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能力卷)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91019199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6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能力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能力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能力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能力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能力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能力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能力卷)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 2018-2019 学年学年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能力卷)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能力卷) 一、选择题 1.知道水到 0会结冰,到 100会变成气,这是科学,但由此知道量变可以引起质变并懂得防微 杜渐、见微知著,这是哲学智慧;知道树叶有正面有背面,这是生活常识,而由此思考“凡物莫不 有对”并从中引出“一分为二”,懂得全面看问题,这是哲学智慧。由此可见 A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B哲学是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简单相加 C哲学以具体知识为依托,又不同于具体知识 D哲学是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2.思想高尚的人,不会做偷鸡摸狗之事;思想

2、龌龊的人,不可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播种一种 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 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 3.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 的两个方面是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A B C D 4.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相由心生,境由心

3、造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水一则人心正,水清则民心易 大脑之所以有理性活动,只是比完善的动物多几个齿轮弹簧 A B C D 5.下列选项与漫画立即表态反映的哲理相同的是 A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要同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这体现了真正的哲学 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具有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 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正确地反映各个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是“科学的科学”,为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由社会的经

4、济、政治决定,牢牢把握所处历史时代的脉搏 A B C D 7.纵观哲学发展的历史,各种哲学思想异彩纷呈,其中不乏真正给人智慧的哲学思想,这些哲学 才真正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这是因为它们 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 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代表了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利益 A B C D 8.如图是某同学在听课时所撰写的课堂笔记。下列说法能够依次论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是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A B C D 9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

5、人若流水,共看明月比如此。 ”诗中蕴含的哲理有 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 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 A B C D 10长期过多追求 GDP 增速的粗放发展模式,导致了由大气、水、土壤等共同构成的威胁人们健 康的立体污染。环境问题成为中国最大的民生问题,影响社会安宁和经济发展。这说明了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要以尊重和认识规律为前提 人们的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人们的经济活动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 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应积极支配规律 A B C D 11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发现三十多个由各种兽类哺育成长的婴孩,其中狼孩最多。他们虽

6、然 为人所生,但是由于生活在动物群体中,长期脱离社会实践,不可能参加任何社会活动,所以虽 然客观存在作用于他们的头脑,但是并没有形成人的意识。上述事实充分表明 A人脑并非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B意识并非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C只有正常的大脑才能产生意识 D意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12面对火热的人工智能,有专家指出,人工智能要完全达到人类水平,有自发的情感和创造性, 是很难实现的,或者说是不可能实现的。该观点是基于 人工智能不具备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无法形成意识 人工智能只是一种物质工具,与人的意识有本质区别 意识具有超越时空的特性,人工智能不具备这一特性 人工智能是有独立意识的人类制造物,无法取

7、代人脑 A B C D 13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短短十个字,就把我们带入了一种空灵恬淡的意境中。这种意境 A源于作者头脑灵感的闪现 B必须借助现实的景物作为载体 C可以不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D可以改变作者现实生活的处境 14.近几年,我国多个城市参与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全球环保活动。活动节约的 能源虽然有限,但能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性的物质活动 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 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 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A B C D 15在互联网十

8、分流行的今天,无论是信息流动速度还是信息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很大改变。有人 认为, “谣言重复一千遍就能变成真理”。对此,你认为正确的认识是 A人类认识发展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B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D真理与谣言之间存在着由此及彼的桥梁 16教育部在 2017 年 1 月发函要求全国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凡有 “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这似乎有悖于我们的常识,但“十四年抗战”有真实的历史 事实支撑。随着人们对抗战历史研究的深入,人们在不断纠正、改变历史的看法,努力做到趋向 真实的历史。由此可见 任何真理都具有客观性、条

