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101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097882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101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解析(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北京市101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解析(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北京市101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解析(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北京市101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解析(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北京市101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解析(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101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解析(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101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解析(解析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 请判别下列哪个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 )A. x+2y=1 B. x2+5=0 C. 2x+3x=8 D. 3x+8=6x+2【答案】B【解析】A.x+2y=1是二元一次方程,故A选项错误;B.x2+5=0是一元二次方程,故B选项正确;C.2x+3x=8是分式方程,故C选项错误;D.3x+8=6x+2是一元一次方程,故D选项错误。故选:B.2. 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互相平分,若添加一个条件使得四边形ABCD是菱形,则这个条件可以是( )A. ABC=900 B. AB=CD C. AC

2、BD D. ABCD【答案】C【解析】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互相平分,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当ACBD时,四边形ABCD是菱形。故选:C.3. P1(-2,y1),P2(3,y2)是一次函数y=-2x+3图象上的两个点,则y1,y2的大小关系是( )A. y1y2 B. y1=y2 C. y13,y1y2.故选A.4. 如图,在ABCD中,AECD于点E,B=65,则DAE等于( )A. 15 B. 25 C. 35 D. 65【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BD65,又因为AECD,所以DAE =90-D=90-65=25,故选:B.考点:

3、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5. 一次函数y=kx+b,其中kb0,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其图象为( )A. B. C. D. 【答案】A【解析】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是y随x的增大而减小,k0;又kb0,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故选A.6.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x+a2-1=0的一个根是0,则a的值是( )A. 1 B. -1 C. 1 D. 0【答案】B7. 汽车由北京驶往相距120千米的天津,它的平均速度是30千米/时,则汽车距天津的路程S(千米)与行驶时间(t时)的函数关系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来源:学科网ZXXKA.

4、S=120-30t(0t4) B. S=30t(0t4)C. S=120-30t(t0) D. S=30t(t=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根据实际问题列一次函数关系式. 汽车距天津的路程=总路程-已行驶路程,把相关数值代入即可,自变量的取值应保证时间为非负数,S为非负数解:汽车行驶路程为:30t,车距天津的路程S(千米)与行驶时间t(时)的函数关系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S=120-30t(0t4)故选A8. 如图,在正方形ABCD外侧,作等边三角形ADE,AC与BE相交于F,则CFE为( )A. 145 B. 120 C. 115 D. 105【答案】B【解析】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

5、B=AD,又ADE是等边三角形,AE=AD=DE,DAE=60,AB=AE,ABE=AEB,BAE=90+60=150,ABE=(180150)2=15,又BAC=45,BFC=45+15=60,CFE=18060=120,故选B9. 如图,已知矩形ABCD中,R、P分别是DC、BC上的点,E、F分别是AP、RP的中点,当点P在BC上从B向C移动而R不动时,那么线段EF的长的变化是( )A. 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 长度不改变 D. 不能确定【答案】C【解析】连接AR.因为E.F分别是AP、RP的中点,则EF为APR的中位线,所以EF=12AR,为定值。所以线段EF的长不改变。故选C.

6、10. 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DCAB,A=90,AB=28cm,DC=24cm,AD=4cm,点M从点D出发,以1cm/s的速度向点C运动,点N从点B同时出发,以2cm/s的速度向点A运动,当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停止运动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则四边ANMD的面积y(cm2)与两动点运动的时间t(s)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A. B. C. D. 【答案】D来源:学科网【解析】因为在直角梯形ABCD中,DCAB,A=90,所以四边形ANMD也是直角梯形,因此它的面积为12(DM+AN)AD,因为DM=t,AN=282t,AD=4;所以四边形AMND的面积y=12(t+282t)4=

7、2t+56.因为当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停止运动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所以当N点到达A点时,2t=28,t=14;所以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是0t14.故选D.点睛:对于此类几何与函数的综合题,解答的关键是利用几何知识得到函数解析式.在解答时,需要结合图形将相关的边或者角用自变量表示出来,然后结合题目中的某些数量关系得到函数解析式,从而为进一步解答做准备,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11. 函数y=2x+3的图象向下平移5个单位所得到的直线解析式为_。【答案】y=2x-2【解析】根据函数图象平移规律可得:y=2x+3的图象向下平移5个单位为:y=2x+3-5=2x-2.故

