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连续与点动混合正转控制线路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授课人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112038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连续与点动混合正转控制线路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授课人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课题连续与点动混合正转控制线路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授课人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课题连续与点动混合正转控制线路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授课人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课题连续与点动混合正转控制线路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授课人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课题连续与点动混合正转控制线路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授课人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连续与点动混合正转控制线路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授课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连续与点动混合正转控制线路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授课人(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 连续与点动混合正转控制线路 课型 新授 课时 1课时 授课人 任广红 上课时间 12.8 教学目的1、掌握连续与点动混合正转控制线路的画法。2、熟练掌握连续与点动混合正转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并能进行正确分析线路。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连续与点动混合正转控制线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难点:连续与点动混合正转线路的工作原理分析。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点动控制线路和自锁正转控制线路,对于学过的电路我们要知道该电路的画法及特点,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复习一下这两个电路,先请同学们画出点动控制线路的原理图。生:(学生上黑板画图) 点动控制线路师:点动控制的特点?生:按下按钮,电动机就转动

2、。松开按钮,电动机就停转。师:要使电机连续运转,应采用什么控制线路?生:自锁控制线路师:下面请同学在点动控制线路原理图的基础上,改装成自锁控制线路?生:(学生上黑板画图)师:自锁线路与点动线路相比,多增加了什么元件,起什么作用?生:SB1两端并联了KM的常开触头,起自锁作用,线圈一旦得电,就可使电机保持连续运转,多了SB2按钮,起分断线路的作用。师:这两个电路分别适用在不同的场合,但有的场合既需要点动控制也需要连续运转,比如在机床设备正常工作时,一般需要电动机处在连续运转的状态,但在试车或调整刀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时,又需要电动机能点动控制,实现这种工艺要求的线路就是连续与点动混合控制线路。二、

3、新课讲授 师:下面请同学们考虑一下在自锁电路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手动开关元件使电路实现点动与连续混合控制,该元件应怎么加?请同学到黑板上将其添加上去!生:(学生上黑板将图补充完整) 连续与点动混合正转控制线路师:下面请同学分析一下该电路的工作原理,什么情况下实现点动?什么情况下实现自锁?生:点动控制 SA 断开,启动: KM主触头闭合 按下SB1 KM线圈得电 电动机MKM常开辅助触头闭合(SA断开) 得电运转停止: KM主触头断开松开SB1 KM线圈失电 电动机M停止运转KM常开辅助触头断开连续控制 SA闭合 启动: KM主触头闭合 按下SB1 KM线圈得电 电动机MKM常开辅助触头闭合(SA

4、闭合) 得电运转停止: KM主触头断开松开SB1 KM线圈失电 电动机M停止运转KM常开辅助触头断开 停止使用后,断开电源开关QS.师:下面请同学们再考虑一下如何添加按钮来实现点动与连续的混合控制,请同学到黑板上来补充完整线路图。生:(学生上黑板改画线路) 连续与点动混合正转控制线路师:下面请同学分析一下该电路的工作原理。生:合上电源开关QS 1、连续控制启动: KM主触头闭合 按下SB1 KM线圈得电 电动机M启动连续运转 KM自锁触头闭合自锁停止: KM主触头断开按下SB2 KM线圈失电 电动机M失电停止运转 KM自锁触头解除自锁2、点动控制 启动: SB3常闭触头先分断切断自锁线路 按下

5、SB3 SB3常开触头后闭合 KM线圈得电 KM自锁触头闭合 KM主触头闭合 电动机M得电启动运转停止: SB3常开触头先恢复分断 KM线圈失电 松开SB3 SB3常闭触头后恢复闭合 (此时KM自锁触头已分断) KM自锁触头分断 KM主触头分断 电动机M失电停止转动停止使用后,断开电源开关QS.师:这个点动与连续控制线路中,要注意复合按钮的的常闭触头与自锁触头相串联。三、课堂练习师:学习了点动与混合控制线路工作原理后,请同学们对下面线路进行分析。有人为生产机械设计出既能点动又能连续运行,并且有短路和过载保护的电气控制线路,如下图所示,拭分析说明该线路能否正常工作。生:(1)控制电路的电源线有一

