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范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533308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范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西省范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西省范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西省范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西省范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范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范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附答案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范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1.从化学试剂商店买来的酒精,试剂瓶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 A. A B. B C. C D. D【答案】A【解析】【详解】A.A所示标志是易燃液体标志,酒精是易燃液体,故A正确;B.B是氧化剂标志,酒精不是氧化剂,故B错误;C.C是自燃物品标志,酒精不是自然品,故C错误;D.D是剧毒品标志,酒精不是剧毒品,故D错误;本题答案为A。2.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为碱酸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ANa2CO3H2SO4NaHCO3SiO2CO2BNaOHHClNaClNa2OCOC石灰水CH3COOHCaF2SO3SO2DKOHHNO3

2、CaCO3CaOSO3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详解】A.Na2CO3属于盐、不属于碱,SiO2是酸性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故A错误;B.CO是不成盐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C.SO3是酸性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故C错误;D.各中物质的分类完全正确,故D正确;本题答案为D。3.下列仪器可用于加热且不必垫石棉网的是试管烧杯坩埚蒸发皿锥形瓶蒸馏烧瓶A. B. C. D. 【答案】B【解析】试管能受热,且不用垫石棉网,故正确;烧杯能受热,但需要垫石棉网,故错误;坩埚能受热,且不用垫石棉网,故正确;蒸发皿能受热,且不用垫石棉网,故正确;锥形瓶能受热,但需要

3、垫石棉网,故错误;蒸馏烧瓶能受热,但需要垫石棉网,故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一般而言,精密的仪器不能受热,否则会造成热胀冷缩;能受热的玻璃仪器中,若表面积比较大,则需垫石棉网。4.实验是解决化学问题的基本途径,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蒸馏实验中,要在烧瓶中加入沸石或碎瓷片,以防止液体暴沸B. 使用容量瓶前应先检查它是否漏水C. 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应冷却至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中D. 将热的蒸发皿用手拿离火焰,放在实验台上【答案】D【解析】【详解】A.蒸馏实验中,为防止温度过高,导致液体飞溅,要在烧瓶中加入沸石或碎瓷片,以防止液体暴沸,

4、故A正确;B.用容量瓶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需要摇匀,为保证此操作容量瓶不漏液,使用容量瓶前应先检查它是否漏水,故B正确;C.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应冷却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故C正确;D.溶液蒸发实验时,应用坩埚钳取放蒸发皿,故D错误;本题答案为D。5.下列化学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 CO2 CO B. CuOCu C. CCO2 D. H2SO4BaSO4【答案】C【解析】【分析】依据变化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升、降判断。【详解】A.CO2 CO中,C的化合价由+4+2,化合价降低,所以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故A错误;B.CuOCu中,Cu的化合价由+20,化合价降低,所以需

5、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故B错误;C.CCO2中,C的化合价由0+4,化合价升高,所以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故C正确;D.H2SO4BaSO4无元素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本题答案为C。【点睛】在化学变化过程中,若元素化合价升高,则需加氧化剂才能实现,若元素化合价降低,则需加还原剂才能实现。6.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雨后彩虹”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光学现象,同时也与胶体有关B. 在溶有1mol Fe(OH)3的胶体中,含有NA个Fe(OH)3胶粒C. 实验室可用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与溶液D. 分散质粒子大小介于1 nm100 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答案】B【解析

6、】【详解】A.雨后空气中含有纳米级的小水珠,与空气形成胶体,“雨后彩虹”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故A正确;B.Fe(OH)3胶粒,是多个Fe(OH)3的集合体,在溶有1molFe(OH)3的胶体中,含有小于NA个Fe(OH)3胶粒,故B错误;C.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溶液无此性质,可用来鉴别溶液与胶体,故C正确;D.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为胶体,而小于1nm的为溶液,大于100nm的为浊液,故D正确;本题答案为B。7.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区域3的是A. 4FeS211O22Fe2O38SO2B. 2NaCl22NaClC. ZnCuS

7、O4=ZnSO4CuD. 2KMnO4K2MnO4MnO2O2【答案】A【解析】【详解】A.反应 4FeS211O22Fe2O38SO2,是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B.反应2NaCl22NaCl,是化合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反应ZnCuSO4=ZnSO4Cu,是置换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反应2KMnO4K2MnO4MnO2O2,是分解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本题答案为A。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28g CO所占的体积为22.4LB. 1L 1mol/L HCl溶液中含有HCl分子为NA个C. 标准状况下

