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太仓二中:4.14 邹忌讽齐王纳谏(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九年级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59855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太仓二中:4.14 邹忌讽齐王纳谏(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九年级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江苏省太仓二中:4.14 邹忌讽齐王纳谏(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九年级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江苏省太仓二中:4.14 邹忌讽齐王纳谏(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九年级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太仓二中:4.14 邹忌讽齐王纳谏(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九年级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太仓二中:4.14 邹忌讽齐王纳谏(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九年级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 上课时间 月 日 星期 课 1 时第 2 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重点掌握本课中出现的文言实词的词义并作归纳,如“朝、孰、诚、方、善、间”等。过程与方法由学生利用课文下端注释,合作探究完成对课文第一部分的文字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教学重点认识到本文主人公邹忌的美和妻、妾和客人对他的评价。教学难点深入妻、妾和客人对他的评价的不同点。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感悟品味课前准备掌握说话技巧教 具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唐朝名臣魏征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正是唐太

2、宗的一面镜子,他敢触龙颜,一针见血地指出皇帝的过失;唐太宗纳谏如流,及时改正自己地错误。圣君、贤臣,使唐王朝的政治稳定,国泰民安。 战国时期的邹忌也是齐威王的一面镜子,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今天,我们就来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放录音,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二、讲授新课初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昳丽(y) 朝服衣冠(zho) 寝(qn) 谤讥(bng) 间进(jin)整体感知课文1.文学常识简介作品: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年间编集的一部重要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

3、。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依次是:西周一篇、东周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四篇、赵四篇、魏四篇、韩三篇、燕三篇、宋、卫合一篇、中山一篇。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共二百四十多年。战国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战国策的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为了突出纵横游说之士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不免违背历史的真实。战国策语言活泼流畅,粗中有细,刻画人物栩栩如生,

4、如善于讽涑的谋臣邹忌,任性顽固的贵族老妇人赵太后,追逐功名富贵的策士苏秦。另外,还特别善于运用一些讽喻性的小故事作比,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战国策不愧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后世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作家:刘向刘向(约前77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汉高祖的弟弟楚元王刘交的第四代孙。历经宣帝 、元帝 、成帝三朝;历任散骑谏大夫、散骑宗正、光禄大夫等职。曾屡次上书称引灾异,弹劾宦官外戚专权。成帝时受诏命校书近20年,未完成的工作由其子刘歆续成。官终中垒校尉,故又世称刘中垒 。刘向典校的古籍主要包括经传、诸子和诗

5、赋 。典校时,又撰有别录。其后,刘歆以别录为基础,撰成七略,这是中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楚辞是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收入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庄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了战国策。背景材料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

6、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失去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延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至于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于史无考。2.根据课文下端的注释,在自学的基础上完成对文章第一部分的翻译。参考翻译: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谁漂亮?他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漂亮,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从

7、外边来,邹忌坐着同他闲聊时,又问他:我和徐公比,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漂亮;再照镜子看看自己,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徐公漂亮。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妻子认为我漂亮,是偏爱我;妾认为我漂亮,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3.难点字词分析: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修:长,这里指身高。 昳丽:光艳美丽。暮寝而思之。寝:躺着。 之:它,代词,代妻、妾和客人说自己比徐公美这件事。4.细节探究从文章第一部分的阅读中,你觉得邹忌是一个怎样的人?答:(1)邹忌本身是一个美男子。“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 (2)从窥镜和问妻、妾和客人的

8、举动中又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既很想炫耀自己美的人,又有担心不如徐公美的害怕。从文章中找一找妻、妾和客人对徐公的评价,并说说这其中有什么不同点。答:妻子: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小妾:徐公何能及君也!客人: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妻子对邹忌的赞美程度最大,小妾次之,客人最后。邹忌通过与徐公的对比,感觉自己的确不如徐公美,面对妻、妾和客人的欺骗,他最后得出了怎样的结论?答:“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课堂小结本课主要从邹忌对妻、妾和客人对他的蒙蔽出发,说明一个人所受的蒙蔽有时候会比较大的道理,为下节课讲述齐威王受的蒙蔽做铺垫。 作业布置 利用课文下端注解,说说齐威王有没有受到蒙蔽,蒙蔽他的人有哪些,他所受的蒙蔽厉不厉害。板书设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妻子: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私)小妾:徐公何能及君也!(畏)客人: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求)说明:邹忌所受蒙蔽之大教学后记 课文第一部分的故事相当简单,以至于有的学生在第一次朗读的时候就忍不住笑出声来,认为主人公邹忌臭美。学生这样的反应应该说是很好的,教师不必加以制止,但要适当引导,告诉他们邹忌这样做其实有比臭美更重要的理由,这样就很好地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