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技术-甘特-控制-正交-矢线-pdp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059842 上传时间:2019-04-18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4.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技术-甘特-控制-正交-矢线-pdpc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质量技术-甘特-控制-正交-矢线-pdpc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质量技术-甘特-控制-正交-矢线-pdpc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质量技术-甘特-控制-正交-矢线-pdpc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质量技术-甘特-控制-正交-矢线-pdpc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技术-甘特-控制-正交-矢线-pdp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技术-甘特-控制-正交-矢线-pdpc(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对策表 (一)对策表的概述 对策表(Countermeasure Table)又称作措施计划表,是针对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而制定的应采取措施的计划表。 其用途如下: 提出问题解决的方向,制定目标及措施,使问题受控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纠正预防措施,防止再发 评价并确认措施的有效性,1,第一节 对策表和甘特图,(二)对策表的制作 5W 1H: Why 原因 What 对策 Who 责任人 Where 地点 When 完成时间 How 措施,2,对策表示意 必要栏目: ,按部就班,缺一不可。 次要栏目: ,次序可换,缺一也可。 辅助栏目: 和 ,可有可无,按需而定。,3,(三)应用对策表的注

2、意事项 落实5W 1H: 定量数据优先,定性语言在后 对策表必须有可操作性 创新型QC小组活动的对策表例外,4,二、甘特图 (一)甘特图的概述 甘特图(Gantt Chart)也称为条状图 ,它直观地表明任务计划在何时进行,及实际进展与计划要求的对比 。 其用途如下: 用于安排各种活动计划 企业中的生产、检验计划,5,(二)甘特图的制作步骤 1.明确项目内容 2.确定始、终时间 3.确定项目进度 4.计算单位工时 5.确定执行人员 6.计算项目时间,6,案例 六西格玛项目界定阶段甘特图,7,(三)应用甘特图的注意事项 一张甘特图只能展开一个过程的各项作业的时间 时间单位可用日、周、旬、月、季、

3、年等持续时间 计划时间用虚箭线表示,实际完成时间用实箭线表示,8,一、矢线图的概述 (一)矢线图的定义 矢线图(Arrow Diagram Method)又称作网络图,是指在实施进度管理、安排最佳日程计划时,将所必须的各项工作按其从属关系和时间顺序用网络形式表示的一种箭条图。,9,第二节 矢线图,甘特图的缺点 在安排日程计划方面,以前经常使用甘特图。但是,甘特图存在以下缺点: 难以给出详细的计划 在计划阶段不便于反复推敲与思考 难以处理实施阶段中的情况变化与计划变更 不能获得因有关某项作业迟滞而对整个计划产生影响 的正确情报 若设计规模稍大即难以掌握整个计划 难以判断工程进度上的重点,10,1

4、917年 美国亨利甘特开发甘特图 1956年 美国杜邦公司和兰德公司开发关键路线法GPM 1958年 美国海军开发计划评审法PERT,11,+,=,(二)矢线图的构成 1.结点,12,tE,tL,1,结点编号,结点最早开工时间,结点最晚完工时间,结点不消耗资源,也不占用时间!,2.作业(工序) 作业活动用箭条()表示,箭条所指的方向为作业前进的方向,箭条上方的文字表示作业名称,箭条下方的数字表示作业活动所需的时间。,13,矢线表示需要时间的作业,虚矢线表示不需要作业的时间,也叫虚作业,加黑的矢线表示该作业为关键,14,(三)矢线图的用途 制定详细的计划 保证计划的周密性 进入实施阶段后,可根据

5、情况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 能具体迅速地了解某项工作工期延误对总体工作的影 响,从而尽早采取措施,15,二、矢线图的应用 (一)矢线图的应用步骤 1.列出作业名称 2.制作作业卡片 3.绘制矢线图草图 4.确定各作业所需时间 5.计算结点时间 6.确定关键工序、关键线路 7.优化矢线图,16,案例,17,1.结点时间图算法 最早开工时间tE的计算结果如下: 结点1从零开始,即: 结点2最早开工时间为: 结点3最早开工时间为: 同理,可计算到: , ,,18,最迟完工时间tL的计算结果如下: 结点6最迟完工时间为: 结点5最迟完工时间为: 结点4最迟完工时间为: 同理,可计算到: , ,,19,2

