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讲义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242935 上传时间:2019-08-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讲义(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一、 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一)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针对自1955年底以来经济建设中各部门纷纷要求提前完成原定计划指标,甚至提出“提前实现工业化”的冒进情绪和行为,中共八大确定,今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是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这是我党在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中取得的重要经验。这个方针保证了1957年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但是,这个正确方针没有能够坚持下去,1958年的“大跃进”是更为严重的冒进,给我国国民经济建设造成了严重损失。1961年1月,中

2、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二)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历史上长期没有明确解决的重大问题。在经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企图消灭商品经济的尝试失败后,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读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社会主义部分时,发表了关于商品生产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上新观点。归纳毛泽东发展商品生产的观点,主要有: 1分析了商品生产的社会性质,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概念。毛泽东认为,不能孤立看商品生产,要看它是同什么经济制度相联系,同资本主

3、义相联系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跟社会主义相联系就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2中国商品生产很不发达,需要有一个发展商品生产的阶段。毛泽东认为,中国的商品生产比印度、巴西还落后,粮食和经济作物等农产品的商品率很低。农民货币收入很少,生活难以改善。因此,中国很需要有一个发展商品生产的阶段。 3针对斯大林关于商品生产只限于生活资料的观点,毛泽东指出,商品生产的活动范围不仅限于个人消费品,有些生产资料也是商品。 4应该充分利用商品生产这一有利工具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毛泽东特别从广大农民出发论述了发展商品生产的积极作用,如:通过交换获得货币收入,换回生产资料和消费品,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对农民不能剥夺,通

4、过等价交换可以团结农民,正常地进行城乡经济交流,工农联盟才能巩固。 5两种所有制的存在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存在的主要前提,其最终的结果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现阶段社会主义社会里的商品生产是适合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但它们并不是永生不灭的历史范畴,将来总有一天要被生产力发展所突破,从而退出历史舞台。毛泽东进一步认为价值规律在我国还起作用,并逐渐形成了他对价值规律的认识:1价值规律是客观经济规律,不能违背,只能利用。价值法则是客观存在的经济法则。我们对于社会产品,只有实行等价交换,不能实行无偿占有;在社与队、队与队、社与国家之间,在经济上只能是买卖关系,必须遵守等价交换原则。2价值规律在生产资料

5、各部门之间和生产领域内也发生作用。价值法则、等价交换,不仅存在于公社内部,也存在于集体所有制与全民所有制之间,实际上生产资料各部门之间也有价值法则起作用。3提出所有的经济单位都要利用价值规律进行经济核算。只有进行严格的经济核算,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和计划工作,才算真正掌握了价值规律的真谛,不断改善经营管理工作。总之,毛泽东认为,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不仅是资本主义及以前小商品生产的重要经济规律,也是社会主义生产的重要规律,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仍起广泛的作用。毛泽东从经济规律的相互联系中研究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显然已突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也更加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际。对于当时的社会主义

6、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上也有承前启后的意义。二、适合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一)适合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1、实现工业化是中国共产党奋斗的目标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就指出: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工业化的。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时,便把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过渡时期的主体提出来的,并通过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来实现。2、实现中国工业化要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首先,要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强调,思考中国工业化的道路问题,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即从中国是一个大农业国这一基本情况出发,

7、不能照搬照抄外国的经验。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首先要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这是实现中国工业化最重要的问题。他阐述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辩证地分析了发展农业、轻工业和发展重工业的关系,已经有了农业是重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的思想。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毛泽东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提到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提出“这里所讲的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这就提出了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思想。这是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的一大特色。 其次,要正确处理其他一些关系,包括沿海工业和内地

8、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根本目的就是要把我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3、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的意义: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以苏联为鉴戒,初步总结了我国建国以后的经验教训,为中国工业化指出了正确方向;工业化是社会主义建设重点,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的指出,是50年代我国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重要成果;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仍然是指导工业建设的正确方针。 (二)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 毛泽东在总结我国

9、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以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为序安排国民经济方针。到60年代,毛泽东把“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思想确定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这个总方针的提出,反映了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道路探索的深化。三、 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三个“主体”和三个“补充”的构想(一)、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1、在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方面,针对学习苏联经验所暴露出来的弊端,即所有制形式过于单一,计划经济体制权力过于集中、计划过高等问题,中共中央在1956年开始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要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正确处理国家、生产单位

10、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涉及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并初步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若干方针。1956年底,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优势的前提下允许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存在的问题作了探讨,提出了“消灭了资本主义,可以再搞资本主义”的“新经济政策”。除毛泽东外,其他领导人如刘少奇、周恩来在这方面也有思考,都谈到在统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条件下,可以允许一部分私营经济的存在,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邓子恢最早提出农村承包责任制。到60年代初,刘少奇、陈云、邓小平、邓子恢等对农村的“包产到户”责任制都表示赞成。2、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针对社会主义管理体制上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党的八大后,在周恩来、陈云的

11、主持下,完成了关于工业、商业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文件的起草任务。其基本方针是:分级管理,逐步下放,重视综合平衡,处理好下放后的人、财、物和产、供、销等各个环节的协调关系,破除和修订某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更好地促进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毛泽东提出要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1960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批转鞍山市委关于工业战线上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开展情况的报告的批示中,以苏联经验为鉴戒,对我国的社会主义企业的管理工作做了科学的总结,强调把工人参加管理,干部参加劳动,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干部、工人、技术人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毛泽东称之为“鞍钢宪法”),作为工业管理和企业管理,开

12、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方针。经过许多大型企业试行后,1961年制定的“工业七十条”正式确认了这个管理制度,并确定把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作为实行这种制度的有效形式。这就把吸收劳动者参加管理的思想加以制度化。(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三个“主体”和三个“补充”的构想在中共八大上,陈云在发言中就所有制、生产和流通方面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构想,这就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国家市场是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主体,一定范围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

13、该构想的提出,从理论和实践上突破了苏联高度集中统一的单一计划经济模式。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和组织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我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国人大的召开和第一部宪法的制定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它充分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能充分发扬民主。实现人民当

14、家作主,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因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国家的这个根本性质决定了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他们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特别是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样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最能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的实质。2它充分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既可以保证人民代表大会集中和代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民主作出决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又使各个国家机关合理分工,各司其职。3它有利于实现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便于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国家意志,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途径和形式。4它采取协商和表决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保证国家

15、重大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二、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基本论据和基本内涵(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制度的一大特色和重要内容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已经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与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纳入新中国的政治体系之中。会议选举产生的新中国政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形成。(二)、我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的提出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1957年2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

16、问题中毛泽东进一步阐述了这个方针。(三)、“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基本依据 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首先,我国的民主党派与欧美资产阶级政党不同,在历史上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的、爱国的、进步的政党;其次,在过渡时期,它们在政治上接受共产党的领导,采取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最后,随着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任务的完成,各民主党派原有的阶级基础发生了变化。这时民主党派的性质实际上已经开始变成各自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党。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为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毛泽东以苏为鉴,在思考关于民主党派的问题时说:“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