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授课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44987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关系-授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劳动关系-授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劳动关系-授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劳动关系-授课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劳动关系-授课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关系-授课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关系-授课课件(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劳动关系,-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人力资源工作六大板块,人力资源规划 招聘与配置 培训与开发 绩效管理 薪酬福利 劳动关系,劳动关系,劳动关系及劳动法律关系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规章制度 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劳动合同 集体合同 职业安全卫生 工伤保险 劳动争议,建立劳动法律关系的前提:,特定主体: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主体地位特殊:劳动者加入用人单位,成为其中一员,二者关系具有从属性,劳动者从事职业劳动,用人单位支配劳动力,劳动者服从管理并负有完成生产任务等义务; 报酬支付方式特定: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报酬,多是以工资形式,持续、固定、定期出现。,劳动法律关系,主体资格:

2、,用人单位的主体资格: 6+2,分公司? 外国公司代表处? 外国企业驻华办事机构?,劳动法律关系,企业 个体 民办非企业 国家机关 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 合伙组织 基金会,主体资格:,劳动者的主体资格: 年龄 只能与一个企业建立劳动关系(除小时工),市场上的招聘对象 如何分类?,劳动法律关系,注意区分:,2个 个人 2个 企业,劳动法律关系,民事劳务关系,劳动 合同 关系,?,劳务派遣,连带赔偿责任,劳动法律关系,劳动合同法92条,个人承包,劳动合同法94条,劳动法律关系,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从业资格: 从事某一工种的知识、 技术、能力的起点标准 执业标准: 就业准入控制 是必备的标

3、准,规章制度的法律地位,法定:法律、法规 约定:劳动合同 规定:企业规章制度 俗定:,劳动关系管理制度,单位规章制度,一、内容合法 二、沟通程序 三、公示程序/告知义务 四、合理、合情?,劳动关系管理制度,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时制度 标准工时 综合计算工时制 不定时 加班加点的工资支付 21.75 20.83,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综合计算工时 案例,企业实行季度综合计算工时制度。 员工甲 一月份加班50小时 其中1月1日正好轮休 二月份加班50小时 三月份未发生加班 请问企业的行为是否合法? 对甲1月1日的轮休应如何处理?,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带薪休假,带薪休假政策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200

4、8年1月1日 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2008年9月18日 享受资格 / 工龄统计标准,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龄如何来举证? 举证责任是谁?,工伤保险,法律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2004年1月1日 上海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2004年1月1日 熟悉工伤的认定、理赔程序和待遇 “无过错责任原则”,工伤保险,劳动争议,法律规定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2008年5月1日 熟悉劳动争议的处置程序 “举证责任” “终局裁决”,劳动争议,终局裁决,什么是“终局裁决”制?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劳动争议,终局裁决,劳动争议当事

5、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又如何获得救济呢? - 劳动者对终局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仲裁裁决符合撤销的条件,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3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劳动争议,终局裁决,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劳动争议,集体合同,法律规定 集体合同规定2004年5月1日 上海市集体合同条例2008年1月1日 关注点 合同的主体特定 合同对当事双方的约束力 合同的签订程序 集体合同的效力高于劳动合同,集体合同,

6、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订立 劳动合同的履行与变更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法定(必备)条款 劳动合同的约定条款 劳动合同期限,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法定(必备)条款 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 劳动者的姓名/地址/居民身份证号码 劳动合同期限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劳动报酬 社会保险 劳动保护/劳动条件/职业危害防护,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约定条款 试用期 培训服务期的约定 商业秘密 竞业限制 补充保险与福利,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的期限 固定期限 无固定期限 以完成一定任务为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

