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28509 上传时间:2019-04-21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课件(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第一节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贡献,一、毛泽东文艺思想形成发展的背景,毛泽东文艺思想形成于我国民主革命时期,集中体现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重要著作中。,延安文艺座谈会合影,我国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时代背景。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资源。 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与新文艺经验。,“五四”新文化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以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传统 李大钊、瞿秋白、周扬、冯雪峰、胡风,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主要著作: 小说集:呐喊彷徨 散文集:朝

2、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鲁迅的思想和艺术的创造力是惊人的,他在短篇小说、散文、散文诗、历史小说、杂文各种类型的创作中,都有自己全新的创造。,鲁迅 18811936,河北省乐亭县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主要著作: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他宣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李大钊 18891927,江苏常州人。曾任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主持中央工作,成为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主要著作:饿乡纪程、赤都心史 首次向国内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后的社会生活。,瞿秋白 18991935,湖南益阳人。文艺理论家、文学翻译家、文艺活动家。 主要著作:表现新

3、的群众的时代、新的人民的文艺、坚决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等。 被人称为30年代左翼文艺的宿将,40年代解放区文艺的组织者,50年代文艺斗争的领导者,60年代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代言人,70年代末80年代初思想解放的先驱。,周扬 19081989,浙江义乌人。现代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 主要著作:湖畔、乡风与市风、回忆鲁迅 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冯雪峰是最有代表性的人物,革命现实主义理论是其理论批评的核心内容,生活、真实、主观力等命题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冯雪峰 19031976,湖北蕲春人。著名评论家,诗人,翻译家。 主要著作:人民大众向文学要求什么?、文艺笔谈 胡风的理论批评文字涉及

4、多种文体及中外作家作品、“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出现的理论问题等,中心是围绕着现实主义的原则、实践及其发展而展开的。,胡风 19021985,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基本内涵,文艺与人民的关系 文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文艺的社会本质和社会功用 文艺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统一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推陈出新”,确立了我国新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根本方向。,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文艺工作者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一是把立足点和思想感情转移到工农兵群众方面 二是深入人民生活,熟悉群众生活。 三是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阐明了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一基本思想。,文艺与生活的三层基本关

5、系:,第一,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 第二,文艺的“源”与“流”的关系。 第三,文艺创作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结合革命文艺实际,回答了文艺与政治、革命事业的关系。,文艺必定是具有社会性和阶级性的。,在现在的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为艺术的艺术,超阶级的艺术,和政治并行或互相独立的艺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关于文艺与革命事业的关系,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关于文艺与政

6、治的关系,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但又反转来给予伟大的影响于政治。 我们所说的文艺服从于政治,这政治是指阶级的政治、群众的政治,革命的思想斗争和艺术斗争,必须服从于政治的斗争,因为只有经过政治,阶级和群众的需要才能集中地表现出来。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尊重艺术规律,为文艺创作与批评奠定理论基础。,文艺作品是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统一体。,我们的要求则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反对只有正确的政治观点而没有艺术力量的所谓“标语口号式”的倾向。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艺批评在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两方面具有相应批评标准。,文艺

7、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 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 对文艺批评中如何掌握批评标准提出了具体要求。,确立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繁荣文艺创作的基本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按照艺术规律促进文艺创作,需要处理好两个关系:,深入生活,从实际生活出发进行典型化创造。 “推陈出新”:向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学习,从中外文学艺术遗产中吸取有益的东西获得借鉴,从而进行革新创造。,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文艺思想,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文艺思

8、想发展的背景,新时期以来,文艺界面临着两个方面的实际问题:,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毛泽东文艺思想遭到片面的、教条化的理解。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新的时代对文艺提出了新的要求,文艺实践中不断出现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1新时期文艺思想的形成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 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产物 2 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3 对新的文艺经验和中外优秀文艺理论成果 的科学总结,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文艺思想的基本内涵,“二为”方向与“双百”方针相结合 丰富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内涵 主旋律与多样化相统一 在继承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文艺创新 提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领导文艺工作的新要求 “三贴近”的原则

9、,提出“二为”方向的背景: 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的口号。 不同意“文艺离政治越远越好”的主张。,1988年11月22日,邓小平同第五次全国文代会的代表夏衍握手,“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历来强调尊重创作规律,倡导艺术自由和学术民主,“双百”方针是对社会主义文艺发展规律的科学概括。,“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二)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一个根本问题,“二为”方向是对社会主义文艺发展方向的准确定位。,“二为”方向: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人民需要艺术,艺术属于人民。 艺术更需要人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

10、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忘记、忽略或是割断这种联系,艺术生命就会枯竭。 邓小平:在第四次文代会上的祝词,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主旋律:作为我们时代社会发展的主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要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来进行领导。 要把加强和改善文艺工作的领导,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 要把加强和改善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热心服务,大力支持,不断提高领导文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三贴近

11、: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坚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 坚持群众第一、社会效益第一,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第三节 关于文学队伍建设的理论,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把学习马克思主义与学习社会结合起来。 把学习马克思主义与熟悉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把学习马克思主义与尊重艺术规律统一起来。,何香凝为纪念讲话20周年题词,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不把文艺事业看做作个人的事业,而是看做社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 广大文艺工作者担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神圣的历史使命,理应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做到德艺双馨。,三、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和深入群众,文艺事业是社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生活是文艺的源泉,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 要求文艺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和深入群众,这样才能真正从人民生活中获得丰富的营养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复习要点,基本概念,文学的“源”与“流”, “二为”方向,“双百”方针;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思考题,1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应当如何理解文艺与生活的关系? 2为什么说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应当如何理解文艺与人民的关系? 3为什么说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4加强文学队伍建设,要求文艺工作者具有哪些方面的思想艺术修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