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社会制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891261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埃及社会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埃及社会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埃及社会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埃及社会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埃及社会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埃及社会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埃及社会制度(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埃及社会制度篇一:古代埃及(初中)教学设计用纸1245篇二:埃及早期现代化埃及早期现代化内容摘要:穆罕默德阿里为了使埃及实现国富民强以及维护他对埃及的统治地位,对埃及社会进行深刻的改造和变革。从现代化代化角度来看,不论是改革的主要内容还是基本特征,它都表明这是埃及的现代化运动。改革对埃及社会发展还是有着深刻的影响,作为埃及历史上一个伟大而痛苦的起点,埃及就这样走上了漫长而曲的现代化之路。关键词:阿里改革;埃及;现代化;1798年5月,拿破仑波拿巴打着“从马木路克的暴政下解放埃及人”的旗号,侵入埃及,揭开了现代西方殖民主义对埃及入侵的序幕。拿破仑在埃及实行了一系列带有反封建性质的改革,在财政、工

2、业、农业、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对埃及社会做了程度不同的改造。在此期间,一部分埃及的有识之士耳濡目染,开始接触到西方文明,看到了新型工厂的巨大作用,眼界大开1。拿破仑远征埃及加剧了埃及社会动乱的话,那么在某种程度上也正是远征开了埃及现代化风气之先。1801年3月奥斯曼军队在英军支持下反攻埃及,9月法军被迫撤离。1805年7月,耳其素丹被迫任命穆罕默德阿里为埃及总督,开始了阿里家族对埃及的统治。阿里统治初期,采取了坚决打击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政策。1807年9月,英军被迫撤离埃及,国内马木路克反动势力也几乎被消灭殆尽。法英的殖民主义侵略势力被穆罕默德阿里用强力阻挡回去,但它却不能阻挡第一次现代化浪潮对埃

3、及古老社会的冲击和影响。阿里审时度势,充分地认识到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强大以及以工业化为后盾的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对埃及的严重威胁。而要防御这种威胁,使埃及能够自立于世界,那就必须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本国的工业化以富国强兵。正如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认为的“在很早的时候,他就认识到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认识到真正的独立需要有一支能够抵抗西方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要求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2于是阿里开始着手彻底改造埃及社会。面对来自第一次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以及为维护阿里家族对埃及的统治,穆罕默德阿里对埃及社会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改造。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

4、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他用强力和智慧开启了埃及早期工业化。而工业化作为现代化的核心和推动力,在各国早期现代化运动中的作用更为显而易见。因此,纵观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全部过程,可以看出这场现代化运动有如下几个明显的特点:第一,推行一条以军事工业为主的工业化战略。军事改革是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核心,他曾明确表示“我们的一切是为了保证军事需要。”3他下定决心加强埃及的海陆军建设,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埃及建立工业化体系。阿里采取各种措施引进欧洲的先进技术,从西方购买机器设备,聘请技师。先后创立了纺织、制糖、造纸、染料等埃及现代第一批工厂。在他的工业化计划中军事工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规模较大的

5、工厂一般都是军事工厂,如兵器、硝石、火药、造船等。第二、为了保证和满足推行工业化在资金资源等各方面的需求,穆罕默德阿里对农业和商业实行垄断政策,其中政府控制和专卖起了极为重要的作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机器设备、进口原料,聘请技师需要大量资金。穆罕默德阿里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由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垄断尽可能多的工、农、商业,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从而获得高额利,用于工业化建设。为此他在埃及实行了国家垄断制度。在这个制度下,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对农业、商业进行严格控制和监督,由这些机构对农产品和手工产品以极低价收购然后高价卖出,这样就可以得到大量高额利润。政府对那些输出可以获得厚利的农作物,尤其是棉花,给

