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听觉系统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70748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3.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视觉、听觉系统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视觉、听觉系统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视觉、听觉系统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视觉、听觉系统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视觉、听觉系统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视觉、听觉系统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视觉、听觉系统课件(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正常人体结构学课件,感觉器官 巢湖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解剖学教研室,感觉器官,1、感受器:接受内外环境刺激的感受装置。 2、分类:1)外感受器一般感受器-位于皮肤和粘膜内,感受触、压、痛、温觉。特殊感受器-位于头面部,感受声、光、嗅、味觉。 2)内感受器位于内脏器官内,如颈A窦、颈A小球。 3、感觉器官:特殊感受器+附属结构,有视器、前庭蜗器。,第一节:视器,1、组成:眼球+眼付器 2、眼球,近似球形,位于眶内,前-睑裂与外界相通;后-通过视N与脑相连。 3、眼球:眼球壁+内容物组成,分别介绍一下。,一、眼球,(一)眼球壁 1、纤维膜:角膜、巩膜 2、血管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3、视网膜:

2、 (二)眼球内容物 1、房水 2、晶状体 3、玻璃体,(一)眼球壁,1、纤维膜 (1)角膜:占前1/6,坚实透明,屈度稍大,有折光作用,无血管,N未梢丰富感觉灵敏。 (2)巩膜:占后5/6,乳白色,厚而坚韧,具有保护作用,与角腊交界处的深面有一环形的巩膜V窦。,2、血管膜 (1)虹膜:环形,d:12mm,中央有孔-瞳孔,周围有瞳孔括约肌和瞳孔开大肌。光线强、物体近-瞳孔缩小,光线弱、物体远-瞳孔开大。虹膜颜色有人种差异。与角膜交界处有虹膜角膜角。 (2)睫状体:切面上呈三角形,整体呈环形,分睫状突和睫状环,睫状突有丝状的睫状小带与晶状体相连。有睫状肌,调节晶状体的屈度。 (3)脉络膜:后2/3

3、,调解眼内压,3、视网膜,(1)色素C层:一层立方形C组成,内有色素,可吸收多余的光线。 (2)视C层:有视锥C-感受强光和辨色,视杆C-感受弱光。 (3)双极C层:双极N元。 (4)节C层:多极N元,节C轴突汇合为视N,汇合处为视N盘,又称盲点,在盲点颞侧3.5mm处呈黄色为黄斑,其中央有一凹陷,为中央凹,是视觉最敏锐的部位。,(二)眼球内容物,1、眼房和房水 (1)眼房:角膜与晶状体之间的不规则间隙,被虹膜分为前房和后房,两者借瞳孔相通。 (2)房水:无色透明的液体,呈弱碱性,由睫状体的非色素C产生后房瞳孔前房虹膜角膜角吸收入巩膜V窦,具有折光、营养、维持眼压的作用。,2、晶状体:富有弹性

4、的双凸透镜,由晶状体囊和晶状体核组成,借睫状小带与睫状体相连。老年人晶状体蛋白变性,混浊,形成白内障。看近物时睫状肌收缩睫状小带松施,晶状体屈度变大,折光率,看远物相反。 3、玻璃体:无色透明的胶状物、位于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具有折光与支撑作用。,二、眼副器,(一)眼睑 (二)结膜 (三)泪器 (四)眼球外肌,(一)眼睑,1、眼睑的形态:(俗称眼皮)分上眼睑、下眼睑,它们围成睑裂,其内侧端为内眦,外侧端为外眦。内眦钝圆,外眦锐利,内眦靠近上下眼睑内表面有泪点-泪道的入口处。 2、层次:皮肤:薄,睑缘生有睫毛,根部有睫毛腺。浅筋膜:LCT,易水肿。肌层:眼轮匝肌。睑板:DCT,半月形,有睑板腺,

5、开口于睑缘,分泌油样的液体,防止泪液外溢。,(二)结膜,1、结膜的分部:薄而透明的粘膜,分睑结膜、球结膜,它们相互移行形成结膜上穹、结膜下穹。 2、结膜囊:睑结膜、球结膜、结膜上穹、结膜下穹、加上眼球的前面形成囊状间隙,为眼的给药处。,(三)泪器,1、泪腺:位于眼球的外上方,眶上壁的泪腺窝内,有1520个排泄小管开口于结膜上穹眨眼冲洗眼球泪点吸收。 2、泪道:泪点吸收泪小管泪囊鼻泪管下鼻道。,(四)眼球外肌,1、有七块: 上睑提肌-上提上睑 上直肌-使眼球向上内 下直肌-使眼球向下内 内直肌-使眼球向内 外直肌-使眼球向外 上斜肌-使眼球向下外 下斜肌-使眼球向上外 2、起止:除下斜肌外,它们

6、起于总腱环,止于上眼睑和眼球。,三、眼的血管,1、眼A:发自颈内A,与视N伴行视N孔眶分支视器,发出一支视网膜中央A与视N伴行距眼球1cm处穿入视N在视N盘分视网膜鼻侧上、下A和视网膜颞侧上、下A视网膜。 2、眼V:与同名A伴行最后形成眼V眶上裂与海绵窦相通。,第二节:前庭蜗器,又称耳、位听器,感受位置觉和听觉,分: 一、外耳:耳廓、外耳道、鼓膜 二、中耳:鼓室、咽鼓管、乳突小房 三、内耳:又称迷路,分骨迷路、膜迷路,一、外耳,(一)耳廓 1、位置:位于头部两侧,凹面向前外,可以广泛收集声波,凸面向后。 2、结构:弹性软骨作为支架,外面覆盖皮肤形成。 3、耳垂:下方无软骨区为耳垂,为采血的部位

