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恩资讯第一期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845098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锡恩资讯第一期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锡恩资讯第一期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锡恩资讯第一期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锡恩资讯第一期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锡恩资讯第一期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锡恩资讯第一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锡恩资讯第一期(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姜博士访谈录:建国60周年:中国企业尚需文化启蒙锡恩研究:创业板圈钱几率有多大?目录姜博士就“丰田召回”事件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3锡恩日本丰田学习班需求大增4姜汝祥博士访谈录(节选)6建国60周年:中国企业尚需文化启蒙6创业板“圈钱就走”的几率有多大?(观点节选)9我立志:做一名杰出的儿子11越界服饰总裁陈培藩:三个回归14防伪标识19锡恩简介20锡恩新闻姜博士就“丰田召回”事件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2009年9月11日,南方日报记者刘丁就“丰田召回”事件采访了锡恩首席顾问姜汝祥博士,姜博士认为,丰田召回事件是有其历史原因的,但不能因此就认定“丰田是丑恶”的。姜博士强调,丰田还需要转型。近日,丰

2、田在华两家合资企业广汽丰田、一汽丰田宣布,由于零部件出现缺陷,自8月25日开始,召回部分凯美瑞、雅力士、威驰及卡罗拉轿车,涉及车辆总计688314辆。这是我国2004年实施汽车召回制度以来,数量最大的一项召回。针对此事件,姜博士认为,自2002年开始,丰田在中国的发展偏离了原来集约型路线,开始向着大规模扩张的方向发展,无论是产量还是建厂速度,都明显加快了,还有丰田大量扩张之后对员工的投入是不够的,这对于丰田来说,是很危险的。最近的一次召回事件,就是自从2002年路线改变后留下的“后遗症”。姜博士认为:“此次召回事件,只是一个开始。”同时,姜博士也提出,自从新一任总裁上台后,丰田的发展路线有所回

3、归,扩张的发展模式开始得到修正。“丰田现在的回归,说明丰田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姜博士认为,丰田以后的发展应该做出如下的调整:“我认为丰田接下来会对汽车做一些调整,环保,集约等等。把生产线、车型等按照消费者的潮流去做改变。另外在员工的培训上也应该调整。”姜博士强调:“丰田出现召回事件是很正常的,任何一个企业在做大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迷失,戴尔有过,华为也有过,但我们不能一棒子打死,认为丰田召回事件的出现就说明丰田一无是处了,其实丰田的TPS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丰田作为一家日本公司,能把西方管理制度和日本文化如此完美的结合起来,更值得我们去学习。”(媒介部 供稿)锡恩日本丰田学习班需求大增图为第

4、三期锡恩-丰田学习班学员留念 中坐者为丰田老师西川哲雄自2009年3月开始,锡恩应国内众多企业总裁的要求,和日本丰田公司联手开展了每月一期的培训班,培训班分为“锡恩-丰田执行力训练营”和“锡恩-日本丰田管理总裁班”两个,如今,丰田管理总裁班正持续紧锣密鼓的准备进行中,进展顺利。姜博士认为,当前中国企业没有一个成型的管理模式,没有管理文化。但是,日本丰田公司却是日本在学习西方先进制度过程中,和日本文化紧密结合的成功典范。所以我们学习丰田,不单纯是学习丰田怎么管理,更重要的是学习丰田如何将先进管理制度和本土文化相结合的,这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开创性的工作,是非常具有历史意义的。据悉,丰田班每期限

5、30家企业,额满将封号。这些企业由锡恩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带队,亲自进入丰田加工车间内参观,学习丰田管理经验。锡恩高层管理人员除负责具体事务安排之外,还会联合丰田公司的管理高层、有关专家共同传授、诠释丰田管理“秘笈”。在迄今为止已经进行六期的丰田培训班过程中,国内各家企业总裁直奔丰田,切身感受到丰田管理的专业化和现代化,并尝试从自己企业管理入手,进行一点一滴的改善。去丰田学习使企业家获益良多,企业管理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企业总裁在企业管理方面学习之后,总结出很多有益的经验和教训。锡恩高管也有很多收获。这些总结性资料,目前已经汇集,在相关人员中被传阅。锡恩带领中国企业总裁亲赴丰田学习的收获,正在不断让

