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一专题强化卷含解析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88059024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一专题强化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一专题强化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一专题强化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一专题强化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一专题强化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一专题强化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六文言文阅读一专题强化卷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教学资料文言文阅读(一)考点14 理解文言词语 5颗星考点15 概括内容和观点 5颗星考点18 句式、翻译 5颗星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00分说明:请将选择题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主观题写在答题纸上一、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丘,光禄卿同皎从兄子也。父同晊,左庶子。丘年十一,童子举擢第,时类皆以诵经为课,丘独以属文见擢,由是知名。弱冠,又应制举,拜奉礼郎。丘神气清古,而志行修洁,尤善词赋,族人左庶子方庆及御史大夫魏元忠皆称荐之。长安中,自偃师主簿擢第,拜监察御史。 开元初,累迁考功员外郎。先是,考功举人,请托大行,取士颇滥,每年至数百人,丘一切核其

2、实材,登科者仅满百人。议者以为自则天已后凡数十年,无如丘者,其后席豫、严挺之为其次焉。三迁紫微舍人,以知制诰之勤,加朝散大夫,再转吏部侍郎。典选累年,甚称平允。擢用山阴尉孙逖、桃林尉张镜微、湖城尉张晋明、进士王泠然,皆称一时之秀。俄换尚书左丞。 十一年,拜黄门侍郎。其年,山东旱俭,朝议选朝臣为刺史以抚贫民,制曰:“昔咎繇与禹言曰:在知人,在安人。此皆念存邦本,光于帝载,乾乾夕惕,无忘一日。而长吏或不称,苍生或未宁,深思循良,以矫过弊,仍重诸侯之选,故自朝廷始之。”于是以丘为怀州刺史,又以中书侍郎崔沔等数人皆为山东诸州刺史。至任,皆无可称,唯丘在职清严,人吏甚畏慕之。俄又分知吏部选事入为尚书左丞

3、丁父忧去职服阕拜右散骑常侍仍知制诰。 二十一年,侍中裴光庭病卒,中书令萧嵩与丘有旧,将荐丘知政事,丘知而固辞,且盛推尚书右丞韩休,嵩因而奏之。及休作相,遂荐丘代崔琳为御史大夫。丘既讷于言词,敷奏多不称旨。俄转太子宾客,袭父爵宿预男,寻以疾拜礼部尚书,仍听致仕。 丘虽历要职,固守清俭,未尝受人馈遗,第宅舆马,称为敝陋。致仕之后,药饵殆将不给。上闻而嘉叹,下制曰:“王丘夙负良材,累升茂秩,比缘疾疹,假以优闲。闻其家道屡空,医药靡给,久此从宦,遂无余资。持操若斯,古人何远!且优贤之义,方册所先,周急之宜,沮劝攸在。其俸禄一事已上,并宜全给,式表殊常之泽,用旌贞白之吏。”天宝二年卒,追赠荆州大都督。(

4、旧唐书)1.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俄/又分知吏部选事/入为尚书左丞/丁父忧/去职/服阕/拜右散骑常侍/仍知制诰B.俄又分知/吏部选事/入为尚书左丞/丁父忧/去职服阕/拜右散骑常侍/仍知制诰C.俄/又分知吏部选事/入为尚书左丞/丁父忧/去职/服阕拜右散骑常侍/仍知制诰D.俄又分知吏部选事/入为尚书左丞/丁父忧/去职服阕/拜右散骑常侍/仍知制诰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科:科举时代应考人被录取,也说登第。登科源于科举制度,当时的科举考试过后, 通过发科榜,即黄榜,来通知考生是否及第,所以登上科榜即表示录用。B.弱冠:男子20岁称弱冠。这

5、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行冠礼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可用于女子。C.致仕:旧时指交还官职,即辞官。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 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D.追赠,或作追封、追晋,是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加封官爵,主要是实物形式的物质追赠和名称职位等荣誉名声的精神追赠,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死亡。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丘自幼聪颖,尤善为文,很年轻便担任了奉礼郎,又由于神气纯朴,志行高洁,擅长辞赋,深得方庆和魏元忠赏识。B.山东大旱,王

