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心得汇篇

上传人:bub****888 文档编号:88062017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心得汇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习《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心得汇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习《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心得汇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习《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心得汇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习《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心得汇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心得汇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心得汇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心得汇篇【篇一】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的战略,内容丰富,意义重大。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与推进“一带一路”合作和自贸区建设,是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参与全球治理、发挥“中国力量”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本人是在一所以人文社科方面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见长的省属高校工作,目前有机会在省委党校系统性地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理论方针政策,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提升理论水平,对如何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契机中,进一步抢抓机遇,提升学校内涵发展,在大湾区建设教育高地、人才高地、人文

2、湾区等国家重大战略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对于省属高校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高校间人文合作交流有以下几点心得。一、进一步扩大粤港澳高校联盟成员,推动教育合作发展“粤港澳高校联盟”已于2016年11月成立,目前已有28所高校参加。近年来粤港澳高校合作成果丰富,本科合作项目接近190个,并首批立项建设5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随着机遇的到来,粤港澳三地高等教育合作的广度深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除了合作共建科技及信息领域优势学科、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外,可以逐步吸纳更多有特色的广东高校进入联盟,在创新合作办学机制、学分互认、人才培养、合作开发课程、智库建设方面协同发展,建设共建共享平台,整合高等

3、教育优质资源,探索走出一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创新之路。二、培养一流国际人才,打造人才高地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广东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国际化的人才至关重要。一方面部分广东高校可积极借助港澳优质教育资源进行教学改革并在自身特色上与国际化接轨,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另一方面粤港澳高校有各自的特色和资源,也可创新整合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积极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积极构建粤港澳高校集群发展新机制,同时积极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引进世界知名大学和特色学院,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培养世界一流人才。另外,随着更具吸引

4、力的引进人才环境和人才引进政策的创造、外籍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的完善,湾区也一定可以大力引进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参与大湾区的建设和管理。三、促进粤港澳青年交流,塑造湾区人文精神专家预测,随着大湾区建设的发展,未来大湾区内“半小时生活圈”和“一小时生活圈”的实现,下一步,粤港澳的合作空间将会非常大,粤港澳青年的交往将更加密切。原有“粤港澳青年文化之旅”、香港“青年内地交流资助计划”和澳门“”等重点项目国家还将大力实施,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参与国家建设的机会是越来越多。除了共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活动外,还可在粤港澳三地举办大湾区各类青年高峰论坛及组织国际性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发挥大湾区中西文化

5、长期交汇共存等综合优势,促进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合作。另外,港澳青年的爱国教育,加强宪法和基本法、国家历史、民族文化的教育宣传活动也是非常好的载体,也可邀请港澳青年参与广东高校举办的如“三下乡”等具有影响力的活动,让粤港澳青年未来都多参与国内可持续发展及扶贫等工作。粤港澳青年的正能量交流,定能增强大湾区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居民文化素养与社会文明程度,共同塑造和丰富湾区人文精神内涵。【篇二】今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从粤港澳大湾区2017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粤、港、澳三地政府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再到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的发

6、布,一个国际一流的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正逐渐显现。作为一名师范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在党校学习期间,通过专家教授的专题辅导,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进行了深入的学习。随着学习的逐步深入,我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岭南师范院校办学进程中难得的历史机遇,服务好湾区建设,岭南师范学院大有作为。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岭南师范学院新的发展机遇粤港澳大湾区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7000万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其经济、科技、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是无与伦比的。粗看之下,湛江似乎离粤港澳大湾区有一定的距离,但细思之后,却发现湛江

7、的地理位置在国家新的发展战略格局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湛江恰好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一带一路”建设、海南自贸区和环北部湾城市群建设等四大国家发展战略的交汇点上。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视察广东时,亲自点名要推动湛江的发展。广东省已经把湛江列为要全力打造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沿海现代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科教中心、交通枢纽。随着机场、高铁、高速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密集实施,巴斯夫等产业巨头落户,千万吨级钢铁炼化项目投产增效,临港产业、滨海旅游、军民融合、现代特色农业,湛江的城市格局、区域地位正日益凸显。湛江的发展正受到高层的越来越多的重视。过去,我们总是把远离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作为岭南师范学院办学的

8、地理劣势,而今天,这种劣势已经180度大转弯,变成了岭南师范学院办学的“地利”,岭南师范也因此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二、坚持“两性两型”,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给岭南师范学院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那怎样才能抓住机遇,积极融入大湾区建设,在服务大湾区建设的同时将机遇转变为动力,推动学校的发展呢?在我看来,岭南师范学院必须坚持“两性两型”发学定位,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才能大有作为。在今年初的学校第一次党代会上,学校党委将坚持“师范性、教学型,地方性、应用型”的“两性两型”办学定位写进了学校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了“三步走”,通过全面聚焦“两性两型”、全面落实“两性两型

