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绪论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111285 上传时间:2019-04-19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4.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态心理学绪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变态心理学绪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变态心理学绪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变态心理学绪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变态心理学绪论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态心理学绪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态心理学绪论(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变态心理学 (Abnormal Psychology),王 滔 ,2,第一章 绪 论,变态心理学概述 变态心理学的任务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变态心理学的历史透视,3,一 变态心理学概述,1.概念 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也称病理心理学(Pathological Psychology),是研究变态心理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原因及规律的科学。,4,2.研究对象:变态心理,一 变态心理学概述,案例:捆绑的爱,问题: 1.小马的心理正常吗? 2.他有哪些不正常的行为? 3.他的心理异常是如何形成的? 4.心理学家采用的方法有何目的?,5,何谓变态心理?,广义的概念泛指

2、健康心理的偏离,是对各种心理或行为异常的总称。 狭义的概念是指这种异常应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已明显影响了个人的正常生活和职业功能,或自感痛苦,即具有“诊断意义”的异常。,6,变态心理有许多不同的描述:异常心理、变态行为、行为障碍、心理障碍或精神障碍等,但是作为专业术语用得最普遍的是心理障碍(mental disorder)。 “mental disorder”可译为心理障碍或精神障碍,它是对达到一定程度的心理和行为异常的总称。 “disorder”意味着存在一系列临床上可辨认的症状或行为,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伴有痛苦和个人功能受干扰(ICD-10)。,7,2.研究对象:变态心理 思考: 为什么用“

3、disorder”,而非“illness”和“disease”?,一 变态心理学概述,“心理障碍”是一个描述性概念,它仅限于对事实和现象的辨认和界定,主要强调的是病感。,8,健康心理与变态心理的关系,最佳的心理健康,最严重的心理变态,较好,问题,偏移,越轨,异常,障碍,心理疾病,精神病,9,“正常”与“异常”的关系,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是相互交叉、相互移行、相互转化、不断演变的动态过程。 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也只能是不断变化和相对稳定的连续体。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是相对的。,10,“正常”与“异常”的界定标准,以经验为标准 以病人自己的主观体验为标准 治疗者或研究者对异常现象的主观判断 以社会常态和

4、社会适应为标准 是否符合社会规范 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11,“正常”与“异常”的界定标准,以统计和测量结果为标准 以全体人群中具有某种特征的人数分布为依据 以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为标准 医学模式常用标准,12,常用诊断标准,CCMD-3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第3版 DSM-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 第4版 ICD-10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10次修订本,13,中国CCMD-3的诊断标准,Chinese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Mental Disorders (2001) 包括:症状标准 严重标准 病程标准 排

5、除标准,14,CCMD3 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0)器质性精神障碍 (1)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精神分裂症(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3)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4)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 (5)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6)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 (7)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 (8)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 (9)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15,美国DSM多轴诊断系统,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1994, 2000) Axis

6、 Clinical disorders Axis Personality disorders, mental retardation Axis General medical conditions Axis Psycho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xis Global assessment of functioning,16,美国精神障碍诊断标准DSMIV,通常在婴儿、儿童或少年期首次诊断的障碍 谵妄、痴呆、遗志及其他认知障碍 与物质有关的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心境障碍 焦虑障碍 躯体型精神障碍 人为性精神障碍 分离性精神障碍 性及性

7、身份识别障碍 进食障碍 睡眠障碍 未在他处提及的冲动控制障碍 适应障碍 人格障碍,17,世界卫生组织ICD-10的诊断标准,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Problems (1992) 包括各科疾病,第五章为精神障碍 CCMD系统在许多方面与ICD系统相似,18,国际疾病分类(ICD-10),F00F09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 F10F19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 F20F29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 F30F39心境情感障碍 F40F48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

8、式障碍 F50F59伴有生理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 F60F69成人人格与行为障碍 F70F79精神发育迟滞 F80F89心理发育障碍 F90F98通常起病于童年与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19,1.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二 变态心理学的任务,心理异常的原因、机制 正常和异常的区别及其判断标准 心理异常的分类、表现特点 解释心理异常的心理学理论,20,二 变态心理学的任务,理论方面的任务: 有助于探明和补充正常心理活动的变化规律。 为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某些基本命题提供科学的论证。 实践方面的任务: 有助于促进和保障人类精神健康事业的发展。 主要体现在各种专业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如医疗、教

9、育、司法、企业管理等。,2.变态心理学的任务,21,二 变态心理学的任务,变态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与医学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3.变态心理学与相关学科,22,二 变态心理学的任务,4.变态心理学在专业学科中的地位 心理诊断、心理咨询、行为矫正、学校心理健康辅导等,23,二 变态心理学的任务,5.学习变态心理学的意义,是异常心理识别和防治的需要 对每一个人的身心健康都有帮助 提供洞悉人生和社会的新视角,24,三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变态心理学研究的目的,Description:从现象上描述异常行为和诊断。 Explanation:从理论上揭示异常心理的原因和机制。 Pre

10、dication:从应用上进行异常心理的评估和判断。 Change:从实践上探讨心理障碍的防治和健康维护。,25,2.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三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相关研究 流行病学研究 个案研究 实验研究,26,(1)相关研究,相关研究:探索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互联系的性质与紧密程度。 特征:考察心理现象之间的相关性。 实例: 离婚与患抑郁症之间有关系吗? 智力和社会适应不良存在联系吗? 乐观的人是否比悲观的人更加健康? 儿童早期受到虐待和后期的精神疾病有关吗?,27,流行病学研究:是研究在特定人群中,精神障碍的发生概率及其分布的情况。流行病学的主要概念是发生率、流行度、持续期。发生率

