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1必修1第2章第8课--地球的结构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01592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块1必修1第2章第8课--地球的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模块1必修1第2章第8课--地球的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模块1必修1第2章第8课--地球的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模块1必修1第2章第8课--地球的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模块1必修1第2章第8课--地球的结构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块1必修1第2章第8课--地球的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块1必修1第2章第8课--地球的结构(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结构,模块一 必修一,1地震波及其特性,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P)和横波(S)之分,其详细情况如下表所示:,(续表),科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发现地球内部的地震波在一定深度突然发生变化。科学家将地震波突然发生变化的面称之为“不连续面”。它们是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分界面。地球内部存在着两个不连续面,并以此将地球内部划分为三个圈层。如图所示:,2地球内部结构及其特点,(1)地球内部划分为三个圈层,由里到外依次为地核、地幔、地壳。其中地核与地幔之间的界面为古登堡面,地幔与地壳之间

2、的界面为莫霍面。 (2)纵波在5000千米深处,传播速度明显增加,说明地球内部物质可能由液态转为固态。,(3)纵波在2900千米深处(古登堡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在2900千米深处(古登堡面)传播速度突然减小至0,即横波在古登堡面处消失。纵、横波在古登堡面的变化说明了外核的物质状态为液态或熔融状态。,(4)图中未表现出来,横波在5000米以下由纵波转化而成,比较微弱,这说明内核为固态。 地球内部圈层的特点归纳如下表所示,【例1】地震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同时也提供了人类认识地球内部结构的机会,科学家正是利用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传播速度的差异,来探究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完成(1)(2)题。,(1)

3、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900千米深度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 ) 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 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 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 D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解析】 该题以科学家探究地球内部结构的方法为情境,利用地震波的特性考查地球内部物质的组成,以及地球内部圈层的物理性质。第(1)题,地震波经过不同的介质,其速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再结合横波只能穿越固体,推断出在地下2900千米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是当年科学家古登堡推断地球内部2900千米处存在不连续面的主要依据。,答案:1.

4、D,(2)从地壳到地核,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压力越来越大 B温度越来越低 C密度越来越小 D波速越来越快,【解析】 第(2)题从地表到地心,其所承受的重量越来越大,因此压力越来越大,密度也越来越大。地球内部存在大量的放射性元素,通过这些放射性元素的衰变释放了大量的热能,导致越接近地核,温度越高。由于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物质组成并不一样,而且外核的物质状态为液态或熔融状态,地震波在经过这些物质时的波速是不同的。,答案: 2.A,地球内部圈层的一些特点 (1)地壳的结构特点水平方向上:地壳厚度不均(陆壳厚,洋壳薄)垂直方向上:硅铝层不连续分布(大洋部分缺失)大陆地壳为双层结构,而大洋地壳以单层结

5、构为主,规律技巧总结,(2)地壳的厚度差异海陆差异:大陆厚,大洋 薄 地貌差异:高山厚,平原薄 海拔差异:高处厚,低处薄 深度差异:海岭厚,海沟薄,规律技巧总结,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分别是:甲 ,乙 。,答案:莫霍面 ,古登堡面,(2)当A地发生地震时,B、C、D、E、F五个观测点都测到了A发出的地震波。对B、E两点所测到的纵波波速进行比较,波速较快的是 E 观测点,造成两地波速差异的原因是 。,答案: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要高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AE之间经过了地幔,AB之间没有经过地幔,(3)请在图中用斜线画出接收不到横波的

6、区域。,答案:过A点作地核这个小圆的切线,两线之间部分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如图所示:,【解析】 本题为地球内部圈层的变式图,除了要求我们掌握教材插图“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外,还要求我们能够根据所学的相关地理原理进行推导、分析。尤其是第(3)题,教材中只提及横波不能穿越液体。解题时应根据此知识点判断出横波在经过外地核时消失,从而不能被阴影部分所代表的地区观测。,通常把地壳表层以外的由大气、水体和生物组成的自然界划分为三个圈层: 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统称为地球的外部圈层。,1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包围地球的复杂系统,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近地面的大气密度大,随着高

7、度的增加,大气的密度迅速下降。一般把20003000千米的高空作为大气圈的上界,人类发射的许多绕地球运行的航天器的轨道高度在此范围内。 大气的成分如下表所示:,2.水圈,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 生物圈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地球的外部圈层通过生物圈与地球的内部圈层有机联系在一起,共同作用于地理环境。,3生物圈,其中生物的生存环境如图所示:,【例2】关于地球外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 B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

8、石圈 C人类生活的地球表层是开放的、均一的系统 D生物圈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解析】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水圈、生物圈、大气圈,不包括岩石圈。其中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是三圈层共同作用、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而人们生活的地表与外部空间保持着物质和能量的联系,是一个开放的、不均一的系统。,答案:D,地球的圈层结构可以分为内部圏层和外部圈层,其关系图如下:,规律技巧总结,下图中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读图回答:,(1)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圈是由各种气体组成的简单系统 B水圈是

9、由河流水、湖泊水、海洋水等多种水体组成的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组成的一个有生命的圈层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解析】 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并非是简单的字面理解为只有各种气体。水圈中的水有多种形式,按其空间位置属性,可分为河流水、湖泊水、海洋水、大气水、生物水、地下水等,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解析】 生物圈不仅是全球生物的总和,还包括这些生物生存的环境,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内部圈层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10、,特别是同岩石圈的关系最为密切。,答案:B,(2007上海)(十六)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人类也可以利用地震波技术探索地球内部物质分异、勘探石油。填图并回答问题。(8分),602007年4月2日,南太平洋所罗门群岛附近发生8级强烈地震。该群岛发生的地震与其所处的板块位置有关,该群岛位于_板块与_板块交界处。该地震发生后,澳大利亚当局立即关闭东部海岸的海滩旅游景点,以防_(灾害)侵袭。,61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状况可以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在“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图”中的方框内,填写地球内部各圈层和分界面的名称。,62最近,我国在渤海湾发现储量约10亿吨的大油田,该油田储量的探明是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结果。地震波分为纵波与横波,根据地震波传播原理,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是_波。,【解题思路】 第60题,由图可知,所罗门群岛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地震在海洋中发生往往会引起海啸。第61题,地球内部圈层和分界面名称属基础知识,此题较为简单。,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解题思路】 第62题,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可以穿过固、液、气体,而横波只能穿过固体。,答案: 60. 印度洋 太平洋 海啸 62. 横 61. 详见右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