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114312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田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青田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青田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青田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青田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田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田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田县2017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青田县发展和改革局2017年8月3日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宏观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全县上下着力农业提质增效、工业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发展、扩大有效投资、民生福祉改善等各项工作,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稳开缓走、逐渐回升”的爬坡型走势,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实现半年红。一、上半年我县经济运行基本情况上半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7亿元,增长7.3%,增幅高于全市0.8个百分点,但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市第5位。图1:2012年以来青田县季度GDP增速情况(一)从产业层面看,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工业经济稳中趋升。上半年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39.6亿元,

2、增长5.9%,高于全市平均增速2.6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提高3.9个百分点;全县工业用电量3.7亿千瓦时,增长9%,连续16个月处于正增长,工业用电量增速排名全市第3。服务业稳步发展。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0.5亿元,增长9.9%。金融运行平稳,6月末,金融系统人民币存款余额527.3亿元,增长12.9%,贷款余额236.9亿元,增长9.9%。生态休闲旅游蓬勃发展,上半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6.7亿元,增长21.2%。农业经济保持稳定。实现农业总产值5.3亿元,增长2.7%;一产增加值3.4亿元,增长3.2%,比一季度提高1.4个百分点。图2:2014年以来青田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和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情况(二

3、)从结构层面看,发展质量不断向好。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全县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9.4亿元,增长18.3%,增速较一季度提高13.5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109.9亿元,增长17.9%;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5%,居全市第6位。工业技改投入增势良好。全县完成工业技改投资9.1亿元,增长12.3%,占工业投资比重为61.2%,实现制造业投资9.7亿元,增长20.2%。推进分行业“机器换人”工作,1-6月完成工业机器人购置16台,完成年度目标的53%。资源利用效率逐步提高。大力推进“腾笼换鸟”,共盘活闲置工业用地77.8亩,完成闲置厂房盘活9.5万平方米,为新企业的引进腾出用能空间。积极推

4、进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全县共淘汰铸造产能5.7万吨。(三)从需求层面看,内外需求有所回升。投资平稳增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亿元,增长12.2%,比一季度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累计完成33.7亿元,增长11.9%,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3.6%,已成为我县投资增长的主引擎,千峡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华侨总部经济大楼等项目有序推进。消费较快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8亿元,增长11.7%,增速位列全市第2位;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零售总额14.7亿元,增长24.2%,增速较一季度提高6.5个百分点。网络零售总额18亿元,增长44%。进出口增速下降。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1.5亿元,下降38.

5、9%;其中出口总额8.6亿元,下降42.4%,分别比一季度回落12.4和8.7个百分点。(四)从社会层面看,民生事业持续改善。民生投入保障有力。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84.6%,较去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支出均增长20%以上。各项收入持续增长。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13.6亿元,可比增长9.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8亿元,可比增长10.2%,税收收入6.5亿元,增长15.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2720元和10054元,分别增长8.5%和9.1%。就业和社保工作持续加强。城镇新增就业人

6、数1034人,完成年度任务的55.9%。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持续扩大社保覆盖面。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坚持教育优先战略,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着力推进油竹小学、船寮镇中小学扩建工程等项目。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重点,不断增加卫生资源,人民医院医技综合楼及医疗服务配套用房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二、经济运行中需密切关注的问题上半年我县经济运行复杂性进一步显现,企稳回升基础并不牢固,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下阶段必须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做好在较长时间内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准备。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工业经济持续向好面临挑战。一是工业增长动能不足。工业增长主要还是依赖

7、于小水电、石雕产业等传统行业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上半年新兴产业增加值完成4.5亿元,下降7%,排名全市末位。二是工业新增产能不足。上半年,全县共有13家企业停产,影响产值5.7亿元,这13家企业,全年将影响产值11.9亿元,影响增加值3个百分点。好的工业项目匮乏,全县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仅有13个。三是规下企业支撑不足。全县规下工业增加值4.7亿元,占GDP5.1%,增速低于全市1.3%。全县共有规下企业样本125家,但整体质量较差,一部分效益好的企业潜力已经基本挖空,或者已经转移至规上企业中去。关停、倒闭的规下企业较多,没有及时调整样本企业,错失调整样本企业的申报机会,管理环节在全市各县

8、市区中相对薄弱。(二)服务业结构不合理。2017年二季度,服务业的各行业门类中,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最大的是非营利服务业,为25.9%,金融业和批发业分别占17.0%和14.3%。9大门类中,占比最小的是住宿业,仅为1.2%。非营利服务业的增速和在全市中的排名对三产增加值和GDP影响较大,财政八项支出波动1%,就将影响三产增加值0.11%。可见,非营利服务业成为拉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长的主动力,虽然对服务业增加值的平稳增长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反映出我县服务业的发展过分依赖财政支出,服务业内生动力不足,难以开拓新的增长点,映射出三产结构不合理。(三)建筑业短板显现,缺乏核心竞争力。2016年建筑业占全县G

