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盈建科-基础常见问题

n****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78MB
约41页
文档ID:89272586
盈建科-基础常见问题_第1页
1/41

目录目录 Q1:多层接基础如何实现? . 1 Q2:怎么考虑水浮力的计算? . 3 Q3:能不能做抗拔桩的设计? . 3 Q4:两桩承台在软件中是按梁模型算的么? . 4 Q5:桩承台基础,冲跨比怎么算? . 5 Q6:水池、大储罐基础,在软件中如何设计? . 6 Q7:直径 20m 的圆形风电基础,在软件中如何设计? 6 Q8:基础和地基之间是否可能出现拉力? . 6 Q9:内筒冲切,筒底压力怎么考虑? . 6 Q10:带边框柱的剪力墙怎么考虑? . 8 Q11:软件中,剪力墙洞口如何处理? . 9 Q12:筏板较厚时,除了上下层钢筋外,可否配置中间层钢筋? . 10 Q13:是否有基础的裂缝计算?(地基梁、筏板、特别是防水板) . 11 Q14:筏板的沉降计算,是否有迭代过程? . 12 Q15:主楼和裙房地下室底板不等高时,软件如何处理? . 13 Q16:防水板计算模型时什么样子的? . 14 Q17:拉梁上的荷载如何处理?拉梁的计算模型是什么样的? . 15 Q18:剪力墙下布置独立基础和承台,在 YJK 中能否实现? . 17 Q19:为何相邻桩冲切安全系数相差很大,有很多是 50.0? . 19 Q20:什么样的承台用有限元计算? . 21 Q21:如何将工程打包发给 YJK 的客服? . 23 Q22:沉降图和位移图,有什么差别? . 25 Q23:桩刚度是如何确定的? . 28 Q24:复合桩基在软件中如何设计? . 29 Q25:CFG 复合地基在软件中如何处理? 31 Q26:柱墩在软件中如何处理? . 32 Q27:基础软件中的标高有哪些,是什么关系? . 34 Q28:网格划分,桩不在结点上时,如何处理的? . 36 Q29:筏板弯矩方向 Mx 和 My 都是怎么定义的? 37 Q30:为什么 YJK 的筏板配筋比 PKPM 小? 39 北京盈建科软件有限责任公司研发部 第 1 页 Q1::多层接基础如何实现?多层接基础如何实现? 一般来说,上部结构的底部的一层和基础相连。

但是也有不等高嵌固的情形,如 下图所示,左边单层框架设独立柱基,右边的主楼下设筏板 对于上述不等高嵌固情形,应按 3 步操作: 1、在楼层组装时,与基础相连构件的最大底标高应设为 3.6m(第 2 自然层层底 标高) 2、基础建模参数设置中,指定“与基础相连的楼层号输入方式”为普通楼层, 楼层号填入 2 北京盈建科软件有限责任公司研发部 第 2 页 3、点击“重新读取” ,按“不等高嵌固情形”重新获得上部结构信息并在此基 础上进行基础构件的布置 广义楼层适用于上部结构按“广义层”建模的情形 北京盈建科软件有限责任公司研发部 第 3 页 Q2::怎么考虑水浮力的计算怎么考虑水浮力的计算?? 水浮力作用于筏板底面,按阿基米德定律计算,浮力 F 的单位是 kN/m2:  w 9.8Fhd=,hw为水头标高,d 为筏板底标高,F 为浮力当水头标高小于 筏板底标高时,浮力为零具体见基础答疑二或 F1 帮助 Q3::能不能做抗拔桩的设计能不能做抗拔桩的设计?? 可以,下面介绍 YJK 中抗拔桩的计算模型 局部抗浮计算模型,要点如下 1、承台作为防水板的固定支座,承台桩不发生位移 2、考虑三种荷载:防水板的自重,防水板的附加恒载,水浮力。

