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的 诊治 进展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0868967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消化道出血的 诊治 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上消化道出血的 诊治 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上消化道出血的 诊治 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上消化道出血的 诊治 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上消化道出血的 诊治 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消化道出血的 诊治 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消化道出血的 诊治 进展(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进展,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治疗进展,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是肝硬化患者严重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约40%70%的肝硬化患者在其一生中会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其中约1/3会出现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而首次静脉出血(FVB)的死亡率高达1/3。约有50%80%的患者会发生再出血,再出血后死亡率更高,可达30%70%。因此,如何预防肝硬化患者首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降低其再出血率,是近年来各国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诊断 1. 临床表现:凡肝硬化患者,出现呕血、黑便、便血及周围循环衰竭征象,如头昏、面色苍白、心率增加、血压降低等,均应考

2、虑EGVB。但需除外门静脉高压性胃黏膜病变、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溃疡出血。此外,尚需与口、鼻、咽部或呼吸道病变出血、服用铋剂和铁剂以及食用动物血等引起的粪便发黑相鉴别。 2. 内镜检查:内镜检查是确诊EGVB的可靠方法。一旦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在充分准备的条件下即可施行内镜检查,见有食管或胃曲张静脉出血, EGVB诊断即可成立。内镜检查时发现粗大曲张静脉和胃内血液而无其他可以识别的出血原因,EGVB诊断也可成立。根据食管曲张静脉的大小,可分为3度. 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诊治建议(草案) 中华内科杂志, 2006.,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 EGVB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应立即建立静脉通

3、道,抽血查血型交叉和备血6001200 m,l查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留置胃管、导尿管和行气管插管。治疗措施主要包括补充血容量、控制活动性出血和预防并发症。 (一)止血治疗 EGVB活动性出血的止血措施主要有内镜治疗、血管活性药物、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外科手术和双气囊填塞压迫等。 1.药物治疗:目前认为有效的止血药物主要有血管加压素及其类似物和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如奥曲肽),适用于无法施行内镜治疗或止血失败者,或与内镜治疗联合应用。其他止血药物如巴曲酶、凝血酶、制酸剂、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等尚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各种凝血因子、新鲜血

4、小板和维生素K可用于肝硬化凝血机制障碍者,但效果未明。,(1)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生长抑素通过抑制胰高血糖素等扩血管激素的释放,间接收缩内脏血管,减少门静脉血流和压力、奇静脉血流和曲张静脉内压力;生长抑素还可抑制肠道积血引起的胃肠充血效应。生长抑素及其长效类似物控制出血效果等于或优于血管加压素和内镜下曲张静脉硬化治疗(EIS)等,副作用比血管加压素少。生长抑素或奥曲肽与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治疗(EVL)或EIS联合应用,效果优于单一药物或内镜治疗。目前推荐给药方法:奥曲肽(如善宁)50g先静脉推注,后以2550g/h静脉维持;持续应用35 d;或生长抑素(如思他宁)250g静推后,以250g/h

5、静脉维持35 d,如仍有出血,可增加剂量至500g/h维持。,(2)血管加压素及其类似物:血管加压素减少门脉血流量、门体侧支循环血流量和曲张静脉压力。但有明显的增加外周阻力、减少心排出量和冠脉血流量等副作用,止血率60% 80%,不降低再出血率和病死率。硝酸甘油可增强血管加压素的降门脉压力作用,减少其心血管副作用,提高止血有效率和耐受性,对存活率无影响。国内仍可用垂体后叶素替代血管加压素。一般推荐血管加压素04U/kg静推后,以每分钟0.41.0U/kg持续静滴,联合硝酸甘油1050g/min静滴。不推荐使用硝酸甘油透皮贴剂。三甘氨酰基赖氨酸加压素是血管加压素的合成类似物,注射后门静脉药理效应

6、持久,可提高止血率和生存率,随机双盲研究证实能降低病死率。其止血效果优于血管加压素,与生长抑素、血管加压素联用硝酸甘油、气囊压迫和内镜治疗相当;与EIS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一般三甘氨酰基赖氨酸加压素首剂2mg缓慢静注后,每4小时静注1 mg,持续2436 h或直至出血被控制。 0.20.4U/min,2.内镜治疗:内镜治疗止血方法主要有EVL和EIS,是控制活动性出血和预防再出血的主要措施,二者间疗效的差异尚待临床验证,各医院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内镜下注射组织胶(如氰基丙烯酸盐)、TH胶(如-氰基丙烯酸酯等,也可以有效地止血,但有心、肺和脑血管栓塞等并发症,其效果及安全性尚待进一步评估,目前不

