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物学重点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536810 上传时间:2019-06-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生物学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医学生物学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医学生物学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医学生物学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医学生物学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学生物学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生物学重点(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一医用生物学重点 整理人:张星1. 罗伯特虎克首先发现了植物细胞。 2. 列文虎克首先观察到活细胞。 3. 生命基本特征 以核酸、蛋白质为主导的自然物质体系。 以细胞为基本单位的功能结构体系。 以新陈代谢为基本运动形式的自我更新体系。 自主性的信息传递、转换与调节体系。 以生长发育为表现形式的“质”、“量”转换体系。 通过生殖繁衍实现的物质能量运动守恒体系。 以遗传变异规律为枢纽的综合决定体系。 具有高度时空顺序性的物质运动演化体系。 与自然环境的协同共存体系。 4. 施旺、施莱登提出细胞学说;魏尔肖进行补充。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一切生物都是由细 胞组成的;所有细胞都具有共同的基本

2、结构;生物体通过细胞活动反映其生命特征;细胞来自原有细胞的分裂。 5. 细胞的定义 细胞是构成生命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细胞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是生命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 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具有遗传的全能性。 6. 鸵鸟蛋是最大的细胞,其直径达12CM。支原体(又称支原菌)是最小的细胞,其直径仅0.1m。 7. 器官的大小与细胞的数量成正比,而与细胞的大小无关,这种关系有人称之为“细胞体积的守恒定律”。 8. 细胞的主要共性 所有细胞都具有选择透性的膜结构。 细胞具有遗传物质。 细胞都具有核糖体。 9. 膜蛋白有外周蛋白和镶嵌蛋白。膜蛋白是细胞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 10.

3、 膜糖类:主要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和溶酶体(高度糖基化)。“细胞外被”或“糖萼”通常指真核细胞表面富含糖类的外围区域,大部分由质膜中的糖蛋白和糖脂向外伸出的寡糖链部分组成。细胞外被对细胞有保护作用,还参与细胞间识别,对细胞的接触抑制以及细胞间的黏着性等都起着重要作用。 11. 液态镶嵌模型(流动镶嵌模型) 该模型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以下几点:脂质分子排成双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以不同的方式镶嵌或联结于脂双层上;膜的两侧结构是不对称的;膜脂和膜蛋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2. 细胞核由核膜、核仁、染色质(染色体)和核基质组成。 13. 核孔复合体:核膜孔并非是单纯的孔洞,而是复杂的环状结

4、构,它由孔环颗粒、周边颗粒、中央颗粒 和无定形物质组成,与核孔一切统称核孔复合体。作用:能够介导细胞质和细胞核之间的物质运输。 14. 核纤层是内层核膜下的一层由纤维蛋白组成的纤维网络结构。核纤层与核膜、核孔复合体以及染色质 在结构上关系密切,为它们提供了结构支架,在细胞分裂期间,核纤层发生去组装和重新组装的周期性变化,影响着核膜的解体和重建。 15. 染色质是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 17.染色质的四级结构 核小体是构成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由5种组蛋白和200bp左右的DNA组成。其中4种组蛋白(H2A、H2B、H3、H4)各两个分子,组成八聚体的核小体核

5、心颗粒。146147bp的DNA缠绕在其外围1.75圈,形成直径为11nm的核小体。相邻核小体之间由60个左右碱基的DNA形成连接DNA。H1位于DNA进出核心颗粒的结合处,许多核小体彼此连接形成直径为11nm的串珠链,构成染色质的一级结构。再由直径11nm的核小体串珠链螺旋盘绕,每圈6个核小体,形成外径30nm、内径10nm、螺距11nm的螺线管,构成染色质的二级结构。由外径30nm的螺线管再进行盘绕形成直径300nm的超螺线管,构成染色质的三级结构。超螺线管进一步折叠,形成染色单体,即染色质的四级结构。 18.“袢环模型” 由核小体形成的串珠链是一级结构,在一级结构的基础上,在H1的参与下

