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9533279 上传时间:2019-05-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70.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沈阳市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附答案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一、单选题(共15题,共60分。1-11单选;12-15多选,每题4分,漏选2分,错选不得分)1.甲、乙两球质量分别为、,从同一地点(足够高)同时静止释放。两球下落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f仅与球的速率v成正比,与球的质量无关,即f=kv(k为正的常量),两球的vt图象如图所示,落地前,经过时间两球的速度都已达到各自的稳定值、,则下落判断正确的是( )A. 甲球质量大于乙球B. m1/m2=v2/v1C. 释放瞬间甲球的加速度较大D. t0时间内,两球下落的高度相等【答案】A【解析】【详解】两球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最后都做匀速运动,稳定时kv

2、=mg,因此最大速度与其质量成正比,即vmm,由图象知v1v2,因此m甲m乙;故A正确,B错误。释放瞬间v=0,空气阻力f=0,两球均只受重力,加速度均为重力加速度g。故C错误;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通过的位移,由图可知,t0时间内两球下落的高度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A。2.如图所示,A、B两球用细线悬挂于天花板上且静止不动,两球质量mA=2mB,两球间是一个轻质弹簧,如果突然剪断悬线,则在剪断悬线瞬间A. A球加速度为3g/2,B球加速度为g B. A球加速度为3g/2,B球加速度为0C. A球加速度为3g/2,B球加速度为0 D. A球加速度为g,B球加速度为g【答案】B【解析】【

3、分析】悬线剪断前,以两球为研究对象,求出悬线的拉力和弹簧的弹力突然剪断悬线瞬间,弹簧的弹力没有来得及变化,分析瞬间两球的受力情况,由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详解】设B球质量为m,则A球质量为2m,悬线剪断前,以B为研究对象可知:弹簧的弹力F=mg,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可知悬线的拉力为3mg;剪断悬线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F=m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对A:2mg+F=2maA,又F=mg,得aA= 对B:F-mg=maB,F=mg,得aB=0故应选:B。【点睛】本题是动力学中典型的问题:瞬时问题,往往先分析悬线剪断前弹簧的弹力,再分析悬线判断瞬间物体的受力情况,再求解加速度,抓住悬线剪断瞬

4、间弹力没有来得及变化。3.两根圆柱形长直木杆AB和CD相互平行,斜靠在竖直墙壁上把一摞瓦放在两木杆构成的滑轨上,瓦将沿滑轨滑到低处,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瓦滑到底端处时速度较大,有可能摔碎,为了防止瓦被损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 适当减少两杆之间的距离B. 适当增大两杆之间的距离C. 增多每次运送瓦的块数D. 减少每次运送瓦的块数【答案】B【解析】【详解】由题意可知,斜面的高度及倾斜角度不能再变的情况下,要想减小滑到底部的速度就应当增大瓦与斜面的摩擦力,由f=FN可知,可以通过增大FN来增大摩擦力;而增大瓦的块数,增大了瓦的质量,虽然摩擦力大了,但同时重力的分力也增大,不能起到减小加速度的作用

5、,故改变瓦的块数是没有作用的,故CD错误;而增大两杆之间的距离可以增大瓦受到的两支持力的夹角,而瓦对杆的压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增大,故增大两杆间的距离可以在不增大重力分力的情况下增大瓦对滑杆的压力,从而增大摩擦力,故B正确,A错误;故选B。4.一个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内有一固定的竖直杆,在杆上套着一个环,箱与杆的总质量为M,环的质量为m,如图所示,已知环沿杆匀加速下滑时,环与杆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f,则此时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是()A. (Mm)g B. FfmgC. FfMg D. Ff(Mm)g【答案】C【解析】【详解】箱子和杆处于静止状态,由力的平衡条件得,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FNFfMgFfM

6、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大小,则:FNFNFfMg。故选:C【点睛】以箱子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条件求出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求出箱对地面的压力5.如图甲所示,升降机内固定着一个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斜面底端安装一个能显示弹簧作用力的传感器,以弹簧受压时传感器示数为正,传感器通过一根轻弹簧连接着一个质量为2 m的金属球。运动中的升降机突然停止,以停止运动为计时起点,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传感器上显示的弹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且金属球运动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升降机在停止运动前是向上运动的B.

7、 0t1时间段内金属球做减速运动C. t1t2时间段内金属球处于超重状态D. t2和t4两时刻金属球的加速度和速度的大小均相同【答案】D【解析】由图像可知,升降机停止运动后弹簧先被压缩,可知升降机在停止运动前是向下运动的,选项A错误;0t1时间段内,弹力一直增大到最大,t1后弹力减小,可知金属球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选项B错误;t1t2时间段内金属球向上先加速后减速,则金属球先超重后失重,选项C错误;t2和t4两时刻弹簧的弹力为零,则弹簧在原长位置,此时金属球只受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加速度均为gsin300,且速度的大小相同,选项D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关键是能从图像中获取信息,弄清小球

8、在斜面上的运动过程,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动态分析;同时注意运动的对称性.6.质量为m的物块P置于倾角为1的固定光滑斜面上,轻细绳跨过光滑定滑轮分别连接着P与小车,P与滑轮间的细绳平行于斜面,小车拉着物体P,使P沿斜面以速度v匀速上滑,当小车与滑轮间的细绳和水平方向成夹角2时(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小车也做匀速运动 B. 小车做加速运动C. 小车的速率为 D. 小车的速率为【答案】C【解析】【详解】将小车的速度v1进行分解如图所示,则v=v1cos2,则,A沿斜面以速度v匀速下滑时,2变大,则v1变大,即小车做加速运动,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7.在街头的理发店门口,常可以

