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车身设计规则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948389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45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车身设计规则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白车身设计规则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白车身设计规则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白车身设计规则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白车身设计规则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白车身设计规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车身设计规则(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TJI/YJY 0313-2005 白车身设计规则白车身设计规则 2005-08-10 发布 2005-08-16 实施 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 TJI/YJY0313-2005 1 前前 言言 为了使本公司白车身结构设计满足冲压、装配、焊接、涂装等工艺要求,并且车身 结构要满足强度、刚度、密封等等需要,特参考国内外各种白车身结构及各种工艺 要求,结合本公司已经开发车型的经验,编制此白车身设计规则 ,使本公司设计人员 在白车身结构设计过程中,尽可能避免因经验不足造成设计缺陷或错误、最大限度地提 高设计成功率以减少不必要的

2、返工、节约开发成本及制造成本、并便于技术交流、提高 白车身结构设计的质量。 本标准于 2005 年 8 月 16 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质量与项目管理中心负责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松锋 TJI/YJY0313-2005 2 白车身设计规则白车身设计规则 1. 范围范围 本标准归纳了白车身结构设计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白车身结构设计及检查。 2. 术语术语 结构设计工艺性 贯穿于机械设计的全过程中,并与之同步地综合考虑制造、装配工艺及维修等方面 的各种技术问题,称之为机械设计工艺性。而这种工艺性体

3、现于结构设计之中,故又称 之为结构设计工艺性。 3基本原则基本原则 3.1 白车身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并行设计过程,要彻底地摒弃孤立地单个零件设计方 法,任何一个零件只是其所处在的分总成的一个零件,设计时均应考虑其与周边相关零 部件的相互关系。 3.2 任何一种车型的白车身结构均可按三层板的设计思想去构思结构设计, 即最外层是外 板,最内层是内板,中间是加强板,在车身附件安装连接部位应考虑设计加强板。 3.3 所设计的白车身结构在满足整车性能上、结构上、冲压工艺、焊接工艺、涂装工艺、 总装工艺是否比参考样车或其他车型更优越,是否符合国内(尤其是客户)的实际生产 状况,以便预先确定结构及工艺的改

4、良方案。 3.4 白车身在结构与性能上应提供车身所需的承载能力,即强度和刚度要求。 4白车身钣金的材料选取原则白车身钣金的材料选取原则 汽车覆盖件所用材料一般是冷轧钢板。 4.1 按国家标准选取钣金材料 4.1.1 钣金按表面质量分有 I,II 两级:I 级质量最好,适用于外板;II 级次之,适用于内 板与加强板。 4.1.2 钣金按冲压拉延等级分有 P,S,Z,F,HF,ZF 六级 TJI/YJY0313-2005 3 P:普通拉深级,适用于拉延深度浅的零件; S:深拉深级,适用于拉延深度一般的零件; Z:最深拉深级,适用于拉延深度较深的零件; F:复杂拉深级,适用于结构复杂且拉延深度较深的

5、零件; HF:很复杂拉深级,适用于结构较复杂且拉延深度较深的零件; ZF:最复杂拉深级,适用于结构非常复杂且拉延深度较深的零件; 4.1.3 钣金按强度等级分有:普通强度,高强度,超高强度 高强度和超高强度钢板按其强化机理分为:固溶强化、析出强化、组织强化, 复合组织强化、热处理硬化型强化、相变强化、冷作强化、时效强化等。 4.1.4 另外还有涂层钢板,复合材料板(如钢板涂覆塑料的复合板,不同金属叠合在一起 的冷扎叠合板,多层复合板)等。 4.1.5 一般外板材料是 08F、08AL 等,厚度 0.8mm 左右,拉延级别是 Z,外表面质量级 别是 I。内板材料是 08F,08AL 等,厚度 1

6、.01.5mm 左右,拉延级别由成型难度而定, 外表面处理级别是 II。加强板材料是 08F,08AL 等,厚度 1.02.0mm 左右,拉延级别 由成型难度而定,外表面处理级别是 II。 如:某件选用材料: 钢板 1.0-GB/T708-1988 08F-II-Z-GB/T710-1991 表明该钣金厚度为 1.0mm,材质为 08F,表面质量为 II 级,拉延级别为 Z 级。 4.1.6 推荐公称厚度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2 按宝钢标准选取钣金材料 4.2.1 钢板及钢带按用途分

