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模块化设计思想

n****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99.50KB
约25页
文档ID:89503602
模块化设计思想_第1页
1/25

系统和产品 d 模块化设计,——21 世纪企业竞争的制高点——,目录,(一)从模块化设计到模块化时代 (二)面向系统总体的设计 (三)面向模块化的设计 (Ⅰ) ——经典模块化方法 (四)面向模块化的设计 (Ⅱ) ——现代模块化方法 (五)面向模块化的设计 (Ⅲ) ——模块化技术过程控制 (六)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策略 (Ⅰ) ——模块化为核心的技术平台 (七)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策略 (Ⅱ) ——模块设计的创新,主要参考文献,[1] 李春田,“现代标准化前沿——‘模块化’研究报告”(共十章),《中国标 准化》2007-2起连载 [2] 李春田主编,《标准化概论》(第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 李春田主编,《工业企业标准化》,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92 [4] 童时中,《模块化原理、设计方法及应用》,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5] 童时中,童和钦,《维修性及其设计技术》,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6] 卡丽斯·鲍德温、金·克拉克著,张传良等译,《设计规则:模块化的力量》,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7] 青木昌彦、安藤晴彦编著,周国荣译,《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8] B.约瑟夫.派恩著,操云甫等译,《大规模定制-企业竞争的新前沿》,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9] 大卫.M.安德森、B. 约瑟夫.派恩著,冯涓等译,《21世纪企业竞争前沿-大规模定制模式下的敏捷产品开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10] 张平、马跷著,《标准化与知识产权战略》(第二版),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11] R.S.普雷斯曼[美],《软件工程》,郭肇德、郑少仁译,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8 [12] 童时中主编,《人机工程设计与应用手册》,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一)从模块化设计到模块化时代,1.1 当今企业技术环境面临的挑战 1.2 多样化的挑战——模块化是必由之路 1.3 知识经济与 “设计规则”的竞争 1.4 基于模块化的大规模定制 ——21世纪企业竞争的前沿 1.5 现代模块化与模块化时代 ——模块化进入大发展时期,当今企业技术环境面临的挑战(一),●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准的提高,人们的爱好‘需求、审美观、价值观等逐渐向个性化发展,唤起了多样化的消费心态 ▲市场的激烈竞争,促使各企业不惜标新立异,开发出品种繁多的新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多变和提高市场的占有率。

●经济全球化、生产分散化和企业再造工程的兴起 ▲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市场变得越来越开放,协作成为经济结合的流行方式,跨国经济将成为21 世纪的主导 ▲生产的分散化和专业化:企业的生存取决于它的技术能力和应变能力,小企业经营灵活,采用先进技术,随着技术更新的加快,大批中小企业兴起,形成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 ▲企业 再造和企业重组:以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时间已成为成为竞争的主要因素 ▲时间紧缩:技术开发时间、产品寿命周期和投资回报周期的间隔迅速缩短▲产品的成本和质量虽然仍是竞争的重要因素,但随着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的普遍采用,企业间的产品质量日趋接近,新产品的投放速度和交货期已成为决定竞争胜负的最关键因素 ●技术集成 ▲功能集成:当今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市场上任何一种产品都是一系列不同技术(功能)的集合体 ▲系统集成:现代的各种技术系统都是多种技术设备的综合体,用户希望一个企业不仅是提供一种主产品,而能提供相关的成套设备和系统集成服务 ●面临挑战的对策 ▲应对上述种种挑战的唯一途径就是模块化由模块组成的柔性的产品或系统,能够适应多样化的需求和组织专业化生产,可快速组合成新产品,通过通用接口实现技术集成。

▲下述的大规模定制以及现代模块化和模块化时代的理论,都是应对上述挑战的对策和产物,当今企业技术环境面临的挑战(二),当今企业技术环境面临的挑战(三) ●现代设计技术,企业竞争要素 设计技术 质量 可靠性设计 速度 CAD 成本 可制造性设计 市场:个性化需求 模块化设计 维修性(售后服务) 维修性设计 使用性 人机工程设计 艺术性 工业(造型)设计,,,,,,,,,,,,,,●信息社会标准化会消亡? ▲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他的著名的《第三次浪潮》一书中声称要向标准化“发起进攻”并预言: ——信息社会是一个“打破标准化后”的多样化社会,今后的一切将“越来越不一致和没有标准了” ——标准化对未来的信息社会不再适用,信息社会一旦到来,标准化便不复存在了,它将同工业化社会一同消亡 ▲托夫勒把多样化作为新产业革命的特征——非常正确 ●传统标准化面临多样化挑战 ▲标准化的基本原则:约束多样化,治乱。

▲多样化(源于个性化需求和市场竞争)导致小批量、多品种生产 ●标准化向何处去?——模块化是一条“唯一”、“必由”之路 ▲多样化中含有规范化的因素,任何事物有它典型的构成模式,哪怕是“量体裁衣”,上衣和裤子是截然不同的 ▲集标准化多种要素于一体的“模块化”,能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需要,它为多样化时代的标准化工作开辟了一条新路多样化的挑战(一),● “传统标准化”的历史性贡献——推动了20世纪的经济发展 ▲大规模生产——20世纪企业竞争前沿 ——是制造业的一次革命相对于原作坊式的生产) ——造就了一大批“工业发达国家” ▲大规模生产创建了“标准化”学科 ——标准化是大规模生产的需要和产物 ——标准化是大规模生产的基础没有标准化,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生产 ●现代标准化——以模块化为纲 ▲我国的“现代标准化”理论的诞生和价值: ——为适应多样化需求,在90年代初,以李春田教授为代表的我国标准化工作者提出了以模块化为核心的“现代标准化”理论 ——指出标准化不会消亡,提出模块化可实现多样化与效益的有机统一,为信息时代的“多品种、小批量” 生产模式指明了方向和途径(是必由之路) ——“现代标准化”是我国对标准化理论的创新,是标准化的革命。