6、0,2.结点时间表算法,21, ,(二)矢线图应用的注意事项 三个“唯一”,两个“不能”: 结点编号唯一 相邻结点矢线唯一 始结点和终结点唯一 不能出现闭环 不能有缺口,22,一、过程决策程序图的概述 (一)过程决策程序图的定义 过程决策程序图(Process Decision Program Chart)也称PDPC法,是指为了完成某个任务或达到某个目标,在制定行动计划或进行方案设计时,预测可能出现的障碍和结果,并相应地提出多种应变计划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如下: 从全局、整体掌握系统的状态,可作全局性判断 可按时间先后顺序掌握系统的进展情况 密切注意系统进程以掌握系统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 出现未

7、知情况时可不断补充、修订计划措施,23,第三节 过程决策程序图,(二)过程决策程序图的分类 1.归纳式 即由一系列具体的事实推论出一般的原理。,24,2.演绎式 与归纳式相反,即由一般原理推论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25,(三)过程决策程序图的用途 制定方针目标管理中的实施计划 制定新项目的实施计划 在设计阶段预测整个系统的重大事故或故障 预测制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制定方案与措施,26,二、过程决策程序图的应用 (一)过程决策程序图的应用步骤 1.明确应用目的 2.提出初步方案 3.对初步方案设问 4.整理备选方案 5.决定各项方案和措施实施的先后顺序 6.确定实施负责人和实施期限 7

8、.不断修订PDPC图,27,(二)过程决策程序图应用的注意事项 三大“注意”: 注意虚线的使用 注意结果的清晰 注意预测的风险性,28,一、控制图的概述 (一)控制图的定义 控制图(Control Chart)是对过程质量特性值进行测定、记录、评估,从而直接监视生产过程质量动态是否处于控制状态的一种用统计方法设计的图。,29,第四节 控制图,(二)控制图的原理 3原则,即是以3设计控制图的控制界限,受控概率为99.73%。控制图中的CL,UCL及LCL由下式确定: 式中,、为统计量的总参数,30,3原则是最经济的原则,31,按逆时针方向转90,就得到了一张单值控制图:,32,(三)控制图的分类

9、 1.按数据的性质划分,可将控制图分为两大类: (1)计量值控制图 均值极差控制图( 控制图) 此控制图是最常用最基本的控制图。用于控制对象为长度、重量、强度、时间和产量等计量值的场合。 均值标准差控制图( 控制图) 此控制图与控制图相似,当控制图的样本量n10时应用极差估计总体标准差的效率降低,需要应用标准差图替代极差图。,33, 中位数极差控制图( 控制图) 此控制图与控制图相似,是用中位数图替代均值图。用于现场需要把测定数据直接记入控制图进行控制场合,为方便起见自然规定n为奇数。 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 控制图) 用于对每个产品都进行检验,采用自动化检查和测量的场合;取样费时、昂贵的场合以

10、及气体与液体流程式过程,产品均匀的场合。,34,(2)计数值控制图 不合格品率控制图(p控制图) 用于控制对象为不合格品率或合格品率等计数质量指标的场合,如不合格品率、交货延迟率、缺勤率、差错率等 不合格品数控制图(np控制图) 用于控制对象为不合格品数的场合。 不合格数控制图(c控制图) 用于控制一定的单位中所出现的不合格数目。,35, 单位产品不合格数控制图(u控制图) 旧称单位缺陷数控制图。当样品规格发生变化时应换算为平均每单位的不合格数后再使用控制图。 例如,在制造钢板的过程中,一批样品的面积是2m2,另一批面积是3m2,这时应换算为平均每平方米的不合格数,然后再对它进行控制。,36,