11、指的是所研究病例在给定的时期内(比如一年)增加的数量;流行度指的是在特定的时期内,人群中精神障碍患者所占的百分比;而持续期指的是某种精神障碍的持续时间。 流行度=发生率持续时间 特征:告知某种精神障碍在人群中的共性。,(2)流行病学研究,28,个案研究:研究者通过收集单个被试各方面的资料来分析其心理特征,通常收集的资料包括个人的生活史、家庭关系、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等特点的资料;根据需要,也常对被试做智力和人格测验,从熟悉被试的亲近者那里了解情况,或对被试的书信、日记、自传、以及他人为被试写的资料(如传记、病历)进行采集和分析。 特征:从个别案例中发现有价值的结果。,(3)个案研究,29,遗书节

12、选 “原来生命真的不像自己预测的那样,今天发生的一切彻底将我击垮。我已绝望,今天所发生的一切让我对这个世界已伤透了心。已经不是一次,当第二、三次都如此时,活着还有什么意义?选择死亡需要勇气,但我更没勇气面对眼前的一切。我选择离去,也选择原谅她们。爸妈:原谅我的不孝,你们生了个没有骨气的女儿,面对恶势力女儿不怕,女儿怕的是冷酷与袖手旁观。女儿好累,女儿好伤心,女儿这两天所受的羞辱是十斤、百斤、千斤的沉重啊!”,个案1:2007年11月22日,云南曲靖师院一名21岁的女学生,因前一天遭女同学当众打了一耳光,在学校宿舍留下一封千字遗书后自杀身亡。,30,个案2:2007年11月10日晚,在香港科技大

13、学化学工程学系攻读化学博士的一名江苏南通籍学生在宿舍内上吊自杀。,博客摘录 “老天似乎已经习惯了在我感觉很好时给我当头一棒,导师的批评,杂志的退稿,实验的失败,感情的离去,总是不期而至,给我迎头痛击。” “我是否太急切了,或者说太功利了,使得我自己变成了一个看不见春天的盲人?我是否太看重这个博士学位以至于只顾着向前狂奔?实验室、宿舍、加上间或的街市超市,差不多已经变成了我生活的全部。我当然知道成功需要努力、需要付出,但是不是这就意味着我就应该放弃生活的其他部分?” “在我放弃了春天的同时,春天也放弃了我。”,31,图1 自杀行为心理过程模型,刺激事件,对事件的评价,性格特征,以往经历,?,应对

14、,32,弗洛伊德的个案:安娜欧,病人真名叫贝尔塔 帕本海姆,是位漂亮而有头脑的21岁姑娘,她深深地迷恋着自己的父亲,在他生病期间仔细照料他,直到她因严重的歇斯底里症而病例在床,她失去了胃口,肌肉无力,右臂麻痹,还有一紧张就咳的严重毛病。她的父亲两个月后故去了,她的病情也更加严重了。她有遇见黑蛇和骷髅的幻觉,语言发生障碍(有时候,她不能讲德国母语,但是却能说英语、法语或者意大利语),哪怕有长达六个星期的时间在干渴得无法忍受时,她也不能喝水。还有一阵阵的“缺失”,或者晃若梦中的时空错觉,她把它叫做“时间消失”。,33,(4)实验研究,实验研究:研究者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自变量的变化,以揭示自变

15、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 实验研究的特点: 对环境加以控制。 对机体变量加以控制。 操纵自变量,给被试一种实验处理。,34,35,假设我们对一种用于减少智力落后老年人的自伤行为的新药进行研究,如何进行实验设计?,课堂讨论,36,假设我们对一种用于减少智力落后老年人的自伤行为的新药进行研究,对接受药物治疗组和接受安慰剂组进行检验。为了了解新药是否减少了自伤行为,我们使用了等级量表来记录个体击打自己的频率。在开始观察之前,所有被试击打自己的平均频率为10次天。研究结束时发现,治疗组的得分比控制组低,并且达到统计显著。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向所有有自伤行为的个体推荐这种药物呢?,课堂讨论,37,实验组

16、的个体击打自己的频率是降低了,但他们仍然在打自己。尽管一些人打自己的次数不多,但这些行为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割伤、身体青紫或撞伤。这表明,统计上显著的结果在临床上并不显著,也就是说统计上的显著对临床而言并不一定重要。如果存在另一种药物,虽然没有降低自伤行为发生的频率,但却减轻了行为的严重后果,那么,这种区别就是临床显著的。,课堂讨论,38,三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关于研究方法的几个问题,统计显著性和临床显著性,“平均”来访者,39,我们常常把研究结果推论到整个群体中,而忽视了个体间的差异。这种将所有被试看成一个同质群体的倾向,会隐藏个体对实验干预的反应的重要信息。这种倾向也导致研究者将心理障碍及其相应的治疗方法进行不准确的推广。如果一个研究自伤行为治疗方法的研究者推论出某种药物对于改善自伤行为很有效,有些病人的病情得到了改善,但另一些病人反而恶化了;而在把这个群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时,这些个体差异将会通过平均而被抵消掉。也就是说,即使某种新药使一个病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