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8A版】说孔子—孔子的生平

Jerm****014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7KB
约11页
文档ID:92705089
【8A版】说孔子—孔子的生平_第1页
1/11

MeiWei81-优质实用版文档】鲍鹏山:《说孔子》孔子的生平我们知道,孔子,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中,他一直是极受尊重和推崇的他是道统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道德和信仰的核心,从住在京城里的皇帝、王公大臣、赶考而来的士子,到遥远的偏僻的边疆地区的无知小民,他们的心中都有一个孔子在,孔子是所有中国人的共同的心灵密码空间上,他是无远弗届的,时间上,他又是无时不在的但是,他在上个世纪曾经遭遇过两场巨大的苦难和不幸第一次是在20年代初,就是1919年五四运动,我们后来把他称为“新文化运动”还有一次就是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初,所谓的“批林批孔”在这两次运动里面,孔子都成了我们否定的、批判的、声讨的对象1919年五四运动,我们称之为“新文化运动”的这一次,对孔子的批判里面,今天来看,我们反思一下,我们觉得这场批判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正面的东西,有很多思想的成果和学术上的成就我们知道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从鸦片战争开始到1919年,70多年近80年的时间,我们这个民族经历了太多的失败,太多的侮辱我们和英国发生过战争——鸦片战争,我们和所谓的八国联军发生过战争,和英法联军发生过战争,我们都打不过,我们都失败了我们曾经非常自信:我们打不过西方,我们总能打得过东方吧?后来我们和日本发生了一场甲午战争,我们仍然是失败的。

一个民族在80多年的时间里面,所有的对外战争全部以失败而告终,这对一个民族心理的伤害是非常巨大的直到今天,这种伤害所造成的中华民族内心的创伤仍然没有愈合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下,在上个世纪的20年代前后,我们就会反思:为什么我们在这样一个新的世界面前,我们总是失败的?最后,我们发现,在文化上,在整体上,我们是落后的然后我们就开始反思:西方比我们多什么?比我们多民主,比我们多自由他的文化里有民主,有自由,有科学我们都没有我们为什么没有民主?因为孔子我们为什么没有科学?因为孔子我们为什么没有自由?我们也把这一切仍然怪罪到孔子所以那个时代就喊出了一个非常严厉的口号,叫“打倒孔家店”现在我们可能要面临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在反思我们的传统文化的时候,为什么中华民族在打开了国门,面向世界的时候,我们对孔子会产生这样一种激烈的情绪?他到底在我们的文化里有什么样的贡献?我们今天的中华民族的现状和他有多少关系?可怕的是,19、20世纪我们的精神创伤,一直不能愈合这样巨大的、没有愈合的创伤,一方面使我们不能从容地面对外面的世界;一方面,又使我们不能平静地对待自己的文化传统在这两方面,我们都有一些极端的情绪实际上,孔子所遭受到的这两场苦难,尤其是第一场苦难,对他本人当然是一场苦难,但我们可以反过来说,也只有这样伟大的人物,才能够承受得住这样的苦难。

我们之所以把一切的不幸,把我们一切的失败,最终都追溯到他那里,恰恰说明他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今天,我们通过这么一个漫长历史的反思之后,我们对孔子的价值,对孔子的思想会有一些新的、充分的认识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上有一句话,对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有一个概括性的说法,我认为这样的判断基本符合事实可以说,中华民族是在对孔子的信仰与尊崇中,在孔子的指导下一直走来的民族我们把我们的成功,我们的幸福,我们的光荣,都归功于他;而有些时候,我们又把我们遭到的不幸,遭到的失败,受到的屈辱,也归罪于他他是我们归功与归罪的最后对象这是孔子的命运,却也是我们的命运是的,了解孔子,就是了解我们的历史,了解我们的文化,了解我们的现在一句话,了解孔子,就是了解我们自己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柳诒徵《中国文化史》)这就是我们要讲孔子的理由,这就是我们现代的中国人还得要回到孔子的时代去了解他的原因那么,孔子作为一个民族的灵魂式的人物,他到底有着怎样的家世,又有怎样的人生经历呢?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在鲁哀公十六年的四月十一日,(公元前479年农历4月11日)孔子73岁了,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病势很沉重,也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