11、37,常规控制图,2.按控制图的用途划分,可将控制图分为两大类: (1)分析用控制图 在过程开始控制时将失控状态调整到统计控制状态。 所分析的过程是否为统计控制状态? 此过程的过程能力指数 或 是否满足顾客要求?即是否过程处于技术控制状态?(一般要求 1.33),38,(2)控制用控制图 当过程达到受控状态后,可将分析用的控制线延长作为控制用控制图。 经过一个阶段的使用可能又会出现新的异常波动,此时要查明原因,采取必要措施,消除异常波动,恢复统计控制状态。因此,从数学角度来看,分析用控制阶段就是过程参数未知阶段,控制用控制阶段就是过程参数已知阶段。,39,二、控制图的制作 以 控制图为例的制作

12、步骤如下: 1.确定控制对象 技术上最重要 因果关系中首选因的指标为统计量 明确化 数字化 可测量性 可操作性,40,2.选出预备数据 取2025个样本 按照国标推荐样本大小即每个样本的样本量为4或5 合理样本原则 休哈特合理样本原则“组内差异只由偶因造成,组间差异主要由异因造成”。前一句是保证控制图的控制限的间隔距离6为最小,从而对异因能及时发出统计信号。所以在取样本时应在短距离内取,以免异因进入。后一句是为了便于发现异因,在过程不稳定时应尽量多抽取样本,而在过程稳定时则可少抽取样本。,41,3.计算 , 。 4.计算 , 。 总平均值为: 平均极差值为:,42,5.计算 图控制限并作图 图

13、的上、中、下控制限为: 式中D3、D4为与样本量n有关的系数, D3、D4系数表如下:,43,6.将预备数据点绘在 图中,并对其状态进行判断 若稳,则进行步骤(7);否则除去可查明原因后转入步骤(4),即重新计算 , 。 7.计算 图控制限并作图 图的上、中、下控制限为: 式中系数A2见下表,44,A2系数表 8.将预备数据点绘在 图中,并对其状态进行判断 若稳,则进行步骤(9);否则除去可查明原因后转入步骤(4),即重新计算 , 。 9.计算过程能力指数并检验其是否满足技术要求 若过程能力指数满足技术要求,则转入步骤(10);否则需调整过程直到过程能力指数满足技术要求为止。,45,步骤(1)

14、(9)为分析用控制图,10.延长 控制图的控制线作控制用控制图,进行日常管理。,46,步骤(10)为控制用控制图,三、控制图的判断准则 (一)控制图的判断原理 控制图对过程的判断是以概率事件原理为理论依据。所谓小概率事件原理,也称为小概率事件不发生原理。在统计技术应用中,首先应设置对异常判断的小概率(如0.01,0.05等)。设置的小概率实际是判断错误的概率,称为风险度或显著水平。,47,(二)控制图的判断准则 1.判稳准则 在点子随机排列的情况下,符合下列各项之一就认为过程处于稳态 连续25个点,落在控制界限外的点数为0 点子在中心线两侧呈随机排列,48,2.判稳准则 国标GB/T 4091

15、2001常规控制图中规定有8种判异准则模式。 一点落在A区以外(图1) 连续9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图2),49,图2,连续6点递增或递减(图3) 连续14点相邻点交替上下(图4),50,图3,图4,连续3点中有2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的B区以外(图5) 连续5点中有4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的C区以外(图6),51,图5,图6,连续15点在C区中心线上下(图7) 连续8点在中心线两侧,但无一落在C区中(图8),52,图7,图8,(二)控制图应用的注意事项 1.控制图的应用范围 所选择的控制对象(质量指标)应能够定量 所控制的过程必须具有可重复性,即具有统计规 2.控制对象应选择主要质量指标 3.控制图类型的选用 根据所控制质量指标的数据性质来进行选择 计量数据: 图、 图、 图、 图等 计件数据:p图或np图 计点数据:c图或u图,53,4.控制图的分析与判断 控制图中点子出界或点子不随机排列,则认为生产过程异常,处于失控状态。但是所谓“异常”并不意味着产品质量一定不合格。 5.判断过程异常的处置 20字原则:“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加以消除,不再出现,纳入标准。”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