7、推荐用于食管静脉曲张的治疗。 3.气囊填塞:将三腔双囊管或四腔双囊管插入上消化道内,将胃气囊和(或)食管气囊充气以压迫曲张静脉达到止血目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急救方法,其疗效确切,对控制急性出血成功率高。但气囊放气后再出血率高,部分患者有并发食管溃疡和吸入性肺炎的危险。该方法目前仅作为临时性急救措施。 4.放射介入:放射介入疗法如TIPSS可有效地控制出血,但明显增加肝性脑病的危险,适用于对药物和内镜治疗难以控制的曲张静脉出血和等待肝移植的患者。 5.外科手术:急诊外科手术控制曲张静脉出血和预防再出血的效果确实,但围手术期病死率高,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高。仅在药物和内镜治疗无效、无法施行TIPSS

8、的情况下方可使用。Child-Pugh C级肝硬化患者不宜施行急诊外科手术。必要时可考虑肝移植。,(二)综合治疗 1.补充血容量: EGVB出血量一般较大,普遍存在血容量不足,应积极进行液体复苏,恢复有效血容量,对于急性大量出血者,应尽可能施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和中心静脉压监测,以指导液体复苏。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液体过度扩容后,有诱发再出血和腹水的危险。对高龄、心肺肾疾患者,防止输液量过多,以免引起急性肺水肿。输血指征: (1)收缩压30 mm Hg;(2)血红蛋白120次/分。一般不宜将血红蛋白浓度升至90g/L以上,以免诱发再出血。大量输血时应补充凝血因子、钙等。血小板50109/L者,可输注

9、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者应补充凝血酶原复合物。 2.预防并发症:应积极采取措施保护气道,预防感染,防肝性脑病,保护肾脏功能,防治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等并症的发生。,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预防 (一)初次出血的预防 初次出血患者的病死率高达50%,因此对于可能发生EGVB的人群,应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出血。 1.高危人群的筛查和识别:曲张静脉出血的危险性和预后与肝病的严重程度和曲张静脉大小关系密切。肝病严重程度以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来评定。曲张静脉大小则以内镜检查来评估,推荐以下人群应施行内镜检查,以评估曲张静脉大小: (1)Child-Pugh A级,伴有门静脉高压征象,尤其是血

10、小板计数13 mm的肝硬化患者; (3) Child-Pugh分级B或C级的肝硬化患者; (4)胆红素20mol/L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淤胆性疾病。对于初次内镜检查未发现食管胃静脉曲张者,应3年后复查内镜;对于发现细小曲张静脉者,应每12年复查内镜;对于酗酒、严重肝功能损害和曲张静脉表面有红色征者,曲张静脉增长速度很快,应每年复查内镜。以下患者应常规予预防干预: (1肝功能Child-Pugh分级B级或C级,且曲张静脉呈度者;(2)曲张静脉呈度者。预防措施以药物为主,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医疗条件采取内镜治疗和外科手术。,2.药物治疗:非选择性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和纳多洛

11、尔)可收缩内脏血管和减少心输出量,降低门静脉压力梯度、减少奇静脉血流及曲张静脉压力,是预防曲张静脉出血首选的措施,可有效地预防和延缓曲张静脉初次出血和EGVB的病死率。早期应用普萘洛尔可延缓食管细小曲张静脉的增长速度。一般常用1020 mg,每日23次,口服,必要时增至80 mg/d,也可应用长效普萘洛尔制剂以提高患者依从性。服用普萘洛尔过程中不宜骤然停药,有诱发出血的危险性。由于难以无创简便地测定患者的门静脉压力和肝静脉压力梯度,临床可以根据患者心率是否降低25%作为剂量有效指标,当心率降至55次/分应考虑停药。单硝基异山梨酯与非选择性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可协同降低门静脉压力,可以试用,但尚