6、更多人受益。 (锡恩媒介 供稿)图为丰田生产车间歧阜车体的看板总裁访谈姜汝祥博士访谈录(节选)建国60周年:中国企业尚需文化启蒙中国企业执行第一人姜汝祥博士授课费比哈佛还高的专家,美国财富杂志唯一特约中国战略专家撰稿人有人说,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却不是一个制造强国。建国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60年,就是中国制造业成长的60年。毕竟,在中国经济的舞台上,制造业扮演了主要的角色。然而,在机会主义的驱动下,这60年的粗放式发展与积累,带来的更多的是企业规模上的胜利。在更为重要的、决定生死存亡的持续性基因的层面上,却不容乐观。中国制造型企业普遍面对着“长不大”、“活多久”的烦恼。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姜博士

7、认为,中国企业虽然经历了市场经济60年的洗礼,但仍然需要文化上的启蒙。问:自建国60年以来,您认为目前中国企业最大的软肋在哪里?姜博士:当我们回顾建国这60年中国企业的征程时,我们必须追问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未来,中国企业家应该如何建立可以成就世界级公司的中国式管理模式。正是出于这个意义,目前学术界、实践界都非常关注海尔、联想这些企业,因为这些企业是中国一流的企业,它们应该、也必须成为未来管理模式探索的先锋。这个问题的答案,对于其自身也是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然而在这样的境况下,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现实: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中国企业没有榜样。我们怕的不是犯错误,而是我们不知道从哪儿学。这正是

8、目前中国企业只是在自己的圈子里徘徊,整体性陷入困局的原因。一家企业能不能获得持续性的发展,“飞得高”,“飞得远”,关键看它是否具备自成系统的高效管理模式。而管理模式的核心是文化基础。没有强大的文化来提供内在的持续性动力,企业是不可能做强、做大的。我们可以从更大的背景、更长的周期来看。一个国家的强大,背后是这个国家文化的强大。欧美的文化是天主教传统,天主教文化追求规则、追求精益求精,这就造就了德系企业的强大。现在看来,印度的企业发展得也很不错,那是因为背后由印度教和印度殖民地文化的文化合力在起作用。反过来我们看,没有什么文化基础的中东,就没有什么强大的企业。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国家的增长模式是一个道

9、理。美国的管理是法治化模式,日本的管理是精益模式。而中国没有什么既定的、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的状态。百花齐放并不是一件好事,中国企业必须找到属于自己的管理模式。必须找到能够支撑自身管理模式的“根”,即文化传统和精神资源,也就是中国的儒家传统与文化。问:中国企业欠缺的是一种模式。那么。目前有没有这样一家公司,它是现今管理制度和本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可以供我们学习?姜博士:在业内,我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企业的正规化、持续化和国际化,所采取的形式就是西方的管理制度。西化是中国管理实践这么多年一致的选择,但是反思中国企业发展的现状,并没有达到西化的预期效果。为什么中国民营企业向西方管理

10、实践学习了几十年,还没有走向真正的强大,还依然没有实现世界500强的梦想?这背后是一定有原因的。这两年国学的流行,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就是传统的回归。中国的管理实践,也必须回归到传统的层面,对接传统。这时候我们发现有一家公司做得非常出色。这家公司是丰田,丰田是亚洲唯一一家向世界输出管理模式的公司。丰田的管理模式,是日本文化同西方管理制度相结合的产物。我从去年就开始研究,锡恩公司带着企业家去丰田考察、学习。我们把丰田模式归结为“东西方模式”。所以,我们在学习丰田的时候,不仅仅是学习丰田先进的管理技术,更重要的是探索丰田是如何构建管理模式的,是如何把西方先进的管理制度引进东方的,是如何成就一个伟

