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计划管理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05273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1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畜牧业计划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畜牧业计划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畜牧业计划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畜牧业计划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畜牧业计划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畜牧业计划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畜牧业计划管理(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畜牧业经济管理学课件,第六章 畜牧业计划管理,2,第六章 畜牧业计划管理,第一节 畜牧业计划管理概述 一、畜牧业计划概述 (一)畜牧业计划的概念 计划是对未来活动的目标、实施方案和步骤的设计。计划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预测、决策和实施计划。狭义的计划仅指编制和实施计划。 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只有实现畜牧业生产的有计划按比例发展,才能保证国民经济整体结构以及畜牧业经济内部结构的协调发展。满足社会对农产品多种多样的要求。,3,畜牧业经济的预测和决策,为畜牧业生产的有计划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畜牧业计划是决策的具体化。只有通过畜牧业计划的组织、实施、才能最终实现畜牧业生产的有计划按比例发

2、展。畜牧业计划是畜牧业经济管理的重要职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强化市场机制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但市场还有其自身的弱点,为避免市场竞争的盲目性,保证国民经济整体结构的协调性,也必须在宏观调控方面,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畜牧业经济的计划指导和管理,对畜牧业计划的内容和实现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4,(二)畜牧业计划的特点 1调节重点的商品性。农产品除生产者根据自己的生产生活需要组织生产外,在市场经济下,畜牧业计划应适应发展社会化、市场化的商品经济的要求,应以商品性计划调节为重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多方面的需要,同时满足自给性的需求。,5,2调节客体的差异性。

3、畜牧业计划在主观要求和客观可能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企业之间均有很大差异。这一特点首先根源于畜牧业生产对象的有生命性,作为生产对象的动植物,它们各有着不同的生长发育规律。对外界环境因素和自然条件具有特殊的依赖性。在这些因素中有些还难以人为控制,畜牧业生产又具有不稳定性。畜牧业计划的差异还根源于畜牧业生产的地域性和分散性。,6,畜牧业生产在广大空间内进行又受土地位置不可移动的约束,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技术条件也不同,畜牧业生产就具有了明显的地域性和分散性。这些差异的存在,要求畜牧业计划的制定,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各地社会经济和自然资源,以及畜牧业生产的特殊要求,制定符合各地农村市

4、场需求的科学计划,使生产和需求及时协调。,7,3调节手段的间接性。社会主义畜牧业生产的主体,是集体所有制的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乡镇畜牧业企业和个体畜牧业。他们作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必须自主经营,对自己的生产经营成果承担经济责任,自负盈亏为了维护和尊重人们的权益,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国家应通过非指令性的间接计划的调节手段对畜牧业生产活动进行指导。,8,二、畜牧企业计划管理的作用和任务 畜牧企业是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经济组织,它拥有一定的劳动力、畜禽、土地、机具、设备和其他生产资料,经营项目较多,要管理好这样的企业,经以自己的收入补偿支出并争取更多的盈利,显然没事前周密的计划是不可能实现的。因

5、此,畜牧企业在根据市场的需求作出经营决策的基础上,还需要实行计划管理,这是社会化大生产和企业本身提高经济效益的客观要求。,9,畜牧企业计划管理是由编制计划、执行计划、检查计划以及计划分析工作所构成的。这种计划管理既是管理畜牧企业的一种基本方法,又是企业合理利用各种生产要素,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畜牧企业实行计划管理的具体作用表现在: 实行计划管理,可以指出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发展的方向和奋斗目标,对企业全体人员具有鼓舞、动员和组织作用。,10,实行计划管理,可以不断控制企业的生产潜力,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和各种自然资源,加强畜群周转、更新的计划性,提高产品畜和畜舍利用率,正确组织配备劳力、

6、饲料供应及实行畜产品成本核算等都有重要作用,还可对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发展起到平衡的作用。 实行计划管理,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安排和生产,使企业计划与市场需求相衔接,市场需求和企业的生产安排更好地协调起来。,11,实行计划管理,为企业经济核算、财务监督提供依据,对不按计划办事能起监督作用;同时,通过对计划的编制、执行、检查与分析,能提高企业领导和管理干部的水平。 畜牧企业计划管理的任务,就是按照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在市场需求的引导下,根据本企业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因时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使企业内部各生产部门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不断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既按规定质量完成

