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就业问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8212623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大学生就业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浅析大学生就业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浅析大学生就业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浅析大学生就业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浅析大学生就业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大学生就业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大学生就业问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大学生就业问题【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稳定、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综合性问题,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研究探讨并努力加以解决的现实问题。大学生就业是全社会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否顺利就业,不仅会影响大学生个人的发展前途,而且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利益,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关乎学校的办学质量,因而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综述;第二部分是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分析;第三部通过四个方面:经济,教育,社会,毕业生自身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因素;第四部分对应第三部分影响问题的因素来采取对应的对策,为解决大学生

2、就业问题;第五部分为总结。【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解决的对策目 录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基本概述1 (一)基本概念的定义1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变迁1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意义1二、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分析2 (一)不合理的就业结构2 (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在不同院校有很大的差距2 (三)不完善的人才市场2 (四)大学生受到就业歧视3 (五)大学生缺少职业规划3 (六)大学生缺少诚信产生就业问题3 (七)就业政策没有落实到位4三、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4 (一)大学生个人因素4 (二)教育因素5 (三)社会因素5 (四)经济因素6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6 (一)政府要广开渠道帮助大

3、学生就业6 (二)高校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办学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6 (三)用人单位的用人观要科学、合理、公平7 (四)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提高,进而与社会需求相适应8五、结束语8参考文献9致谢10I引 言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就业问题的焦点,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的就是愈发的严峻,我们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据统计,搜狐新闻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765万,达到了历史新高。2016年5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社部召开就业工作座谈会时强调,必须把促进就业放在突出位置。今年的就业市场怎么样,如何保证大学生平稳毕业、实现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II正 文一、大学生

4、就业问题的基本概述(一)基本概念的定义我国具有丰富的劳动资源,由于不平衡的供需结构,现今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劳动力状况,致使形成了严峻的就业形势。根据教育部统计,2015年全国共有765万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比2015年增长了16万人,但是2015年毕业大学生无法顺利就业的共有701.5万,也就是说有91.7%的实际就业率。2016年达到了765万的高校毕业生总量,这是有史以来的最高值,占据了一半以上的城镇新成长劳动力总量。在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的数据可以看出,2014届大学毕业生中,有79.2%的人毕业后受雇全职工作,同比去年稍微高出了一点点。该报告是在跟踪调查2011届大学生毕业三

5、年后以及2014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基础上形成的,调查涉及到的行业有325个,职业有630个,涵盖了全国31个省市区,共计26.7万人。2011年到2016年全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从660万一直增加到765万,由此可以看出高校毕业生每年都呈上升趋势,而且数量非常庞大,就业矛盾也就更加明显地呈现出来。 柳楠.浅谈大学生就业问题J.企业文化旬刊,2016(1).(二)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变迁国家制定的一系列程序与规则,对大学生就业进行间接或直接的约束,其目的是为了为有序地进行就业工作提供保障,对大学生的就业行为进行规范,这就是高校就业制度。我国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变迁:计划分配是

6、第一个阶段,国家负担在校学生的所有费用,由高校进行统一招生和分配。双轨制是第二个阶段,以少量学生上学交费,择业由学生自行决定或者国家统一招生、分配这两种方式进行招生。1994年之后便是自主择业,也就是最后一个阶段,全国高校以上学交费、专科、本科并轨的方式进行招生,专业由学生自主选择。 孙萌,厉丽.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浅析J.读书文摘,2016(20).(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意义把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处理好,就可以在每个岗位上配置合适的新生代力量,这也是一项必要工作,可以保障新鲜血液不断地被输入到各个工作岗位,保障更好地进行人才更新换代,此外还可以使就业压力得到缓解,从而进一步稳固国家和社会,把更

7、多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出来为我国下一步整体战略的发展做准备。 二、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分析(一)不合理的就业结构针对高校毕业生,社会的需求量和总的供给数量存在一定的差距,实际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阶段与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之间存在矛盾。我国具有庞大的人口基数,据统计当前大约有13.6亿人口,需要就业的新增劳动力数量也非常多,与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相比,新生劳动力的增长速度要快得多。我国劳动力资源的增长速度势必会影响大学生就业,当前的形势是就业增长和经济增长不相衔接,缓慢增长的就业岗位远远赶不上快速增长的毕业生数量。 王忠.浅谈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13)

8、:25-26.(二)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在不同院校有很大的差距大学毕业生的供需不均衡主要是因为,部分学校缺少市场意识以及具有落后的观念和办学方式,其设置的专业和市场需求不关联,致使大学生学的是与市场需求不相符的专业。还有一些高校没有高度地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常常在毕业前再做进行就业工作,表现得很不科学,指导学生就业与实际不相符,只是介绍一种职业而已,甚至还有一些学生对于学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毫无所知,从这里可以看出在指导大学生职业方面还有一定的空间可以发挥。(三)不完善的人才市场第一,还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人才市场,使扩大市场容量受到了阻碍,使交易的费用增多了 。对当前人才信息主渠道掌握的是政府所属的