11、大企业的百年基业的。问:锡恩作为中国咨询行业的一匹黑马,是如何帮助中国企业建立它们的百年基业的?姜博士:这正是我最近在理论上的一个思考。在锡恩的理论结构中,会形成一套帮助企业建立百年基业的体系。在这套体系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丰田模式,丰田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样板。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深入传统,对接传统。我们接下来会研究梁漱溟、胡适、陶行知的思想。坚定地走文化启蒙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我们既要继承,也要超越。所谓继承,就是要延续梁漱溟、胡适、陶行知那一代知识分子的思想,他们都不是反传统的。而超越就是去接轨产权理论、商品经济等等。这是当时那个时代所不具备的理论和基础。我们会开设国学班的课程。内容上,第一

12、,讲国学,引领中国企业家走进国学的殿堂,重拾论语、孟子等传统价值。第二讲西化,比如正宗的产权理论。第三,我们把这两部分内容打通,讲中西结合,以丰田为样板,寻找基于中国文化与西方管理制度的中国式管理模式。问:大张旗鼓地提倡回归中国的传统文化,它的价值在哪里呢?姜博士: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在于给予我们时代以方向。现在中国的管理没有方向,如同迷途的羔羊。中国管理在以西方为标杆,经过几十年的西化实践和探索之后,我们发现,这条路走不通,或者可以说走这条路的成本太高。那么,应该如何推动社会的进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对错问题。还必须考虑社会的接受度。如果人们不接受你的理念,那么无论你的理念多么正确,都是没有意义的

13、。所以,推动社会的进步,不是革命,不是颠覆传统,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改良。中国制造经过60年的征程,中国管理经过60年的积累,是时候进入另一个阶段、另一个时代了。中国需要、也必须完成这个转型,从而成就一批世界一流的公司,并成功的向世界输出中国式管理模式。(锡恩媒介部整理)锡恩研究创业板“圈钱就走”的几率有多大?(观点节选)9月25日上市的7家创业板公司早已经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了,关于创业板投资价值的话题也被炒的沸沸扬扬,那么,创业板上市公司“圈钱就走”的几率有多大?谁的投资价值更高?锡恩咨询根据自己近10年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经验,从企业管理和企业发展可持续化方面解读这一问题。虽然证监会有最低门槛规

14、定,但是对于首批上市包括前几批上市的创业板企业却有着隐性要求,达到2年盈利3000万、1年1000万以上的规模,比原来门槛抬高一倍。而且那些传统行业公司想打“擦边球”的企业将被严格剔除在首批之外。这些争相上市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就像青岛特锐德电气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说的:公司保持快速成长,主要依赖于成立以来持续的系统解决方案的集成创新、产品创新与生产工艺创新,但公司尚未经历完整的行业周期波动与企业成长,如,企业规模快速扩张过程中常会面临的管理、市场开拓、技术开发与人才瓶颈等。尽管公司核心管理职务人员大多在其他公司任管理高层职位,但尚缺乏领导本公司应对行业低谷和内部管理瓶颈的体验与心理磨

15、练,因此公司的组织与管理模式以及内部控制效力尚不稳定,存在一定创业风险。根据锡恩8年来为国内20000家中小企业做过咨询项目的经验来看,中国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执行力不足的问题,企业管理没有模式可言,甚至整个中国的企业缺乏管理文化。这是中国企业面临的难题,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瓶颈。在中国企业中,市场化最高的是家电业和服装业,市场化程度最低的是房地产和汽车行业,而目前即将上市的创业板,很多企业都是新型行业,如果这些企业不在短期内补上自己欠缺的管理课,那上市之后,面临庞大的股市募集资金,创业板中的中小企业很容易产生根基松动的弊病。所以,作为投资者,如果打算长期持有,一定要从组织构架和管理能力、企业文化方面考察创业板企业的投资价值,而不能像考察A股市场那样仅仅研究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盈利预期。毕竟,经过精挑细选的创业板,在短期盈利能力上是无可挑剔的。即使短期持有,也一定要慎重研究创业板成员的制度管理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否则,投资者就容易被短期盈利的表象所掩盖。(媒介部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