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第16课 抗日战争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039385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第16课  抗日战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第16课  抗日战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第16课  抗日战争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第16课  抗日战争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第16课  抗日战争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第16课 抗日战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第16课 抗日战争(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6课 抗日战争一、选择题1史学界有人认为,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而不是通常所说的8年。该观点重在()A揭露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罪恶B肯定国民政府抗战的重要贡献C突出华北人民抗战的历史地位D强调中国局部抗战的重大意义2“主席的话儿记心上,哪怕敌人逞凶狂,咱们摆下了天罗地网,要把那些强盗豺狼全都埋葬”。电影地道战主题曲仿佛又把我们带回到了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它发生在()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3抗日战争开始后,有人在分析共产党军队的作战方针时说:“今日红军(指已改编成的八路军和)有一种自己的拿手好戏这就是真正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这段话的含意是()A

2、贬低八路军和在抗战中的作用B污蔑八路军和借抗战之机壮大自己的实力C指明了八路军和在抗战中的战略战术D在大反攻阶段限制八路军和的作战行动4毛泽东曾这样评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历史的车轮将经过这个统一战线,把中国革命带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上去。”“崭新的阶段”是指()A抗日战争的爆发 B全民族抗战的实现C中国共产党力量的壮大 D民主革命全面开始5“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瘗忠有圹,名勒丰碑。懔懔大义,昭示来兹。”这段碑文纪念的是()A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B中国远征军C中国工农红军 D国民革命军北伐军61940年,在山西蟠龙镇,彭德怀亲自指挥一二九

3、师三个旅围攻日军一部300余人,苦战一天,仍有约60名鬼子逃脱,一二九师伤亡2019余人。有人考证,当时日军有2挺重机枪,18挺轻机枪,18具掷弹筒。材料说明()A国共合作是八路军取得胜利的保证B共产党军队的武器装备远不如日军C由于指挥上的错误导致战役的失败D八路军需要大规模的外援才能战胜日本7据史料记载,“日军在江河边设一种电磨,将人捉到后,投入磨中,人即变成肉酱,然后用水一冲,踪迹全无。在黑龙江省的黑河公园内,就有一座日本关东军设的电磨绞肉机,绞死成千上万的中国同胞。后从电磨的地洞里发现有好几麻袋被绞死者的名签。”该史料()记载了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对中国人民的屠杀控诉了日本法西斯的罪行揭露了

4、日本侵华战争的残酷性 有助于人们反思历史、珍惜和平A B C D8服饰的变化能折射出特定历史时期的重大变化。下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不同时期的服饰变化,由图一到图二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 图一 图二 A国共关系的变化 B革命性质的变化C两党性质的变化 D社会性质的变化91940年10月蒋介石接见英国驻华大使时说,英美素以殖民地看待中国,实为最大错误,中国拥有大量陆军,可补充英美在远东陆军的不足。中国有资格和英美“平等合作”。蒋介石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A争取与英美同等的军事地位B向英美展示中国陆军强大的战斗力C希望英美废除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D争取英美对中国抗日的援助10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

5、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二、非选择题11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材料二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

6、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战场,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1943年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他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调,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材料三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开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

7、,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残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1)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原因。并分析为什么中国能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2)结合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122015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南京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决心永远牢记),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节选)(1)材料中“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和“兄弟同心,

8、共御外侮”分别指什么?从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各举一例,说明“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表现。(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说明公祭铭文的根本宗旨。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D材料中“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而不是通常所说的8年”是指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国就开始了抗日战争行为,只不过此时的抗战还只是发生在东北地区的局部抗战,所以此种观点的着眼点是强调中国局部抗战的重大意义,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与观点无关。2C提取“地道战”这一关键信息,可知这段岁月与抗日战争有关。其余选项与这一史实信息不符。3 C由题干材料反映的信息可知,八路军和采用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作战方针,从而指明了八

9、路军和在抗战中的战略战术。4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了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推动了全民族的团结与进步。因此,B项正确。5B题干材料中“岛寇”是指日本侵略者,“滇西”是指云南西部。结合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史实可知。B项正确。6B国共合作是抗战取得胜利保证,而材料只是反映一场战役情况,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有人考证,当时日军有2挺重机枪,18挺轻机枪,18具掷弹筒”,说明共产党军队的武器装备远不如日军,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指挥上的错误,故C项错误;八路军需要大规模的外援才能战胜日本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7D结合史料中记载的“黑龙江省”等信息可知,日军在东北地区对中国人进行了野蛮杀戮,此行

10、为最早可追溯到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因此说法错误,排除含有的选项,答案为D项。8A图一是红军服饰,当时国共对峙;图二是八路军服饰,当时国共合作抗日,因此A项正确。其余选项在这一时期没有变化。9D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材料“中国拥有大量陆军,可补充英美在远东陆军的不足”说明了中国抗日的作用,这有利于争取英美对中国抗日的援助,故选D项;A项中“同等的军事地位”错误,排除;B、C两项不是材料的主旨。10B由“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可知,这一文件兼顾了各个阶级的利益,应该是发布于抗日战争时期,有利于团结地主和资本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阵营,适应了抗日战争新形势的需要,B项正

11、确。土地革命中打土豪、分田地,与材料信息不符,A项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这一文件应该是发布于抗日战争时期,目的是团结各阶层共同抗日,C、D两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1【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第一句话可知是英国的求援,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是为了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第二小问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主要从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方面来分析。第(2)问,从战争的性质、中国人民及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等方面考虑。【答案】(1)英国请求中国援助;中国为了保卫滇缅公路或保卫大西南。中国在印、滇、缅战场和国内战场坚持抗日,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2)主要原因:全民族抗战;次要原因:世界反法

12、西斯力量的支持;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战争性质是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12【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的含义,依据材料选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和“兄弟同心,共御外侮”分别指南京大屠杀和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表现结合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抗战的史实可知,正面战场有淞沪会战(或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等),敌后战场有百团大战。第(2)问依据材料“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决心永远牢记),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分析概括。宗旨依据材料“永矢弗谖(决心永远牢记),祈愿和平”概括提炼。【答案】 (1)分别指:南京大屠杀和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举例:正面战场:淞沪会战(或徐州会战、太原会战、武汉会战);敌后战场:百团大战。(2)意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宗旨:勿忘历史,维护和平。第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