8、,2.24L水中约含有NA个氧原子D. 标准状况下22.4L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含碳原子数为NA【答案】D【解析】【详解】A.28g CO的物质的量是1mol,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故A错误;B.是强电解质,在溶液中会电离出和,溶液中不存在HCl分子不,故B错误;C.标准状态下水不是气体,水中含有的氧原子数远远大于,故C项错误;D.标准状况下22.4LCO和CO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是1mol,含碳原子数为NA,故D正确;本题答案为D。【点睛】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L;非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不一定为22.4L。9.在强

9、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A. Ca2、Na、NO3、CO32 B. Mg2、Cl、NH4、SO42C. K、Cl、HCO3、NO3 D. Ca2、Na、Fe3、NO3【答案】B【解析】【分析】强酸性溶液中含大量的H+,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水、气体,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则离子大量共存,并结合离子的颜色来解答。【详解】A酸性条件下CO3不能大量存在,选项A错误;B酸性溶液中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且离子均为无色,选项B正确;C酸性条件下HCO3-不能大量存在,选项C错误;DFe3+为有色离子与题中溶液为无色透明不符,选项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

10、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及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共存考查,注意离子的颜色,题目难度不大。10.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SO2和O3气体,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质量比43 B. 电子数比11C. 密度比43 D. 氧原子数比23【答案】B【解析】【详解】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SO2和O3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1:1,质量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所以质量之比为:64/48=4:3,故A正确;B.1mol SO2和O3,所含的电子数分别为32NA、24NA所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SO2和O3气体,所含的电子数之比为:32NA/24NA=4:

11、3,故B错误;C.依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所以SO2和O3的密度之比为:64/48=4:3,故C正确;D.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SO2和O3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1:1,所含的氧原子数之比为:2 NA/3 NA=2:3,故D正确;本题答案为B。1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 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B. 盐酸滴在石灰石上:CaCO32H=H2CO3Ca2C. 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Ba2SO42-=BaSO4D. 氧化铜与硫酸混合:Cu2SO42-=CuSO4【答案】C【解析】【详解】A.稀H2SO4和Cu不反应,故A错误;B.盐酸滴在

12、石灰石上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H2OCa2CO2,故B错误;C.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Ba2SO42-=BaSO4,符合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各项要求,故C正确;D.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O2H+=Cu+H2O,故D错误;本题答案为C。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 mol CO2的质量为44 g/mol B. H2SO4的摩尔质量为98C. 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 D. 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质量的单位为g,故1mol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故A错误;B、一种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13、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故硫酸的摩尔质量为98g/mol,故B错误;C、气体摩尔体积的单位为L/mol,故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故C错误;D、O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故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考点: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应用13.除去某溶液里溶解的少量杂质,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A. KNO3溶液(AgNO3):加过量KCl溶液,过滤B. NaCl溶液(Na2CO3) :加足量盐酸后加热C. KNO3溶液(NaCl):加热蒸发得浓溶液后,降温D. NaCl溶液(BaCl2):加过量Na2

14、CO3溶液,过滤,再加适量盐酸并加热【答案】A【解析】【详解】A.加过量KCl溶液会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钾,过滤,滤液是硝酸钾和过量氯化钾的混合物,又引进了新杂质氯化钾,故A错误;B.加足量盐酸后加热,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NaCl、H2O、CO2,故B正确;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是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可以加热蒸发得浓溶液后降温,获得硝酸钾的晶体,故C正确;D.加过量Na2CO3溶液会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过滤,滤液是氯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再加适量盐酸并加热可以将碳酸根除去,故D正确;本题答案为A。14.根据下列三个反应,判断物质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2FeCl3 + 2HI = 2FeCl2 + 2HCl + I2H2SO3 + I2 + H2O =2HI + H2SO43FeCl2 + 4HNO3 = 2FeCl3 + NO + 2H2O + Fe(NO3)3A. NOFe2+H2SO3I B. IFe2+H2SO3NOC. Fe2+IH2SO3NO D. H2SO3IFe2+NO【答案】D【解析】【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