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备课资料参考.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828122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备课资料参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初二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备课资料参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初二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备课资料参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初二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备课资料参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初二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备课资料参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备课资料参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备课资料参考.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二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备课资料参考语文八年级备课参考第一单元人生经历奋斗与轨迹一、单元学习要点.学会体察并探究文中的思想感情及人文精神,从而受到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教育,提高人文素养,建塑健全的人格。2.拓展视野、联系背景,力求进入人物的精神世界,将名人、伟人的间接经验融入自己的人生体验,加深对生活、人生的理解和感悟。3.继续加强叙事性作品的阅读,了解文体特点,揣摩叙事语言,进一步培养语感,养成对语言文字进行品味的能力和习惯。二、教学设想文学批评家艾布拉姆斯(m•H•Abrams)认为,人的心灵既是折射外界事物的“镜”,又是本身发光而照彻外物的“灯”,因此他在镜与

2、灯中提出文学的四要素为作品、作家、世界、读者,文学欣赏必须关注三组主要的对话关系:作品作家,作家世界,作品读者。本单元作品主要特点有三:丰富沉重的人生经验;深厚的文化积淀;深广的社会历史背景。因此局限于诠释性的文本解读必然失之狭隘,也有违新课程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基本理念。本单元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进入艾氏所言的三组对话,从中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达到塑造健全人格的目的。2.从七年级上到八年级上三册语文课本中叙事性作品占了绝大部分,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等教学活动也以叙事为主,一般来说,学生应已具备一定的积累和认识。本单元作品各具异彩的表现手段提供了绝好的素材,可通过思维方式、叙事形式和语言方面的训练

3、,一方面使学生提高对不同风格叙事作品的阅读能力,一方面也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比较、揣摩中形成形成自己的叙事风格。三、教学建议.课文深厚的人文内涵决定了本单元阅读教学的目标首先应定位于学生人文精神和健全人格的养成。必须对课文内容和思想进行整体把握,从“精神的人”这一层面去把握人物的人生轨迹,理解他们的人生追求。2.要使学生接受文化熏陶、提高人文素养,还须以对文本为基点,把杰出人物的人生轨迹放到更大的历史背景中去观照,把个体的人生历程放到人类生存的普遍意义上去审视。例如代表中国现代化之路两个不同端点的鲁迅与胡适,他们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与成长道路上的经历和所接受的教育有着必然的联系。初中语文的课

4、堂上当然不必讨论“胡适还是鲁迅”这种当下学界热门的命题,但从藤野先生和我的母亲两篇课文中找到影响作者人生轨迹的积极或消极因素则是题中应有之义。3.课堂对话中应注意调动学生独特的人生体验,但相对于本单元课文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深广的社会历史背景,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极其有限也十分稚嫩的,因此有效的课前资料搜寻与课外阅读准备是本单元课堂教学成功的提前。宜布置学生广泛搜集作者、作品的相关材料,教师也应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下足功夫,为学生提供指导与帮助。拟指定一定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积累。4.五篇课文思想情感深沉而饱满、语言文字各具神韵,读这些须披情入文、涵咏体味,篇幅虽长,也不能没有感情充沛的朗读。

5、同样,长文宜短教,但对重要语句的分析,对隐慝于字表之下的深沉隽永的意味不可不细加揣摩。四、自主学习思路探究和拓展迁移设计藤野先生.课文行文有哪两条线?课文中“人生经历对我的影响”是哪些呢?,提示:行文线索:一条是“藤野先生与我的交往史”,另一条是“我的思想变化史”。“人生经历对我的影响”:藤野先生为人之道、治学之道;东京、仙台就学的经历和遭遇人生道路的选择。2.鲁迅为何弃医从文?如果鲁迅不放弃学医,日后会怎样?3.你认为一个好的老师应该“教”给你什么?【阅读材料推荐】呐喊自序、鲁迅自传、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林辰鲁迅传、王晓明鲁迅传我的母亲.课文为什么说“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提示:“她是慈母

6、兼任严父”给了我“做人的训练”“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2.“慈母”与“严父”的双重身份分别表现在哪些地方?3.母亲如何给我“做人的训练”?提示:如何待人?如何当家?4.课文末句说“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为什么用“如果”?5.迁移:写一篇我的母亲(或父亲),着重表现母亲对你的影响。【阅读材料推荐】胡适四十自述、胡适先母行述、老舍我的母亲、邹韬奋我的母亲、丰子恺我的母亲、松下幸子我的母亲、(人生苦旅散文丛书悲怆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10月。其中有多篇回忆父母亲的,如:萧伯纳母亲的葬礼、谢•托尔斯

7、泰母亲的死、罗曼谷•加里我的母亲、丰子恺我的母亲、老舍我的母亲)我的第一本书.“我的第一本书”有怎样的含义。提示:“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2.课文结尾说:“人不能忘本。”这个“本”是什么?提示:作者说“人不能忘本”,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本”这里指课本,那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作者所指主要是后者。4延伸:假如乔元贞能够继续上学,他会变成怎样一个人?请你代上了学、识文断字的乔元贞写一篇回忆性的,题目也叫我的第一本书。【阅读材料推

8、荐】汪曾祺多年父子成兄弟列夫•托尔斯泰.人言道:“知人知面不知心。”然否?面对托尔斯泰,这颗“世界的良心”,我们能否通过“知人”、“知面”,进而“知”其心?提示:知人:【参考】茨威格谈列夫•托尔斯泰马克西姆•高尔基曾将列夫•托尔斯泰称为一个人类的人:这是一句精辟的话。因为他是同我们所有人一样的人,由同样龟裂的粘土塑成,带有同样世俗的不足,但是他更深刻地了解这些不足,更痛苦地忍受他们。列夫•托尔斯泰从不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一个比他同时代的其他人更高的人,只是比大多数更具人性,更有德行,更敏锐地深思熟虑,更清醒和更热情仿佛是世界艺术家的工作

