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四)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557167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83.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四)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四)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四)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四)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四)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四)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四)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 年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四)年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四)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 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 15 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其提出者是( ) A孔子 B昆体良 C杜威 D夸美纽斯 2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由此标志着心理学真正独立成为一门科学的心理学 家是( ) 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冯特 D华生 3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 (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斯宾塞 4被称为心理学“第三势力”的是( ) A弗洛伊德主义 B行为主义 C人本主义 D

2、建构主义 5一个简单的反射弧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 A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效应器、反馈、传出神经 B传入神经、感受器、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C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反馈 D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6下列各项选择中,哪一项不属于青少年主要的人际关系?( ) A朋友关系 B亲子关系 C合同关系 D师生之间的关系 7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的是( ) A巴班斯基 B夸美纽斯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8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9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3、 ) A学生 B教师 C教学过程 D学习过程 101868 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 )一书,认为在生理学、心理学和逻辑学这 三个教育学基础中,心理学应放在首位,他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A大教学论 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心理学大纲 11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是( ) A教师和学生 B教师和教科书 C学生和教科书 D教学内容和手段 12提出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三大学习规律的心理学家是( ) A斯金纳 B奥苏伯尔 C托尔曼 D桑代克 132001 年,教育部印发了( )的通知。在世纪之交,我国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

4、系、机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A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B中国教育与改革发展纲要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4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 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 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 A当地县教育局 B当地县人民政府 C地市教育局 D省教育厅 15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 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

5、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4 小题,每题 4 分,共 16 分) 1苏格拉底产婆术 2校园文化 3发散思维 4一般迁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 1简述预防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必要措施。 2联系实际,简述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原则。 3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是什么? 4创造性与智力的基本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学记的教育思想有哪些,谈谈其中的思想对我们现代教育改革的启示? 2论述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 五、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1 题,每题 14

6、分,共 14 分) 根据下列案例回答问题。 语文课上,李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 “对号入座”,如 C 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顺”,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不少学生高兴地说:“我的作 文在小学里就经常不及格,今天李老师给我打了 100 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李老师 又及时鼓励达标的同学继续向 B 级、A 级组进军。 请问:这位李老师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早在约公元前 6 世纪,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丰富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把学习 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 2.C【解析】1879 年,冯特

7、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3.B【解析】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806)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4.C【解析】人本主义被称为继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之后的“第三势力”。 5.D【解析】略。 6.C【解析】青少年主要的人际关系包括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等。 7.B【解析】1632 年夸美纽斯发表的大教学论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 8.A【解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人全面发展的途径与方法。 9.D【解析】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所有内容都是为了揭示学与教之间的心理规律,因此,学习过 程是其研究核心。 10.B【解析】乌申斯基的人是教育的对象发表于 1868 年,该书认为心

8、理学应成为教育 学三大基础之首。 11.A【解析】教师和学生,也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构成教育活动的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12.D【解析】桑代克认为,学习的主律包括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三条。 13.A【解析】2001 年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 革。 14.A【解析】当地县教育局即可受理王某的申诉。 15.B【解析】略。 二、名词解释 1.苏格拉底产婆术即助产术,即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正如苏格拉底自己所 说,他自己虽然无知,但能帮助别人获得知识,好像其母亲是助产婆一样,虽年老不能生育,但能 接生,能够帮助新生命诞生。 2.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员工

9、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 作风和行为准则。 3.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 答案。 4.一般迁移是指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三、简答题(答案要点) 1.(1)建立完善的教育法规体系; (2)建立严格公正的教育执法制度; (3)建立全面的教育法律监督机制; (4)增强法制观念,宣传、普及教育法规; (5)加强学校的规范管理; (6)增强教师的法律意识,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 (7)加强学生对自己法定权利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8)加大安全教育力度。 2.

10、(1)因材施教原则的内涵: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 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它是教学中应当遵循 的重要原则之一。 (2)贯彻实施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采取有 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3.(1)激发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4.智力与创造性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表现在: (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

11、高,也可能低; (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四、论述题(答案要点) 1.战国后期,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以简赅的语言、生动的比 喻,系统地阐发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 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其具体教育思想体现在: (1)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2)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视导和教育考试制度,主张课内 与课外相结合; (3)提出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 (4)在教学方面,

12、主张启发式教学,“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开导学生但不 要牵着学生走;对学生提出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灰心;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但不提供现成的 答案。 可结合我们当前的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化建设、教育体制建设、教育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等 诸多方面的改革来谈谈学记中的教师观、教育观、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对我们教育改革的启示。 2.(1)注意教学材料和内容的编排; (2)改进教材呈现方式; (3)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 (4)加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训练; (5)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6)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五、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 上述案例中,李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李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新课程提出的发展性评价的内 涵。首先,李老师的评价促进了学生的发展。突出了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实现自身价值;其次,体现了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重视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 对个性发展的建构作用;第三,体现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 求,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第四,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李老师潜移默化 地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评价进入学生发展的进程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