清早,孔子挣扎着起来了,拄着拐杖站着门口这时子贡来看老师,孔子看到子贡来了非常高兴子贡在他的弟子里边,从个人感情上讲,是属于最亲密的弟子之一但在孔子72岁的时候,跟随他40多年的子路死了在他71岁的时候,他一生最为欣赏的弟子颜回死了再往前面推一年,他唯一的一个的儿子也死在他的前面,而在他67岁的时候他的妻子也死了白发人送黑发人,所以他能给谁交待后事呢,也只能跟子贡了多年以前孔子有一次病得很重,甚至昏迷了很长时间,因为孔子算是做过大夫的人,应该有家臣,所以子路他们就找了很多人假称是家臣,让这些人给孔子准备丧事后来孔子苏醒过来一看,怎么家里有这些人呢?子路说,这是你病重期间,我们准备按照大夫的礼节来安葬你,所以就安排了几个家臣孔子说,我现在的身份不是大夫啊,我并没有家臣,你搞几个冒充家臣,这不是违背周礼吗?他把子路批评一顿后,和子路说,我宁愿死在你们的手里,我不愿意死在陌生人的手里他很希望这些弟子们能够给他办理丧事《论语•子罕》)因此,孔子一看到子贡,就说了一句话:你怎么才来啊?你为什么来得这么晚?你怎么不早来看我?这与其说是孔子责备子贡,倒不如说是表现了一个身体非常衰弱的孔子,一个走向生命尽头的孔子,对子贡的一种亲近感和强烈的依赖感。

孔子对子贡说,从传统的习俗来讲,夏周商三个朝代的贵族们死了以后,停放棺材的位置是不一样的夏代的贵族们死了以后,他们的棺材停放在东边的台阶上,周代灵柩停放在西边的台阶上而在商朝,是停在正厅的两根柱子的中间我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就坐在两根柱子的中间接受别人的祭奠,所以我告诉你,我的祖先是殷商人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於门………谓子贡曰:“………夏人殡於东阶,周人於西阶,殷人两柱间昨暮予梦坐奠两柱之间,予始殷人也後七日(四月己丑卒,公元前479年农历4月18日)卒《史记•孔子世家》))这是孔子明确地告诉我们,他的祖先是殷商的后代但是问题也随之出现,我们知道孔子是一生都服膺、推崇周王朝的文化,他也说过:周王朝的文化是从夏代和商代借鉴过来的,取长补短;择善而从,而且繁荣茂盛,所以我推崇的是周朝的文化周监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孔子所尊崇并发誓恢复的周礼,就是周公制定的,周朝礼乐文化的开创者,就是周公孔子的思想,就来源于周公旦的礼乐制度他终身崇拜的人物,也是周公以及周文王、周武王所以,孔子一生服膺周公,一生要推行周公之道但从青年至壮年,从壮年至衰老,孔子周游列国,颠沛风尘,处处碰壁,壮志难酬。

到了两鬓霜白,他不禁慨然长叹:我老了!周公也不再入梦了!(《论语•述而》这句感慨,也告诉我们,他平时一定是经常梦见周公的不然他不会有这样的比较,并有老冉冉其将至的伤感我们知道,对于一个从未见过面的古人,竟然常常在梦中梦见,这不是一般的感情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周朝礼乐文化的坚定捍卫者和鼓吹者,在他的弥留之际,却告诉来看望他的学生,他是殷人要知道,殷商就是被周灭掉的啊,就是被他推崇的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等灭掉的啊为什么孔子说他是殷商的后代呢?我们来看一看他的家世实际上,孔子确实是商的后代商代开国的国君是商汤,也就是孔子最初的祖先到了最后一个国君商纣王的时代,商朝的天下已经是民不聊生了但是我们看《论语》的第18篇――《微子》中孔子对商代的三个人物的评价他说在商纣王时期,虽然这一个朝代已经黑暗,已经无道,但是作为一个伟大的朝代,作为一个有伟大文化传统的一个家族,还是出现了三个很了不起的人,他们就是微子、箕子和比干这三个人在纣王残暴的时代,分别采取了三种不同的方式来处理和纣王之间的关系,走了三条不同的人生道路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论语•微子》)微子是纣王同父同母的大哥,这里有一个小问题了:他既然比纣王还大,为什么纣王继承了王位,他没有继承呢?这要简单的说明一下。

