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下能力提升:七李商隐诗两首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91172963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下能力提升:七李商隐诗两首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下能力提升:七李商隐诗两首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下能力提升:七李商隐诗两首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下能力提升:七李商隐诗两首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下能力提升:七李商隐诗两首 Word版含解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下能力提升(七)李商隐诗两首(时间:45分钟分值:55分)一、基础巩固(18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锦瑟无端五十弦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B此情可待成追忆 可:难道,哪能C海外徒闻更九州 徒:空D如何四纪为天子 四纪:四十年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一弦一柱思华年 B他生未卜此生休C只是当时已惘然 D望帝春心托杜鹃3品味下列诗句,节拍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B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C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D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

2、/卢家/有/莫愁。4下面是李商隐的一首题为银河吹笙的小诗,中间两联的后一句残缺,请根据律诗的特点,选出恰当的一项,填在横线处。()怅望银河吹玉笙,楼寒院冷接平明。重衾幽梦他年断,_。月榭故香因雨发,_。不须浪作缑山意,湘瑟秦箫自有情。A别树羁雌昨夜惊风帘残烛隔霜清B风帘残烛隔霜清别树羁雌昨夜惊C残烛风帘隔霜清别树羁雌昨夜惊D昨夜别树羁雌惊风帘残烛隔霜清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锦瑟一诗中“_,_”两句,诗人化用庄周、望帝两个典故来营造迷离、凄怨意境。(2)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婉不已的句子是:_,_。(3)马嵬一诗中从对比的角度写李、杨的爱情悲剧

3、的句子是:_,_。二、阅读鉴赏(22分)(一)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67题。(11分)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李商隐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6第一句所描写的骆氏亭的环境有什么特点?写这种环境在诗中起什么作用?(5分)答:7.许多人说“留得枯荷听雨声”是全篇的点睛之笔(即诗眼),请说说你的理解。(6分)答:(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11分)落花李商隐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注这首诗作于会昌六年(846)诗人闲居永乐期间。当时,李商隐陷入牛、李党争之中,境况不佳,心情郁闷。8颔联是

4、从哪两个不同角度描写落花“乱飞”的具体情状的?请简要分析。(5分)答:9刘熙载艺概中提出咏物诗应该做到“不离不即”,就是既要切合于物,又要在咏物中表现作者的情思。请结合诗歌内容,阐述这首诗是如何体现的。(6分)答:三、语言运用(15分)10将下面五句话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注意前后语意连贯。(5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名作夜雨寄北中的诗句。想那西窗下,_。诗人促膝夜谈看那烛光由短而长几番风雨成隔世,共话白头到眼前由高到低,执剪修心,是何等的悠然荧荧一烛正确的顺序: 11.下面是一篇论文的摘要,请根据其信息内容提取四个关键词。要求:每个关键词不超过4个字。(5

5、分)李商隐的诗歌因晦涩难懂的含意和缥缈朦胧的美感广为人知,他的诗广用各种意象,尤其喜欢“雨”意象。李商隐有众多经过自我的心理治愈的伤痛,但是留下了很多被深埋心底的伤痕残根,而“雨”在李商隐的诗中是作为勾起他回忆起曾被治愈过的心理伤痛的残留痕迹的引子出现的。答:12下面是中国维和部队的标志,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5分)答:课下能力提升(七)1解析:选D“四纪”为四十八年,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二年)为一纪。2解析:选BA项,“华年”指一生;C项,“惘然”是迷惘、茫然的意思;D项,“春心”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这三项均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

6、B项,“未卜”是不能预料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3解析:选B应为“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4解析:选A从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严格对仗的角度考虑。5答案:(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3)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6答案:(1)诗歌首句描写了骆氏亭凄清绝尘(或“凄清雅洁”“凄清孤寂”)的环境特点。(2)如此环境自然惹动怀友思绪,为下文抒发思念之情作铺垫。7答案:本诗是怀友诗,而这一句写诗人因旅宿思友而彻夜不眠,而雨打枯荷的清韵,暂时能慰藉思友之情,所以说此句是点睛之笔。(或:本诗是怀友诗,雨打枯荷的声音,单调而凄清,更衬出环境的寂寥

7、,从而加深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所以说此句是点睛之笔。)8解析:颔联描写的两个角度分别体现在“连曲陌”和“送斜晖”两个词上。“连曲陌”是空间,“送斜晖”是时间。答案: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描写。“参差”句从空间角度,写落花四处纷飞,连接曲陌;“迢递”句从时间角度,写落花连绵不断,无休无止。9答案:作者借花喻己,花用生命装点了春天,却落得个凋零、沾衣的凄凉结局;诗人素怀壮志,却屡遭挫折,也落得个悲苦失望、泪落沾衣的结局。全诗咏花伤己,既切合于物,又表现出作者无尽的感伤。10解析:这是一段想象的场景。先是,写西窗下的烛;再是,写烛下夜谈;接着是,写谈话内容;中的“看”字领句,放在最后。答案:11答案:李商隐雨意象心理治愈伤痕残根12答案:本图由“中国维和”四个汉字,一只胸前有“中国”二字、爪子抓着一根橄榄枝、展翅翱翔的白鸽,白鸽背上的解放军军徽和地球组成。全图寓意着中国维和部队维护世界和平、地球和平的崇高使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