9、人才中介机构,然而只有本地才有自己当地的人才信息,这使向全社会流通人才信息受到了干扰。人才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到各种行政堡垒的限制,如市场准入、职业资格认定以及社会保险制度和户籍管理等。第二,不透明的薪酬制度。在市场报价方面,用人单位不透露相关的福利、奖金和津贴,体现的仅仅只是工资,致使人才市场的价格受到了严重地扭曲。第三,还没有形成市场化、社会化的机制去评价人才。采用绩效、能力以及经历去评价体制外的人才,采用职称、学历去评价体制内的人才,从而导致很大的价格反差存在于体制内外的人才。第四,倒挂的市场份额存在于人才市场的格局中。当前在全国人才中介机构中大概是14%左右的成交率,假如多次求职,成

10、交率最多也只是翻一倍。利用社会人际网络达成交易的占据了一半以上,但是需要支付非常高的交易成本,与公平、公开的市场原则不相符。对于有关人才的结构、供需数量的情况无法实时地预测和反映,因为缺少畅通的渠道去传递人才和用人单位间的价格信息。(四)大学生受到就业歧视工作经验的要求是大学生受到就业歧视的主要原因,一定的工作经验是大部分单位招聘的要求,但是对于大学生来说,何来经验之谈,有的甚至还有三五年的工龄要求,当前仍然在人才招聘会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还有很多。光凭经验这一项要求,就将大多数毕业生拒之于门外,进而使得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五)大学生缺少职业规划当前很多大学生不够重视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很多学生认

11、为规划职业生涯不重要,也一直认为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众多大学生中,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内容与含义真正理解的只有少数。其实规划好职业生涯可以使个人得到更好地发展,但是这一点很多学生都无法意识到。有些学生即使意识到,但在规划职业生涯的方式与技巧方面表现得十分缺乏,对于如何一步一步地去规划职业生涯他们并不清楚。从而使得很多大学生盲目地进行职业选择,没有仔细地分析就业环境以及个人的正确定位,判断时常常会凭借个人对社会的感性认识,规划目标缺少合理性和长远性。 赵凌飞,杨斌.我国大学生就业历史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6(3).(六)大学生缺少诚信产生就业问题高校不断的招生,再机上巨大的就业压力,对于大学生来

12、说,目前最要紧的事就是能在毕业后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因此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一些打算考公务员或者考研的大学生毕业生,出于无法把握自己是否能考上,然后为了保底就随便找一家用人单位,如果考上了就违约。还有一些毕业生就想先随便找个单位上班再说,这也是大多数大学生的想法,起码能够解决温饱问题,不至于以后找不到好的单位就失去工作的机会,如果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再换工作单位。也有对于会产生怎样的后果他们完全不会去顾及。(七)就业政策没有落实到位对于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我国也先后制定了一些,然而由于缺乏可行性的政策以及不完善的就业政策,在一系列政策实施后,也未得到满意的实际效果。比如大学生自主创业

13、政策, 由于大学生创业需要很多部门的配合,如财政、税务以及工商等,然而现实中部门之间没有进行及时地协调,使得即使有一定的优惠政策面向创业学生,真正得到优惠的创业学生并不多,该政策不够规划也不够科学,如果政策没有很强的可行性,要想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是非常困难的。再比如,我国不平衡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使得很大的收入差距存在于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之间,所以大城市常常会是更多大学生更愿意去发展的地方,与中小城市、西部地区相比,大城市的就业压力要大很多。正是由于不完善的政策,使得即使形成了这样的局面也没有相应的调节政策。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政策也是如此,这对发挥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实际功效产生了极大地影响。

14、 马维.浅谈如何搞好大学生就业工作J.中国市场,2016(19):235-236.三、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一)大学生个人因素每个就读于高校的大学生,最初的梦想基本都是能够考上一所自己向往的院校,等到毕业就可以找到一份环境舒适、薪水高的工作。他们的心态远远要高于其他同龄人,在以前这样的想法是可以实现的,然而现在实现的几率并不大。持续上升的就业人数就是因为这些学生对一线城市的过度追求,就业误区也因此而产生。激烈的竞争使得人才过剩的现象常常出现在人才集中的华东地区,而相对偏远的地区就很少有学生愿意去,如东北、西北等,即使没有工资也有许多大学生愿意留在那里。发展初期的西部地区急缺人才,进而国家出台了

15、各种优惠政策,然而愿意去西部发展的高校毕业生少之又少,大多数毕业生觉得去西部风险太大,没有十足的把握,即使努力多年可能也无法得到更好地发展。但是实际并非他们想象中如此,相反西北部资源丰富,充满希望,非常适合想要施展抱负和理想的大学毕业生。所以一定要培养好当代的大学生,使他们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得以正确地树立,经过对职业规划的制定,使他们能够对自我的理解更加深入。 从实践中可以发现,大学生要对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特长完全掌握,就一定要有确切的理念,进而缩短和职业目标的差距,以便毕业后能够立足于社会。(二)教育因素第一,专业设置。高校招生基本是依据每个专业往年的就业率,大多数高校扩招的专业往往是比较热门、就业率高的专业,这样很容易致使人才的过剩,就业温饱也就因此产生,就业率低的冷门专业就是当时的热门专业。高校随着专业形势进行扩招,不匹配的情况就会出现在社会需求与专业人才的培养之间,在需求量小的形势下,不仅会让大学生无法找到适合的岗位,还会让企业无法找到更适合的人才。第二,大学扩招速度太快。根据有关资料统计,2010年我国专科、本科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