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框架下公共教育财政制度研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804687 上传时间:2019-06-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财政框架下公共教育财政制度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公共财政框架下公共教育财政制度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公共财政框架下公共教育财政制度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公共财政框架下公共教育财政制度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公共财政框架下公共教育财政制度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财政框架下公共教育财政制度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财政框架下公共教育财政制度研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财政框架下公共教育财政制度研究篇一:公共财政框架下建立健全地方财政监督体系的研究*市财政局地方财政监督课题组当前,财政改革正向纵深方向快速推进和拓展,而与之相配套的财政运行机制却还没及时得到健全和完善,财政制度的建设明显“滞钝”于改革步伐的“弊端”已在不少的地方及不少的方面都暴露和凸显了出来,并已成了影响和阻碍财政改革进一步深化、发展的主要症结,甚至于障碍,特别是在地方财政监督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预算编制、执行与监督三者职能之间的关系问题,如何“摆布”才能使他们既相互分离牵制,而又保持协调一致的综治合力,是关系到财政改革措施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升改革成果的关健所在。对此,我们选择建立健

2、全财政监督体系,特别是财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职能之间的制衡关系进行研究和探讨,旨在通过浅薄的观点,引起大家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关注,从而起到推进财政改革,规范财政行为,保障财政改革成果的目的和效果。一、建立健全地方财政监督体系的“现实意义”大家都很清楚,研究和探讨地方财政监督体系,特别是财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职能之间的制衡关系问题,是提高财政工作运行效率、规范财政行为、提升财政工作整体合力的关健举措,对解决财政预算编制中的一些不规范行为、防范预算执行中的一些苗头或倾向性问题等,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实际工作中,有些预算编制机构对其年初编制的预算,经常发生“调整”现象,“追加”也较

3、为频繁,且缺乏应有的透明度,从而使得财政资金的使用变相地逃避了严格的预算监督,同时也使得预算的编制因此而丧失了严肃性和原则性。从财政预算的编制过程来看,不仅有预算法及国家各项任务、方针、政策的约束,而且又有完善严格的“两上两下”编制操作程序,同时,编制的预算还得通过同级人大机关的审查通过,可见,财政预算的编制过程是相当严格的,更是公开而透明的,可以这么说,在预算编制阶段,财政预算编制部门基本上用的是同一把刀子,使的是同一把尺子,财政预算“一碗水”端得是比较公平的,各个预算单位也是比较心服口服的。可这公平合理的预算在其执行过程中,却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有的预算单位以各种理由为借口,不是“打报

4、告”,就是找关系,千方百计地要求“追加”预算,或“调整”预算支出的规模或用途等,并且,不少的“追加”预算,其操作人员的范围很小,人大部门也不清楚,其他相关的兄弟部门更是一无所知,透明度较低,这种形式的追加预算,从纵向上讲,使财政预算编制丧失了严肃性,从横向上讲,使财政预算失去了公平合理。在有些地方,靠这种“追加”预算等措施来变相调整年初预算,以逃避人大等部门监督的现象较为普遍,不对其加以规范和制约,将会严重地影响到地方财政部门的形象。=、财政预算在执行中,有的随意性很强,擅自或变相调整支出项目,有的在发现年初编制的预算偏离了实际,却又不及时建议或要求调整预算而仍教条地执行等等,从而导致财政预算

5、的执行丧失了原定的目的和宗旨,迫切需要加以全面地规范。财政预算一经批复就具有法律约束力,要求预算单位必须要严格地遵守执行,可在实际工作中,却有一些预算单位采取“偷梁换柱”等手段,变相调整其支出项目,如,财政预算安排其采购电脑等必备办公设备的,预算单位却在具体的采购活动中,与供应商“串谋”采购空调设备等;有的预算单位将其征收的行政性收费等,擅自放入私设的银行账户中,以截留或挪用;有的预算单位在其预算执行过程中,明知财政预算执行的前提条件发生变化,却不及时向财政部门反馈信息情况,不提出修定预算的建议等等,导致该追加预算的,不根据实际情况要求追加,该削减或停止执行的预算却在继续浪费等等,从而使得财政

6、预算的执行达不到应有的目的和效果,丧失了预算的经济发展功能。=、不少地方的财政监督职能,其目的和宗旨不够科学明了,责任不够强化,就事认事或甚至于任务式的监督现象比较普遍,从而导致财政监督职能弱化或错位,事前防范、事中监控功能几乎丧失殆尽,对此迫切需要加以充分、全面和彻底地发挥。篇二:公共财政框架下的非税收入管理研究公共财政框架下的非税收入管理研究市财政科学研究所摘要: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是实现公共财政体制的重要基础。按照建立健全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要求,改革现行非税收入管理体制,进一步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对于理顺政府收入分配秩序,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以及进一步推动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政府依法行政

7、、依法理财的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政府非税收入即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提供特定公共服务或准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它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再分配的一种形式。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我国对税收之外的各项政府性收费 的管理范围曾进行过多次调整,其管理模式也经历了深刻的变革。但是近年来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还不规范,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基本框架体系的初期,对这部分资金的管理现状、发展方向进行必要的关注,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社

8、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做好大财政蛋糕,完善财政分配职能,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不发达地区由于预算安排紧张,“收费大户”与“清水衙门”之间形成了极大的收入反差,这样一来使得部门、单位之间“苦乐不均”现象严重。近年来,财政部门对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进一步加强,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其一,“统管代收”,其主要特点可概括为“银行开票、银行代收、财政主管”;其二,“职能分工”,其基本操作程序是遵循财政、执收单位和代收银行各自分工,按照“收支两条线”要求,实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其三,“分散征收”,其特点是多渠道、多方式组织征收,资金不经征收单位过渡户直达地方金库和财政专户,一般性收