7、畜产品销售任务,又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2,三、畜牧计划管理的意义与作用 (一)畜牧业计划的意义 畜牧业再生产过程既是经济再生产过程,又是自然再生产过程。畜牧业再生产过程的特殊性,决定了畜牧业计划的特殊性,认真研究在市场经济下的畜牧业计划的特点和作用,对加强畜牧业计划领导,改革计划管理具有重要意义。,13,(二)畜牧业计划的作用 畜牧业计划,是有预见地、科学地组织畜牧业生产活动,实现其经营目标的重要手段,其具体作用体现为: 1预测未来,权衡机遇与风险。畜牧业计划是面向未来的,国家宏观计划指导和企业微观计划的制定,都必须面向市场,预测未来,认识未来事件发展中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及其发生概率,要权衡

8、机会利益与风险损失,拟定和选择实现目标的最优方案,以增强预见性,提高生产经营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14,2设置目标,明确方向。畜牧业生产经营目标是生产追求的目的在空间与时间上的标志,是畜牧业生产的出发点与归宿。只有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合理地设置计划目标,明确方向,调节生产布局和投入劳动力、资金及其它生产要素,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有效地利用,就能提高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15,3综合平衡,协调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企业各部门之间,社会再生产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之间分工协作和经济联系关系,更为紧密。具体表现为它们之间投入产出在质的方面的结合方式和量的方面的比例。正确地确定

9、其结合方式与比例关系,使之综合平衡、协调发展,是提高速度和效益的前提。否则,欲速不达。效益下降。,16,计划的综合平衡,不仅是静态平衡,而且是动态平衡,必须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自觉遵守市场规律,及时地调整各部门、各环节在规模与速度方面的比例关系,社会再生产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才能正常运行,协调发展。 总之,在市场机制起主导作用的情况下,利用畜牧业发展计划(或规划)作为国家宏观管理与指导畜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制定计划,明确一定时期畜牧业的发展目标,并为国家制定长期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以及税收、信贷、价格等经济政策提供依据。对畜牧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协调的作用。,17,

10、第二节 畜牧业计划管理体系与计划指标 一、畜牧业计划管理体系的内容 现时的畜牧企业是由生产规模不等、管理水平不同的国有牧场、各种形式的合作企业、牧工商联合企业以及商品化程度较高的饲养专业户等所构成的。这些生产单位的计划性各不相同。其中国有牧场生产规模较大,计划集中统一程度较强,管理水平较高。他们的计划若按编制计划的期限与作用划分,基本上有三种形式:即长期计划、年度计划和阶段计划。,18,它们各有不同的作用,但又是相互联系、互相补充,共同构成企业计划体系。企业计划是在场长领导下,由畜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畜群组长共同研究,反复讨论编制的。现将国有牧场计划内容、作用和编制要点简要介绍如下: (一

11、)长期计划 长期计划又称长期规划或远景规划,是一定时期内畜牧业发展的纲领性计划,主要研究有关畜牧业发展远景的重大战略性经济问题,从总体上规定若干年内发展的方向、规模、速度和基本比例。,19,它是从总体上规划畜牧企业在若干年内可能达到的目标及其重大技术经济措施。因此,编制长期计划对企业发展前途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科学性、指导性很强的长期计划,往往是企业长期的发展远景,不被局限在眼前的范围,它给人们以鼓舞与信心,促使企业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长期为一个共同目标奋斗。企业长期计划的期限一般为三年、五年、十年,最好与国民经济长期规划或五年计划相一致。,20,畜牧业计划的指标内容比较概括,主要有: 主要畜