9、室中那个看不见的原始形式的第一个因而是最清晰的模型。知面:作者刻画托尔斯泰肖像和评价面部、长相: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托尔斯泰并没有自己独特的面相,他拥有一张俄国普通大众的脸”眼睛:“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其他人评价“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高尔基)【参考】罗曼•罗兰他的面貌有了确定了的特点,由于这特点,他的面貌永远铭刻于人类记忆中:宽广的额上划着双重的皱痕,浓厚的雪白的眉毛,美丽的长须,令人想起第雄(Dijon)城中的摩西像。苍老的脸容变得温和了;它留疾病,忧苦,与无边的慈爱

10、底痕迹。从他二十岁时底粗暴犷野,塞白斯多堡从军时底呆板严肃起,他有了多少的变化!但清明的眼神仍保有它锐利逼人的光芒,表示无限的坦白,自己什么也不掩藏,什么也不能对有何隐藏。(托尔斯泰传,傅雷译巨人三传,461页,安徽文艺出版社1989年12月版)你的看法?你怎样看托尔斯泰的外貌?你从茨威格的人物外貌描写中学到了什么?知心:作者是否“知”其心?找出词句。揣摩语句:“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按: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提供的提示是,“这句话写出了托尔斯泰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批判是极其深刻而准确的。作为19世纪

11、俄罗斯现实主义顶峰的代表,托尔斯泰的笔锋几乎指向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对沙皇的专制、法律的虚伪、贵族的腐朽、农民贫困的原因无不给予深刻的揭示,这在他晚年的长篇巨著复活里表现得尤为充分。”这一解释似可商榷。据上下文,此句中“它们”一词应当是指托翁的双眼,“它们的主人”和“他”则都应指托翁自身,因此认为表现在托翁的作品和思想中不光有尖锐而深沉的社会批判,也有不留情面解剖自我的精神和深刻的忏悔意识似乎更恰当些。后面提供的托翁忏悔录(节选)供参考。)托尔斯泰最后在82岁高龄的时候离家出走,并死在一个小火车站上。你如何理解这样的心灵?拓展:读世间最美的坟墓,说说“美”在何处?与课文比较,生前的托尔斯泰与

12、死后的托尔斯泰有什么相通之处?【阅读材料推荐】罗曼•罗兰托尔斯泰传(名人传,又名巨人三传)茨威格托尔斯泰(三作家,又名自画像)茨威格逃向苍天(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托尔斯泰忏悔录及其他托尔斯泰作品(建议读安娜•卡列尼娜)附:忏悔录(节选)托尔斯泰当时我出于虚荣、自私和骄傲开始写作。在写作中我的所作所为与生活中完全一样。为了猎取名利(这是我写作的目的),我必须把美隐藏起来,而去表现丑。就这样又过了15年,当我想到我的作品给我带来的那种荣誉的时候,我会对自己说:“好吧,你的声誉比雨戈理、普希金、莎士比亚、莫里哀,比世界上所有的作家都高,那又怎么样?”我们越聪明,就越不理解生命的

13、意义,而且把我们的痛苦和死亡看作某种刻毒的嘲弄;与此相反,平民们活着,受苦,平平静静地、常常是高高兴兴地走向死亡。在我的圈子里,安详地死亡,没有恐怖和绝望的死亡是很少有的例外;与此相反,在平民中间不安详的,不驯服和不愉快的死亡是非常少有的例外,而缺乏我和所罗门视为生活中的惟一的幸福,同时却感受到最大幸福的人是非常非常多的。我扩展了观察面,研究了过去和现在的大众的生活。我看到,理解生的意义、善于生善于死的人不是两个、三个,也不是十来个,而是几百、几千、几百万个。所有这些脾性、智力、教育水平和地位各不相同的人,与我的无知完全相反,都一样了解生和死的意义,安详地劳动,忍受贫困和痛苦,活着或死去,并在

14、其中看到善,而不是虚空。我爱上了这些人。我越深入思索我常听到和读到的像这样活着、也像这样死去的人的生活,我就越热爱他们,我自己也就生活得更愉快了。我这样生活了两年,我身上发生了激变。这激变早就在我身上酝酿着,它的萌芽一直存在。情况是这样发生的:我的圈子富人和有学问的人的生活,不但使我厌恶,而且丧失了任何意义。我的一切行为、议论、科学、艺术在我看来都是胡闹。我明白了,从这方面去寻找生命的意义是不行的。创造生命的劳动人民的行动在我看来是惟一真正的事业。我明白了,这种生活所具有的意义是真理,所以我就接受了它。世间最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茨威格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列夫•

15、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这将被后代怀着敬仰之情来朝拜的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顺着一条羊肠小路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丛,便到了坟墓前。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庇。他的外孙女跟我讲,这些高大挺拔、在初秋的风中微微摇动的树木是托尔斯泰亲手栽种的。小的时候,他的哥哥尼古莱和他在他们听保姆或村妇讲过一个古老传说,提到亲手种树的地方会变成幸福的所在。于是他们俩就在自己庄园的某块地上栽了几株树苗,这个儿童游戏不久也就忘了。托尔斯泰晚年才想起这桩儿时往事和关于幸福的奇妙许诺,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到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他当即表示愿意将来埋骨于那些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后来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