7、 牌号 用途 DC01(St12) 一般用(水箱外壳,制桶等) DC03(St13) 冲压用(汽车门、窗、白车身件等) DC04(St14、St15) 深冲用(汽车门、窗、白车身件等) DC05(BSC2) 特深冲用 (汽车门、 窗、 白车身件等) DC06(St16、St14-T、BSC3) 超深冲用 (汽车门、 窗、 白车身件等) 4.2.2 钢板及钢带按表面质量分 TJI/YJY0313-2005 4 级别 代号 较高级的精整表面 FB(O3) 高级的精整表面 FC(O4) 超高级的精整表面 FD(O5) 4.2.3 钢板及钢带按表面结构分: 表面结构 代号 麻面 D 光亮表面 B 4.

8、2.4 使用部位及选用牌号标记 使用部位 牌号标记 备注 1 外覆盖件 DC04-XX-FD Q/BQB4032003 2 内板大件(复杂、 深) DC04-XX-FB Q/BQB4032003 3 内板大件(一般) DC03-XX-FB Q/BQB4032003 4 其它结构件 DC03-XX-FB Q/BQB4032003 4.2.5 牌号标记说明 4.2.5.1 DC04 XXFD Q/BQB4032003 牌号 材料厚度 表面质量级别 宝钢企业标准号 此牌号为冷连轧、深冲用、高级精表面质量的低碳汽车用钢板。 4.2.5.2 DC04XXFB Q/BQB4032003 此牌号为冷连轧、深

9、冲用、较高级精表面质量的低碳汽车用钢板。 4.2.5.3 DC03XXFB Q/BQB4032003 此牌号为冷连轧、冲压用、较高级精表面质量的低碳汽车用钢板。 4.2.6 推荐公称厚度 0.30 0.35 0.40 0.45 0.50 0.60 0.70 0.75 0.80 0.90 1.00 1.10 1.20 1.50 1.75 2.00 2.50 3.00 3.20 3.50 5冲压工艺要求冲压工艺要求 5.1 在设计钣金件时,对于影响拉延成型的圆角要尽可能放大,原则上内角 R5,以利于 拉延成型;对于折弯成型的圆角可以适当放小,原则上 R3 即可,以减小折弯后的回弹。 TJI/YJY

10、0313-2005 5 5.2 在设计钣金件时,考虑防止成型时起皱,应在适当的地方(如材料聚集处)布置工艺 缺口,或布置工艺凸台、筋。 5.3 孔与孔,孔与边界距离应大于 2t,若在圆角处冲孔,孔与翻边的距离应大于 R+2t。 开孔时尽量不要开在倒角面上,以避免模具刃口早期磨损。 5.4 三面或多面交汇的尖角处在倒圆时应尽量倒大成球形。 6焊接工艺要求焊接工艺要求 6.1 焊接搭接边重叠部分的宽度一般在 6t+8mm 为佳; 6.2 考虑焊接工艺时应考虑焊枪的接近性。 6.3 对于无法焊接的内板,可以考虑开焊接工艺过孔,一般要求 30 以上; 6.4 对于无法点焊的部位,可以考虑二氧化碳保护焊

11、或塞焊; 6.5 考虑布置焊接工艺孔。 7. 装配工艺要求装配工艺要求 7.1 考虑零部件装配时装配工具的接近性; 7.2 考虑零部件自身安装或拆卸的方便性; 7.3 对于安装工艺过孔, 应考虑做成翻边孔, 以增加零件本身的刚度, 以及不伤手和工具。 8. 涂装工艺要求涂装工艺要求 8.1 考虑在侧围下部和车门最下部开漏液孔; 8.2 在地板总成低洼处考虑布置漏液孔。 9轻量化设计要求轻量化设计要求 9.1 选取轻量化材料 9.1.1 在满足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选取较薄的料厚; 9.1.2 在满足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选取塑料材质; 9.2 采用轻量化结构 9.2.1 在大于 50x50mm 的