6、,形成一种更为稳定的结构是二级结构,二级结构每圈6个核小体,形成外径30nm、内径10nm、螺距11nm的螺线管,由非组蛋白构成的纤维网架,直径30nm的螺线管一端与支架结合,另一端向周围呈环状迂回后再回到结合处。这样的环状结构称为袢环。袢环沿染色体纵轴由中央向四周伸出,构成放射环,每个DNA袢环包含315个核小体,约63000bp,每18个袢环呈放射平面排列成微带,再沿纵轴构建成染色单体。 19.内膜系统是指位于细胞质内,在结构、功能以及发生上具有一定联系的膜性结构的总称。内膜系统是真核细胞特有的结构,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核膜、溶酶体、分泌泡等。 20.溶酶体的膜不同于其他膜结构,

7、具有特殊的性质: 膜上嵌有质子泵,可将氢离子泵入溶酶体内,以维持溶酶体内的酸性环境; 膜蛋白呈高度糖基化状态,糖链伸向膜内侧,可保护自身膜结构免受内部水解酶的消化; 膜上具有多种载体蛋白,用于水解产物向外转运。 21.溶酶体可分为初级溶酶体,次级溶酶体和残余小体。 22.线粒体“动力工厂”。 23.细胞呼吸的4个阶段:糖酵解;由丙酮酸形成乙酰辅酶A;三羧酸循环;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 24.细胞骨架包括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 25.无性生殖是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6.有性生殖是高等动、植物普遍存在的生殖方式,是经过两性生殖细胞(卵细胞和精子)的结合,形成合子

8、的方式27.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必须有两个亲本参加,它们先形成配子,雄配子也叫精子,雌配子也叫卵子。 28.精子发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从精原细胞发育为精子的过程称为精子发生,约需6472天。精子发生在睾丸生精小管内进行,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和变形期等4个时期。增殖期实现数量增加,进行有丝分裂,精原细胞(2n)有丝分裂,部分A型精原细胞经有丝分裂产生B型精原细胞。生长期:B型精原细胞经数次分裂后,体积增大,形成初级精母细胞。成熟期:进行减数分裂,初级精母细胞形成后,迅速进行第一次减数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每个次级精母细胞再经第二次分裂,结果共形成4个精细胞。变形期:头部主要由细胞核(单

9、倍体)和顶体(特化的溶酶体)组成。变形期主要包括三个阶段:顶体形成(精子细胞的高尔基复合体变成溶酶体。受精时顶体酶释放,有助于精子穿过卵的透明带。)核染色质凝聚(精子细胞中,与DNA结合的组蛋白相继被过渡性蛋白质、精蛋白替代。)尾部形成。(微管,基本组成上都是9+2型) 29.卵子在卵巢中发育而来。从卵原细胞发育为卵子的过程称为卵子发生,经历增殖期、生长期和成熟期这3个发育阶段。增殖期:女性胚胎第6周时,原始生殖细胞以克隆方式增殖为卵原细胞。至第20周时,生殖细胞约为700万个,其中约200万个为卵原细胞,约500万个已发育成初级卵母细胞。生长期:在减数分裂诱导物质的诱导下,初级卵母细胞进入第

10、一次减数分裂并停止在前期的双线期。成熟期:黄体生成素促使初级卵母细胞恢复并完成第一次减数分裂,形成两个细胞:一个是次级卵母细胞;另一个体积很小,称为第一极体。排卵时,次级卵母细胞停留在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排出的卵停留在输卵管的壶腹部。 30.由于减数分裂,使每种生物代代都能够保持二倍体的染色体数目。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重新组合,同源染色体间发生部分交换,结果使配子的遗传基础多样化,使后代对环境条件的变化有更大的适应性。在精子与卵子经过受精而形成受精卵过程中,其结合也是随机的。 31.人类卵细胞与精子结合的部位在输卵管壶腹部。 32.DNA的生物学意义: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中蕴藏着大