6、丘自告奋勇出任怀洲刺史,与其他被任命为州刺史的人相比,他治理清明严格,百姓官吏都敬畏他。C.中书令萧嵩推荐王丘接任裴光庭,但他坚决予以拒绝并极力推荐韩休,后来,韩休又推荐他当了御史大夫。D.因为生病,王丘请求退休,并得到允许。但他离职后,生活困窘,以致生病后药物难以为继,皇帝下召给与补偿。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议者以为自则天已后凡数十年,无如丘者,其后席豫、严挺之为其次焉。下制曰:“王丘夙负良材,累升茂秩,比缘疾疹,假以优闲。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应麟,字伯厚,庆元府人,九岁通六经,淳祐元年举进士,从王野受学。调西安主薄,民以年少易视之,输赋后时。应麟白郡守,

7、绳以法,遂立办。丁父忧,服除,调扬州教授。初,应麟登第,言曰:今之事举子业者,沽名誉,得则一切委弃,制度典故漫不省,非国家所望于通儒。于是闭门发愤,誓以博学宏辞科自见,假馆阁书读之。宝佑四年中是科。应麟与弟应凤同日生,开庆元年亦中是科,诏褒谕之。 帝御集英殿策士,召应麟覆考。考第既上,帝欲易第七卷置其首。应麟读之,乃顿首曰:是卷古谊若龟镜,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士贺。遂以第七卷为首选。及唱名,乃文天祥也。召为太常博士,擢秘书郎,俄兼沂靖惠王府教授。彗星见,应诏极论执政、侍从、台谏之罪,积私财、行公田之害。度宗即位,摄礼部郎官,草百官表。旧制请听政四表已上一夕入临宰臣谕旨增撰三表应麟操笔立就丞相总

8、护还辞位表三道使者立以俟应麟从容授之丞相惊服即授兼礼部郎官、兼直学士院。寻转尚书兼给事中。左丞相留梦炎用徐囊为御史,擢江西制置使黄万石等,应麟缴奏曰:囊与梦炎同乡,有私人之嫌,万石粗戾无学,南昌失守,误国罪大。今方欲引以自助,善类为所搏噬者,必携持而去。吴浚贪墨轻躁,岂宜用之?况梦炎舛令慢谏,谠言弗敢告,今之卖降者,多其任用之士。疏再上,不报。出关俟命,再奏曰:“因危急而紊纪纲,以偏见而咈公议,臣封驳不行,与大臣异论,势不当留。”疏入,又不报,遂东归。诏中使谭纯德以翰林学士召,识者以为夺其要路,宠以清秩,非所以待贤者。应麟亦力辞,后二十年卒。(节选自宋史王应麟传) 1.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

9、,正确的一项是( )A.旧制/请听政/四表已上一/夕入临/宰臣谕旨增撰三表/应鱗操笔立就/丞相总护还/辞位表三道/使者立以俟/应麟从容授之/丞相惊服B.旧制/请听政/四表己上/一夕入临/宰臣谕旨增撰三表/应麟操笔立就/丞相总护还辞位表三道/使者立以俟应鱗/从容授之/丞相惊服C.旧制/请听政/四表已上/一夕入临/宰臣谕旨增撰三表/应覷操笔立就/丞相总护还/辞位表三道/使者立以俟/应麟从容授之/丞相惊服D.旧制/请听政/四表己上/一夕入临/宰臣谕旨增撰三表/应麟操笔立就/丞相总护还/辞位表三道/使者立以俟应麟/从容授之/丞相惊服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应麟好学

10、不辍。王应麟不认同一些人只把学问作为敲门砖的做法,他在考中进士后,仍勤奋读书. 还借来馆阁中的书阅读。B.王应麟体察圣意。王应麟受命参与策士的复试工作,因皇帝想把第七卷放在第一名,于是王应鱗也大大夸赞了一番第七卷的作者。C.王应麟敢于直言,彗星出现后,王应麟详尽地论述执政、侍从、台谏的罪责:王应麟也曾严厉地批评左丞相留梦炎。D.王应麟不恋权位。王应麟任尚书兼任给事中时,奏疏数次呈上,皇帝都没有答复,王应麟辞官归去。 后来皇帝派人去召回他,他也没有答应。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民以年少易视之,输赋后时。应麟白郡守,绳以法,遂立办。(2)况梦炎舛令慢谏,谠言弗敢告,今之卖降者,