9、费由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进入行政服务中心的收费项目则在中心设立征收点,由征收点银行代收;其四,“集中汇缴账户”和“收入过渡户”模式。这种多种模式并存的现状必然引起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方面的混乱,由此可能导致财政运转方面的不良后果:收费项目和标准审批不规范,资金构成不合理,支出结构不合适。二、处理好非税收入管理的六个关系从现行的非税收入管理模式过渡到公共财政框架下非税收入管理的新机制,必须完善公共预算编制的内容和方式,控制收费规模,加快税费改革工作进程,切实加强对政府非税收入的全方位监督,完成从财政专户管理向国库集中收付的转变,与预算内外的资金真正形成合力。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公共财政框架下非税收入管理

10、机制,应正确处理好以下六个关系,坚持六项原则。1、正确处理政府、市场与权责的关系。首先,对现行负有政府职能且又违背市场规律、影响市场发展、不利于各要素市场的发育和运作的各类收费应坚决取缔;其次,对有政府职能的事业单位要通过机构改革,进行“关、停、并、转”,简化工程秩序,精简人员编制,杜绝因人设事、因事收费的行为。第三,对一般事业单位,要严格区分其公益性和盈利性,采取“放、管”结合的办法, 对非公益性的特殊事业单位,政府要给予宽松政策,逐步推向市场,以净化收费环境,避免非税收入鱼目混杂。第四,对政府性规费和政府性资源有偿使用费等,应从价格体系中拨离出来。因为各种行政性收费以及政府资源有偿使用费等

11、都不具有价格特征,不以盈利为目的,不含市场因素,它只是提供特定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一种强制性收费。因此,它完全应该通过财政分配运作机制来决定,价格管理部门应该退出对这部分收费的管理和监督。2、正确处理收费与税收的关系。收费和税收的资金从经济范畴上讲,其本质都是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补偿行为。从收取形式上看,收费仅仅是政府的一种行为,具有不稳定性;税收则是以国家政治权力作基础,具有法律约束的稳定性。实行费改税,实质上是政府财政分配和监督由不规范走向规范化的过程。因此,把属于乱收费和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的收费项目取缔后,应将一些名为费实为税的项目,逐步转化为税收依法征收。对保留的收费项目,能立

12、法的要立法,不能立法的也要做出一些有强制力的规章,以保证收费的严肃性和相对稳定性;同时,要采取措施,坚决杜绝人为因素的收入流失,做到应收尽收。对国家规定的罚没标准,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实际在标准范围内进一步细化,以确保罚没尺度的相对均衡。3、正确处理非税收入与财政资金规模的关系。近年来由于管理进一步加强,非税收入得到了稳步增长,不少市、县两级已经把非税收入当作一笔不可或缺的财力。非税收入在市、县两级的地位如此重要,这与我国高度集中、大一统的税收体制环境有密切联系。中央统一税制,地方政府收入分配的政策空间有限,地方发展需要的资金受限。特别在实行自上而下分税制的情况下,中央和省级政府可以通过税收的分

13、配解决基本支出,所以很少见到中央或省级政府大力组织非税收入的措施,相反经常提出清理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的要求。而在市、县特别是县级政府,税收空间很小,非税收入主要是政府性收费就显得十分重要。所以要特别处理好非税收入主体地位原则与“乱收费”的关系。4、正确处理收费与权责的关系。进行预算内综合财政预算和部门预算时,对某项收费的支出应采取专款专用,这是由收费的功能特性决定的,即设立某项收费,必附有特定的用途,这一点与税收有着本质的区别。采取专项专用,能够检验和考核该项收费的设立和标准确定是否适当,考查该项收费资金的使用效率,也能充分调动执收主体管理该项资金的积极性。篇三:财政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财

14、政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1、政府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浅析2、对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思考3、乡镇财政面临的困难及对策分析4、论影响消费需求的财政因素分析及政策建议5、促进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6、宪政视角下的我国财政改革7、财政支农效果的成因及建议8、谈政府财政监督的信息化建设9、我国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分析及改革10、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地方财政投入模式探讨11、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衡的财政政策12、取消农业税后乡镇财政分析13、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衡的财政政策14、中国自然灾害救助财政投入体制研究15、公共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主要方向16、由税费改革看我国财政分权的法制化17、

15、发展循环经济需要财政政策的支持18、促进人力资本增长的财政政策19、我国的财政风险的法律控制研究20、对当前政府预算的法治性研讨21、公共财政农业支出政策的国际经验与启示22、对我国现行出口退税制度的思考23、促进中部崛起协调区域发展的财税政策24、当前我国财政农业补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5、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26、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路径选择27、试论我国建立高绩效政府的路径选择28、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建议29、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的公共财政政策研究30、经济转轨时期财政政策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31、提高农民收入的财政支持政策选择32、发展人力资本的财政政策选择33、建设中国式财政政策性投融资体系的研究34、论引导消费需求、刺激经济增长的财税政策35、财政政策视角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36、现代预算理念与中国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改革37、小城镇建设及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考38、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财政制度与政策39、加强新时期财政监管问题的探讨40、财政科技投入模式的框架建议41、财政紧约束下有效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选择42、对外商开放我国政府采购的市场浅析43、推进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的研究44、公共财政框架下开展财政绩效评价工作的思考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