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新学案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4讲日本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课件人民版选修1课件幻灯片

上传人:E**** 文档编号:89889632 上传时间:2019-06-03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版新学案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4讲日本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课件人民版选修1课件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金版新学案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4讲日本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课件人民版选修1课件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金版新学案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4讲日本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课件人民版选修1课件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金版新学案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4讲日本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课件人民版选修1课件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金版新学案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4讲日本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课件人民版选修1课件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版新学案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4讲日本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课件人民版选修1课件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版新学案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4讲日本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课件人民版选修1课件幻灯片(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讲 日本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 课标要求: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一、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1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 2政治:各阶层对幕府统治的不满情绪高涨,天皇也想利用倒幕力量恢复统治地位,幕府面临统治危机。 3外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入侵,日本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中。 4前提:以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及新兴地主等为主体的倒幕派与部分大名废除幕府体制,建立并巩固了明治政府。,二、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1政治:彻底破除旧政治体制。 (1)逐步削弱封建

2、割据势力,建立中央集权,实现国家统一。 (2)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实行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 (3)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政治体制。 2经济:实行“殖产兴业”政策。先是采取大力创办官营企业来带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方针,后又改为“处理”官营企业和大力扶持、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方针。,3军事:发展军事力量,实现富国强兵。 (1)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对官兵灌输武士道精神和忠君爱国思想。 (2)设立专门军事院校,培养高级军事人才。 (3)建立近代化军队。 (4)军事机构改革中逐渐形成了陆军省、参谋本部等军事机构。 (5)扶植军事工业,发展军工生产,极力改进军事装备。

3、(6)建立近代警察制度。,4实行文明开化,用西方文明改造日本封建文化 (1)教育改革:整顿旧的教育机构,建立三级近代学校体制;创立专业技术学校;推行军国主义教育。 (2)传播改革思想和西方启蒙思想,提倡自由主义和欧化主义。 (3)改变社会风俗和生活方式中的陈规陋习,进行“欧化”运动。,三、明治维新的历史影响 1积极作用:推动日本走上了近代化道路。 (1)加强了中央集权,并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2)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3)摆脱了沦为西方殖民地的民族危机,走上了独立富强道路。 (4)使日本改变了落后面貌,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亚洲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2局

4、限性 (1)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给亚洲各国带来深重灾难。 (2)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形成了带有浓厚封建专制色彩的日本近代天皇制。,理解掌握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对日本社会带来的影响 (1)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打开了日本的门户;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日本主权遭到破坏,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冲击着日本社会,激化了社会矛盾,进一步动摇了幕府统治。 (3)冲击着旧体制,客观上推动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 (4)先进思想的传入,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列强的入侵,进一步暴露日本社会的落后和幕府统治的腐朽,因此反对幕府统治,要求变革社会的呼声更加强烈。,综

5、合分析明治维新的特点 (1)从改革领域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和生活习俗等领域,较为全面。 (2)从改革方式看,推行了全面西化的政策。 (3)从西化的具体方式上看,不仅仅是简单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而是注重加以更新改造。 (4)从措施的推进方式上看,充分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或强制推行,或示范引导。 (5)从改革内容的特点来看,在大力推行西化的同时,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课标要求: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一、历史背景 1民族危机:

6、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导致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4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并发展。 (1)早期维新思想:对戊戌变法运动起到了一定的思想先导作用。,(2)康梁维新思想 主张内容:呼吁变法图存,提倡兴民权,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宣传方式:维新派与顽固势力论战,“公车上书”,成立强学会和保国会等组织,创办中外纪闻等报刊。 二、百日维新 1施政纲领:1898年1月,康有为的应诏统筹全局折提出变法的具体措施,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2开始变法: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3主要内容

7、 (1)政治:准许臣民上书言事,允许办报,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员。 (2)经济:提倡和奖励士民投资设厂,修筑铁路,开采矿产。 (3)军事:裁汰绿营,用西法训练军队。 (4)文教:废八股、倡西学、办学堂、派人赴日留学。,4结果:失败。 (1)标志: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2)原因 维新派势力弱小,守旧势力过强。 维新派采用的方式及手段有误。 5历史影响 (1)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维新思想得以广泛传播。 (2)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也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迅速到来。,分析说明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1)从背景和条件来看:戊戌变法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8、,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新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的背景和条件下发生的,其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因而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运动。 (2)从纲领和内容来看: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请求光绪帝仿效日本、俄国的改革进行变法,从而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光绪帝在变法过程中颁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尤其是政治、经济方面的措施,适应了资产阶级参与政权、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3)从手段和形式来看:变法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4)从领导力量上看:领导这次运动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一、明治维新前后