7、同的订立,如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违背法律规定或对员工不利?,劳动者可以越过合同,直接适用法律规定。,有法定,从法定; 无法定,从约定; 无约定,从规定。,劳动合同,培训服务期约定的案例 (1),案例1 :某公司新招聘雇员乙, 签订5年劳动合同,并约定6个月试工期。工作1个月后,公司安排乙出国培训2个月,并签订培训服务协议,约定2年的服务期。但乙培训回国,工作2周后即提出辞职。公司要求乙按服务协议支付违约金,但乙拒绝支付。公司提起仲裁。 问:仲裁的结果?,劳动合同,保密协议与竞业限制的案例(1),案例2:雇员丙是某公司销售部经理,与公司签订3年劳动合同,同时与公司签订了保密协议,约定丙离职后一年在

8、不得从事相关行业的服务或自营、为他人经营相关业务。公司每月额外付给丙600元保密费。丙在公司工作2年后即离职,到竞争对手处工作。公司与丙协商无效后,提起仲裁。,仲裁结果:?,劳动合同,保密协议与竞业限制的案例(1),解释:用人单位制订保密规则,与劳动者签订保密协议或约定竞业限制条款,都是为了保护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但竞业限制是在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后发生效力,同时必须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合理的经济补偿。,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 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履行与变更,

9、劳动合同履行的一般原则 全面履行原则 合法原则 特殊情形下劳动合同的履行 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投资人等 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履行与变更,劳动合同变更的一般原则 协商一致原则 劳动合同变更的形式 变更需采用书面形式 劳动合同文本的持有权,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解除情形的分类 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终止 法律责任,劳动合同,劳动合同解除的情形:,个人辞职 协商解除 “过失性” 解除的情形(各6种) “非过失性” 解除(3种) 经济性裁员(1种),提前30天 + 前提 + 程序,不能解除的情形(六种),劳动合同,劳动合同解除的经济补偿

10、金:,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劳动者个人提出辞职 (前提:企业方无过错) 单位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与劳动者解除合同 合同期满,劳动者不续签(前提:企业不变更劳动合同的约定条件) 劳动者开始享受养老保险 劳动者死亡或宣告失踪,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分段计算:,2008年前 2008年后 月工资 超过3倍 限年限,不限金额 限年限,限金额 实际工资x年限(封顶) 3倍工资x年限(封顶) 月工资不 超过3倍 限年限,不限金额 不限年限,不限金额 实际工资x年限(封顶) 实际工资x实际年限,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案例:,员工甲2000年1月加入公司, 2009年5月协议解除劳动合同, 计算公司应付

11、的经济补偿金。 1、甲的月薪金为 10000元 2、甲的月薪金为 9000元,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案例:,员工甲2000年1月加入公司, 2009年5月协议解除劳动合同, 计算公司应付的经济补偿金。 1、甲的月薪金为 10000元 经济补偿金=10000*8+9876*1.5=94814 2、甲的月薪金为 9000元 经济补偿金=9000*8+9000*1.5=89900,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终止,和劳动法比较: 取消了劳动合同的约定终止。 增加了劳动合同法定终止的情形。,增加了终止劳动合同的限制情形。,劳动合同,法律责任,劳动合同法的行政处罚:,劳动合同,法律责任,劳动合同法的行政处罚:,

12、劳动合同,法律责任,劳动合同,祝大家成功,劳动合同法定终止情形,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 劳动合同期满; 劳动者死亡或被法院宣告死亡或失踪的; 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 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消或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终止劳动合同的限制情形,同解除劳动合同的限制情形(第42条) 工会法规定,基层工会主席、副主席或者委员自任职之日起,其尚未履行的劳动合同期限短于任期的,劳动合同期限自动延长至任期期满。,职工有权索取因企业不当终结劳动关系而发生在仲裁、诉讼期间的工资损失,法律规定: 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引起劳动争议,经劳动争议仲裁部门或人民法院裁决撤消单位原决定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在仲裁、诉讼期间的工资,退工手续的及时办理,法律规定: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用人单位应当出具解除 或终止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并在15日内办妥 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现实生活中,一些单位与职工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因种种原因发生不愉快,而采取不开退工单,扣押职工档案材料等手段。即便是职工不对,单位这样的做法也是以错对错。如对职工重新就业,或领取失业救济金或享受失业医疗补助费造成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