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论语》论修养篇精讲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272639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4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经典《论语》论修养篇精讲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文化经典《论语》论修养篇精讲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文化经典《论语》论修养篇精讲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文化经典《论语》论修养篇精讲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文化经典《论语》论修养篇精讲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经典《论语》论修养篇精讲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经典《论语》论修养篇精讲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经典论语,-论修养,第一节自省,本单元共选录十三章。首章孔子勉人修德、讲学、徙义、改过,为本单元纲领。第二章曾子自述省身之大端,第三章孔子告诫人勿恃才而骄吝,这些都是德的重要内容。第四章子夏论为学首重人伦,第五章重在见贤自省,这些也属于讲学、修德的内容。至于第六章的“见其过而自讼”,第七章论“君子之过”,第八章论“小人之过”,第九章的“过而不改,是谓过也”,都属于改过、徙义之事。第十章的”患所以立”、”求为可知”,与第十一章的“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第十二章的“不患人之不己知”,义理可以互相阐发,第十三章“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这些是孔子勉人及时进德修业,因此收录在本单元的各章

2、。,73子日:“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4,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述而),译文:孔子说:“(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评析:在这里,孔子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题相提并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l-4曾子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译文 曾子说朚“我每天多次反瘁自己: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删诚实可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

3、习了呢?” 评析:儒家十分重襆个人的道德养以求塑造成吆想人格。而章讲犄自,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在本章中,曾子还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畴。忠的特点是一个“尽”字,办事尽力,死而后已。“信”的涵义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内容是诚实不欺,用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信”特别与言论有关,表示说真话,说话算数。这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思考:曾子每天都要反省自己“为人谋丽不忠乎?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提示:曾子的做法对于我们当夸的每个人来说都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为别人谋事应当忠诚,对待朋友应当真诚,对老师传授的知识应当认真学习。,8ll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泰伯),译文孔子说:“(一个在上位的君主)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能,如果骄傲自大而又吝啬小气,鄢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 评析由本章可见孔子强调德比才还重要。“骄”和“吝”是德中最容易导致事业失败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最容易让人失去朋友和支持者。因此只有不矜己傲物,不悭吝财货,才能容人容物,建立功业。,l7子夏日:“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

5、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日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学而),译文子夏说:“一个人能够对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入,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评析: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是看他的道德修养。这一观点进一步说明了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思考:子夏的这段话表现了孔子在教育上的什么特点?,提示: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孔子把书本的知识放在第二值,首先强调的是学做人。,4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6、,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评析本章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方法之一。实际上这就是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又以别人的过失为鉴。这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态度。,527子日:“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公冶长),译文孔子说:“算了吧,我还没有看见过能够着到自己的错误而又能从内心责备自己的人。” 评析古往今来,人们往往能够一眼看到别人的错误与缺点,却看不到自己的过失。而要做到有自知之明、有错即改,在任何时候都是很难的。,192l子贡日:“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译文子

7、贡说:“君子的过错好比日月蚀:他犯过错,人们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 评析:心地光明磊落,肯修养道德的君子,不必担心犯错,也不必担心别人看见自己的过错。知过而又能改,那才算是真正的君子。,198子夏日:“小人之过也文。”(子张),译文:子夏说:“小人犯了过错必定要掩饰。” 评析:子夏认为小人对待缺点、错误、过失,总是想方设法去遮盖它、掩饰它,结果就是得不到改正。而君子对待错误,此处虽未言明,但可想而知是“闻过则喜”,”知过必改”了。,1530子日:“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卫灵公),译文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锗了。” 评析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关键不在于过,

8、而在于能否改过,并且保证今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思考:请结合以上七、八、九三章的内容,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自己的过错。,192l子贡日:“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 198子夏日:“小人之过也必文。”(子张) 1530子日:“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卫灵公),提示:在人生的征途上,犯错误是难免的。有过错却不改正才是真正的过错。要想改正错误,首先就要正视自己的错误,不要试图去掩饰自己的过错。,414子日:“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里仁),译文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

9、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所知道的人。” 评析:这是孔子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必须首先立足于自身学问、修养、才能的培养,让自己具备真才实学。,1519子日:“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译文孔子说:“君子只怕自己没有才能,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 评析:此章大意是说有修养的人在意的是自己没有能力,而不在乎别人不理解、不知道自己。在孔子看来,人之所以应当力学励行,原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人格,与他人的知否本不相干。所以君子只恨自己无能、不长进,不会去计较旁人是否知道自己。,116子日:“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评析:

10、这段话是孔子对学生传授的为人处世之道。其潜台词是:在了解别人的过程中,也使别人了解自己。,15:20子日:“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卫灵公),译文孔子说:“君子担心死后没有(好的)名声为人们所称颂。” 评析君子在有生之年,即应努力追求能为世代所传颂的美名,而不是遭人唾弃辱骂的恶名。正因“疾没世而名不称”,所以君子能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修养品德,孜孜为善,谨言慎行,将已所能发挥到极致,以求万世芳名。,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材料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材料二: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

11、,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二主要阐述言与行的关系,孔子认为对人应当“听其言而观其行”。 B孔子认为朽木不可雕,责备宰予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可见孔子认为宰予就是一块朽木。 C孔子认为粪土一样的墙壁,已经没有必要再污损了,干脆听之任之,无须指责。 D曾子与宰予形成鲜明对比,孔子更欣赏曾子那样的人。, C(孔子认为粪土一样的墙壁不能粉刷,而不是没有必要再污损),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12、。” 【译文】: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了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一样的墙壁不能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有什么值得责备的?”孔子说:“先前我对人,听了他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人,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我是从宰予的表现改变了先前对人的态度。,(2)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所讲的“自省”的?,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

13、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篇第七)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篇第十九),(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昭公与同姓的吴姬结婚,有违周礼。陈司败问孔子,鲁君这样做是否懂礼。孔子说鲁君懂礼,陈司败对此很不满。 B、陈司败私底下对孔子的弟子巫马期说,孔子身为有道德、懂周礼的君子,却偏袒做出非礼行为的君主,太过偏心。 C、周礼提倡“为尊者讳”,孔子明知鲁昭公违礼却在公开场合为他遮羞。陈司败对

14、孔子表里不一的做法予以严厉批评。 D、子贡认为,君子随时被大家关注着,其一言一行都在众人眼里。君子难免会有过错,但过而能改,仍会备受世人称道。,(1)C (陈司败的批评不是针对孔子的“表里不一”,他并不知道孔子这样做的真实用心。陈司败是在批评孔子偏袒鲁昭公,遮掩鲁昭公的违礼行为的做法。),(2)从第一个选段中,你认为孔子真是“改过”了吗?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具备什么样的修养?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2)孔子其实没有过错,因而谈不上“改过”。从这件事的处理上,可以看出孔子的修养很高:一是敢于承担过错,周礼提倡“为尊者讳”,作为臣子,孔子宁可自己承担过错,而不说鲁君不知礼;二是受委屈时不辩解,孔子受到陈司败的批评指责,仍以宽容的心态来面对;三是巧妙地坚持原则,孔子的话中巧妙委婉地肯定了鲁昭公的违礼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