6、予特别优先地位。阿里“给农民提供新品种的种子,教会他们合理种植,并在许多村庄建立轧棉工场。棉花很快成了政府手屈一指的财源”4。除棉花外,大多数种类的作物也被规定为政府专买品,由政府强迫收购,所订的价格有时只相当于市场价格的一半或更少。这些物资或供国家需要,作为军队的军需品或作为国家工厂的原料,或销售国外获取厚利。埃及的现代化运动处在拉幕之初的蓬勃发展之中。第三,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政治、教育、文化等几个方面的现代化也同时启动。工业化的推行必将在整个社会领域里引起深刻变化。为了更多地了解西方文化并学习其先进的技术,阿里在文化教育方面也实行了广泛的改革。按照欧洲模式建立世俗中小学,还不惜花费金钱

7、创办一些专科学校。据估计,进过政府所办学校求学的学生大约有10000到120XX名5。在招聘外籍教师、技师的同时,政府还派遣一些有才干的人前往意、法、英等国留学,学习军事、政治、医学、生物、化学等学科。1822年国家印刷厂建立,1828年埃及第一份报纸埃及战役报出版。教育文化改革为埃及培养出一大批掌握新技术的专业人才,介绍欧洲历史、地理、科技、文化的书籍也被大量翻译过来。这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埃及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进程,埃及社会风气为之一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不仅实现了国家的安宁和统一,而且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建立埃及第一批机器工业,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接受西方科学文化技术的知识分子

8、,增强了国力,使埃及从此走上了漫长的现代化之路。埃及的工农业产品基本都能满足国内需要,有的还多余出口。这不仅保证了埃及的经济独立,制止了西方资本的大规模渗透,而且也为埃及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固的基础,以致于穆罕默德阿里死后仍获得了进一步推进,尤其在伊斯梅尔统治时期,埃及社会现代化又取得了一定程度发展。美国学者在论述五六十年代的埃及时,曾感慨地说“对于在奥斯曼帝国内部享有法律上的自治权的埃及来说,哪怕是从西方意义上来看,也算得上是一个进步年代 ?那个时候,埃及政府在行政管理、法庭制度和财产法等方面实现了现代化。”6通过穆罕默德阿里的改革,虽然埃及在名义上仍是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行省,实际上却

9、成为一个拥有主权,可与其宗主国抗衡的强大国家,它的强大军事力量在多年的时间里,有力地抵御了西方殖民国家的侵略,成为西亚、北非竟相模仿的富国强兵的榜样。以致于马克思也赞扬阿里统治的埃及是“当时奥斯曼帝国的唯一有生命力的部分。”7由此可见,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由阿里所代表的埃及新型统治者在第一次现代化浪潮冲击下被迫做出的以面向现代社会的最初尝试,是以西方化”为最大特征的一场埃及早期防御性现代化运动。作为一场以输入西方先进技术设备、工业模式以及接受西方教育文化的外源性现代化8,它被深深地打上了“西方化”的烙印。就时间来看,穆罕默德阿里执政的时代正是19世纪上半(18051849),与第一次现代化浪潮冲

10、击和扩散的时间(17801860)有着内在深刻的一致性。就此看来,埃及早期现代运动不但早于广大亚非拉其他国家,甚至早于北欧、德国等那些被卷人第二次现代化浪潮的欧、美国家。在以后像德国、日本这样十分成功的现代化运动中,我们都可以找到穆罕默德阿里推动早期现代化的影子,如推行以军事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国家和政府在现代化启动过程中发挥独特且重要的作用以及工业化资金于对农业的剥夺等。因此,就外源现代化的模式、表现特征来看,埃及都可称得上是先行者,它不仅拉开了埃及早期现代化的序幕,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它拉开了在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下广大亚非拉国家现代化的序幕。参考文献13郑家馨、何芳川:世界历史(现代亚非拉部分

11、),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91、195页。24美斯塔夫里亚诺斯:全球分袭: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216、222页。5英乔治E柯克:中东简史(George E Kirk,A Short History of the Middle East:Fromthe Rise of Islam to Modern Times),伦敦1964年版,第102103页。6美帕尔默科尔顿现代世界史(、Joal Colton,A History of the Modern World),纽约1973年版,第619页。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九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

