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东涛-当代地方经济史的典范之作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8980673 上传时间:2017-09-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储东涛-当代地方经济史的典范之作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储东涛-当代地方经济史的典范之作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储东涛-当代地方经济史的典范之作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储东涛-当代地方经济史的典范之作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储东涛-当代地方经济史的典范之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储东涛-当代地方经济史的典范之作(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代地方经济史的典范之作评介储东涛、刘兴远等著当代江苏经济史凡人,多少有点历史癖。身处当代,置身于现实;而光阴似箭,现实不断的转化为历史。留恋历史,与执着现实、开拓未来是一致的。建国 30 年、60 年,或徐或疾,让我们回忆和记忆,大家感到此生不虚。尤其是生活和工作在江苏,倍觉有幸。在此期间,经常读到实际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为记录经济发展而写的文章和专著,博得我的关注和欣喜。2009 年是建国甲子,我期待着,有谁会出台一部经济史,或能传世不绝。当读到储、刘等位的这本 60 万言的大作,十分高兴。拜诵之余,作为同行,耐不住要有所评介,荐读于各界。这是一本集大成的新书。至少近 20 年,江苏人民出版

2、社及其伙伴先后发行了一批综合的和专业的以江苏经济发展为主题的出版物,特色鲜明,内涵丰硕,各有长处。而这本新书,更在前书基础上有进一步的概括和充实并有显著的提高。胡福明作序,肯定有“四个率先”的特色,即:率先从固守教案到吹响思想解放的冲锋号;率先从排斥市场到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率先从“一大二公”到“三足鼎立、三分天下” ;率先从封闭型经济到大力推进经济国际化。也是这样,江苏的经济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而实现基本现代化同样与先发展省市有其“两个率先” 。从另一角度,我的评介重点,主要有:一、提纲挈领,结构创新。经济史的写法,一般是以时为经,以事为纬,往往难免平铺直叙,一笔流水账。本书突破陈规,

3、在总论后,分为三篇共 20 章。总论从“经济史理论与区域经济史研究”到“建国后两个 30 年江苏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 ,三篇是:“经济结构变迁转型” 、 “经济体制变革创新”和“建设更加美好的江苏” 。纵横交错,不落凡套,读来有序,多维并有立体感,觉察江苏经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二、理念先行,紧密始终。史书不仅记叙,更在以论带史,论从史出。本书遵循理论结合实际的原则,或夹叙夹议,或有先有后,理念与事实有机联系,使读者获得感性与理性的共识。如在首章,就“重述”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及其对经济史的推动,又引入了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的三块基石,接着对江苏两个 30 年的经济运行和迅速发展进行概述,并总结

4、经验,也上升到理念层次。读者得益,有知有悟。三、信息翔实,既全又约。史以事实为脉络,本书所引江苏经济发展,都有翔实数据,各章整合,全面和系统并见。除文字叙述多有数字为据外,不少章节都有简表,一目了然。但是又避免琐屑,博中有约,各有重点,眉目清晰,免于杂乱。这与作者的组合有关,使统计数据活灵活现,读来不致枯燥乏味。写经济史,这是基本功,本书运用的熟练之至了。四、区域特色,极其凸显。写地方经济史或区域经济史,不能离开全国一盘棋,否者会失去大背景,陷于孤立。在此前提下,重头戏是凸显区域特色。本书对此浓妆艳抹,非常夺目。其中如江苏发展的三个阶段,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自费对外开放并迅速扩大,以至转向发展

5、创新型经济,常占较多篇幅,描绘到位;另如江苏的城市化、区域共同发展以及教育发展,也不乏自己的思想和做法,用了较多笔墨。五、时地交织,浑然一体。前后 60 年,纵横 10 万平方公里,怎样有时有空,需有统一筹划。本书的写法,基本上达到都有兼顾,不弃不漏。后 30 年成就大,不排斥前 30 年有“顽强发展” ;苏南是亮点,不掩盖苏中、苏北和沿江。沿海的共同协力。另如在产业发展上,工业和新型工业化一马当先,而对农业也放在重中之重,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都有伏有起。娓娓说来,时序井然,地区衔接,合成一部完整的江苏经济发展史。六、改革发展,互促互动。当代经济史,发展有赖改革。后 30年才有新局面。曾经有个说

6、法,似乎江苏发展领先,而改革稍为滞后。本书由专篇讲经济体制的变革创新,足以澄清。江苏是思想解放的策源地之一,也是市场经济的先行区之一,从企业制度尤其是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江苏或早或迟,都形成了大气候;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同样亦着先鞭。此篇所述,为过去有关地方经济史补了不足。七、科学发展,主线斐然。新世纪以来,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江苏的贯彻落实,活了较大力气。例如区域协调,列入议程较早,一直坚持,成效渐著;城乡协调,以一体化为目标,这几年加快了步伐。特别是在环保优先方针和生态文明建设,本书有专章述其始末,取得成就,应对挑战。这些篇章,紧扣当前主线,是全书的精彩处,与已有史料的评述比,都有新意和补

7、充、纠失。八、行云流水,文风灿烂。自古文史并重,是史书的不二要求。有些资料忽略之后,读来寡然乏味。本书注意及此,以文助史,行文比较流畅。有些地方,如对典型适当展开,不无生动活泼,增添了浏览的趣味。总的来说,仍嫌不足,希望今后续写后篇,更多的向太史公借鉴,笔底更加色彩。九、适当反思,直笔留戒。当代写史,总有局限,主要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报喜不报忧,一片昇平,抹去忧患意思,无助于总结经验和教训,使执政能力更上一层楼,并防止错失再犯。本书有鉴于此,秉笔直书,不为尊者讳,可尽史家职责。除对前 30 年有检点外,后 30 年至今也有某些不足,存在着若干问题,亟待校正,以匡不逮。这是本书特有,可称珍惜。十、顾后瞻前,可信可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历史都是现实” ,贵在指导今后。本书末篇超出同类典籍,旨在推动创新型经济大发展,言简意赅,含韵深长。对“两个率先” ,本书末章的展望,作为全书结尾,不是可有可无,却是可信可行。史识史德,于此才是圆满无缺的。“30 年筚路蓝缕,60 年柳暗花明” 。一部江苏经济发展史,读来个人启悟,也加强了持续前进的信心。本书有此功能,不妨认为是典范之作,值得推荐,一睹为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