9、”、全面凸显“两性两型”,用10年的时间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和人才高地。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除了加速经济转型发展,更要注重教育的发展。我们常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岭南师范学院明确坚守“两性两型”办学定位,高举教师教育的师范大旗,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的征程必然也同时是服务港澳大湾区教育和人才高地的征程。当前,岭南师范学院正在积极探索粤港澳大湾区师范教育的合作共进,策划举办“两区一群”(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区和环北部湾城市群)新师范+教育信息化2.0高峰论坛,筹建智慧教育产业学院,跟踪大数据、人工智能

10、、云中心、物联网等技术发展趋势,探索推进适应教育教学新形态的智慧教育,着手布局未来教师教育。三、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一名学校中层干部,本人负责学生处、招生与就业处两个部门的工作,职责贯穿着学生进校、培养和就业的全过程。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个重大使命落在我肩上就具体化为一句话,即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以“提毛提质”为主题,认真抓好招生工作。主动对接需求,深化招生制度改革,扩大公费师范生招生名额,吸引更多优质生源报读师范专业,落实“阳光招生”,努力挖掘办学潜力,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为广东省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做出岭

11、师贡献。切实提高宣传质量,不断优化学校生源,以高质量的招生工作服务学校“两性两型”办学定位。2、以“水平提升”为主题,切实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风建设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提升服务育人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成长需求;提升管理育人水平,实现信息化和人文化的融合;提升队伍建设水平,增强学工团队专业能力。只要坚持五个“提升”不松懈,就一定能够增强学生工作服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贡献度和影响力。3.以“精准服务”为主题,全面提高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网络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平台,打造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品牌活动,深化就业分类精准帮

12、扶,提升就业质量,加强与国家重点区域、重点行业以及战略新兴产业企业等优质单位联系,开拓优质就业资源市场,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篇三】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广东在新时代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一个大机遇、一篇大文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个重大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可以说是广东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重中之重,是广东各项工作的一个纲,必须举全省之力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与未来突破”这堂课,为我们深入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意义、粤港澳合作发展的新态势以及粤港澳合作的模式创新和战略突破,对于我们理解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起到了一个很

13、好的导引作用。除此以外,课上老师所提出的一些新观点,所切入的一些新角度也很值得我们去作进一步的思考。首先,用“木桶效应”来解释粤港澳各地的合作。不仅是要补齐通常意义上所指的短板,更要注意的,是这一区域内各个经济体之间的紧密箍合度。如果区域内的各个经济体之间箍合得不够紧密,那么效益就会外溢,自然也就产生不了“1+12”的效果。这确实是区域协同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各地在发展规划上都只考虑或主要考虑自身的发展,极少将自身的发展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发展进行通盘考虑,进行一个合理分工。这就导致了一哄而上现象的出现,使得竞争变得无序,内耗频繁,造成资源浪费。所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一定

14、要形成一种新的合作关系,避免出现以前的这种状况。其次,是关于港澳地区的深度回归。港澳回归已经20年了,除了政治上的主权回归,还应当进入一个更高的回归层次,那就是经济的回归、社会的回归、民生和民意的回归,我个人的理解,还有一个回归极端重要,那就是文化心理层面的回归。要让港澳人民从内心真正认同(至少是理解)内地的文化、制度、习俗,同时,也要让内地人民同样认同(至少是理解)港澳的文化、制度、习俗。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一本应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现象却还没有出现,相反却出现了一些让人担忧的现象。所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被赋予了一个推进“一国两制”新实践的使命,这也是探索港澳地区深度回归的重要举措。此外,

15、我们的“一国两制”实践要进入新境界,成功解决台湾问题,这都是需要粤港澳大湾区来探索实验的。从这一层面上看的话,我们也就很好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算政治账、算长远账”的含义了。再次,从历史上来讲,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其实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发展的延续。从古自今,珠江三角洲地区就形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的特殊文化、经济共同体。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更是被规划为现代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开发区和经济区,作为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范例得到世界的广泛认同。珠江三角洲的发展之路,还曾被社会学界、经济学界誉为“珠江模式”。所以,在我看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是珠江三角洲地区面对新时代所赋予的新使命

16、而进行新实践的一个新形式,其内核,仍然是区域的一体化发展,但是,内容却要更加丰富。所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定要从珠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去寻找经验和启示。最后,还有一个担忧,就是“新瓶装旧酒”。我们过去有很多的规划,其中不乏大规划,最终都未取得设计预想中的效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中并未有太多的创新。从形式上看,似乎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也迎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但是,内容上,特别是在推进规划的体制机制上,却没有太多的变化,只不过是“新瓶装旧酒”。这就使得规划陷入周而复始的反复,仍然在原地打转,并未解决太多的问题。这是我们在实践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问题。【篇四】近日,我阅读学习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发展规划纲要),2019年2月18日,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发展规划纲要,全篇分十一章,是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近期至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