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七年级下册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29043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4.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七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七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七年级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七年级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七年级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七年级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七年级下册(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知道隋朝建立、统一和灭亡的史实。 2、掌握隋朝大运河开凿的时间、原因、开通的作用。 3、了解科举制创立的史实。 4、知道隋末农民起义推翻了隋朝。,学习目标,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二段,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王朝至此完.,第二单元 国产的产生 社会大变革,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 民族交融,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多国家 的建立和巩固,下册: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三国归晋,魏(西晋灭魏),蜀 (魏灭蜀),西晋 266-316年,东晋时期,吴 (280年 西晋灭吴),

2、十六国(北方)(后期:前秦 北魏),东晋(南方)317-420年,北朝,439- 北魏 东魏 北齐 北周 581年 西魏 北周,420-589年 宋 齐 梁 陈,北朝始,刘裕灭东晋建宋朝,南朝始,南朝,“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是盛唐诗人皮日休的诗汴河怀古,诗中论及的是隋朝大运河和隋炀帝。那么,隋朝是如何统一全国的?有哪些建树?它为什么仅存在38年就灭亡了?,引入,一、隋朝的建立,时间: 都城: 建立者:,581年,长 安,杨坚,隋文帝杨坚,“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赵翼(清),2、隋统一全国,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隋的统

3、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影响/意义)。,隋朝疆域,开皇之治,隋文帝杨坚锐意改革、为君勤俭而创建了一个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百姓富足、文化繁荣的盛世,史称“开皇之治”,隋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呢?,3、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开皇之治),(1)经济方面: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2)政治方面:创立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3)一系列措施的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以下材料说明了什么?,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

4、要,民谣: 运河水,荡悠悠, 隋炀皇帝下扬州。 一心只把琼花看, 万里江山一旦丢。,隋炀帝乘龙舟游江都,二、开通大运河,1、目的,琼花:,隋炀帝下江南 相传,隋朝时扬州出现了一种绮丽的花,名叫琼花。隋炀帝知道后,急切地要到扬州去观赏。长安、洛阳到扬州路途遥远,那时陆路交通很不方便,他就发动数百万民工开通了一条大运河。,隋炀帝真的为了看到绮丽的琼花而开凿长达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吗?,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所以修大运河的目的是: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隋王朝对全

5、国的统治。,在位皇帝:,开凿时间:,中心:,南北端点:,连接水系:,长度:,自主完成,隋炀帝,605年,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全长2000多千米,洛阳,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涿郡(今北京),余杭(今杭州),地位:,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2、条件,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3、概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000多千米。,记法:,五河,一条大运河,两千多千米,四段,三点,海hi河 (害河),黄hung河,淮hui河 (

6、坏河),长江,钱塘江,隋朝的大运河(隋炀帝 605年开始),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 )今( ),( )今(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 渠,( )渠,( ),( )河,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长安,洛阳,涿郡 北京,余杭 杭州,永济,通济,邗沟,江南,一条大运河 两千多公里,意义(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 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有利于国家统一,4、作用,北通涿郡之鱼商,南通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从历史上的“南粮北运”到现在的“北煤南运”

7、以及防洪灌溉干流,这条古老的运河至今仍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运 河 风 光,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结合此诗,说一说你对大运河的评价,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但开凿运河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问题思考:,1、谁开创了科举制度? 2、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有什么重大不同?,隋炀帝,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隋唐之前的选官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 弊端:不利于人才的选拨和任用,影响了国家的发展

8、和进步。,2、隋文帝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只 注 重 门 第,凭才学做官,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3、科举制的正式诞生,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4、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举子看榜图,状元匾,1、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四、隋朝的灭亡,隋文帝厉行节俭,曾教训太子说:自古帝王没有好奢侈

9、而能长久的。然而,隋朝的第二个皇帝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他在位期间,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隋炀帝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每年都要征发 大批的劳动力,动辄数百万,驱使他们营建东都 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隋炀帝多次巡游,乘坐高大华丽的龙舟,随行 的船只浩浩荡荡,沿途护卫的兵士和拉纤的民工多达数十万,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隋炀帝屡次发动战争,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当民工,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隋朝的灭亡,隋炀帝时期爆发农民起义,起义首先爆发在受害最深的山东地区,随即蔓延到全国。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

10、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思考,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是什么?,隋炀帝的残暴统治,隋朝的兴亡给我们的启示,隋的繁盛、强大是隋文帝励精图治的结果,隋的灭亡是隋炀帝暴政的直接后果。由此可见,封建时期,统治者个人的素质、统治才能对着国家的兴衰有重要作用。 小结:成由勤俭败由奢。 得民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在学完隋朝之后,我们会发现历史上有一个王朝秦朝和隋朝有着惊人的相似。 秦朝和隋朝对比,参考答案: 相同点: 短命、二世而亡:秦持续17年,隋持续了37年。 都修建了巨大的工程:秦建长城,隋建运河。 建立的制度都对后世影响深远: 秦首创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代沿用。 隋

11、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被后代沿用。 灭亡原因:皆因暴政而亡。,1.隋朝的建立者是: ( ) A.杨广 B.杨勇 C.杨业 D.杨坚 2.隋朝最终完成国家统一是在: (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08年 3.历史上把隋文帝统治时期成为“开皇之治”主要是因为: ( ) 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注重吏治。隋文帝注意发展生产隋文帝开凿了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统一全国,结束分裂。 A、 B. C. D. ,D,D,B,课堂检测,4.隋朝开凿大运河最主要的目的是:( )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一。 B.满足隋炀帝南巡的需要。 C.加强北部边防,防止少数民族南侵。 D.促

12、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5.唐朝一位余杭(今杭州)商人,要到洛阳去经商,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 ) A.江南河 B.邗沟 C.通济渠 D.永济渠 6.与隋代历史最相似的朝代是:( )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北魏,D,A,A,7、下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隋朝大运河,完成下列各题。,1、隋朝大运河是谁在位时从哪一年开始开凿的?开凿的目的是什么? 2、大运河的起止点是哪里?中心在哪里? 3、请对大运河做出客观的评价。,1.时间:605年。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 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起点涿郡,终点余杭。 3.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地区政治经济 文化的交流,但开凿运河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 隋朝的灭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