考虑两种组合: 标准抗浮组合(1.0 恒-1.0 浮) 、基本抗浮组合(1.0 恒-1.4 浮) 3、防水板内的非承台桩,按弹簧考虑弹簧刚度 K 取桩抗拉刚度 整体抗浮计算模型,要点如下 1、承台不作为防水板的固定支座承台桩可能发生竖向位移 2、除考虑自重、附加恒载、水浮力外,还考虑上部结构柱、墙恒荷载考虑两 种组合:标准抗浮组合(1.0 恒-1.0 浮) 、基本抗浮组合(1.0 恒-1.4 浮) 3、防水板内的非承台桩和承台桩,都按弹簧考虑弹簧刚度 K 取桩抗拉刚度 总结如下 1、采用哪种计算模型,取决于计算假定认为承台处上部荷载足以抵抗防水板 传递过来的水浮力, 承台桩不可能发生竖向位移时, 可采用局部抗浮计算 否则, 应按整体抗浮计算 2、采用局部抗浮模型时,防水板只发生局部弯矩,不发生整体弯曲采用整体 抗浮模型是,防水板上既有局部弯矩也有整体弯矩因此,后者的配筋量一般比 前者大 北京盈建科软件有限责任公司研发部 第 4 页 Q4::两桩承台在软件中是按梁模型算的么两桩承台在软件中是按梁模型算的么?? 1、正截面受弯和斜截面受剪按梁模型计算 2、不验算冲切 以图示两桩承台为例: 以下是“1.2 恒+1.4 活”下的弯矩图,X 向弯矩分别为 540.4 和 1292.7,Y 向弯 矩都是 0: 以下是受剪验算结果和计算书,从计算书中看出,受剪承载力最不利截面的法线 方向,与 X 轴夹角为 0 度或 180 度: 以下是两桩承台的冲切验算结果: 北京盈建科软件有限责任公司研发部 第 5 页 Q5::桩承台桩承台、桩法基础、桩法基础,冲跨比,冲跨比怎么算怎么算?? 单柱矩形承台,严格按照桩基规范(JGJ94-2008)第 5.9.7 条执行,按 X 向和 Y 向分别计算冲跨比: 0x0x0 /ah 0 y0 y0 /ah 其他承台,按冲跨比等于 1.0 计算。

第 5.9.7 条规定“ 0x 、 0 y 均应满足 0.25~1.0 的要求” 因此冲切锥与承台底面的 夹角在 45 度和 75 度之间: 1 arctan   计算冲切力时,应扣除冲切锥范围内的桩反力: 北京盈建科软件有限责任公司研发部 第 6 页 Q6::水池、大储罐基础,在软件中如何设计水池、大储罐基础,在软件中如何设计?? 按筏板建模,在边界施加附加弯矩 Q7::直径直径 20m 的圆形风电基础,在软件中如何设计的圆形风电基础,在软件中如何设计?? 可按圆形筏板建模,采用通用的有限元法计算但是,这种类型的基础,软件未 做过专门的实例验证 Q8::基础和地基之间是否可能出现拉力基础和地基之间是否可能出现拉力?? 真实情况下,不可能出现软件中,可能出现原因如下:地基土对筏板的支撑 作用,软件中采用弹簧来模拟,弹簧同时具有拉、压刚度 Q9:内筒冲切,筒底压力怎么考虑?:内筒冲切,筒底压力怎么考虑? 内筒冲切验算采用以下公式: hpt m0 0.7/ h l F f u  式中冲切力 Fl等于上部荷载减冲切锥内的桩、土反力之和 冲切锥内桩、土反力取决于计算方法,以框筒结构平板式筏基为例:当采用倒楼 盖法计算时,基底压力成直线分布;当采用弹性地基梁板法计算时,核心筒下基 底压力较大,从核心筒向周边递减。

倒楼盖法基底压力 弹性地基梁板法基底压力分布 对于框筒结构,核心筒、外框、裙房的荷载和刚度差异较大,导致基底压力不符 合直线分布,宜采用弹性地基梁板法计算基底压力因筒底压力较平均值大,冲 切力相应减少,筏板厚度更容易满足要求 在“内筒冲切计算书”中,可以查看每个基本组合下的上部荷载、桩土反力、冲 切力和最不利组合下的验算结果: 北京盈建科软件有限责任公司研发部 第 7 页 北京盈建科软件有限责任公司研发部 第 8 页 Q10::带边框柱的剪力墙怎么考虑带边框柱的剪力墙怎么考虑?? 冲切验算时,将边框柱和剪力墙合在一起,作为一个验算单元考虑,相当于一个 异形柱下图中,白线为冲切锥与筏板底面的交线,蓝线为冲切临界截面: 带边框柱的墙肢 带边框柱的 L 形墙 带边框柱的 L 形墙 验算时,考虑不平衡弯矩的影响,验算每个角点处的剪应力是否超限(见上图中 的白色小圆点) ,验算公式为: shpt 0.7 0.41.2 / i f,式中 i 为临界截面角 点的序号: 上述三种情形,软件自动实现“墙、柱合算” 其他情况,可通过人工交互的方 式,指定需要“合算”的柱和墙肢,例如: 特殊情形下以人工交互方式实现“墙、柱合算” 采用“自动识别+人工交互”的方式,基本上可以涵盖“带边框柱剪力墙”的所 有情况。