9、看到有这样的标志:一个转动的圆筒,外表有彩色螺旋斜条纹,我们感觉条纹在沿竖直方向运动,但实际上条纹在竖直方向并没有升降,这是由于圆筒的转动而使我们的眼睛产生的错觉。如图所示,假设圆筒上的条纹是围绕圆筒的一条宽带,相邻两圈条纹在沿圆筒轴线方向的距离(即螺距)为L10 cm,圆筒沿逆时针方向(从俯视方向看),以2 r/s的转速匀速转动,我们感觉到的升降方向和速度大小分别为()A. 向上;10 cm/s B. 向上;20 cm/sC. 向下;10 cm/s D. 向下;20 cm/s【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于每秒转2圈,则转1圈的时间为05s,而螺距为10cm,所以每秒沿竖直方向运动的距离为2

10、0cm,即速度大小为20cm/s又因为彩色螺旋斜条纹是从左下到右上,且圆筒沿逆时针方向(从俯视方向看),根据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就会感觉条纹的运动方向向下,D正确考点:考查了圆周运动规律的应用8. 如图所示,长为3L的轻杆课绕水平转轴O转动,在杆两端分别固定质量均为m的球A、B(可视为质点),球A距轴O的距离为L。现给系统一定动能,使杆和球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当球B运动到最高点时,水平转轴O对杆的作用力恰好为零,忽略空气阻力。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球B在最高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球B的速度为0 B. 杆对球B的弹力为0C. 球B的速度为 D. 球A的速度等于【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球B

11、运动到最高点时,球B对杆恰好无作用力,即重力恰好提供向心力,有,解得,故AB错误,C正确;因为AB同轴转动,B的半径是A的两倍,所以有:,即,故D错误。考点: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名师点睛】本题中两个球组成的系统内部动能与重力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同时两球角速度相等,线速度之比等于转动半径之比。9.2016年2月11日23:40左右,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首次宣布发现了引力波。它来源于距地球之外13亿光年的两个黑洞(质量分别为26个和39个太阳质量)互相绕转最后合并的过程。这一发现,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年前的预测,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为发现引力波作出贡献的三位美国科学家。

12、合并前两个黑洞互相绕转形成一个双星系统,关于此双星系统,只考虑双星间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个黑洞绕转的线速度大小相等B. 两个黑洞的质量分别与各自绕转的线速度大小成反比C. 两个黑洞绕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D. 质量大的黑洞旋转半径大【答案】B【解析】【详解】双星系统具有相同的角速度,靠相互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向心力大小相等,有m1r12m2r22,则轨道半径之比等于质量之反比,根据v=r知,线速度大小不等,故A错误。因为线速度与轨道半径成正比,轨道半径与黑洞质量成反比,则两个黑洞的质量分别与各自绕转的线速度大小成反比,故B正确。根据a=r2知,由于轨道半径不等,则向心加速度

13、大小不等,故C错误。轨道半径与黑洞质量成反比,质量大的黑洞旋转的半径小,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是双星问题,与卫星绕地球运动模型不同,两个黑洞都绕同一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关键抓住条件:角速度相同10.我国研制的北斗导航系统又被称为“双星定位系统”,系统由5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30颗低轨卫星组网而成(如图),这些卫星的运动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北斗导航系统计划到2020年完全建成。关于该导航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系统中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可以定位在成都正上方B. 系统中卫星的运行速度可以大于11.2 km/sC. 系统中卫星的运行周期和月亮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可能相同D. 系统中从地面发射

14、质量为m的同步卫星比发射质量为m的低轨卫星所需的能量更多【答案】D【解析】【分析】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地球静止,同步卫星位于赤道平面内;卫星轨道半径越大,发射卫星时克服地球引力做功越多,发射卫星时消耗的能量越多;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根据周期公式与轨道半径关系判断周期关系;围绕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没有脱离地球的吸引,卫星速度小于第二宇宙速度。【详解】A项:同步卫星相对地球静止,同步卫星位于赤道平面内,成都不在赤道上,因此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不能定位在成都正上方,故A错误;B项:11.2km/s是地球的第二宇宙速度,达到此速度的物体可以脱离地球的吸引,系统中的卫星没有脱离地球的吸引,系统中的卫星的运行速度

15、小于7.9km/s,故B错误;C项: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卫星的轨道半径小于月亮的轨道半径,则卫星的周期小于月亮的周期,故C错误;D项:卫星轨道半径越大发射卫星时克服地球引力做功越多,因此系统中从地面发射质量为m的同步卫星比发射质量为m的低轨卫星所需的能量更多。故应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知道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知道同步卫星位于赤道平面内是解题的关键,应用牛顿第二定律与万有引力公式可以解题。11.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其内部物体的引力为零。设想在地球赤道正上方高h处和正下方深为h处各修建一绕地心的环形真空轨道,轨道面与赤道面共面。两物体分别在上述两轨道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对它们均无作用力,设地球半径为R,则A. 两物体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B. 两物体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C. 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D. 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答案】AC【解析】【分析】由地球质量等于密度乘以体积,可得地球质量表达式;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对A、B分别列方程可得两物体速度和加速度之比。【详解】设地球密度为,则有:在赤道上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