多样化的挑战(二),▲现代标准化的构成: 现代标准化=传统标准化+模块化+标准战争 ——传统标准化:运用其一整套理论和方法,获得模块批生产的低成本和质量 ——模块化:以产品(系统)的柔性构成模式,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以新产品上市速度快取得市场竞争优势 ——标准的竞争:知识产权是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应运用标准化手段,迅速把技术创新成果予以提升,使之转化为专利;并尽可能将其规范化,成为一种大家都需遵守的“设计规则”——标准取得市场竞争的主导权 ▲模块化为标准化提供了新的转机: ——可实现多样化,而无损于规模经济 ——加快产品和技术更新,而又能保证质量和效益 ——有助于产业结构优化和专业化推动经济发展 ——发展了标准化理论,赋予标准化以新的柔性和活力多样化的挑战(三),●我国的模块化动态和实践:2007年,李春田教授发表了他的的新作《现代标准化前沿——“模块化”研究报告》,他为我们失去的10年而痛心疾首他说“我老了,寄希望于年轻一代努力吧,这里是你们可以为祖国而发扬火力的战场李春田教授在他耄耋之年再一次举起了“模块化”的大旗,令人鼓舞,令人唏嘘衷心地希望他的呼吁能得到广泛的响应在日本学者青木的2003年中文版序言中称: “多数中国人对 ‘模块化’一词可能感到比较陌生”。

这是10年沉寂的结果事实是(仅是局部): ▲1991年,中国标协把模块化研究列为学术工作的重点任务,先后召开两次全国性模块化研讨会,作为研究的成果之一,出版了《模块化原理、设计方法及应用》(2000) ▲解放军总装备部要求武器装备全面实施模块化例如,1993年启动雷达模块化研制工作,2000年召开“雷达模块化研讨会”总结 ▲1989~1991年,机械电子工业部公布模块化设计研究项目86项 ▲90年代初,技术监督局与船舶总公司立“模块化造船研究”课题 ▲80年代初,国电自动化研究院成立模块化小组,推行模块化设计,顺利实现科研成果的模块化、商品化和研究所向企业的转制多样化的挑战(四),●知识经济时代,(技术)知识与标准化的关系: 贸易壁垒(贸易规则) 知识产权 技术标准 知识霸权 标准战争(产品标准) ●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 ▲知识经济就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 ▲知识经济概念所描述的是一种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以后的又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形态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将是信息和知识 ▲知识经济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在1996年首次提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预计,人类将在21世纪的下半叶全面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必须以人的智力创造为核心,重视终身教育培训、重视建立创新机制 ● 知识产权经济:知识产权是财富的主要来源,知识产权成为科技进步的主要产出,并对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贡献率越来越大知识产权权利资本的形式已成为决定生产力发展的主导要素 知识,知识经济与“设计规则”的竞争,,融入,形成,,,,,导致,大规模定制与模块化(一),●大规模定制(MC)——21世纪企业竞争前沿 ▲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美国,1996年提出) ——目标:大规模定制是以大规模生产的速度和成本,满足用户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特点:在产品多样化和定制化的同时,不相应地增加成本其基本原理如图所示: 目标: 速度快、成本低 + 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 ↓ 制造手段: 大规模生产 + 定制 = 大规模定制 ↓ ↓ 产品组成: 通用模块 + 柔性组装 = 个性化产品 ▲制造业的又一次革命——以模块化为技术手段 ▲产生以模块化为核心的现代标准化——标准化的一次革命。

以适应大规模定制的需要大规模定制与模块化(二),●企业生存发展的三大支柱(竞争力要素)分析,目标(世界先进水平,取得竞争优势),新的功能、性能,速度、成本、质量,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研发模式创新,大规模定制 (模块化),,,,,,,▲技术创新:非一日之功,有重点地研发、突破▲管理创新:对先进的管理方法,正在消化、吸收,由必然到 自由尚有时日▲研发模式创新:世界上尚在发展完善之中,我们站在相近的 起跑线上,主动权都在自己手中,在这个前沿突破,可取得 速度、成本、质量上的优势▲企业赶超国际水平的模式:以产品的研发生产模式(模块化)为突破口模块化是企业的内功,主动权完全在自己手中 ●模块化成为各大公司的追逐目标 ▲IBM的产品策略是,提供一系列非常通用的“模块”,市场部用这些“模块”配置用户的个性化产品 ▲西门子的气轮机研发,面对200种产品统一设计,零件数为3万个;而原来5万个零件仅20 种产品 ▲通用电气公司(GE)重新设计其断路开关箱,用1275个共享构件代替28000个独立零件,形成40000种不同的配置 ▲丰田公司把各个品牌汽车放到一个项目组设计,形成统一的模块化结构欧洲汽车公司正在联合起来,进行模块化和统一工作(从统一底盘着手)。

并提出了一个包括28个模块的生产概念技术创新,研发模式创新(模块化),管理创新,,国际先进水平,,大规模定制与模块化(三),●适应MC的设计技术 ▲要求:建立合理的产品族结构,同时完成一组产品(而不是一个)的设计,通过扩大产品族中模块、标准件的比例来提高定制的速度,并降低成本 ▲设计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