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合唱曲《在太行山上》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88912083 上传时间:2019-05-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合唱曲《在太行山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析合唱曲《在太行山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析合唱曲《在太行山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析合唱曲《在太行山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析合唱曲《在太行山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合唱曲《在太行山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合唱曲《在太行山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前 言一、作者简介以及创作背景(一)曲作者(二)词作者(三)作品创作背景二、作品分析(一)歌词分析(二)曲式分析三、作品处理应注意的问题(一)指挥手法方面(二)声乐演唱方面结 语附 录浅析合唱曲在太行山上摘 要:在太行山上是我国抗战时期的一部经典作品。它是为奋战在太行山上的战士们所作,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歌颂了战士们英勇杀敌、不畏艰难的革命精神。本选题从作品的创作背景、歌词、曲式等方面入手,全面解析在太行山上作品的内在含义,掌握演唱合唱曲的技巧要领以及抗日歌曲创作的风格特点,以便对作品进行更好的艺术处理。关键词:在太行上;混声合唱;桂涛声;复二部曲式;作品分析前 言 回顾我国合唱事业的发

2、展,有一个时期的成就不容忽视,那就是抗战时期,在太行山上就是当时的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抗日战歌。在那个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公理与强权生死搏杀的时期;作者记录的不单单是一个人的心声,而是亿万中国人在面对民族危难时所经历的心路历程。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一部作品,首先就是对作品内容,情感脉络和所要表达的文化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把作品的背景,情绪的表现,曲式的运用等方面完全了然于心,胸有成竹。只有全面的了解,完全投入到角色中去,才能准确的表达音乐的形象,做到具体、细腻、生动、感人。一、 作者简介以及创作背景理解一首作品的第一步应该去了解作者的情况,何种背景下写成的,这样才能初步的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3、一)曲作者冼星海(1905年至1945年),人民音乐家,广东番禺人,在一个贫苦的船工家里长大。11928年在上海国立音乐学院学习,1931年在巴黎学习。回国后面对同胞们家破人亡的遭遇,他奋笔疾书,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作品,为抗日运动的宣传起到了极大的鼓舞作用。1945年10月30日病逝于莫斯科。其优秀作品有:战斗性歌曲战歌救国军歌,抒情性歌曲夜半歌声黄河之恋,劳动性歌曲搬夫曲,说唱性歌曲打倒汪精卫。(二)词作者在太行山上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抗战歌曲,一提起这首歌,人们自然而然的会想起他的作曲者冼星海,但是对他的作词者桂涛声却很少有人了解。桂涛声(1901年-1982年)原名桂独生,字昂之,笔名

4、涛声,云南籍回族音乐家。21903年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但是其家业到他父亲那一代就已经败落,再加上桂涛声幼年丧父,全家仅靠母亲种地糊口,生活非常的艰难。但这一切都没有阻挡桂涛声求学的愿望,1918年从沾益县高小毕业以后,又在云南省第三师范和云南省立美专绘画科学习。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1937年,由于被特务的出卖,被捕入狱。1937年全国抗战全面爆发,极具爱国热情的桂涛声毅然决然地北上太行山参加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抗战胜利后,他来到上海教学。文化大革命时期,因苏州反省院经历,受到无端的批斗,1979年粉碎“四人帮”后才得以昭雪。此后,桂涛声一直在从事民族音乐研究工作,1982年12

5、月16日病逝。(三)作品创作背景太行山位于山西、河北、河南三省边界,山林耸立,地形复杂,是我国重要的军事重地。七七事变后,桂涛声跟随李公朴前往太行上,参加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在战火激烈的太行山区,桂涛声的足迹踏遍了千山万壑,他走访了各股抗战力量:八路军、游击队员、国民抗战将士这半年在太行山上的见闻使他备受感触:他见到敌人的铁骑践踏祖国腹地,他见到有志青年积极从军,更看到了八路军战士是怎样的英勇抗战,这些都给了他力量于是奋笔疾书,写下了在太行山上这不朽的诗篇。后来,被著名作曲家冼星海一眼看中,1938年为在太行山上谱曲。就这样一首荡漾着庄严肃穆和博大浪漫主义民族之魂的合唱作品诞生了。3二、 作品分

6、析我们拿到一首作品,映入我们眼帘的应该是这首作品的歌词,从歌词出发能够直接而全面的了解作品所要描写的事物,以及所要抒发的感情。见附录(一)歌词分析从歌词看作者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由远及近的画面,作者用简单、易懂的话语直接、深刻的描述了太行山上轰轰烈烈的抗战情景。歌曲的第一句写的非常的具有诗意,从字面上看写的是红日东升的景象,实际上暗示着抗日战争必胜的信心和希望。接着,“看吧”把镜头拉近,我们会看到什么呢?是抗战胜利的希望:千山万壑、铜壁铁墙和抗日的烽火(夸张手法),把太行山上抗战情景描写的异常的生动。4紧接着,镜头再一次拉近,“听吧!”我们又会听到什么呢?是母亲让他的儿子去抗战,是妻子送自己的丈