7、。,(二)外耳道,1、分部:为一弯曲的管道,分外1/3的软骨部,内2/3的骨部。 2、结构:内衬皮肤,与深面的骨膜紧密连接,疖肿出现剧痛。深部的皮肤有特化的皮脂腺-耵聍腺,具有滋润作用。 3、弯曲:整个外耳道向前下方弯曲,检查鼓膜向后上方牵拉,使外耳道变直。,(三)鼓膜,1、位置:椭圆形的半透膜,位于外耳与中耳交界处,向前下外倾斜,与外耳道下壁呈45角,广泛接受声波。 2、结构:中央凹陷为鼓膜脐,向上形成两个邹襞,将鼓膜分为松施部(下1/4)和紧张部(上3/4),其前下方有三角形的反光区为反射光锥。,二、中耳,(一)鼓室 1、定义:颞骨岩部内含气不规则的腔。 2、鼓室壁:上壁-鼓室盖,借薄的骨

8、板与颅中窝相邻。下壁-颈V壁借薄的骨板与颈内V相邻。前壁-颈A壁,借薄的骨板与颈内A相邻,有咽鼓管。后壁-乳突壁,借乳突窦与乳突小房相邻。外侧壁-鼓膜。内侧壁-内耳的外侧壁,后上方有前庭窗,卵圆形,后上方有面N管凸前下方有蜗窗,圆形。 3、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形成听骨链传导声波放大声波,放大22倍。 4、听小骨肌鼓膜张肌,听觉的敏感性镫骨肌,位于锥隆起内,减轻传向内耳的压力。,(二)咽鼓管:鼓室与咽的通道,维持鼓膜内外气压的恒定,小儿咽鼓管短而平直,接近水平位,故小儿中耳炎多见。 (三)乳突小房:乳突内含气的腔,呈蜂窝状,借乳突窦与鼓室相通,感染相互蔓延。,三、内耳,1、内耳:又称迷路分骨

9、迷路和膜迷路,骨迷路内含有外淋巴,膜迷路内含有内淋巴,内外淋巴互不相通。 2、骨迷路:骨半规管、前庭、耳蜗 3、膜迷路:膜半规管、椭圆囊-球囊、蜗管,1、骨半规管:三个,呈“C”字形,相互垂直,每一半规管有一单脚和一彭大的壶腹脚。有前、后、外半规管,前后半规管的单脚汇合为总脚开口于前庭。 3、前庭:椭圆形,外侧壁有前庭窗和蜗窗。,(一)骨迷路,3、耳蜗,形似蜗牛,由骨性蜗管绕蜗轴21/223/4圈形成,蜗轴伸出一骨螺旋板伸入骨性蜗管,缺口由膜迷路填充,将骨性蜗管分为上面的前庭阶和下面的鼓阶,两阶在蜗顶借蜗孔相通。,(二)膜迷路,1、膜半规管:套在骨半规管内,壶腹脚上有壶腹嵴-位置觉感受器,感受

10、旋转运动的刺激。 2、椭圆囊球囊:壁上有囊斑-位置觉感受器,感受直线运动的刺激。 3、蜗管:切面上呈三角形,上壁-前庭膜,外侧壁-血管纹,下壁-基底膜壁上有螺旋嚣(Corti”器)-听觉感受嚣。,四、声波的传导,1、空气传导: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前庭窗前庭阶外淋巴蜗孔鼓阶的外淋巴蜗管内淋巴螺旋器蜗N听觉中枢。 2、骨传导:颅骨的震动内耳的淋巴波动刺激Corti氏器产生冲动,但很微弱。,人体解剖学歌诀 感觉器,眼球壁歌诀 球壁三层内中外,角膜透明巩膜白; 中膜棕黑富血管,名称又分虹睫脉; 内膜又叫视网膜,组织结构层次多; 锥杆双极节细胞,视锥强光视杆弱。 眼底歌诀 颜色桔红真鲜艳,乳头中凹像

11、圆盘; 血管由此分支走,动静比例二比三; 乳头缺乏视细胞,正常生理是盲点; 乳头颞侧三点五,视觉灵敏在黄斑。 屈光系统歌诀 屈光系统有四个,角膜房水晶状玻; 视远晶薄小带紧,看近晶厚睫肌缩。,房水歌诀 房水来自睫状突,后房前房必经路; 前房角入静脉窦,稳压折光养眼球。 鼓室歌诀 中耳鼓室六个壁,名称结构要牢记; 前后上下外内侧,按照顺序记仔细; 咽管孔窦鼓室盖,骨板鼓膜内侧迷; 中耳炎症互蔓延,即早治疗莫大意。 内耳歌诀 内耳迷路藏颞岩,耳蜗前庭半规管; 听觉耳蜗螺旋器,前庭直线半规旋。,练习题,1、名词解释:角膜,虹膜静脉角,黄斑 2、眼球的内容物有那些? 3、房水的产生与循环途径? 4、内耳由哪几部分组成? 5、简述声波的传导途径?,Made by mxm,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