 及使军团菌病发生的可能性增加,冰箱的普及,使 单抗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等嗜冷菌的感染容易

5、发生。 而性开放、静脉吸毒等不良陋习又极易造成经性和 经血源传播的传染病流行扩散。,浙江是自然灾害较多的省份,浙江的经 济发展和工业化、都市化及人口老龄化又是 国内各省市中最快的省份之一。所以上述因 素对浙江的影响,必须有充分的估计和防范, 尤其是突发重大疫情的防范应有充分的准 备。,(三)对于不明原因的突发重大疫情的一般考虑 (WHO) 多数在动物中存在传染源,常为人畜共患; 一旦人畜屏障被打破,疾病的严重程度和 传染性未知且不可预测。已有的情况由于多缺 乏特异诊断、特异治疗、特异预防手段,多表 现为高病死率;,往往可在全球范围内人、昆虫、牲畜、食物/ 物间传播,造成国际传播; 卫生工作者处

6、于高度危险状况,一旦感染能够 扩大传播并成为向社区的进入点; 突发的感染有时成为地方性疾病(流感、 HIV ), 有时可继续周期性打破人畜屏障造成暴发; 常产生负面的经济影响。,二、传染病的基本概念,(一)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最基本的特征有两个: (1)传染病的致病因子是活的病原微生 物,任何传染病都是由特异的所引起的。只 有发现和确定了病原体,才算圆满完成对某 一传染病的定性认识,也才能更深一步深入 研究该病的特征和防治。,(2)传染病能在宿主之间直接地或通过媒介 物相互传播,即有传染性。,这一传染过程必须在传染源、传播途径 及易感染者三个环节同时存在且相互连接的 情况下才能发生。由于传染病可

7、以传播,所 以人们根据其流行传播的特征把它与非传染 病区分开来。历史上天花、霍乱、结核、甲 肝、乙肝都是先认定它为传染病,而后才分 离到病原体。,2003年发现SARS也是同样情况。流行病学一 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在病原体尚不明确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调查研究认定该病是否有传染性,并进而 研究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和针对三个环节采取针对 性的措施,以期在病原体不明的情况下,也能控制 该病的流行。 由以上两个最基本的特征,又可派生出另外两 个基本特征:,(3)具有流行病学特征。包括其流行性、地区 性、季节性、外来性、地方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可 根据发病率的三间分布来进行描述与分析。 (4)免疫性。感染后(

8、包括隐性感染或显性感染) 可产生针对感染病原体的特异性免疫。当然这种特 异性免疫不同病原体的传染病和机体不同的免疫反 应状态其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水平是不同的,有些传 染病几乎可达到终身免疫(如麻疹),但有的还可再 次感染。再次感染有以下四种情况:,再感染。同一传染病在完全痊愈后,经过一定 时间后,被同一种病原体再感染,如菌痢。 重复感染。某种疾病在发病中,被同一种病原 体再次侵袭而感染。如血吸虫病、丝虫病、痢疾最 为常见。 复发。发病过程已转入恢复期或接近痊愈,该 病原体再度出现繁殖,原症状再度出现,如伤寒。 再燃。临床表现症状已缓解,但体温尚未正常 而又复上升,症状略见加重者。常见的为伤寒。,

9、(二)传染病的临床特征,1)病程发展的四个阶段,(1)潜伏期。病原体侵入人体并出现临床 症状之前的一段时间称为潜伏期。其长短主 要与病原体在体机内的繁殖时间、机体感染 病原体的数量、病原体入侵门户、病原体在 体内定位、病原体到达靶器官的途径等有关。,不同传染病或同一种传染病每个病人,其潜伏期可各不相同。但每种传染病的潜伏期都有一个最短、最长和平均潜伏期的大致范围,而不同的病,其潜伏期长短可相差很大。如急性食物中毒的潜伏期一般只有数小时,而艾滋病、麻风病的潜伏期可长达数年至十余年。狂犬病则不同,最短的为5天,而最长的可达7年,也有报导为19年或更长,平均为3-8周。,掌握一个传染病的潜伏期,其流

10、行病学意义有: 根据潜伏期可判断患者受感染时间,以追踪传 染源和追溯暴露(环境)因素。 根据潜伏期长短可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 或医学观察期限,一般以常见潜伏期增加1-2天为 准,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可按最长潜伏期或法规标准 规定确定。 可以确定接触者应急免疫接种时间及作用, 麻疹流行时,易感者若接触病人后,3天内接种麻 疹减毒活疫苗,仍有可能获得免疫预防。,可以根据潜伏期评价已采取预防措施的效 果。当控制措施采取后,经一个潜伏期(一般采用最 长潜伏期)后发病下降甚至没有续发病例,则提示有 较大可能是与已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有关。 潜伏期的长短可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一般 短潜伏期传染病来势猛,常呈暴