总结一下,要点如下: 1、边框柱和墙肢合成一个计算单元,相当于按异形柱计算; 2、按“凸包+偏移”的几何算法,确定冲切破坏锥和临界截面的轮廓线; 3、验算临界截面每个角点上的剪应力,一定涵盖最大剪应力点; 4、验算剪应力时,考虑不平衡弯矩 北京盈建科软件有限责任公司研发部 第 9 页 Q11::软件中,剪力墙洞口如何处理软件中,剪力墙洞口如何处理?? 底层剪力墙上可能有两种洞口: 窗洞、 门洞 软件按不同的方式处理这两种洞口 窗洞:按无洞口考虑 门洞:自动增加节点,拆分墙肢 上部结构模型中的底层墙 基础模型中底层墙 从整个模型的角度,解释洞口的处理方法: 北京盈建科软件有限责任公司研发部 第 10 页 Q12::筏板较厚时,除了上下层钢筋外,可否配置中间层钢筋筏板较厚时,除了上下层钢筋外,可否配置中间层钢筋?? “基础计算及结果输出”模块中,只输出顶、底配筋 “基础施工图”模块中,对于厚度超过 2m 的筏板,会按构造要求配置中间层钢 筋 北京盈建科软件有限责任公司研发部 第 11 页 Q13::是否有基础的裂缝计算?(地基梁、筏板、特别是防水板)是否有基础的裂缝计算?(地基梁、筏板、特别是防水板) 在基础施工图模块中。

北京盈建科软件有限责任公司研发部 第 12 页 Q14::筏板的沉降计算,是否有迭代过程?筏板的沉降计算,是否有迭代过程? 有 迭代计算的过程如下 确定基床系数初始值K0 有限元法计算,得到 基底压力Pi,位移Ui 按分层总和法计算沉降Si |Ui-Si|≤Δ 是 最终确定Ki 否Ki+1=Pi/Si 第 1 步:确定基床反力系数的初始值 K0 第 2 步:有限元计算,得到基底压力 Pi和位移 Ui 第 3 步:按分层总和法计算沉降 Si 第 4 步:判断位移 Ui是否等于沉降 Si,若不等于,说明 K 取值不合理按 Pi/Si 修正基床系数 K若等于,说明 K 取值合理,位移等于沉降 第 5 步:最终确定 Ki,迭代结束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迭代算法,会导致筏板边缘的基底压力趋向于无穷大原因 是按分层总和法计算沉降时,采用的 Boussinesq 应力解是弹性解 北京盈建科软件有限责任公司研发部 第 13 页 Q15::主楼和裙房地下室底板不等高时,软件如何处理?主楼和裙房地下室底板不等高时,软件如何处理? 处理方案取决于计算假定 假定 1:两块底板之间有可靠连接,认为变形协调 假定 2:两块底板之间无可靠连接,变形不协调。

对于假定 1,软件按一整块筏板计算基底压力,按两块板分别计算地基承载力 对于假定 2:要求用户分别建模 主楼筏板模型(板底标高-6m) : 裙房筏板模型(板底标高-3m) : 北京盈建科软件有限责任公司研发部 第 14 页 Q16::防水板计算模型时什么样子的?防水板计算模型时什么样子的? 防水板在筏板布置时定义,在筏板布置菜单下输入防水板,并一定要在筏板 定义对话框中输入防水板的属性 在基础计算时,程序对防水板自动进行二步计算: 第一步计算将柱底、墙底作为支撑防水板的不动支座,对防水板进行有限元 计算和配筋计算 如果防水板内有地基梁, 将地基梁作为支撑防水板的弹性支座, 地基梁按照有限元交叉梁体系进行计算和配筋; 第二步计算非防水板基础,如独立基础、桩承台等,此时考虑防水板传递过 来的荷载 如果用户在布置的桩承台基础之间布置了地基梁,则第二步计算时,程序仅 将桩承台作为承受上部荷载的基础计算, 而将桩承台之间的地基梁放在第一步和 防水板共同计算, 此时的地基梁既作为支撑防水板的弹性支座并和防水板共同受 力,又作为筏板、承台、独立基础等有限元计算的协同构件承受上部荷载 而拉梁不能作为支撑防水板的弹性支座, 基础拉梁和承台面 不在一个标高, 所以不能用拉梁计算替代地基梁。

北京盈建科软件有限责任公司研发部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