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效应动力学_4 (2)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93251 上传时间:2019-04-20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3.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物效应动力学_4 (2)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药物效应动力学_4 (2)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药物效应动力学_4 (2)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药物效应动力学_4 (2)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药物效应动力学_4 (2)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物效应动力学_4 (2)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效应动力学_4 (2)课件(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Pharmacodynamics,海广范 新乡医学院药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联系电话:0373-3029101,作用、作用机制,吸收、分布、代谢、排泄,Drugs,Living organisms,防治作用与不良反应,Pharmacodynamics,Pharmacokinetics,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第一节 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第一节 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 一、药理作用和效应,1. 药理作用: 药物与生物体作用部位反应的过程。药物对机体细胞直接的或者间接的初始作用(动因) 特异性(specificity)化学反应的专一性 选择性(selectivity)靶位亲和力(范

2、围) 特异性和选择性越高针对性越好,副反应越少,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 根据药理作用的选择性(作用范围),药物作用分为: 局部作用 全身作用,2. 药理效应:药理作用引起的结果。引起的机体反应(结果):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改变 兴奋 (Excitation):原有功能增强 抑制 (Inhibition):原有功能降低,3. 药理作用和效应的关系: 常通用;P57:Ach激动心脏M2受体,产生负性肌力、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作用。在整体状态下,以上作用可因反射性交感兴奋而减弱。 区别和联系:点与面的关系;因果关系,二、药物的治疗作用,药物的治疗作用:符合用药目的,药物的作用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生理、生

3、化和病理过程,使机体恢复正常。 1. 对因治疗(etiological treatment)治本 2. 对症治疗(symptomatic treatment)治标 3. 补充治疗(supplementary therapy)替代,三、不良反应,上市的合格药品在常规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称为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少数较严重而又较难恢复的不良反应称为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 disease)。,两重性,治疗作用 不良反应,1.副反应(side reaction):亦称副作用,是在治疗剂量下出现与治

4、疗目的无关的作用,是药物的固有作用。药理学基础是药物作用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所致。副反应和治疗作用可互相转换。,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Toxicity) 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机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 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损害循环、呼吸、NS 慢性毒性(Chronic toxicity)损害肝、肾、造血、 内分泌系统 “ 三致 ” 致 癌(carcinogenesis) 致 畸(teraogenesis) 致突变(mutagenesis),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 停药后血药浓度下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地西

5、泮催眠 次晨头晕、困倦; 停药反应 (Withdrawal reaction) 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加重,包括反跳现象和停药症状。如长期服用降压药,突然停药后血压急剧升高。,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过敏反应) 仅见于少数特异质病人的一种免疫反应,反应性质与原有效应无关,反应的严重程度差异大,与剂量无关。皮试! 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sy reaction) 特异质病人对某种药物反应异常增高,反应性质与固有的药物作用基础一致,反应严重程度与剂量成正比。 遗传性 G-6-PD缺乏者 磺胺 溶血,继发反应(secondary reaction) 药物治疗作用之后所产生

6、的不良后果,又称为治疗矛盾。如二重感染 耐受性(tolerance) 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反应性下降。按速度分为急性和慢性耐受性,按照机制分为药效(受体减少、底物耗竭等)和代谢(药酶作用增强)耐受性。与耐药性区别。,依赖性(dependence) 是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造成的一种状态,表现为强迫要求连续或定期使用该药的行为或其他反应,其目的是感受药物的精神效应或避免由于停药造成身体不适应。包括生理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一旦停药出现戒断综合征。,药物即毒物,权衡利弊,决定取舍,正确应用。,If something is not a poison, it is not a drug.,第二节 药物的量

7、效关系和构效关系,一、量效关系 定义:药物剂量与效应的关系简称量-效关系(dose - effect relationship),在一定范围内药物作用的强度与剂量成比例。 分类:量反应:用数量分级或最大反应百分率表示 质反应:用“全或无”出现频数的百分数表示,量反应(graded response) 药理效应是连续增减的量变,可用具体数或量表示,如血压(mmHg)、心率(次/min)、尿量(ml/min)等。,ED50,基本概念,无效量:不出现药效的剂量; 最小有效量(阈剂量):刚能引起药效的剂量。 治疗量:大于阈剂量,产生治疗效果又不引起毒性反应的剂量。 极量:大于治疗量小于最小中毒量,药典

8、规定最大剂量。 中毒量:超过极量引起毒性反应的剂量,引起中毒的最小剂量称为最小中毒量。 致死量:导致中毒而致死的剂量。,最大效应(Emax):是指药物所能产生的最大效应,也称 效能。继续增加剂量,效应不变。 50%最大效应浓度(EC50):能引起50最大效应的药物浓度。 效价强度(potency):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用EC50)的相对剂量或浓度。剂量越大,效价强度越小。多用于作用相似药物等效剂量的比较。,剂量达阈值方产生效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效应与剂量成正比,达最大效应后增加剂量不再增强效应,最大效应(Emax),药物浓度,效应,个体差异,质反应(quantal rsponse) 药理效应

