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第九课辛亥革命教案(新课标人教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824300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第九课辛亥革命教案(新课标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历史上第九课辛亥革命教案(新课标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历史上第九课辛亥革命教案(新课标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历史上第九课辛亥革命教案(新课标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历史上第九课辛亥革命教案(新课标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第九课辛亥革命教案(新课标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上第九课辛亥革命教案(新课标人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历史上第九课辛亥革命教案(新课标人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9辛亥革命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革命党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和武昌起义;掌握辛亥革命的性质和影响。情感目标通过了解革命党人前赴后继、浴血奋斗的革命史实,树立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和与时俱进、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技能目标通过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识图能力;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和

2、协作性学习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难点:对辛亥革命意义的理解三、教学法指导表格归纳、材料分析、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相结合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辛亥革命博物馆图片讲述:辛亥革命博物馆,是武汉市为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而兴建的一座专题博物馆,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首义广场南侧,北临彭刘杨路,南抵张之洞路,东邻楚善街,西靠体育街,是首义文化区的核心建筑,与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红楼)、孙中山铜像、黄兴拜将台纪念碑、烈士祠牌坊等同处一条轴线。这堂课就来看看辛亥革命是怎样发生的。讲授新课一、革命志士的奋斗、列表归纳武装起义的史实起义名称时间领导人结果或意义萍浏醴起义906年

3、冬刘道一、蔡绍南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安庆起义907年夏徐锡麟徐锡麟死难,秋瑾被捕遇难广西起义907年孙中山、黄兴夺取镇南关,最后失败黄花山岗起义910年黄兴等人虽然失败,但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2、黄花岗起义(1)学生讲述黄花岗起义的概况(2)出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3)出示材料: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思考:黄花岗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

4、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3、出示徐锡麟、秋瑾、黄兴等人的图片和林觉民的与妻书以及黄兴的绝命书。思考:这些革命党人有什么的精神值得人们学习?(追求真理、百折不挠,前赴后继、浴血奋斗)二、武昌起义、武昌起义的原因911年,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2、起义的主力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3、起义前的形势0月初,共进会负责人孙武等在汉口租界制造炸弹,不慎爆炸,起义计划泄露。清政府到处搜捕革命党人,形势非常紧迫。展示“相关史事”4、起义时间:1911年10月10日5、起义过程展示武昌起义示意图,出示起义过程:武昌新军工程营起义

5、(10月10日)夺取军械库进攻总督衙门占领武昌城攻占汉口、汉阳成立湖北军政府(10月11日),黎元洪为都督各省纷纷响应,一半以上宣布独立出示湖北军政府的图片和课本知识拓展讲述辛亥革命的概念思考:辛亥革命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20世纪初,清政府的统治日益腐朽没落,尤其是辛丑条约签订后,满清王朝已经完全沦为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工具,全国人民在斗争的失败中看到了革命是唯一的出路。2、革命有着正确的指导思想。旧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革命指导思想,其反帝、反封建的方针是正确的(虽然有不彻底的成分)。3、革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辛亥革命把革命的目标直指清王朝,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

6、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4、革命党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以孙中山、黄兴、陆皓东、林觉民等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长期不懈的努力,为辛亥革命的胜利杀开了一条血路。革命党人为国家、为民族不惜牺牲自己的大无畏精神鼓舞了全国人民。5、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辛亥革命爆发之前,革命党人利用报纸、杂志等媒体鼓吹革命,再加上清政府连续失败,民主革命的思想深入人心。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影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五、巩固总结同盟会员齐奋起,萍浏醴响第一枪。安庆广西黄花岗,起义虽败鼓斗志。一九一一双十晚,革命党人武昌占。打响起义第一枪,全国多省独立现。脱离清朝卷全国,武昌起义辛亥年。六、教学反思七、板书设计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一、革命志士的奋斗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二、武昌起义三、辛亥革命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