12、区域内布置加强凹坑,并挖孔; 9.2.2 在满足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考虑布置减重孔。 TJI/YJY0313-2005 6 10.结构复杂化,以求最大强度、刚度设计要求结构复杂化,以求最大强度、刚度设计要求 10.1 车身钣金结构尽可能复杂化,在大于 50x50mm 的区域内布置加强凹坑、筋等特征; 10.2 车身钣金结构尽可能复杂化,尽可能用自由曲面代替平面。 11.节约成本节约成本对称性设计要求对称性设计要求 在模具设计时,两对称件是做成一套模具的,同时对称件设计也减少设计时间,故 设计时应尽量考虑左右件做成对称件,或者做成大结构对称,局部特征根据需要不对称。 12节约成本节约成本同一件设

13、计要求同一件设计要求 对于一些零部件(如一些小的加强板,比较规则的纵横梁等) ,可以考虑设计成自 身是关于某一面对称的,这样左右件可以使用同一件。以节约模具和零部件管理成本。 13密封性要求密封性要求 零部件设计中,要考虑车厢不应出现漏水或渗水的情况。 13.1 侧车门和侧围门框之间的密封条断面设计应合理,压缩量应均匀一致,一般以 1/31/2 为宜,并绘出相应的密封条断面图; 13.2 行李箱盖(或后背门)和行李箱盖框(或后背门框)之间的密封条断面设计应合理, 压缩量应均匀一致,一般以 1/31/2 为宜,并绘出相应的密封条断面图; 13.3 机舱盖和相应的发动机舱密封配合板金之间的密封条断

14、面设计应合理,压缩量应均 匀一致,一般以 1/31/2 为宜,并绘出相应的密封条断面图; 注:13.1、13.2、13.3 中的密封条应和相关的汽车密封件厂家交流沟通,根据车身结构的具体情 况,请供应厂家提供合理的相应密封条断面图,最后应予以校核确认。 13.4 根据涂胶图喷涂、涂刷相应的密封胶; 13.5 相关的密封试验方法 13.5.1 按 GB/T 12478-1990“客车防尘密封性试验方法”,通过防尘密封性试验; 13.5.2 按 GB/T 12480-1990“客车防雨密封性试验方法”,通过防雨密封性试验。 14美观与缝隙均匀性要求美观与缝隙均匀性要求 14.1 外观件处于高可见区

15、,应考虑分缝缝隙的均匀性; 14.2 处于高可见区或可见区(如车门打开后可看见的侧围区域)应考虑美观要求,面应 TJI/YJY0313-2005 7 光顺,不应出现面扭曲面的情形。 15. 白车身组成白车身组成 白车身由前围焊接总成、地板焊接总成、左/右侧围焊接总成、后围焊接总成、顶盖 焊接总成组成。 15.1 外覆盖件设计 15.1.1 白车身外覆盖件由翼子板、侧围外板、车顶外板组成; 15.1.2 边界条件:前舱盖、前后车门、门框密封条、后行李箱盖,后行李密封条、侧围附 件及总布置的硬点报告等; 15.1.3 设计过程 第一步:熟悉效果图,领会造型师设计意图和造型风格。分析各部分安装结构及

16、实 现的可能性。如结构不能实现或有疑问,则立即反馈给造型师,让造型师修改造型或作 出解释。 第二步:熟悉油泥模型、熟悉参考样车零件,注意其安装形式、壁厚以及与边界搭 接关系。 第三步:确定结构分块及固定方式、确定主断面、硬点。 硬点:主断面、造型面、安装点、门框密封条、后行李箱密封条、后行李箱 盖、侧围附件等。 固定方式: 翼子板安装方式主要在翼子板内板、 加强板和轮罩上, 螺栓安装。 侧围外板、车顶外板通过和内板焊接固定在白车身上。 第四步:确定材料、料厚、成型方式、拔模方向、安装结构。 材料一般为钢板,厚度有 0.7 、0.8、0.9、1.0(mm) 第五步:结构设计 a)根据翼子板硬点设计它的固定孔;根据密封结构和断面设计侧围外板和车 顶外板的焊接边。翼子板的固定孔应合理分析在该零件的周围,不应集中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