11、多其任用之士。4.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父忧,遭逢父亲丧事。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无论此人任何官何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都应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孝一年,这叫丁忧。B.太常博士,三国魏文帝初置太常博士,掌撰定五礼,议定王公大臣谥法等事。晋以后沿置,职称淸要,而品级不髙。宋太常博士职守同前代。C.御史是记亊之官兼纠察之职。秦汉称为侍御史,秦以御史大夫为侍御史之长,历代监察官的首长或为御史大夫,或为御史中丞等。D.翰林学士,唐代建学士院,入院的称为翰林学士,专掌皇帝的机密诏令,被认为是“清要显美”之官。宋代学士院改称翰林学士院。3.阅读下面的

12、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郑鲜之,字道子,荥阳开封人。初为桓伟辅国主簿。宋武帝起义兵,累迁御史中丞。性刚直,甚得司直之体。外甥刘毅权重当时,朝野莫不归附,鲜之尽心武帝,独不屈意于毅,毅甚恨焉。以与毅舅甥,制不相纠,使治书侍御史丘洹奏弹毅辄宥传诏罗道盛。时新制,长吏以父母疾去官,禁锢三年。山阴令父疾去职,鲜之因此上议曰:“今省父母之疾而加以罪名,悖义疾理,莫此为大。谓宜从旧,于义为允。”从之。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与帝言,要须帝理屈,然后臵之。帝有时惭恧变色,感其输情,时人谓为“格佞”。十二年,武帝北伐。以为右长史。及入咸阳,帝遍视阿房、未央故地,

13、凄怆动容。前至渭滨,帝叹曰:“此地宁复有吕望邪?”鲜之曰:“昔叶公好龙而真龙见,燕昭市骨而骏足至。明公以旰食待士,岂患海内无人?”及践祚,迁太常、都官尚书。时傅亮、谢晦位遇日隆,范泰尝众中让诮鲜之曰:“卿与傅、谢,俱从圣主有功关、洛,卿乃居僚首,今日答飒,去人辽远,何不肖之甚!”鲜之熟视不对。鲜之为人通率,而隐厚笃实,赡恤亲故。游行命驾,或不知所适,随御者所之。尤为武帝所狎。上曾内殿宴饮,朝贵毕至,唯不召鲜之。坐定,谓群臣曰:“郑鲜之必当自来。”俄而外启尚书郑鲜之诣神兽门求启事,帝大笑引入。景平中,徐、傅当权。出为豫章太守。时王弘为江州刺史,窃谓人曰:“郑公德素,先朝所礼,方于前代,钟元常、王

14、景兴之流。今徐、傅出以为郡,抑当有以。”元嘉三年,弘入为相,举鲜之为尚书右仆射。四年卒。(节选自南史郑鲜之传)1.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B.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C.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D.帝少事戎旅/不经涉学/及为宰相/颇慕风流/时或谈论/人皆依违不敢难/鲜之难必切至/未尝宽假/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武帝是皇

15、帝谥号,“武”是褒扬皇帝生前德行之词,有“威武睿智”之意。B.吕望即姜子牙,他与文王相遇渭滨,因功封于吕地,后代指辅佐国君的贤才。C.神兽门,即神武门,又称玄武门。玄武主北方,后宫宫殿将北宫门称为玄武门。D.践祚, 也称践位,在古代专门用来指帝王即位登基。践,践履。祚,天祚、福祚。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鲜之性格刚直,极尽官责。当时制度违背孝道,郑鲜之发现问题后指出,从而使病重的山阴父老免罪。B.郑鲜之敢于犯颜,直论是非。与皇帝交谈,他总是驳难,一定要让皇帝理屈词穷,才肯罢休;皇帝有时感到惭愧,但还是感激他能诚心相待。C.郑鲜之被人讥诮,不作分辩。范泰当众讥讽他虽功劳不下傅亮、谢晦,而地位和恩遇远不及傅、谢;他只是看着范泰,并没有回应。D.郑鲜之性情率真,行事随和。他出游,有时也不知要去何处,任驾车的人随意去哪;皇帝举行宴会故意不请他,他来奏事,最终也参加了。4.把文中划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今省父母之疾而加以罪名,悖义疾理,莫此为大。郑公德素,先朝所礼,方于前代,钟元常、王景兴之流。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何真,字邦佐,东莞人。少英伟,好书剑。元至正初,为河源县务副使,转淡水场管勾,弃官归。元末盗起,真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