9、件性、具体性 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认识具有反复性 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推翻已有认识的过程 A B C D 17 “吃一碗方便面需排毒 32 天”“在外太空没有地心引力”“闪电不会击中同一个地方两次”这些都 是在微信朋友圈流传甚广,被网友相信但最后却被证实是谬误的“科学”流言。从哲学角度看科学 流言层出不穷的主要原因是 人们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一切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 复杂事物的本质暴露需要一个过程 A B C D 18港珠澳大桥的建成,打破了陆地交通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短板,促进了该地区经济一体化建 设。这表明 A

10、整体居于主导地位 B部分影响着整体 C部分离不开整体 D整体影响着部分 19某地区在治理大气污染中,将燃煤、工业排污、机动车、扬尘、露天烧烤及重污染天气应急 预警等全部纳入监管范围,取得了明显效果。该区做法 运用了综合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强调了关键部分对整体的决定作用 创造了事物间多种多样的联系 把握了事物存在和变化的客观条件 A B C D 20.“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决策最为重要的参考之,大数据技术深刻影响着高等教育、职业教 育、中小学教育等多层次的政策制定、受教育者的学习方案与评价方式、教学模式及质量改进等 教育全过程。这说明 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联系 人为事

11、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事物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了事物变化发展 A B C D 21新能源汽车使用成本低,更加低碳环保,且没有限行限号。整个行业近几年展现出良好的发 展势头,但也因充电不方便等原因尚未完全被人们所接纳。由此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要有一 个渐进的过程。这说明 A事物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事物的质变和飞跃 B新事物的成长是一个从被拒绝到被接受的过程 C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D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21935 年,无产阶级战士方志敏曾描绘过令他心驰神往的“理想中国”:“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 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富裕将代替了贫穷”祖国今天的繁荣富强印证了方志

12、敏的预言。下 列名句与方志敏的“理想中国”蕴含的哲理最为接近的是 A你把周围的人看作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 B人性最深切的需求也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23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每个人去奋斗、 去拼搏。这是因为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 质变为量变开辟新道路 A B C D 24在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以成鼎足之 势,最后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这一战略构想 既关注矛盾的普遍性,又不忘其中的特殊问题 既发挥科学

13、理论的作用,又重视实践 既重视量的积累,又强调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既着眼于全局,又抓住了关键部分 A B C D 25根据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中央出台“供给侧”改革政策,既要淘汰过剩产能,创新供给;又要 根据消费调整生产,让生产更好地满足消费需求。这体现的哲理有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事物的存在方式 承认、分析、揭露矛盾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把握对立和统一是处理一切矛盾的关键 A B C D 26为防止精准扶贫“穿新鞋走老路”,安徽省坚持因地制宜,靶向治疗,做到一户一本台账,因 人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务求扶贫对象精准识别,扶贫资源精准配置,扶贫 措施精准安排

14、。下列对安徽省的做法认识正确的有 承认矛盾普遍性,努力探寻指导脱贫的共性做法 分析矛盾特殊性,针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脱贫办法 立足客观实际以求真务实的精神解决贫困问题 坚持联系的观点,以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精准扶贫 A B C D 27.我国为根治荒漠化开出了“中国药方”,概括起来就是政府主导和民众参与相结合、人工治理和 自然修复相结合、法律约束和政策激励相结合、重点突破和面上推进相结合、讲求科学和艰苦奋 斗相结合、治理生态和改善民生相结合。这表明 系统基本特征是稳定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实现系统优化要求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要抓住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规律是客观的,违背客观规律必然会受到惩罚 A B C D 28.为贯彻落实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某市积极探索创新“互联网与交通”融合发展之路。通过 创新实现约租车与巡游出租车的共同发展,巡游出租车主要提供基本服务,约租车可以发挥其灵 活、高效的优势,弥补巡游出租汽车供应的不足,成为巡游出租汽车的有益补充。这一创新历程 表明 A创新是新出现的事物战胜旧事物 B创新的过程必定是“扬弃”的过程 C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29.由国防科大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运算一小时,相当于 13 亿人同时用计算器计算 1 000 年。 “天河二号”已在商用大型飞机设计、高分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