12、产品的增长速度和产量、产值指标; 产品结构和专业化指标; 农用工业基本建设指标; 土地(草场)利用规划指标; 农用工业发展指标; 畜牧业投入指标; 畜牧业科技研究指标; 畜牧业人口和畜牧业劳动力变动指标; 农牧民人均收入和生活文化福利增长指标等。,21,企业畜牧业长期计划主要内容有: 经营方针、专业化方向,生产结构以及畜牧业生产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畜牧业生产基本措施规划; 收入分配和消费计划等。 畜牧业制定长期计划的依据是: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科学预测的市场变化趋势。 由于长期计划的时间较长,影响企业经济活动的主客观因素又很复杂,而且不断变化,故这种计划不

13、可能规定得十分详尽,具体。,22,1、根据市场需要和变化趋势确定企业经营方针(专业化方向);规划企业内部各个生产部门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主要牲畜种类及畜种结构;各种牲畜年平均发展速度;品种改良方向;畜草平衡规划;主要畜产品产量和商品量规划等。 2、完成以上任务的基本措施规划,包括土地(草场)利用规划、基本建设投资规划、技术措施规划及人口控制计划等。 3、经济收入规划,包括总产值、总支出、企业盈利匡算以及对国家的贡献、企业积累、企业成员收入增长和文化福利规划等。,23,4、保证长期规划实施的中近期滚动计划,以及重大技术、经济措施计划等。 企业制订长期计划的依据是: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生产技术

14、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同时,必须科学地预测市场的变化趋势。在摸清资源的条件下,牧场领导者在作好市场调查和预测,掌握可靠的信息基础上,作出科学的经营决策,是提高长期计划的预见性和指导性的决定因素。订好长期计划,促使企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这是牧场领导者的主要职责之一。,24,(二)年度计划 年度计划是一年内国家或企业畜牧业生产的具体行动纲领。它是根据长期计划,结合市场预测和其它实际状况而制定的。年度计划的重点在于制定实现计划的经济政策和技术措施。年度畜牧业计划确定当年的土地利用、畜牧产品生产计划、畜牧业基本建设计划、物资供应计划、产品销售计划、畜牧业劳动力利用计划、畜牧业总产值和农牧民收入增长计划

15、等等。,25,年度计划是按一个日历年度编制的计划。一切畜牧企业都要长期计划的指导下,根据当年的实际情况,制订本年度的生产、财务计划。它既是企业长期计划的具体化,又是编制各阶段计划的依据。年度计划是具体执行计划,它反映企业当年生产经营的全面状况,因此,计划内容和确定生产指标要求比较详尽具体,它是企业计划体系中的中心环节,是指导企业当年生产经营活动的纲领。 畜牧企业制订年度生产计划,确定当年生产经营的各种畜产品项目、数量、质量等,一定要符合社会需要,贯彻“以需定产”的方针,做到产品适销对路。,26,如果社会需要发生了变化与长期计划的要求不致,要尽可能及时进行调整,切实根据变化的需要,确定经营项目、

16、规模和当年经营目标,并以此组织生产和制订具体计划。由于各企业自然条件、经济条件不同,其经营的范围、规模、生产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也很不一致,要求一切企业都按统一的计划内容和指标来编制年度计划显然是不现实的。 一般说来,畜牧企业年度计划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畜群生产计划。,27,畜群生产计划是畜牧业年度计划的核心,它包括牲畜交配分娩计划、畜群周转计划、牲畜改良和牲畜防疫计划、各种畜产品产量及积肥计划等。 (1)牲畜交配分娩计划:牲畜交配分娩计划是按企业预测的要求,使母畜适时分娩的一项重要措施,又是编制畜群周转计划的重工业依据。从经济管理角度看,编排这种计划,不能单纯从自然再生产规律出发,交配多少分娩多少,而是在全面研究畜群自然再生产规律和组织经济要求的基础上,根据牲畜开始繁殖的年龄、怀孕期、交配间隔以及生产方向、生产任务、分娩类型、饲料供应、畜舍设备和饲料水平等条件,确定交配分娩时间和头数。,28,(2)畜群周转计划:畜群周转计划是反映畜群再生产的计划,是牲畜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统一。畜群在一定的日历时期内,由于出生、成长、购入、出售、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