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痰剂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2828836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4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祛痰剂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祛痰剂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祛痰剂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祛痰剂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祛痰剂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祛痰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祛痰剂(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祛痰剂,第十节 化痰止咳平喘方,一、概念:1.以祛痰药为主组成 2.具有祛除痰饮作用 3.治疗各种痰病的方剂,二、适应范围: 痰饮为病,三、分类:1.燥湿化痰 2.清热化痰 3.温化寒痰 4.润燥化痰 5.化痰熄风,有形:以咳嗽为主证,病在肺,无形:病在胸膈、胃肠、四肢等处,五、注意事项: 1.辨清痰的性质。 2.分清标本缓急。 3.咳血者,慎用燥烈之品。 4.表邪未解者,慎用滋腻之剂。,四、组方要点: 1.配伍健脾祛湿药。 2. 配伍理气药。,痰(饮)(多由湿聚而成),“痰之为病,无处不到”,脏腑、经络、关节、肌肉等,临床表现,病因,病位,痰阻清窍昏迷 痰迷心窍癫狂 痰阻清阳眩晕 痰气交阻梅

2、核气,痰结皮下痰核 痰结项下瘿瘤 寒痰凝滞阴疽,医方集解:“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头则眩,在心则悸,在背则冷,在胁则胀,其变不可胜穷也” 。,类型 (1)据有无咯痰可分为有形之痰与无形之痰,(2)据痰的成因(性质)或兼挟证可分为 湿痰、热痰、燥痰、寒痰、风痰,三、组方特点,注重配伍健脾药与理气药,以祛痰药为主,二、分类,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病机简析 湿痰犯肺咳嗽痰多色白易咯 湿阻气机胸膈痞闷 脾胃失和恶心呕吐,肢体倦怠 湿阻清阳头眩心悸 湿痰内阻苔白腻,脉滑,制方原理,治 法,燥湿化痰,理气,健脾和胃,主治 湿痰证,半夏 橘红 茯苓 甘草,配伍意义,行气燥湿和胃(令气顺痰消),(君),(

3、使),(佐),(臣),生姜 乌梅,化痰和胃,解半夏之毒。,燥湿化痰,行气和中,敛肺,合半夏散中寓收。,燥湿化痰和胃,和中调药,健脾渗湿(治生痰之源),1.治湿痰之主方 2.使用指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苔白腻或白润,脉缓滑。 3.痰病通治方。,应用要点,“二陈汤”类方,方名释义 本方是从备急千金要方温胆汤衍化而成,原方较本方少茯苓、大枣,而生姜用至四两,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后世诸家,减生姜用量而治痰热,故方名虽仍称“温胆”,而其功用则为清胆。,应用要点 使用依据 本方治证是湿痰微有化热之象。以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滑或略数为使用指征。兼有神志失宁表现者尤宜。,非“二陈汤”类方,小陷

4、胸汤,伤寒论,清热化痰 清热泻火 化痰散结,(君),苦降辛开,功用,清热化痰,宽胸散结,组成,配伍意义,瓜蒌实,黄 连,半 夏,主治,痰热互结,(臣),(胸脘),汉伤寒论:痰热结于心下之小结胸病, “按之则痛,脉浮滑者”。(胃脘部),主治沿革,现代临床:痰热互结胸脘证。,清张氏医通:咳嗽面赤,热痰在 膈上。 (病位在肺),明金镜内台方议:心下结痛,气喘而 闷。 (病涉及胸),症见胸脘痞闷或痛,舌苔黄腻,脉滑数。病位:胃、胆、肺、心。 常见于胃炎、胆囊炎、支气管炎、胸膜炎、肺炎恢复期、冠心病、心肌炎等疾病。,使用要点,滚痰丸,玉机微义,立法 泻火逐痰,降、逐、峻,主治 实热老痰证,组成 礞石 大

5、黄 黄芩 沉香,硝煅礞石坠痰下气,攻除顽痰 (君),配伍意义,沉香降逆下气,俾气顺痰消,黄芩清泻上焦火热,大黄荡涤实热,合礞石攻逐痰火,功用 泻火逐痰,青礞石:质重而降,味咸软坚,甘咸性平,归肺心肝胃经。坠痰下气,平肝定惊,消食攻积。 医学入门本草:“得焰消,能利湿热痰积,从大肠而出,因湿热盛而皮肤生疮者,一利即愈”。 唐容川本草问答:“礞石,必用火硝煅过,性始能发,乃能坠痰,不煅则石质不化,药性不发,又毒不散,故必用煅。” 周志林本草用法研究:“同火硝煅炼者,取其疏利之性,则礞石之性更为慓悍耳。,焰消(消石之异名,又称火消、苦消等): 味苦,微咸,性温,小毒。归心脾肺经。 攻坚破积,利水泻下,解毒消肿。 (为硝酸盐类硝石族矿物钾硝石经加工精制成的结晶体或人工制品)。 原方中大黄、黄芩均以酒制。,配伍特点,祛痰药配伍泻下药,体现攻下逐痰之法; 诸药重坠沉降,使顽痰浊垢从大便而下。,特点 降、逐、峻,三子养亲汤(自学),1.用于老人痰食壅阻之咳喘; 2.重在降逆化痰消食; 3.使用指征:咳喘痰多食少。,本方要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