12、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目前不提倡单用单硝基异山梨酯预防EGVB。,(二)再出血的预防 首次出血后存活的患者如不给予预防措施, 2/3的患者可能在2个月内再次出血。因此,所有发生曲张静脉出血的患者,在控制曲张静脉活动性出血后,即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包括药物、内镜治疗、放射介入和外科手术等。 1.内镜治疗:EVL和EIS可显著地降低EGVB患者的再出血率和病死率,是预防曲张静脉再出血的有效方法。一般根据患者肝功能状况选择,肝功能良好者以EIS更为多用,肝功能不佳者,则建议选择EVL。提倡在内镜治疗后短期内应用质子泵抑制剂以预防溃疡形成和促进溃疡愈合。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将反映门静

13、脉压力的肝静脉压力梯度降至12 mm Hg以下或降低20%以上,以预防再次出血。非选择性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具有降低再出血率和提高存活率的效应,合用单硝基异山梨酯将进一步降低再出血率。 3.放射介入和外科手术: Child-Pugh A或B级肝硬化患者可以采用手术治疗, Child-Pugh C级肝硬化患者则考虑肝移植。暂无手术条件者,可先行TIPSS。,四、孤立性胃曲张静脉出血的治疗 根据曲张静脉的分布,可分为食管静脉曲张和胃静脉曲张。其中同时存在食管和胃静脉曲张者即食管胃静脉曲张。仅有胃静脉曲张者即孤立性胃静脉曲张。EGVB的治疗方案基本同食管静脉曲张。孤立性胃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方法包括内镜

14、治疗、外科手术、放射介入及药物等1。向胃曲张静脉内注入氰基丙烯酸盐,-氰基丙烯酸酯、纤维蛋白胶等,可控制胃曲张静脉的活动性出血并预防再出血,是胃曲张静脉出血首选的止血方法,但有诱发肺、脑和内脏血管栓塞的风险。内镜治疗无效、肝功能Child-PuchA或B级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有条件者可以施行放射介入疗法。气囊填塞效果不确切,在无内镜治疗的条件下可以试用。生长抑素类和血管加压素类药物也可用于胃静脉曲张性出血的治疗,普萘洛尔可用于胃静脉曲张初次出血和再出血的预防。,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进展,一、定义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NVUGIB)系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的非静脉曲张性

15、疾患引起的出血,包括胰管或胆管的出血和胃空肠吻合术后吻合口附近疾患引起的出血,年发病率为50150/10万,病死率为6%10%。 二、ANVUGIB的诊断 1. 患者出现呕血、黑便症状及头晕、面色苍白、心率增快、血压降低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断基本可成立。 2. 内镜检查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在上消化道发现有出血病灶, ANVUGIB诊断可确立。 3. 下列情况可误诊为ANVUGIB:某些口、鼻、咽部或呼吸道病变出血被吞入食管,服某些药物(如铁剂、铋剂等)和食物(如动物血等)引起粪便发黑。对可疑患者可作胃液、呕吐物或粪便隐血试验。 4. 部分患者出血量较大,肠蠕动过快也可出现血便

16、。少数患者仅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而无显性出血,此类患者不应漏诊。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草案).中华内科杂志,2005,三、ANVUGIB的病因诊断 1. ANVUGIB的病因繁多,多为上消化道病变所致,少数为胆胰疾患引起,其中以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肿瘤、应激性溃疡、急慢性上消化道黏膜炎症最为常见。少见的有Mallory-weiss 综合征、上消化道血管畸形、Dieulafoy溃疡、食管裂孔疝、胃黏膜脱垂或套叠、急性胃扩张或扭转、理化和放射损伤、壶腹周围肿瘤、胰腺肿瘤、胆管结石、胆管肿瘤等。某些全身性疾病,如感染、肝肾功能障碍、凝血机制障碍、结缔组织病等也可引起本病。 2. 重视病史与体征在病因诊断中的作用:如消化性溃疡有慢性反复发作上腹痛史,应激性溃疡患者多有明确的创伤史。恶性肿瘤患者多有乏力、食欲不振、消瘦等症状;有黄疸、右上腹绞痛症状应考虑胆道出血。 3. 内镜是病因诊断中的关键检查:(1)内镜检查能发现上消化道黏膜的病变,应尽早在出血后2448内进行,并备好止血药物和器械。(2)有内镜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