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模拟试题(答案不全)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2038546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模拟试题(答案不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模拟试题(答案不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模拟试题(答案不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模拟试题(答案不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模拟试题(答案不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模拟试题(答案不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模拟试题(答案不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选择题1.、“每一县或一州,农之食烟者十之二,工之食烟者十之三,贾之食烟者十之六,兵之食烟者十之八,仕之食烟者过半。”“十室之邑,必有烟馆。”这说明清朝( )A.吸食鸦片现象普遍 B军民体质下降C.林则徐禁烟无成效 D.白银大量外流2、1839年,英国驻广州商务监督给首相发出密件,建议向清廷、发出通牒,要求其割让一个岛屿给英王陛下,后来英国通过鸦片战争达到了该目的,这个“岛屿”是( )A.香港岛 B.辽东半岛C.台湾岛 D.澎湖列岛3、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该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位于最北边的是( )A厦门 B.福州C. 上海 D.广州4、近

2、代史上,中国的国都北京数次遭到外国军队入侵。其中首次入侵北京的是( )A.八国联军 B.英法联军C.英国军队 D.日本军队5、.两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当时整个世界发展大趋势的结果。当时的西方列强主要想通过战争( )A.提升生产技术 B.推动世界进步C.强化军队实力 D.扩大海外市场6、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次战争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B.两次战争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C.两次战争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D.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只有英国7、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的发展,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入文明的漩涡里了。”从这个角度来说,鸦片战

3、争( )A.加重了中国的负担 B.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C.便利了英国倾销商品 D.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8、关于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危害,表述不正确的是()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C.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D. 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9、历史学习中,常常要对历史要素的关联进行分析,下列史实没有关联的是()A.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割占北方大片领土C.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黄海海战10、下列选项中与历史事实不相符的是()A. 1850年,英国人在上海经商 B. 1891年,日本占领

4、台湾C. 1902年,英国派兵驻扎山海关 D. 1903年,中国人不能居住在东交民巷11、19世纪60年代,某国的一位机械师要到中国谋职,你可以把他引荐给()A. 孙中山 B. 李鸿章 C. 洪秀全 D. 谭嗣同12、洋务派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开展的自救活动有()创办军事工业 创办民用工业 筹建海军 废除科举制。A. B. C. D.13、据太常侍卿陈兰彬1876年奏称:“创办局后,合计三年中国之银少归洋商者,约一千三百余万两。”据李鸿章自己估计“创办招商十余年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据此可知,洋务运动在某种程度上()A. 推动了了中国工业近代化进

5、程 B. 抵御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C. 加快了追赶西方国家的步伐 D. 成就了中国求富求强的梦想14、“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亡,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A. 阻止了民族危机的继续加深 B. 改变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C. 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D.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15、公车上书的主要发起人是()严复 谭嗣同 康有为 梁启超。A. B. C. D.16、著名学者牟安世先生曾说:“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的迷梦,使中国没有从半殖民地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直接统治的殖民地的地位。”“”处应填写()A. 林则

6、徐销烟 B. 金田村起义 C. 义和团运动 D. 邓世昌殉国17、“大丈夫生于世间,宁可粗布以御寒,也要保持民族气节,不可为锦衣玉食傲无耻的帮凶和奴才”在民主革命中为中华民族而牺牲的仁人志士有()文天祥 岳飞 邓世昌 李大钊 刘胡兰 雷锋A. B. C. D.18、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刊物中,居于南北舆论界领导地位的是( )A中外纪闻湘学报 B时务报国闻报C洲学报知新报 D天演论变法通议19、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犯下了滔天罪行,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是( )A南京大屠杀 B旅顺大屠杀 C九连城大屠杀 D威海卫大屠杀20、“振兴中华”是每一位爱国志士的不懈追求。最早喊出这个口号的是孙

7、中山,为了振兴中国,他成立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A.强学会 B.兴中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21、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革命纲领的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22、“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镇南关起义 D黄花岗起义23、有学者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曾说:“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据此,他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A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B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D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2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8、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实质意义是( )A.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B.体现天赋人权 C.规定了民主共和政体 D.体现了三权分立25、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其中控制的是( )A.以冯国璋和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 B.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C.奉系军阀张作霖 D.滇系军阀唐继尧26、1913年春,袁世凯指使心腹收买刺客暗杀了宋教仁,孙中山开始看清袁世凯的真面目,毅然发动了( )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护法战争 D北伐战争27、1912年,宋教仁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几个政党,组成了( )A国民党 B中华革命党 C进步党 D中国青年党28、为反对袁世凯独裁统治,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同全国人民一

9、道与北洋军阀展开了不懈的斗争,其中包括( )武昌起义 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黄花岗起义A B C D29、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民报的创刊 B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C中外纪闻的创办 D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30、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自强求富 维新变法 民主共和 民主、科学 A BC D 31、鲁迅的狂人日记这样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下列关于该书及这段文字的解读,最恰当的是( )A描绘了一个精神不健康的狂人B作者喜欢看历史书,并

10、且看书比较仔细C估计成书于五四运动以后D作者借狂人之口,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32、五四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后,发展成为全国性群众爱国运动。这充分说明了( )A、上海是最早发生工人罢工的城市 B、五四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五四运动具有反封建的性质 33、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

11、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34、为迎接五四爱国运动胜利100周年的到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微山县某中学准备筹建一个宣传长廊,下列标语不应出现在长廊中的是( )A要求“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C打倒列强,除军阀 D“还我青岛”35、五四运动的性质是( )A、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B、反帝爱国运动C、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D、思想解放运动36

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英国人克服了这些困难,逼近镇江城的时候,才充分认识到:驻防旗兵虽然不通兵法,可是决不缺乏勇敢和锐气。这些驻防旗兵总共只有一千五百人,但却殊死奋战,直到最后一人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 -恩格斯(英人对华的新远征材料二、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成,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1)恩格斯在这里高度赞扬了驻防旗兵的什么精神?他认为中国军队所进行的抵抗具有什么性质?(2)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主要是由中国皇帝所实行的哪一政策造成的? 这种状态是怎样被打破的?(3)结合当时的世界发展形势,说明马克思这句话中的新鲜空气比喻的是什么?隔绝状态被打破之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抗击英国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强烈的爱国精神。反侵略性或正义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