12、31页。8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3124页。篇三:埃及社会动员型新闻体制及其新闻法规的形成与发展埃及社会动员型新闻体制及其新闻法规的形成与发展 ?埃及半殖民地时期的新闻政策埃及半殖民地时期的新闻业,基本以官方报刊为主导,同时存在许多民营报刊。这个时期的新闻政策显示出多重的复杂性。当时的统治者阿里家族,实际上成为独立于奥斯曼帝国的一个王族,它要巩固统治地位,必须强国,引进欧洲工业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方式,方能与奥斯曼帝国的中央政权抗衡,因而它不能对内实行“极权主义”,只能实行相对温和的“权力主义”新闻政策。它不允许报刊对政府的实质性批评,但允许报刊进 行关于社

13、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的讨论,以及世俗世界的保守与改良的争论。伊斯梅 尔当权时期,他为推动公众关心政府从中央政权那里得到更多自治权,还支 持过报纸对奥斯曼帝国批评。英国人占领埃及后,采取了相近的作法,允许那些不涉及其根 本利益的讨论和批评。然而,一旦触及当权者的根本利益,就会发生迫害报纸或报人的事件 ,不过处理相对温和。例如1879年,金字塔报发表文章批评封建制度的弊端 ,批评伊斯梅尔盘剥人民,结果该报一度被查封,作者巴夏尔塔克拉被逮捕。迫于舆论的压力,不久报纸复刊,塔克拉也被释放。?宗派一党派时期的新闻政策埃及王国时期的新闻业,特点是宗派党派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如果说半殖民地时期埃及新闻政

14、策的基本特征是“权力主义”的话,这一时期由于埃及政治权力呈现三极鼎立局面、报刊的市场化程度不够发达、宗派党派众多而又不具备形成政党的条件,因而新闻政策表现为“分散的权力主义”。各种宗派党派对媒介的影响力,尚大于商业对媒介的影响,不少媒介融政治性与商业性为一体。1923年颁布的埃及宪法宣布保障新闻自由,但同时允许政府为保护“社会利益”而没收报纸。然而,真正决定埃及新闻政策的是现实的多种政治力量的平衡。当时埃及存在如下的政治力量:国王及其拥戴王室的党派、多少带有资产阶段色彩的华夫脱党、英国人。华夫脱党给予当时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埃及人报较多的资金援助,因而这个党派相当程度上掌握着埃及舆论。王室拥有官

15、报埃及事件报,以及许多拥戴王室的党派小报刊。英国人拥有以埃及公报为代表的一系列英文报刊和少量依附于英国人的阿文报刊。此外,还存在着几家较大的无党派日报,以金字塔报为代表。尽管这一时期埃及新闻媒介的主导方面还是对政治问题的关注,但媒介向商业化方面的发展 趋势,也在不知不觉地明朗起来,其标志是大众化报刊的兴盛。例如1924创刊的图画周刊、1925年创刊的文艺期刊鲁兹优素福。埃及王国时期新创办的报纸中,最主要的是1943年由阿明孪生兄弟创办的大众化报纸消息报。其中穆斯塔法阿明毕业于美国的新闻学校,是报纸的主要作者,他把美 国式大众报纸的风格带到了埃及,报纸的主要读者是市民,有较多的社会新闻和知识性内容 ,发行量很快就在埃及报纸中居于前位。因此,埃及新闻业呈现越来越多的国际化风格,在自身阿拉伯文化的基础上,先后接受了法、英、美新闻文化的影响。王国时期政治上允许多种党派存在,因而那个时期主要党派办有自己的报纸,但均不是严格意义的党报,可算“准党报”,影响力微小,存在时间都不长。王国时期的所有报刊都不是革命的,即使倾向华夫脱党的报刊,也只是在既定体制的范围内,对政府和英国人进行尖锐的批评和揭露,相当多的报刊由于缺少经费而接受政治宗派党派的资助,因而带有不同程 度的政治倾向。为了更好地生存而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