6、端接在接触器KM主触头的下方,这样即使按下启动按钮SB1,由于主触头是断开的,控制电路也不会得电。因此必须将控制电路的电源线改接到KM主触头的上方。(2)控制电路中虽然串接了热继电器FR的常闭触头,但FR的热元件并未串接在主电路中,所以热继电器FR起不到过载保护作用。应把FR的热元件串接到主电路中。(3)KM自锁触头与复合按钮SB3的常开触头串接,而SB3的常闭触头与启动按钮SB1并联,不但起不到自锁作用,还会造成电动机自行启动,达不到控制要求。所以应把KM自锁触头与SB3常闭触头串接。四、 课堂小结1、掌握连续与点动混合正转控制线路的画法。2、熟练掌握连续与点动混合正转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并能

7、进行正确分析线路。3、掌握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故障检修方法和步骤。课后作业习题册有关习题课后反思 连续与点动混合正转控制线路说课稿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选自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的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第二章课题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连续与点动混合正转控制线路。本节内容是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内容,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熟悉点动、自锁以及连续与点动混合正转控制线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为下面复杂控制线路的分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技能训练打下了理论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对象是电子电工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学生已在此前已学习了电工基础等专业基础课

8、程,对电机的启动、正反转、停止等要领已建立了一定的基础。对电力拖动中的低压电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电力拖动一课的内容专业性强,对于一般的学生要掌握好控制线路的知识,有一定的难度,教学过程中切忌急进。教学要从简单的控制线路入手,逐步深入到复杂的控制线路。在授课时既要突出新课的重点,又要注意提高学生对基础内容的认识。二、课题分析:1、地位与作用本课题是对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点动正转、自锁连续正转两个控制线路的综合运用,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熟悉掌握点动与连续正转控制线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为今后复杂线路的分析打下基础,具有承上启下作用。2、 教学目标知

9、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点动控制和自锁的概念,从而能正确分析连续与点动混合正转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能力目标:通过分析讲解线路的工作原理,教给学生分析线路的方法,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学习好本专业的知识的信念。3、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及依据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对控制线路的理解显的较为困难,教学过程中应以此作为教学突破口,据此,确定教学重点:连续与点动混合正转控制线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难点:连续与点动混合正转控制线路工作原理的正确分析。三、教学策略: 1、主要教学方法教师逐步引导法、学生共同讨论法以及讲授与多媒体相结合,理论与

10、实践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法 。 2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黑板四、学法指导学生在学习本小节内容前,先复习前一节的知识,再结合教师设置的课题,观察多媒体演示,运用分析、讨论、归纳等方法,完成控制线路的整个分析过程,整个学习过程遵循了由简到难、由表及里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五、教学设计步骤:(1)复习题问:将前面所学的点动控制线路和自锁控制线路进行提问,找同学到黑板上画出并加以纠正,加深同学们对各个线路的印象,然后多媒体投影,要求学生叙述工作原理、线路中各元器件的相互联动的情况,并巩固练习。老师总结、归纳,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从而引入新的课题。(2)引入新课:老师在学生弄清点动控制线路图

11、和自锁正转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的前提下,提出的问题,如何实现连续与点动混合正转控制呢。(3)学生讨论:学生根据老师所给的自锁正转控制线路图及其特点,通过提出问题,讨论、制定解决的方案,老师根据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给以引导、总结、归纳、确定。(4)讲解演示:利用课件演示新的方案的工作过程并辅以要点讲解。(5)归纳总结:教师在进一步讲解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及各元器件的相互联动性,以及各种控制线路的异同点,并提出新的注意问题。(6)巩固练习:设置几个有故障的电路加深对新授知识的理解及掌握。(7)课堂小结:对本堂课所学的知识进能归纳总结。(8)布置作业。六、教学设计的目的: 本节课由于是控制线路的讲解,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以至于使学生不能清楚地理解线路的工作原理。固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通过课件动态演示线路的工作原理,图文并茂,讲述和操作同步,极具感染力,提高教学效果。另外多媒体教学能大量地省去课堂上教师用于板书时间,提高课堂的利用率,精讲多练。学生在他们完成相应的基本任务后,应指导不断拓宽专业的学习思路,设置新的课题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培养自己探索问题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该堂课从教与学的整个过程来看,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能够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