9、用全或无、阴性或阳性表示,如有效、睡眠、中毒、死亡等。其实验结果用百分率或频数表示。,基本概念,半数有效量(ED50)和半数有效浓度 (EC50):能使半数(50)个体产生某一效应的剂量或浓度; 半数中毒量(TD50):观察指标为中毒; 半数致死量(LD50):能引起50%动物死亡的剂量。 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 LD50/ ED50,TI越大,安全性越高,毒性越小。但LD5(LD1)与ED95(ED99)间有重叠时不适用。,频数分布曲线,累加量效曲线,反应数(),20,40,60,80,100,50,70,100,200,剂量(对数尺度),ED50,累加量效曲

10、线:频数分布曲线中每个长方形的累加曲线 频数分布曲线:100个人的有限剂量分布情况(常态分布) 质反应的频数分布曲线和累加量效曲线,安全范围(margin of safety):药物的LD5与ED95之间或者LD1与ED99之间的距离。 可靠安全系数(certain safety factor,CSF):LD1 与 ED99 的比值。若比值1,说明有效量与致死量有重叠,不安全。,二、构效关系 (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SAR) 定义:药物的结构与药理活性或毒性之间的关系。 关系:结构相似:机制、效应相似 结构改变:无效(左旋:奎宁抗疟,右旋:奎尼丁抗心律

11、失常),甚至诱发毒性,第三节 药物的作用机制,物理化学机制:抗酸药、烷化剂等。 作用于细胞靶点:受体、酶、离子通道、转运体、免疫分子、基因等,第四节 药物与受体,一、概念 1.受体(receptor) :受体是存在于细胞上或细胞内的大分子蛋白质,能识别某些化学物质并与之结合,产生生物效应。 2.配体(ligand) :指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化学物质(递质、激素等)。,二、受体的特性 (1) 灵敏性:只要很低浓度的配体就能产生显著效应; (2) 特异性:具有高度立体结构特异性; (3) 饱和性:数目有限; (4) 可逆性:药物与受体间的结合方式主要是通过分子间引力、离子键、氢键结合。也有少数是共

12、价键结合; (5) 多样性:不同细胞同一型受体可产生不同的效应。 (6)竞争性:作用于同一受体的配体存在竞争作用,三、受体与药物的相互作用,(受体占领学说) 1. 质量作用定律: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可用以下公式表达。 D(drug)+ R(receptor) DR E(effect) 2.受体与配体结合引起生物效应的条件: (1)亲和力:是指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 (2)内在活性:是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产生生物效应的能力。用表示(01)。,k1,k2,k1,K2,K1,K2,D R,DR,式中 表示摩尔浓度。效应的相对强弱与 DR相对结合量成比例。 KD大表示结合量少。 设受体总数为RT:RT=

13、R+DR 代入上式得: KD = 整理:,=,=,D,KD+D,当 D = 0 时, E = 0 当 D KD 时,E = Emax,达最大效能; 当 D = KD 时,E = 1/2 Emax。,KD是受体动力学中重要的参数之一。 意义: 1)KD为引起最大效应一半时的药物浓度。 2)KD表示D与R的亲和力,其值与亲和力成反比。 KD的负对数值 pD2 = -lgKD = lg 1/ KD pD2(亲和力指数)中的2指激动药浓度乘2倍才能达到最大效应 。 例:某激动药的解离平衡常数 KD = 10-7mol / L pD2 = lg 1/ KD = lg 1/ 10-7 = 7,当药物的亲和

14、力相等时,其效应强度(效能)取决于内在活性的强弱。 当药物的内在活性相等时,其效价强度取决于亲和力的大小。,3. 分类:(按照亲和力和内在活性不同) (1)激动药 (2)拮抗药:竞争性拮抗药和非竞争性拮抗药 (3)部分激动药 (4)部分拮抗药,激动药(agonist) 概念:既有亲和力,也有内在活性的药物。 分类:完全激动药(full agonist) :内在活性及亲 和力都较强(=1)的药物。 部分激动药(partial agonist) :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不强( 0 1 )。与激动药同时存在时,小剂量协同,大剂量拮抗。具有激动药与拮抗药两种特性。,拮抗药(antagonis

15、t) 概念: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但无内在活性(= 0)的药物。能够结合但不能激活受体。 分类:竞争性拮抗药 能与激动药互相竞争与相同的受体结合,拮抗激动药的作用。降低激动药的亲和力,而不降低其内在活性。故可使激动药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但最大效应不变。,竞争性拮抗药,非竞争性拮抗药 与激动药并用时,可使激动药与受体的亲和力和内在活性均降低,即不仅使激动药的量效曲线右移,而且也降低其最大效应。 主要是药物与受体通过共价键结合,牢固不可逆。,非竞争性拮抗药,四、二态模型学说( two-state mode),速率学说,1.G-蛋白耦联受体 2.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 3.酪氨酸激酶受体 4.细胞内受体 5.其他酶类受体,五、受体类型,肽链,7个-螺旋反复穿过细胞膜 氨基酸组成不同导致配体特异性 细胞内部分有GP结合区,G-蛋白:位于细胞膜内侧,由、 亚单位组成 亚基具有GTP酶活性,调节相关酶活性。 Gs:激活AC cAMP Gi:抑制AC cAMP,受体活化 离子通道开放 膜去极化 或超极化,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配体与细胞外段结合 构型改变 酪氨酸激酶活化 残基磷酸化 激活细胞内蛋白激酶 DNA、RNA合成加速 蛋白合成加速 产生生物学效应,EGF、PDGF,酪氨酸激酶受体,Effect,细胞内受体:皮质激素、性激素、甲状腺激素、Vit.D,离子通道:N-Ach、GABA、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