8、答案为y=2x-212. 如图,菱形ABCD中,AC=2,BD=5,P是AC上一动点(P不与A、C重合),PEBC交AB于E,PFCD交AD于F,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答案】2.513. 一次函数y1=k1x+b1与y2=k2x+b2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当x_时,y11【解析】当x1时,y11.14. 如图,沿折痕AE折叠矩形ABCD的一边,使点D落在BC边上一点F处. 若AB=8,且ABF的面积为24,则EC的长为_. 【答案】3【解析】AB=8,SABF=24BF=6.在RtABF中,AF=AB2+AF2 =10,AD=AF=BC=10CF=106=4设EC=x,则EF=DE=8x.在

9、RtECF中,EF2=CF2+CE2,即(8x)2=x2+42,解得,x=3.CE=3.故答案为:3.15. 如图,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3,E,F,P分别是AB,BC,AC上的动点,PEPF的最小值等于_.【答案】3【解析】过点P作MNAD交AB于点M,交CD于点N,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MNAB,PMPE(当PEAB时取等号),PNPF(当PFBC时取等号),MN=AD=PM+PNPE+PF,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3,AD=3.故答案为:3.16. 一次函数y=(4-m)x+m不过第四象限,则整数m的值为_.【答案】0,1,2,3【解析】一次函数y=(4m)x+m的图象不过第四

10、象限,4m0,m0,解得0m4.m=0,1,2,3.故答案是:0,1,2,3.17. 如图所示,工人师傅做一个矩形铝合金窗框分下面三个步骤进行:(1)先截出两对符合规格的铝合金窗料(如图所示),使AB=CD,EF=GH .(2)摆放成如图的四边形,则这时窗框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它的依据是_. (3)将直尺紧靠窗框的一个角(如图),调整窗框的边框,当直角尺的两条直角边与窗框无缝隙时(如图,说明窗框合格,这时窗框是矩形,它的依据是_. 【答案】(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解析】(1)略(2)AB=CD,EF=GH,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两组

11、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3)由(2)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C为直角,四边形为矩形.(一个角为直角的平行四边形为矩形)点睛: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即可得出的结论,当把一个角变为直角时,根据一个角为直角的平行四边形为矩形即可得出的结论18.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B1(0,1),B2(0,3),B3(0,6),B4(0,10),以B1B2为对角线作第一个正方形A1B1C1B2,以B2B3为对角线作第二个正方形A2B2C2B3,以B3B4为对角线作第三个正方形A3B3C3B4,如果所作正方形的对角线BnBn+1都在y轴上,且BnBn+1的长度依

12、次增加1个单位,顶点An都在第一象限内(n1,且n为整数). 那么A1的坐标为_;An的坐标为_(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答案】 (1)(1,2);(2). (n+12,(n+1)22)【解析】作A1Dy轴于点D,则B1D=B1B22=(31)2=1,A1D=B1D=1,A1的横坐标= A1D=1,A1的纵坐标=B1D+B1O=1+1=(1+1)22=2,即A1的坐标=(1,2)同理可得A2的横坐标=(B2B3)2=32,A2的纵坐标=OB2+(B2B3)2=3+(63)2=(1+2)22=4.5,An的横坐标为n+12,纵坐标为(1+n)22,故答案为:(1). (1,2) (2). (n+

13、12,(n+1)2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从所给的数据和图形中寻找规律分别得出A点横纵坐标的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58分。19. 请用指定方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1)直接开平方法:3x2=27;(2)配方法:x2-4x+1=0;(3)公式法:2x2-22x+1=0。【答案】(1)x1=3,x2=-3.;(2)x1=2+3,x2=2-3;(3)x1=x2=22【解析】试题分析:试题解析:(1)x2=9,=3,x1=3,x2=-3.(2)移项,得x2-4x=-1配方,得x2-4x+4=-1+4(x-2)2=3,开平方,得x-2=3解得x1=2+3,x2=2-3;(3)a=2,b=-22,c=1,=(-22)2421=0x=-22-22=22,x1=x2=2220.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在AB的延长线上,且ECBD,求证:BE=AB. 【答案】证明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可根据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证四边形BECD是平行四边形试题解析:证明:ABCD是平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