9、DP 的比重为5.1%,2016年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9%,建筑行业在我县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我县投资持续保持高位运行,但建筑安装工程总额要达到两位数的增速十分困难。我县注册的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总共只有17家,一级资质总承包企业只有1家,二级资质总承包企业4家,三级资质总承包企业12家,在企业数量、资质、规模、竞争力、人才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短板。2016年全县开工建设项目总面积42.19万平方米,而本土建筑企业承建项目总面积仅10.7万平方米,占25%的份额,大的、好的项目拿不到,建筑业产值数据上不去。三、下半年经济工作对策建议考虑到宏观经济的严峻性和复杂性,预计今年下半年经

10、济后续增长压力较大,经济向好上行动力有待增强,要完成全年GDP增长7.5%的目标需付出更艰苦的努力。(一)狠抓任务落实,着力提升政府执行力。一是强化目标责任意识。针对上半年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对照年度目标,查漏补缺,跟进措施,加快破解工作推进中的难点和问题,做好各项目标的跟踪、督查和落实,以确保领先指标继续领先,中游指标移位争先,靠后指标摘帽向前。二是大力帮扶实体经济。结合“精准服务企业、振兴实体经济”行动,特别关心和支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积极主动上门抓协调、办实事、解难题。及时兑现政策,减税轻费,着力增强企业发展信心,满足经济建设及企业资金需求,引导企业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加大外贸扶

11、持力度。三是着力优化发展环境。从政务环境、交通环境、市容环境、生态环境、金融环境等方面入手,狠抓综合整治力度,加快提升区域软实力。切实提高行政效率,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深入开展“最多跑一次”,努力提高服务企业的质量和水平。(二)狠抓有效投资,着力提升增长源动力。坚持把抓项目、抓投资摆在经济发展的核心位置,不断增强发展动力。一是紧盯目标抓增长。围绕年度投资增长目标,积极采取切实措施,着力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加快青商回归创业园、实施伯温学校、太阳岛国际养生度假村、华侨总部经济大楼等一批项目建设。保持投资持续平稳增长,确保完成年度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目标。二是围绕结构抓投资。根据省扩大有效投资考核导

12、向,着力提升民间投资、工业投资、服务业投资占比,促进投资结构优化;立足招大引强,着力引进重大产业项目和带动力强的龙头项目,培养产业竞争力。三是提前谋划抓明年。高度重视政府投资计划、重点建设计划、前期项目计划等各类投资计划的谋划和编制,不断充实项目库,重点关注产业项目、民间投资项目,深化项目研究和前期进度。借助世界青田人大会的有利契机,梳理出120个优质项目充实到项目库中,努力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三)狠抓创新发展,着力提升经济竞争力。一是加快发展生态工业。重点围绕阀门重组企业、青商回归企业、停产重组企业等,进一步挖掘现有企业潜力。加快工业新动能培育,推进主

13、导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瑞浦科技扩能、起步百亿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快生态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连片区块工业平台开发,为项目招商提供可供之地。二是加快发展绿色服务业。做强生态旅游业龙头,以生态旅游业快速蓬勃发展带动全县服务业增长,加快发展全域旅游,推进千峡湖旅游开发,抓好石门洞、石雕文化旅游区等景区提升,推进高市生态乐园、诗画小舟山、城市主题酒店等项目建设。三是着力提高建筑行业企业竞争力,采取系列“扶强扶优”政策,扶持建筑业龙头企业,提高企业资质,加快培育壮大一批扎根本土、规模优势明显、带动作用大、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积极引导本土建筑企业抓住我县城乡建设大发展的契机,提高本地市场占有份额,并向外积极

14、拓宽新的发展空间和新路径。(四)狠抓民生事业,着力提升社会和谐力。围绕确保完成年初确定的十件民生实事,毫不松懈地加强民生保障。一是努力增加居民收入。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积极开展职业技能人才培训,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水平。推动农村电子商务、来料加工、民宿经济“新三宝”蓬勃发展,鼓励农民就近创业。二是持续改善民生事业。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县建设,实施基础教育提升计划,推进油竹实验小学、职业技术学校二期等项目。加快县人民医院医技综合楼建设,实施一批基层卫生院项目。三是不断强化社会治理。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入开展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加强食品药品监管,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强化整合社区服务功能,提升社区软件和硬件设施。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