11、量的遗传信息。DNA分子的双螺旋碱基互补结构是复制和修复的基础。DNA分子双链的互补性是DNA分析技术的基础。 33.人类细胞中所有的遗传信息构成了人类基因组,即人类细胞中所含有的所有DNA序列总和。包括线粒体基因组和核基因组。 34.串联重复序列(高度重复)和分散重复序列(中度重复)。 35.GT-AG法则对正义链。 36.侧翼序列主要由启动子、增强子和终止子等。 37.DNA复制的特点:半保留复制半不连续复制。 38.复制子:真核生物的DNA复制有许多复制起点,一个复制起点所进行复制的DNA区段为复制单位,称为复制子。 39.转录以DNA双链中的反义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四种

12、核苷三磷酸ATP、GTP、CTP、UTP为原料,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40.核内异质RNA即核不均一RNA(hnRNA)。 41. 戴帽有助于被核糖体识别,保护mRNA的5端。 42. 加尾的作用可能与保持3末端稳定性以及mRNA寿命有关,并且可能促使mRNA由细胞核运输到细 胞质中。 43. 基因启动子、增强子中有些保守的序列能与转录因子特异性结合,调节基因转录,这些序列称为顺式 作用元件。 44. 转录因子是与顺式作用元件结合的蛋白质,一般在远处合成,转移到它们所作用的部位,因而被称为反式作用因子。 45. 常染色质是指在细胞间期处于解螺旋状态的具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呈松

13、散状,染色较浅,着色均匀; 异染色质指在细胞间期处于凝缩状态,很少进行转录或无转录活性的染色质,染色较深。 461961年,Mary Lyon提出了X染色体失活的假说,即Lyon假说:雌性哺乳动物体细胞中,两条X 染色体中仅有一条X染色体在遗传上是有活性的,另一条X染色体在遗传上是失活的,在间期细胞核中螺旋化而呈异固缩为X染色体质;失活发生在胚胎早期,例如人类大约是在妊娠第16天(50006000个细胞)时发生失活。在此以前所有细胞中的X染色体都是具有活性的;X染色体的失活是随机的。 47. 设X染色体数目为n,则X染色质数目=n-1. 48. Y染色体长臂远端2/3的区段为异染色质,可被荧光

14、染料染色后发出荧光。细胞中Y染色质的数目与Y 染色体的数目相同。 49.人类染色体的类型分为三种类型:中央着丝粒染色体,亚中央着丝粒染色体和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人类 没有端着丝粒染色体。 50. 遗传物质(染色体和基因)发生突变而引起的疾病称为遗传性疾病。 51. 目前遗传病一般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血友病)、多基因遗传病(人类的高血压、 糖尿病、精神分裂症、哮喘、先天性心脏病)、染色体病(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综合征、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综合征、XYY综合征、XXX综合征)、线粒体遗传病(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帕金森病、非胰岛素依赖

15、性糖尿病、氨基糖苷诱发的耳聋)和体细胞遗传病(恶性肿瘤)。 52. 生命多样性亦称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53. 物种是由可以相互交配(产生能育的正常后代)的自然群居组成的繁殖群体,和其他群体存在生殖隔 离,并占有一定的生态空间,拥有一定的基因型和表型,是生物进化和自然选择的产物。 54. 国际命名体制采用瑞典学者林奈所创建的双名法。属名和种名,用拉丁文,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斜 体。 55. 学名字体在印刷时一般要求为斜体,手写时则在其下方加一横线。 56. 界门纲目科属种7级。 57. 我国学者陈世骧教授提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两总界(六界)系统。58. 原生动物是一类最原始、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例如绿眼虫。 59. 海绵动物,又名多孔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多细胞动物的典型代表,属细胞水平的多细胞动物。例 如淡水海绵。 60. 腔肠动物体一般呈辐射对称,例如水螅,海蜇。 61. 扁形动物门,两侧对称,如日本血吸虫、猪带绦虫。 62. 线形动物门的动物出现了肛门,如人蛔虫。 63. 环节动物门的环毛蚯蚓。 64. 软体动物门有乌贼、中国河蚌、钉螺。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