7、夫去抗战,是啊,如果没有这样坚定而强大的后备力量,怎么会有后来的兵强马壮呢,这里作者所要表达的是这不是个人的战争,是全中华民族的战争,只要四万万中华儿女团结一致,英勇抗战,抗战的胜利永远属于我们。第二段歌词是太行山上战争实况的写照。“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显示出了我们抗战胜利的有利条件,让人倍感自豪。“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充满自信的语言,是那么的振奋人心。全词虽短,但是所表现出的乐观主义精神令人鼓舞。(二)曲式分析在太行山上是一首混声二部合唱作品,其结构为复二部曲式。作品由A、B两个结构组成。A段由a、b两个乐段构成,a段为f小调,b段转入平行A大调4。B段由c、d两个乐段

8、构成,c段延续上一段的调性A大调,d段开始的时候仍然是A大调,结束时回到f小调上。曲式结构图如图1:图1歌曲采用具有冲击力的附点音符及切分音等节奏和富有棱角的旋律五度、七度音大跳等主要音乐创作手法,表现出意气风发的战斗意志和爱国热情。5A段以抒发感情为主,旋律线条是优美、舒缓的。这首作品的主题就在作品的开头“红日照遍了东方”,从全曲的最低音开始旋律上行,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红日冉冉升起的景象;女声部为主旋律,男声部为填充声部,以制造出歌声在山区回响的效果。B段为进行曲的风格,表现了太行上激烈的战斗情景,与A段在风格上形成了对比。d段中多次出现的切分节奏有效的增强了旋律的战斗性,并且旋律上以重复性的

9、手法作了扩充。紧接着,歌曲在声调、力度、情绪上不断的向上推进继而加剧了矛盾的激化(全曲高潮)。这首歌在f小调上结束,前后呼应。三、作品处理应注意的问题作品的处理要建立在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作品的基础上,通过上文我们已经对在太行山上有了全面的理解,那么在对作品的处理上,笔者想谈一谈自己在学习上的一些心得体会。(一)指挥手法方面整首作品中强度使用中强、弱结合的形式。歌曲B段为战斗性情绪而A段为抒情性风格,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么在指挥手法也应该形成大的反差,A段应为优美的曲线线条,以“摸”为主;B段应为直线线条,以“弹”为主。这是大的方面,当然每个段落里也有明显的对比,例如:A段中“看吧”这两个字,

10、从作者要表达的意图来看,这里的音乐术语应该是“marcato”(强而有力),那么我们在指挥两个小节的时候应该为“重弹”击拍有力,动作上要具有爆发力;再如B段中“听吧”与前段中的“看吧”形成对比,那么这里的音乐术语应该是“legato”(连贯、流畅地、舒缓地)指挥手法上应该是“轻摸”。另外还要注意作品中大量的切分音、附点音符、长音时指挥动作要保持,即手击中拍点弹起后,保持不动。(二)声乐演唱方面1.声乐演唱与情感的结合歌曲的情感是歌唱的灵魂,歌唱者只有对歌曲的情感挖掘的淋漓尽致,才能生动而又深刻的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只有用真实情感才能感动人,只有感动了人,这才是真正的艺术,2.音乐的咬字、吐字A

11、段是一个抒情风格,咬字上要做到轻柔而清晰,速度稍慢,而且要注意字尾和下一个字字头的衔接,中间不能出现被切断和明显的断裂感。B段为进行曲风格,咬字应该铿锵、坚定,这一部分虽然速度进行较快,但是也要注意咬字的清醒、完整。3歌曲的呼吸呼吸是歌曲演唱的基础,而对于合唱来说,有着其独特的呼吸方法:循环呼吸和轮流呼吸。例如在全曲的第一句,这一句的音值比较的长,但是要想达到声音的延续性,我们可以让合唱队员运用循环呼吸法。从整体方面来说应该注意:作品A段是抒发感情的,那么呼吸上,我们应该运用缓吸缓呼,而B段是斗争性的风格,应运用急吸缓呼来唱出战斗性的情绪。结 语抗战时期的音乐成就是璀璨的,通过对在太行山上作品

12、的分析,使我对抗战音乐有了更深层的理解。我国合唱事业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的发展壮大,也在群众中得到了很大的普及。面对合唱艺术的蓬勃发展,作为当代艺术类高校生的我们,拥有基本的合唱指挥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参考文献1 夏野.中国音乐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39.23 马博忠.在太行山上的词作者桂涛声J.回族文学,2005(7):3941.4 孔春恒,叶高峰.经久不衰的历史之声在太行山上的作品分析以及作品的排练设计J.大师名曲,1998(3):7778.5 宋明娜.浅析在太行山上的作品分析和处理J.人民音乐.2000(4):3638.6 于海虹.循坏呼吸法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0(3):1619.7 李志坦.曲式与作品分析M.北京:北京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8 苏严慧.合唱作品艺术化处理的主要手段J.音乐创作,2007(3):5558.9 吴小璋.谈和声分析中的若干因素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9(6):8083.10 朱月华.高师音乐专业加强艺术实践当议中J.小学音乐教育,2006(3):45.附 录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