11、发性流行,如流感; 而长潜伏期传染病的流行持续较长。,根据潜伏期评价疫源地的消除。只要 传染源消除了,采取了终末消毒措施,并经 一个最长潜伏期后不再有新发病例(包括新感 染者),才能宣布疫源地已消除。,此外,在突发不明原因群体性疾病的调查分析中,若怀疑为同源一次暴露(如共同就餐史),我们也可以根据每个病例发病时间分布曲线来印证同源一次暴露之可能性,同时根据这批病例的最短、最长和平均潜伏期用对数正态模型来推算肇事时间, 并且还可利用潜伏期来估计最可能的几种病原,以指导进一步调查确证。,(2)前驱期:是潜伏期末至发病期前,出现某些临床表现的短暂时间,一般1-2天,可呈乏力、头痛微热、皮疹等表现,多

12、数传染病看不到前驱期。但前驱期对于流行地区早期症状监测、对早期病例进行搜索很有价值。如在流脑局部暴发地区,有些病例在前驱期已出现少数瘀点,可同时伴有或不伴有发热,如及早隔离和救治这类病例,对控制发病和降低病死率有一定的价值。,(3)发病期(症状明显期、极期),此期一般传染性最强。此期有些特异性症状、体征先后陆续出现,可以根据相关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从临床的角度对该病的有关的诊断提供依据。,(4)恢复期:是病原体完全或基本消灭,免疫力提高、病变修复,临床症状陆续消失。其转归多数为痊愈,少数可转为慢性感染(如病毒性肝炎),或留有后遗症(如脊灰),也有的可复发(如痢疾、伤寒), 也有的可再燃(

13、如伤寒),但引起复发、再燃的传染病相对较少。,(5)传染期。传染病患者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传染期。其长短因病而异,即使同种疾病的不同病例其传染性也未必完全相同,但同种疾病的病人传染期大致有一个范围。传染期可以通过病原学检查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判定。传染期的长短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传染期短的病,所引起的续发病例往往成簇出现,每簇病例之间有一定的间隔,间隔期相当于该病的潜伏期。传染期长的病,续发病例会陆续出现,延续较长的时间。传染期是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的最重要依据。,2)常见的临床表现 从传染病诊断鉴别诊断考虑,可将各种感染症按临床表现的不同进行鉴别(包括与非传染病鉴别)。常用

14、的症状病原鉴别有:不明原因发热(主要是根据热程分类);有淋巴结肿大(包括局部特定部位淋巴肿大与全身淋巴结肿大的分类); 有皮疹伴(或不伴)发热,包括瘀点(斑)、斑疹性皮疹、泡疹与脓疱疹分类;发热伴腹泻(包括大便中有无白细胞分类);,发热伴神经系统表现(包括脑脊液检查细胞数、糖、蛋白的不同分类);发热伴呼吸困难(包括各种急性肺炎);脾肿大;感染性关节炎(包括累及单一关节与累及多个关节的分类);免疫缺陷者的感染的病原分类;感染性菌尿与脓尿病原分类。,除了上述十种感染症病原分类鉴别外,WHO还推荐了临床症候群与对应的流行性疾病资料,这些都为我们进行临床诊断或流行病学疫情诊断给予启示。,附件1:临床症

15、候群与对应的流行性疾病,(三)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传染病的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机体而形成新的感染,并不断发生、发展即构成了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在流行过程中,传染源、 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会发生流行。,1.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机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 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及受感染的动物。 麻疹、天花、水痘病人是唯一传染源。但有许多传染病动物作为传染源显得十分重要。,如鼠等啮齿动物可成为鼠疫、钩体、流行性出血热、多种立克次体病的传染源;牛、羊、猪、马、狗、猫等家畜可分别成为有些传染病的传染源如布

16、氏病、狂犬病、乙脑、炭疽、弓形体病、结核、血吸虫病等;鸟类、家禽可成为鹦鹉热、禽流感的传染源;它们还可携带沙门氏菌、多种脑炎病毒、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等。这些人兽共患传染病中的大多数病种动物作为传染源的作用甚至比病人还重要。,2.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体外,经过一定的传播形式,到达与侵入新的易感者的过程。病原体排出到体外后,都需依附于环境中的一定物体,如空气、食物、苍蝇、生活用品、手、针筒、吸血的昆虫等再传给易感者。这些物体我们都称之为传播媒介(或称传播因素)。 所谓传播途径就是各种可能的传播因素的综合。,1)经空气传播。,(1)经飞沫传播。含有大量病原体的飞沫在病人呼气、喷嚏、咳嗽时经口鼻排出环境。大的飞沫迅速降落地面,小的(100um)飞沫可在空气中悬浮,形成气溶胶,但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