中国古代的继承制是嫡长子继承制他规定继承王位要有两个条件:第一,一定要是正妻生的;然后,要是第一个儿子两个条件都要具备虽然微子比纣王年龄大,是长子,但在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还不是正妻,等到纣王出生的时候,他们的母亲才立为正妻所以微子是长子,但不是正妻所生,自然就没有继承权微子是纣王的大哥,却发现纣王如此残暴,不可理喻,怎么办?微子选择了离开,做隐士去了,据说就到周去了箕子和比干,这两个人比纣王辈份高一点,都是纣王的叔父箕子也不断地劝说纣王不要太残暴,纣王不听他,箕子为了活命,开始装疯卖傻纣王说,你疯了,那好,把你降为奴隶所以箕子为之奴,做奴隶还有一个比干比干跟他们两个都不一样,比干说,你们两个的做法都是不对的,天下这么黑暗,纣王这么无道,正直的大臣应该站出来谏阻所以他强谏纣王,弄得纣王非常生气最后纣王说:我听说圣人心有七窍,我现在想把你的胸膛剖开,把你的心挖出来,看看你是否真的心有七窍于是就残暴地把这个叔父给杀了,开膛挖心这三个人里边谁跟孔子有关呢?就是这个微子我们接着往下看周武王灭商以后,商有很多的遗民和贵族,不能都杀掉所以周武王立了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做这些人的首领,给他一块封地,让他祭祀自己的祖先,并且还派了自己的两个弟弟管叔和蔡叔,把他们也封在武庚的附近,让他们监视武庚。

不久周武王死了,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继位成王年轻,没有行政的能力,于是成王的叔叔,也就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留在京城辅佐他的这个侄子当时周公已经被封到鲁了,就是鲁国的开国的国君,他要留下来,所以就让自己的儿子到鲁国去可是这个侄子当时确实太年轻,太不懂事,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德行于是周公就临时代理摄政远在东方的管叔和蔡叔就怀疑了:我们在这里监视武庚,你在家里把大权都夺去了!他们就和武庚一块起兵造反周公带兵不得已东征,用三年的时间镇压了这一次叛乱,管叔杀了,蔡叔流放了,武庚也被杀了武庚死后,商的这些遗民贵族又没有首领了,怎么办?周公就找到了微子微子在当时是十分有威望的人把微子请出山后封在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是后来的宋国,所以微子是宋国的开国的国君微子做了宋国的开国国君以后,传了四代以后传到了宋湣公宋湣公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弗父何,一个叫鲋祀但宋湣公死后,没有把国君的位子传给他的儿子,而是传给他的弟弟――宋炀公宋湣公的小儿子鲋祀不干了,他说,现在一般的规矩,老子的位置都是传给儿子的,我们的老子怎么把位子传给他弟弟了?那我们不是什么也没捞着吗?于是他起来造反,把叔叔给杀了,然后他把大哥推出来:大哥,我把叔叔杀了,现在你来当国君吧。

大哥就是宋湣公的大儿子弗父何可是弗父何权衡了一下,他不能当国君,他如果要当国君的话,他必须要治他这个弟弟的罪,因为这个弟弟是弑君的,是把前一代国君给杀了的那这个家族的仇杀还要继续下去所以弗父何权衡之后,决定自己不做国君,就让他的弟弟鲋祀做了国君,这就是宋厉公然后他自己做了公卿弗父何再传了三代,传到他的曾孙叫正考父正考父也是一个很贤德的一个人,他辅佐了宋戴公、宋武公、宋宣公,都做国家的上卿,而且非常的谦虚、节俭据说《诗经》里《商颂》就是他做的,所以,孔子这个家族是有丰厚文化传统的正考父有一个儿子叫孔父嘉,到这个人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我们讲孔子讲到现在,从商汤到商纣,商代都姓子微子叫子启,商纣王叫子辛,然后传下来到弗父何也好,正考父也好,他们都姓子姓,到这个地方孔父嘉才出现了一个孔字,所以说孔父嘉代表着孔式家族的正式形成,因为从这个时候开始,这个家族子姓之外,他们又多了一个氏,这个氏就叫孔父,后来把氏又变成了姓,所以孔子就姓孔了孔父嘉在宋穆公和宋殇公两朝都做大司马,什么叫司马呢?司马,就是管马的,当时打仗最重要是靠马,因此司马。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