9、,日本的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的变化,二、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的主要方式,高考例析 (2009高考山东文综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 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 记者莫理循的信(1898年11月25日),(1)材料中“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 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为了“打破鸡蛋”,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解析: 第

10、(1)问结合戊戌变法的失败分析其含义,戊戌变法未能改变旧制度而失败,因此,改革必须打破旧制度才能成功,失败原因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等方面考虑。第(2)问结合明治维新打破旧制度的措施分析。,答案: (1)含义:必须改变旧的政治制度,改革才能成功(或“改革必须除旧才能立新”)。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或“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2)改革措施: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废除等级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实现四民平等。,预测命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通往进步的大道上,却横卧着一个守旧衰老的政府。应该如何是好呢?保存政府的话,文明是绝对进不来的如果试图阻止文明的入侵

11、,日本国的独立也不能保证,因为世界文明的喧闹不允许一个东洋孤岛在此独睡 对此,我们日本的有识之士依靠帝室的神圣尊严,断然推翻旧政府。 福泽谕吉,(1)上述材料中“守旧衰老的政府”“帝室”分别指的是什么政府?为什么要推翻“旧政府”? (2)明治维新时,“帝室的神圣尊严”是怎样被强化的?简析其影响。 解析: 第(1)问应注意分析材料,围绕武装倒幕去思考。第(2)问实际上是考查明治维新的措施及天皇权力的加强。 答案: (1)德川幕府和明治政府。要保证日本独立,必须接受西方文明;要接受西方文明,必须推翻旧政府。 (2)强化:政治上,在宪法中规定天皇大权独揽;思想上,灌输天皇崇拜思想,强制民众服从天皇。

12、影响:使专制主义统治长期存在,人民缺乏民主权利。(其他表述言之有理亦可),经典例析 (2011安徽安庆3月)在人类历史上,改革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其中梭伦改革、商鞅变法与戊戌变法是中外改革的典型。阅读下列材料,根据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加多;即使是那些有势有财之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梭伦 材料二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商鞅,材料三 (康有为说)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

13、,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戊戌变法 材料四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梦蕉亭杂记,(1)根据材料一指出梭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指出商鞅、康有为变法为什么能取得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3)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对社会发展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一、四分别指出两场改革一成一败的主要原因。从中你得出什么启示?,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外历史上几个重大改革的认知,包括梭伦改革、商鞅变法、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分析和比较历史改革现象,从中发现那些影响

14、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发现和认识到历史学“鉴古知今”的价值和作用;第(1)问从材料一中“我手拿一只大盾,保护两方”,就可以得出其改革的指导思想。第(2)问,材料直接展示了商鞅、康有为变法的论据,归纳、概括出来便可。第(3)问,需要对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的背景、结果和影响有所认知,注意从改革对各自所处的时代及社会转型的影响。第(4)问的回答要综合比较两次改革的不同之处。解读材料一和材料四得出,前者改革的指导思想与后者改革的措施对改革的结果有直接影响,由此得出启示。,答案: (1)指导思想:社会公正与阶级调和。 (2)商鞅:阐述法家理论;列举历朝兴亡史实。康有为:以西方、日本变法取得成功为例证。 (3

15、)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商鞅变法推动了封建制度的确立。 (4)梭伦:中庸,缓和矛盾,取得广泛的支持;康有为:过于激进,激化矛盾。启示:注意改革的渐进性。,预测命题 2.(2011江苏常州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三、官民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人心不倦;四、破旧采之陋习

16、,基天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基。 五条誓文,材料三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众喙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三国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或侧重点)的不同之处。 (2)三则材料中的三位君主都参与了改革,分别指出他们在改革中的作用。 (3)三国改革出现了不同的结果:俄日崛起,中国改革失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改革的因素。 解析: 本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